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6倍股鞭屍檔案報告

《序曲:天地孤影任我行》

看你的股齡也有十年出頭。 這十多年來, 總有些事你不願再提, 或是有些股票你不想再見。 有的股票曾經對不起你, 也許你想過要斬倉割肉, 但是你不敢~又或者你覺得不值。 其實割肉, 很容易。

我有個朋友叫騎行夜幕的統計客, 他的武功非常好, 斬倉割肉手起刀落, 從不深套, 不過最近他有點煩惱。 他的煩惱不是虧損, 而是踏空。 只有輕功好的人, 才會踏空。 夜深人靜, 當他獨自面對自己的時候, 才會寫下這份踏空鞭屍報告。

騎行客曾說過, 想買和買之間差了十萬八千里。 無數看過的股票漲了上去,

沒買, 仿佛自己看過的, 曾經動過念頭想買, 但最終沒買的都是好股票。 其實更多曾經看過的股票沒漲, 便再也不多看一眼, 仿佛從沒有來過電。

這不是踏空, 充其量算看走眼。

踩著盛裝舞步, 一周捋一遍股票的快槍手不會踏空。 我的朋友雖比不上巴菲特一支股票拿20年, 卻也是一個腳踏實地的騎手。

騎行客的止損秘笈在武林流傳甚廣。

是否止損?(一、止損的規則與間距)直接點選連結

是否止損?(二、是否止損的判定標準)直接點選連結

是否止損(三/四/五)(回復803/804/805)

止損是門技術, 技術好的, 止損的懸崖勒馬, 不止損的深V反轉。 止損之後踏空的, 是沒學到成本位二次追加投入的技術。 止損之後踏空的, 錯不在止損在買點。

我的朋友這樣征戰股海多年的老手很少會犯買點的錯誤。

踏空的故事發生在一支不必止損的股票身上, 2015年5月, 恒大(3333.HK), 他的交易日記中如此寫道:

終於, 在5月29日, 恒大暴跌27%, 觸及60日均線的後一個交易日, 劍客出手了~

嚴格地按照他的60日均線買入法(回復813/814)

儘管此後的A股股災一併拖累港股, 恒大在風聲鶴唳的股災1.0尾聲7月8日盤中被打到了3.04元。

我的朋友早有預案, 騎行客決定在這支市盈率不到5倍, 股息率10%, 且有3.5元回購托底的股票上面不止損。 並且在3.5元以下追加買入。

然而, 他並沒能追加頭寸。 7月8日當天, 恒大的振幅達到38%,

日內翻紅, 收於3.88元。 我的朋友從不盯盤, 只按收盤價買入/止損。 此後的恒大再也沒能回到4元的下方。

更糟的是, 他當時買的是期權。 據他去年所述, 此生已徹底拋棄了這一交易品種, 不是因為虧損, 他在期權上總計是賺的, 也不是因為期權的霸王條款, 高昂的交易費用, 而是因為踏空 - 本可以買正股收穫數倍的盈利, 卻因為想利用期權的杠杆屬性以小博大, 到頭來沒耗過期權的時間成本, 臥倒在黎明前。

期權的時間成本指的是, 波動性溢價隨著到期日的臨近逐步歸零。 舉個例子, 我在正股5元時買5元的call option, 支付0.75元, 則隨著到期日的臨近, 即便正股的價格仍然為5元(沒有任何損失), call option的價值將會變為0(損失100%!)

關於交易費用,

他在2015年11月的反思中曾這樣寫道:

如果當時的他知道2017年恒大能漲到30元, 就算再冷靜, 筆觸也會有所不同吧。 更何況他拿兩年的股票並不算少。

騎行客原來寫過一個25/8的交易紀律(回復808/809), 對於估值奇低, 越跌越買的股票, 他在港股和美股身上發展了一個50/16的激進版, 對應每跌30%, 繼續加倉。 (恒大5.05買入, 到3.5加倉正好是一個30%)按他的這份交易紀律, 如果當初買的是正股, 而不是期權, 此後的故事如下:

2017/3/26, 6.95(除權價, 加上0.43和0.38的兩次分紅則為7.76), 完成第一個50%階梯

2017/5/24, 11.66, 完成第二個50%階梯, 此後未低於9.79的止損價(16%)

2017/7/25, 17.70, 完成第三個50%階梯, 此後未低於14.86的止損價(16%)

2017/9/15, 26.75, 完成第四個50%階梯, 至今

再彪悍的人生也敵不過一個如果。

選股、擇時、買點、交易紀律,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結果草船借錯了箭, 則是一步錯,步步錯。

像恒大這樣的深V反轉,除了低市盈率、破淨、高ROE、高股息率、政策面(居民加杠杆、房企去庫存)、巨額回購,唯一沒提到的技術面上,除了騎行客的買點選取趨勢上漲後,回檔至60日均線,還有更為有效的底部放量。

按照20日均值5倍放量,且K線收陽的標準,恒大在過去兩年多內的前三次分別出現在:

2015/7/8:成交額25億,放量5.25倍,收盤價3.88元

2017/2/8:成交額4.7億,放量5.08倍,收盤價5.81元

2017/3/13:成交額12.2億,放量8.4倍,收盤價6.81元

除了第三次放量後有最多10%的下跌,前兩次幾乎都位於階段性的底部。

依據價值判斷,越跌越買的交易不可避免地落入左側。底部放量猶如劃破子夜的曙光,沒有瀕臨絕境的體驗,則絕無可能看到照進寒寂的第一縷陽光。

在股市征戰十多年,我的朋友仍會為破曉的這一刻而悸動。如此才會有如此接近,卻又踏空錯失而悔恨的刻骨銘心。

我曾經聽人說過,當你不能夠再擁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記。

《終曲:世事蒼茫成雲煙》

則是一步錯,步步錯。

像恒大這樣的深V反轉,除了低市盈率、破淨、高ROE、高股息率、政策面(居民加杠杆、房企去庫存)、巨額回購,唯一沒提到的技術面上,除了騎行客的買點選取趨勢上漲後,回檔至60日均線,還有更為有效的底部放量。

按照20日均值5倍放量,且K線收陽的標準,恒大在過去兩年多內的前三次分別出現在:

2015/7/8:成交額25億,放量5.25倍,收盤價3.88元

2017/2/8:成交額4.7億,放量5.08倍,收盤價5.81元

2017/3/13:成交額12.2億,放量8.4倍,收盤價6.81元

除了第三次放量後有最多10%的下跌,前兩次幾乎都位於階段性的底部。

依據價值判斷,越跌越買的交易不可避免地落入左側。底部放量猶如劃破子夜的曙光,沒有瀕臨絕境的體驗,則絕無可能看到照進寒寂的第一縷陽光。

在股市征戰十多年,我的朋友仍會為破曉的這一刻而悸動。如此才會有如此接近,卻又踏空錯失而悔恨的刻骨銘心。

我曾經聽人說過,當你不能夠再擁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記。

《終曲:世事蒼茫成雲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