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在營口,中秋節還有這些講究呢!

中國地域廣大, 民族眾多, 中秋習俗雖然都與月亮分不開, 但各地各民族均有不同, 如走月亮、追月、尋月、偷月、跳月和問月等, 營口地區的民間有團圓、拜月、吃月餅、吃秋、演戲等文娛活動。

團圓

中秋節是個團圓節, 俗話說天上月兒圓, 地上人團圓, 人月同圓。

《營口縣誌》說:“家人團集, 兒女分甘, 故又謂團圓節。 ”這一天, 歸寧(回娘家)的婦女必須回婆家, 遠在外地的家人儘量趕回來, 與家裡人團聚, 共賞明月。 不能團聚的遊子, 也會通過各種形式表達自己對遠方親人的思念。

中國古人注重天人合一, 所以中秋月圓這天, 要求人要團圓, 由此說明中秋節是中國人一個相當重要的節日。

拜月

又稱祭月, 遼南農村叫圓月, 這是中秋節主要活動。

《蓋平縣誌》載:“商民婦孺亦知領取秋宵月明之趣, 瓜果中庭。 ”拜月時, 一般在院中能看到明月的地方即對月擺一張供桌(香案), 有的在供桌後邊掛上月亮碼子。

月亮碼上印有一個類似嫦娥奔月的人物, 稱作太陰星君;有的印有太陰菩薩, 下面還有一個小兔, 然後在供桌上擺供品, 供品有粘火燒或月餅、西瓜。

更多的是供家中產的時令水果, 如果自己家少, 可以到別家摘一些。 那時遼南人很樸實敦厚, 只是吃點或有正當用, 不用經主人允許就可以摘, 有句俗語叫“瓜果梨棗, 誰見誰咬(隨便吃, 不能拿走)。

一般的供品有大棗、梨(那時還沒有蘋果)、花生, 山區的有榛子、核桃。 不管供什麼, 毛豆是不能少的, 人們普遍認為這毛豆是給月亮上的兔子吃的。

城鎮裡也有上供拜月習俗, 商民、文人雅士多以賞月為主, 他們在院中按著桌子, 上面擺滿了月餅、西瓜、各種時令水果,

當然桌上也有供兔爺的, 供月亮碼子的, 更多的是與農村一樣, 直接對月亮禮拜。

佈置完後, 燒香禮拜。 因為月亮屬陰, 所以操辦“圓月”的, 拜月的都是婦女, 尤其姑娘和年輕婦女更為認真。 遼南向來有“男不拜月, 女不辭灶”的說法, 但有的家庭不到八歲的男童不在其列。

首先由家中年長的婦女上香, 一邊磕頭一邊禱告說:“八月十五月正圓, 西瓜月餅(倭瓜火燒)敬老天。 敬的老天心歡喜, 一年四季保平安。 ”姑娘媳婦們只是默默的行禮磕頭祈禱, 有的可能是想找一個如意郎君, 有想早得貴子……。

有的家供有太陰菩薩, 她們小聲念道:“太陰菩薩自東來, 十重地獄九重來, 十萬八千諸菩薩, 諸位菩薩兩邊排……頭戴七層寶珠塔, 婆婆世界眼光明。

一佛報答天地位, 二佛報答父母恩, 在世父母增福壽, 過去父母早早生, ……人離難, 難離身, 一起昃陽化灰塵。 ”

鄉下上供完畢, 將供品撤下吃掉。 城鎮一般是在院內一面賞月, 一面“瓜果平分佳節趣”, “盡多酒興留秋醉”。

月餅

“八月十五月正圓, 中秋月餅甜又甜。 ”月餅早已經成為中秋節的代名詞了。 過中秋節, 不僅拜月時要供月餅, 人們吃月餅, 而且人們還要互相贈送月餅。

《營口縣誌》說:“戚友以月餅, 果實相餽遺。 ”清朝, 民國乃至建國前後營口八月十五吃月餅的習俗一直方興未艾, 不過早期的月餅部分是自家作, 清中後期才有商品月餅。

