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探尋:揭靖難之役與建文帝生死之謎

明太祖朱元璋有二十六個兒子, 他因自己出身卑微, 當上皇帝後, 生怕那些開國元勳“尾大不掉”, 將長子立為太子, 九子、二十六子早死, 其餘二十三個兒子都封王建藩。 燕王朱棣、晉王朱?、甯王朱權等率兵駐守北方, 抵禦蒙古;周王朱、齊王朱榑等駐於內地各省, 監督地方官吏。 朱元璋規定, 如遇奸臣專權, 藩王可以聲討奸臣, 甚至可以發兵“清君側”。 他的本意是企圖用皇室親戚來維護皇權, 殊不知事與願違。

皇位理應由朱允炆的父親朱標繼承, 朱標作為長子, 早就被立為太子。 可惜他英年早逝, 死於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

朱元璋按照嫡長子繼承的原則, 把長孫朱允炆立為皇儲。

網路配圖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 長孫朱允炆即位。 出生於洪武十年(1377年)的朱允炆, 此時已是一個英姿勃發的青年了, 書生氣十足而又溫文爾雅, 卻缺少祖父與叔父們雄才大略的草莽習氣。

他在位僅僅四年, 就被叔父——燕王朱棣趕下臺, 禍根是他的祖父朱元璋種下的。

朱元璋給兒子們封王建藩, 並授予他們“清君側”特權的做法, 同樣出身卑微的劉邦也採用過。 劉邦建立漢朝後, 立即分封同姓諸侯王, 作為劉家天下的屏障。 出乎意料的是, 那些同姓諸侯王野心勃勃, 與中央分庭抗禮。 漢景帝接受晁錯的“削藩”主張, 引來了藩王的反叛——吳楚七國之亂, 他們的藉口就是“請誅晁錯, 以清君側”。

歷史常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建文帝即位後, 那些分封於邊疆及內地的藩王們, 根本不把這個年輕的侄皇帝放在眼裡, 他們個個擁兵自重。 建文帝時時感受到有著皇叔身份的藩王們的威脅, 不得不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方孝孺商量削奪藩王的權力。

藩王們當然不會坐以待斃, 勢力最大的燕王朱棣率先發難, 其藉口就是援引“祖訓”:如遇奸臣擅權, 藩王可以發兵聲討, 以“清君側”。

於是,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棣在他的封地起兵, 發動了“靖難之役”, 藉口是“清君側”, 其實是以聲討齊泰、黃子澄為名, 矛頭直指建文帝。 建文四年, 燕王朱棣攻下當時的首都南京, 建文帝下落不明, 一說焚死, 一說逃亡, 究竟如何, 眾說紛紜, 這就是建文帝生死之謎的由來。

燕王朱棣為了奪取帝位, 必須宣稱建文帝已經死亡, 否則他就不可能稱帝。 他在裝模作樣地多次拒絕大臣們的“勸進”之後, 終於登上了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 這樣的做法未免有篡位的嫌疑, 要擺脫嫌疑, 首先必須否定建文帝的合法性。 因此他既不給建文帝應有的諡號, 也不承認建文的年號, 把建文四年改稱洪武三十五年, 表示他不是繼承建文帝的帝位, 而是直接繼承太祖高皇帝的帝位。 就這樣, 他成為明朝的第三代皇帝——明成祖, 第二年(1403年)改元為永樂元年。

明成祖朱棣為了粉飾奪取帝位的合法性, 指使臣下掩蓋歷史真相, 銷毀建文時期的政府檔案, 禁止關於這一事件的一切記敘。 光有掩蓋還不夠, 必須篡改歷史。 於是, 這場政變被描繪成這樣:建文四年六月, “靖難”的軍隊打到南京金川門, “建文君欲出迎, 左右悉散, 惟內侍數人而已, 乃歎曰:‘我何面目相見耶!’遂闔宮*”。

史家的春秋筆法已經顯露無遺, 對朱允炆既不稱惠帝, 也不稱建文帝, 而徑直改稱“建文君”, 以表示他並不是帝位的合法繼承人;因為無臉見人, 才畏罪自殺。 燕王朱棣則顯得高風亮節, 捐棄前嫌, 立即派遣太監前往救援, 無奈來不及, 太監把“建文君”的屍體從火中找出, 報告燕王, 燕王哭著說:果然如此癡呆?我來是為了幫助你做好皇帝, 你竟渾然不覺,而走上絕路!這分明是史官的粉飾之言。

假如建文帝不“自焚”,也必死無疑。事實上朱棣上臺後,對建文帝的親信大臣如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展開了一場又一場大屠殺,被人稱為“瓜蔓抄”。其殘酷的程度可與乃父朱元璋懲處胡惟庸、藍玉黨案相媲美。

明末文壇領袖錢謙益的《有學集》中有一篇《建文年譜序》,這樣寫道:他在史局(國史館)工作三十餘年,博覽群書,唯獨對於“建文遜國”(官方對於朱棣奪取帝位的一種標準宣傳口徑)一事,搞不清楚,而傷心落淚。原因有三:一是《實錄》無征,二是傳聞異辭,三是偽史雜出。因此他稱讚趙士喆所編《建文年譜》,薈萃諸家記錄,再現真相,感人至深,“讀未終卷,淚流臆而涕漬紙”。可見從明初到明末,始終有人在探求建文帝的生死之謎。

你竟渾然不覺,而走上絕路!這分明是史官的粉飾之言。

假如建文帝不“自焚”,也必死無疑。事實上朱棣上臺後,對建文帝的親信大臣如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展開了一場又一場大屠殺,被人稱為“瓜蔓抄”。其殘酷的程度可與乃父朱元璋懲處胡惟庸、藍玉黨案相媲美。

明末文壇領袖錢謙益的《有學集》中有一篇《建文年譜序》,這樣寫道:他在史局(國史館)工作三十餘年,博覽群書,唯獨對於“建文遜國”(官方對於朱棣奪取帝位的一種標準宣傳口徑)一事,搞不清楚,而傷心落淚。原因有三:一是《實錄》無征,二是傳聞異辭,三是偽史雜出。因此他稱讚趙士喆所編《建文年譜》,薈萃諸家記錄,再現真相,感人至深,“讀未終卷,淚流臆而涕漬紙”。可見從明初到明末,始終有人在探求建文帝的生死之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