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秋夜秋雨愁煞人,雨打芭蕉更寒心:葛勝仲《點絳唇》讀後感

人有七情六欲, 有歡快也有憂愁, 古代文人更是多愁善感, 尤其是在葉落秋涼之際, 更易產生愁緒, 怎麼辦?不可能如今看電視刷手機, 於是就寫詩填詞, 特別是填詞, 更能抒發情感, 排解愁緒, 這首《點絳唇》又是一例。

作者葛勝仲, 字魯卿, 丹陽人, 做過國子祭酒, 兩知湖州, 因言事落職, 友人疏遠, 人情淡薄。 這首詞就是在縣衙齋裡寫的, 時值晚秋, 作者獨坐在淒冷的“辦公室”裡, 愁思悶想, 情懷鬱鬱。

葛勝仲詞《點絳唇》

“秋晚寒齋, 藜床香篆橫輕霧。 閒愁幾許, 夢逐芭蕉雨。 ”上半闕寫室內周遭的情境:晚秋清寒, 獨坐空床, 凝望著香爐中嫋嫋升起的煙篆, 怔怔地出神, 就如同置身於輕霧中一般迷茫若失。 閒愁萬種已令人不勝載負, 偏偏天公又下起淅淅瀝瀝的雨來, 雨滴打在芭蕉上颯颯作響, 悠悠夢魂隨著這雨打芭蕉的響聲, 飄向飄渺的遠方……

古代縣衙

詞人緊扣深秋的暮色、繚繞的香篆和芭蕉葉上滴出的雨聲等典型意象, 創造出一個有聲、有形、有影的獨特意境。 “逐夢芭蕉雨”尤為妙筆, 雨打芭蕉本來就夠悽愴的, 而夢魂逐著芭蕉葉上雨聲追尋, 更令人覺得淒涼。

下半闕寫室外情境, “雲外哀鴻, 似替幽人語。 歸不去。 亂山無數,

斜日荒城鼓。 ”蘇軾《卜運算元·黃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有句“時見幽人獨往來, 飄渺孤鴻影。 ”葛勝仲“雲外哀鴻, 似替幽人語”即從蘇詞此二句演化而來。

秋意圖

哀鴻秋來春去, 漂泊無定, 詞人亦是塵海奔波, 類如轉蓬, 這裡二者之間又具有身世和命運的同一性,

因而“替”字用得合情合理, 取譬適當, 詞人也是一隻浪跡天涯的哀哀孤鴻啊!

“歸不去”承接上兩句, 鴻雁每年秋來而春去, 一年裡還有“歸”的時候, 而詞人自己卻“歸不去”, 人比鴻雁還要可悲可憫。

“亂山無數, 斜日荒城鼓”, 是詞人齋中愁坐時透窗看到的自然景象, 聽到的遠遠傳來的聲音。 “斜日”“荒城”, 突現了詞人身在異鄉的冷落和荒涼感受, 寂寞難耐啊!

孤鴻

讀到這裡, 或許會有讀者問這首詞到底在寫什麼?這還用問, 在寫憂愁、寂寞和煩悶, 這就夠了。 其實, 文學更多的是反映生活的一個或幾個斷面, 這首詞可以說把愁緒寫到了極致, 或許還會與我們某個人或每個人某個時候的愁緒產生共鳴, 在訴說愁悶的“對話”中減輕憂愁或消愁, 如此, 一首小詞給我們的東西也足夠了。

油畫《秋韻》

葛勝仲一生任官達46年,其中在京師20年。由於長期在太學任職,並多年擔任太學的正副長官,還臨時兼任禮部試的考官,加上兼任太子府的學官,在士大夫中頗有名望。去世後,諡“文康”。著有文集80卷,外集20卷。

【宋代·葛勝仲《點絳唇》:秋晚寒齋,藜床香篆橫輕霧。閒愁幾許。夢逐芭蕉雨。雲外哀鴻,似替幽人語。歸不去。亂山無數。斜日荒城鼓。】

油畫《秋韻》

葛勝仲一生任官達46年,其中在京師20年。由於長期在太學任職,並多年擔任太學的正副長官,還臨時兼任禮部試的考官,加上兼任太子府的學官,在士大夫中頗有名望。去世後,諡“文康”。著有文集80卷,外集20卷。

【宋代·葛勝仲《點絳唇》:秋晚寒齋,藜床香篆橫輕霧。閒愁幾許。夢逐芭蕉雨。雲外哀鴻,似替幽人語。歸不去。亂山無數。斜日荒城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