嫦娥奔月月餅模

就清末民初來說, 遼南農村大部分人是不買月餅的。 首先是買不起, 其次不到集鎮是買不到的。 但聰明的遼南人發明了一種月餅的替代品——粘火燒, 即遼南月餅。

其樣子很象月餅, 但其食材全部是自家生產。 遼南生產一種穀物叫糜子[méi zǐ], 它的“適應”性很強, 農民多把它種在薄地或開荒地上, 到了“處暑”時節即可收割, 脫粒後磨成面用二細籮篩過後卻可用。

粘火燒的餡也是自家產的或山上采的,如花生研(光生米搗碎了)、芝麻、綠豆、爬豆和榛子仁、核桃仁等。條件好的家再放點紅糖就更好了。它雖然外表不如月餅,但它香甜可口又不用花錢,是代代相傳的中秋佳餚。

那麼這麼好看好吃的月餅是怎麼出現的呢?民間有好幾種解釋。

有兩種說法基本相似,月餅的產生都與推翻元朝統治有關。據史料記載月餅的產生確在明朝。《西湖遊覽志餘》卷二十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

清朝月餅得到了普及,但基本是自作自食,到了清朝中後期開始出現商品化的月餅。

到了民初,營口、蓋平兩城鎮不僅有專作月餅的店鋪,各面鋪也開始作月餅,其花樣也比以前多了許多,甚至廣式月餅也傳到了營口。

娛樂

中秋節的娛樂活動主要在城鎮中進行。

《蓋平縣誌》說:“管弦澈夜,更加山東三江兩會館晝夜演戲,最足增助遊人佳興。”這種熱鬧景象是指清朝中後期。

縣誌繼續寫到:“近年,各會館注重文化,興辦學校,不以梨園故事浪擲金錢。所由中秋風景視先前之繁華熱鬧為少減矣!”

營口市內,自道光以來,尤其光緒年間,八月十五農工商均放假一天,各戲院茶館的戲班子紛紛推出拿手戲,茶館甚至爆棚。在營口的最熱鬧場所窪坑甸露天場地,也人滿為患。

上世紀20年代,皮影戲下農村

在農村,八月十五這天基本上是歇工的。三五成群的中青年,唱唱小調。一些能人來兩段“子弟書”。晚上有的村莊亦有驢皮影演出,農村叫“唱影”,也有的請藝人唱大鼓書。下五福、走股立、老太太搬家也是中老年的娛樂活動。孩子們“打排”的、“噗嘍歌”聲,卡羊角的嘎嘎聲,此起彼伏。整個農村都在歡樂中。

吟詩

中秋佳節,天高氣爽,正是文人賞月吟詩的大好時光。營口地區的文人雅士也不例外。

《蓋平縣誌》說:“八月中秋節,賞月吟詩,文人固多韻事。”蓋州自古乃文學雅士聚集之地。清末民初飽學之士,《蓋平縣誌》總篡,舉人王郁雲,遼南名儒優貢沈慶颺等文人結社賦詩,八月十五必有飲酒吟詩之故事。

王郁雲共有中秋詩八首,即《中秋看人拜月》、《中秋書懷》、《中秋看月感懷》、《中秋盼月》、《中秋懷人》、《中秋感懷》、《中秋》和《中秋對月》等。

八首中除第一首沒寫飲酒賦詩外,餘者皆是。如《中秋對月》長詩中有:“吟興喜從明月上,鬱懷新逐暮煙開。 頭陀院梵院鐘頻杵,拇戰(劃拳)人家酒滿杯……。”

《中秋》詩中亦有“盡多酒興留秋醉,特放詩情許月知。”這些充分體現了文人們歡度中秋佳節的盛況。

飲食

中秋節的飲食具有象徵性的是月餅,但營口地區南北東西地域不同,所以節日食品略有差別。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此話說到了點子上。從清朝到民國遼南農村基本上還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因此節日食品都是自產或互相串換。

這一天農村許多人家的早飯由吃粥飯改成吃乾飯,再做兩個菜。但中午和晚上都要舉行家宴,尤其家口大的殷實人家更是講究。因為中秋節也是慶豐收的節日,在吃的問題上也得拿出點豐收的樣子,討個吉祥。

