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贛南“刀客”郭英雄:客家竹雕傳承的使徒行者

近日, 贛南“刀客”郭英雄被評為贛州市唯一一個集“客家竹雕、客家根雕”兩大省級非遺專案的市級傳承人, 在不久前的江西省第四屆花博會上, 他還斬獲金獎和銅獎各一個。 贛南客家竹雕藝術也因為郭英雄的事蹟一時間名聲大振。

客家“刀客”郭英雄, 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贛州人, 現年50歲, 今年, 郭英雄在贛州市鬱孤台歷史文化街區開辦了贛州市首家客家竹雕傳習所。 “我從小跟隨父親學習竹雕、木工等傳統手藝, 不斷的付出, 經常的寂寞。 ”郭英雄說, 他就像一個刀客, 在練一種絕技, 人刀合一, 刀隨心動,

幾十年如一日地研習竹雕, 郭英雄已經使壞了幾十把刀。

“選取竹材要每年立冬以後上山, 竹齡4年以上, 根部向上截取4米竹段, 去泥, 洗淨, 用裝有中草藥水的桶熬制兩小時後, 取出暴曬, 一片竹子要成為竹刻選材, 反反復複要走五十多道工序, 經歷前世今生。

”刀客郭英雄將篾刀擺放在木樁上, 嘴角微微一挑, 拿起平口刀, 又低頭刻了起來。 以竹為紙, 以刀代筆, 一刀一竹, 已經深深融進了郭英雄的大腦, 每一次揮手出刀都刻畫了極致風雅, 把故事和自己寫進竹子裡。

身懷絕技的郭英雄精通各種竹雕技法, 皮雕(留青雕)、淺浮雕、高浮雕、透雕、圓雕、翻篁竹刻, 幾乎無所不能。 “很多人以為竹雕就是竹子上刻字, 其實贛南客家人的竹雕文化博大精深。 ”郭英雄說, 竹雕也稱竹刻, 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種裝飾圖案和文字, 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種陳設擺件的藝術品。 他的作品大部分以贛州本土文化為題材, 利用竹根、竹節、竹片等, 摹物, 描圖, 打磨, 修補, 創作出各式器物。 郭英雄的每一件竹雕作品,

都窮工極巧、精雕細琢、極富藝術造詣。

這些年, 郭英雄佳作迭出, 作品《客家第一福》、《老財迷》、《贛州文廟》、《寶蓋朝雲》、《吾唯知足》、《鍾馗捉鬼》以及《玉岩丹崖》等等, 多次被國內外知名藏家收藏。 其中, 作品《荷魚》在20×8釐米的竹內壁上, 刻出了十五條鯉魚和荷葉、荷花,

這種超細膩的雕刻造型飽滿均衡, 線條自然流暢, 栩栩如生。 因為數十年深耕贛南客家竹雕、根雕, 郭英雄的作品都體現了贛南客家人的精神和文化底蘊。 正是這種濃厚的文化底蘊, 使得郭英雄的作品在國內竹雕各大展覽會上屢次獲獎, 僅僅2016年這一年, 就有五件作品入選江西省森林生態藝術博物館。

“保養竹雕需要每隔兩三年就拿出來用桐油養護一次, 上油後馬上用棉布抹幹, 竹雕才不會因為吸附太多的油而導致損裂。 ”郭英雄說, 隨著客家竹雕產業的發展, 客家竹雕無論在內容、形式、技術等方面都將日趨豐富和完善, 純手工竹雕也尤其珍貴。 贛南客家竹雕是一種生機盎然的文化藝術瑰寶。

“傳承和發揚贛南客家竹雕是我這一生矢志不渝的信念和使命, 雖然目前遇到了資金和人手問題, 但是我不會放棄, 希望通過我的作品, 讓更多人讀懂贛南客家竹雕, 也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傳承和發揚贛南客家竹雕。 ”郭英雄說完, 又拿起手中的斜口刀, 在寂寞孤獨的時光中, 執著地,孜孜不倦地,探索那一段段竹子中的秘密。

執著地,孜孜不倦地,探索那一段段竹子中的秘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