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913年究竟發生了什麼

1914年, 一場大戰粉碎了世界經濟秩序, 撕裂了歐洲, 削弱了它的全球優勢, 而1913年是它的前一年。 但在這部富有啟發性的歷史著作中, 作者將1913年的世界從那種“戰爭序幕”的狹隘觀點裡解放了出來, 揭示了它的本來面目。

1913年的世界, 遠比我們記憶中的更現代, 比我們所預期的更像我們這個時代。 金本位奠定了全球商品和貨幣流通的基礎, 而大規模移民重塑了全球的人文地理學, 輪船和海底電纜環繞了地球, 伴之以新技術和新觀念;福特的第一條流水線在底特律啟動, 伍爾沃斯大樓在紐約拔地而起,

墨西哥正陷於流血革命的深淵, 而溫尼伯和布宜諾賽勒斯正走向繁榮;伊朗的石油政治時代降臨, 中國開始從沉睡的帝國時代醒來;巴黎慶祝自己是一個光之城, 而柏林則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電之都……

在《1913, 一戰前的世界》(中信出版社出版)中, 英國學者查理斯·愛默生為一個失落的世界恢復了勃勃生機, 為一個充滿可能性的世界繪製了一幅全景圖, 其中蘊含著如何理解過去、如何思考未來的深刻啟示。

在一種線性的時間觀和歷史觀裡, 1913年不過是1914年的前一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粉碎了世界經濟秩序, 撕裂了歐洲, 削弱了它的全球優勢, 那1913年就是之前的最後一次盛宴狂歡, 伴隨著權力的爭奪和對抗, 對革命的恐懼以及巴爾幹半島的暴力事件,

之外毫無特色。 但在這部富有啟發性的歷史著作中, 作者將1913年的世界從那種“戰爭序幕”的狹隘觀點裡解放了出來, 揭示了它的本來面目, 還原了它所有的豐富性和複雜性。

本書生動鮮活的文筆, 別開生面的敘事手法, 澎湃激情與深沉理性的完美結合, 使作者和作品充滿感人的力量。 在眾多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及戰爭前後世界的研究作品中, 本書堪稱獨樹一幟。

此外, 廣闊的視野, 奠基於廣泛的文獻資料, 使本書在有限的一年時間裡, 寫出了大歷史的恢弘氣勢。

作者對單向度的時間觀念和線性歷史思維的批判與超越, 在歷史寫作乃至哲學理論上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實踐意義。 前後發生的事件並非就是因果相續。

所有的歷史(曾經)都只是無限可能, 而並非命中註定。 一個開放的世界勝過被決定的世界, 一部豐富的歷史優於專斷一統的歷史。 戰爭既非必然, 亦非必要, 然而為什麼要有戰爭?如何避免戰爭?作者提供了自己的解釋和解答。 楊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