一般午間主食是餃子、餑餑、麵條或小米乾飯。再做四至六個菜,這幾個菜主要是各家自產的青菜,豆腐、粉條、粉皮、雞蛋,再割幾斤肉,那就是豐盛午宴了,老人或男人們再抿幾口小酒,更是其樂融融。

晚上有吃餃子的,有吃發糕的、粘火燒的。還有吃新苞米面餅子、地瓜,當地人叫“搶秋”、“啃秋”,細看確有大豐收的特點。

沿海傍河地區少不了煮幾個大飛蟹、大河蟹,人們說八月的蟹子“頂蓋肥”,更不用說那些魚蝦腥味了。

全家聚在一張大桌子上,孩子們眼睛盯著願吃的菜大口大口的吃,男人們手捏著酒盅吱吱的喝著酒,婦女又要照顧孩子,又要盛飯添菜,裡裡外外忙個不一樂乎。熱熱鬧鬧的晚飯直到一輪明月從東方升起才結束。

城裡飲食當然要比農村講究些,尤其富商大賈,包飯店有之,往家叫酒席有之,但更多的還是在家中用餐,“飲食豐盛”,“兩餐具盛饌”。

當明月從東方緩緩起時,闔家人等齊集庭院,孩子們吃著月餅、水果,大人品著名茶共用這良辰美景。

作者:王金令,1943年生。瀋陽師範學院(瀋陽師大)本科畢業。曾任營口市教育局黨委常委、營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校長、營口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歷史學教授、營口市文物鑒定專家組成員、營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組成員。曾主筆《營口簡史》、《營口通史》和《遼寧地域文化通覽·營口卷》副主編,曾在國家、省和市級刊物上發表文章百餘篇。

鮁天下獲得作者授權發佈,在此鳴謝。王金令、張春彥、王峭共同編著的《營口民俗文化》一書,已經出版,歡迎關注。

編輯丨張淼磊 美編丨張淼磊

本期責編丨張淼磊

校對丨潘健

主編丨李季

鮁天下™出品

猜你想看

←點擊下載鮁天下APP

本地移動互聯第一平臺丨鮁魚圈廣播電視臺

Hot

Hot

粘火燒的餡也是自家產的或山上采的,如花生研(光生米搗碎了)、芝麻、綠豆、爬豆和榛子仁、核桃仁等。條件好的家再放點紅糖就更好了。它雖然外表不如月餅,但它香甜可口又不用花錢,是代代相傳的中秋佳餚。

那麼這麼好看好吃的月餅是怎麼出現的呢?民間有好幾種解釋。

有兩種說法基本相似,月餅的產生都與推翻元朝統治有關。據史料記載月餅的產生確在明朝。《西湖遊覽志餘》卷二十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

清朝月餅得到了普及,但基本是自作自食,到了清朝中後期開始出現商品化的月餅。

到了民初,營口、蓋平兩城鎮不僅有專作月餅的店鋪,各面鋪也開始作月餅,其花樣也比以前多了許多,甚至廣式月餅也傳到了營口。

娛樂

中秋節的娛樂活動主要在城鎮中進行。

《蓋平縣誌》說:“管弦澈夜,更加山東三江兩會館晝夜演戲,最足增助遊人佳興。”這種熱鬧景象是指清朝中後期。

縣誌繼續寫到:“近年,各會館注重文化,興辦學校,不以梨園故事浪擲金錢。所由中秋風景視先前之繁華熱鬧為少減矣!”

營口市內,自道光以來,尤其光緒年間,八月十五農工商均放假一天,各戲院茶館的戲班子紛紛推出拿手戲,茶館甚至爆棚。在營口的最熱鬧場所窪坑甸露天場地,也人滿為患。

上世紀20年代,皮影戲下農村

在農村,八月十五這天基本上是歇工的。三五成群的中青年,唱唱小調。一些能人來兩段“子弟書”。晚上有的村莊亦有驢皮影演出,農村叫“唱影”,也有的請藝人唱大鼓書。下五福、走股立、老太太搬家也是中老年的娛樂活動。孩子們“打排”的、“噗嘍歌”聲,卡羊角的嘎嘎聲,此起彼伏。整個農村都在歡樂中。

吟詩

中秋佳節,天高氣爽,正是文人賞月吟詩的大好時光。營口地區的文人雅士也不例外。

《蓋平縣誌》說:“八月中秋節,賞月吟詩,文人固多韻事。”蓋州自古乃文學雅士聚集之地。清末民初飽學之士,《蓋平縣誌》總篡,舉人王郁雲,遼南名儒優貢沈慶颺等文人結社賦詩,八月十五必有飲酒吟詩之故事。

王郁雲共有中秋詩八首,即《中秋看人拜月》、《中秋書懷》、《中秋看月感懷》、《中秋盼月》、《中秋懷人》、《中秋感懷》、《中秋》和《中秋對月》等。

八首中除第一首沒寫飲酒賦詩外,餘者皆是。如《中秋對月》長詩中有:“吟興喜從明月上,鬱懷新逐暮煙開。 頭陀院梵院鐘頻杵,拇戰(劃拳)人家酒滿杯……。”

《中秋》詩中亦有“盡多酒興留秋醉,特放詩情許月知。”這些充分體現了文人們歡度中秋佳節的盛況。

飲食

中秋節的飲食具有象徵性的是月餅,但營口地區南北東西地域不同,所以節日食品略有差別。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此話說到了點子上。從清朝到民國遼南農村基本上還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因此節日食品都是自產或互相串換。

這一天農村許多人家的早飯由吃粥飯改成吃乾飯,再做兩個菜。但中午和晚上都要舉行家宴,尤其家口大的殷實人家更是講究。因為中秋節也是慶豐收的節日,在吃的問題上也得拿出點豐收的樣子,討個吉祥。

一般午間主食是餃子、餑餑、麵條或小米乾飯。再做四至六個菜,這幾個菜主要是各家自產的青菜,豆腐、粉條、粉皮、雞蛋,再割幾斤肉,那就是豐盛午宴了,老人或男人們再抿幾口小酒,更是其樂融融。

晚上有吃餃子的,有吃發糕的、粘火燒的。還有吃新苞米面餅子、地瓜,當地人叫“搶秋”、“啃秋”,細看確有大豐收的特點。

沿海傍河地區少不了煮幾個大飛蟹、大河蟹,人們說八月的蟹子“頂蓋肥”,更不用說那些魚蝦腥味了。

全家聚在一張大桌子上,孩子們眼睛盯著願吃的菜大口大口的吃,男人們手捏著酒盅吱吱的喝著酒,婦女又要照顧孩子,又要盛飯添菜,裡裡外外忙個不一樂乎。熱熱鬧鬧的晚飯直到一輪明月從東方升起才結束。

城裡飲食當然要比農村講究些,尤其富商大賈,包飯店有之,往家叫酒席有之,但更多的還是在家中用餐,“飲食豐盛”,“兩餐具盛饌”。

當明月從東方緩緩起時,闔家人等齊集庭院,孩子們吃著月餅、水果,大人品著名茶共用這良辰美景。

作者:王金令,1943年生。瀋陽師範學院(瀋陽師大)本科畢業。曾任營口市教育局黨委常委、營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校長、營口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歷史學教授、營口市文物鑒定專家組成員、營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組成員。曾主筆《營口簡史》、《營口通史》和《遼寧地域文化通覽·營口卷》副主編,曾在國家、省和市級刊物上發表文章百餘篇。

鮁天下獲得作者授權發佈,在此鳴謝。王金令、張春彥、王峭共同編著的《營口民俗文化》一書,已經出版,歡迎關注。

編輯丨張淼磊 美編丨張淼磊

本期責編丨張淼磊

校對丨潘健

主編丨李季

鮁天下™出品

猜你想看

←點擊下載鮁天下APP

本地移動互聯第一平臺丨鮁魚圈廣播電視臺

Hot

Hot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