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麥花是“壽命最短”的花——古穀雨物候

干支紀年:丁酉年 癸卯月 乙卯日

參映夕, 駟昭晨。

靈乘震, 司青春。

雁將向, 桐始蕤。

和風舞, 暄光遲。

萌動達, 萬品親。

潤無際, 澤無垠。

——《南齊書·卷十一 志第三·樂·青帝歌》

古穀雨三候

《逸周書·時訓解》:“穀雨(古清明)之日, 桐始華, 又五日, 田鼠化為鴽。 又五日, 虹始見。 ”

一候桐始華:夬卦, 初九。 《周易·夬卦》:“壯於前趾, 往不勝, 為咎。 《象》:不勝而往, 咎也。 ”《象說卦氣七十二候圖》:“初爻動, 乾變為巽, 巽為桐, 伏震為華。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桐, 木名, 有三種, 華而不實者曰白桐, 《爾雅》所謂榮桐木是也。 皮青而結實者曰梧桐, 一曰青桐, 《淮南子》曰梧桐斷角是也, 生於山岡。 子大而有油者曰油桐。 《毛詩》所謂梧桐不生山岡者是也。 今始華者乃白桐耳。 按《埤雅》, 桐木知日月閏年, 每一枝生十二葉,

閏則十三葉與天地合氣者也。 今造琴瑟者, 以花桐木, 是知桐為白桐也。 ”

二候田鼠化為鴽(鴽(rú), 古書上指鵪鶉類的小鳥。 ):夬卦, 九二。 《周易·夬卦》:“惕號, 莫夜有戎, 勿恤。 《象》曰:有戎勿恤, 得中道也。 ”《象說卦氣七十二候圖》:“二爻動, 卦變為革。 二於三才為地, 故曰田。

互巽隱伏, 故曰鼠。 離為鳥, 故曰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田鼠化為鴽。 按《爾雅》注曰, 鼫鼠, 形大如鼠, 頭似兔, 尾有毛, 青黃色, 好在田中食粟豆, 謂之田鼠。 《本草》《素問》曰, 鴽鶉也, 似鴿而小。 《爾雅》釋鳥鴽鴾母。 郭注酓鳥也, 青州人呼為鴾母。 鮑氏曰, 鼠陰類, 鴽陽類。 陽氣盛, 故化為鴽。 蓋陰為陽所化也。 ”

三候虹始見:夬卦, 九三。 《周易·夬卦》:“壯於頄, 有凶。 君子夬夬獨行, 遇雨若濡, 有慍無咎。 《象》曰:君子夬夬, 終無咎也。 ”《象說卦氣七十二候圖》:“三爻動, 卦變為兌。 互離為虹為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虹, 虹蜺也, 詩所謂螮蝀, 俗讀去聲也。 《注疏》曰, 是陰陽交會之氣, 故先儒以為雲薄漏日, 日照雨滴則虹生焉。 今以水噀日自劍視之則暈為虹。 朱子曰, 日與雨交倏, 然成質, 陰陽不當交而交者, 天地淫氣也。 虹為雄色, 赤白, 蜺為雌色, 青白, 然二字皆從蟲。 《說文》曰, 似螮蝀狀, 諸書又雲嘗見虹入溪飲水, 其首如驢, 恐天地閑亦有此種物也。 但虹氣似之借名也。 ”

古穀雨花信

古穀雨花信:一候桐花, 二候麥花, 三候柳花。

桐花,是桐樹的花。桐樹為大葉喬木,分屬多個科屬。三國時的陸璣在《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梓椅梧桐》中雲:“桐有青桐、白桐、赤桐,宜琴瑟。”_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二·桐》:“其材輕虛,色白而有綺文,故俗謂之白桐。”桐花主要有紫、白兩色,盛放之時,既繁盛,又素雅。韓愈《寒食日出遊》:“李花初發君始病,我往看君花轉盛。走馬城西惆悵歸,不忍千株雪相映。邇來又見桃與梨,交開紅白如爭競。……桐華最晚今已繁,君不強起時難更”,描繪了李花、桃花、梨花、桐花的次第綻放。

麥花,是田地裡的麥子在抽穗以後開的花。麥花是_“壽命最短”的花,麥花開放只有短短的五分鐘到三十分鐘的須臾光陰,仿佛只是一轉身間,一朵花兒的旅程就已經結束,而把生命的精彩都留給了籽粒的沉澱和豐滿。

宋代詩人范成大所寫的《四時田園雜興》系列,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句,其中就有描寫麥花的:“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柳花,就是柳樹的花,看不到花瓣,只有鵝黃色的花穗,長在綠葉間。人們常常把隨風飛散飄若浮雲的柳絮當作柳花,實際上,柳絮是柳花結果成熟後帶著茸毛的種子。

摘自:《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春》

延伸閱讀

《黃帝內經》中被忽視的生命真相!

《老子》竟然被誤傳兩千年!

讓我們一起“收穫健康傳遞愛”,幫助自己和家人獲得各類有益身心健康的最新資訊和活動,

免責聲明: 本號發佈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源自網路的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

桐花,是桐樹的花。桐樹為大葉喬木,分屬多個科屬。三國時的陸璣在《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梓椅梧桐》中雲:“桐有青桐、白桐、赤桐,宜琴瑟。”_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二·桐》:“其材輕虛,色白而有綺文,故俗謂之白桐。”桐花主要有紫、白兩色,盛放之時,既繁盛,又素雅。韓愈《寒食日出遊》:“李花初發君始病,我往看君花轉盛。走馬城西惆悵歸,不忍千株雪相映。邇來又見桃與梨,交開紅白如爭競。……桐華最晚今已繁,君不強起時難更”,描繪了李花、桃花、梨花、桐花的次第綻放。

麥花,是田地裡的麥子在抽穗以後開的花。麥花是_“壽命最短”的花,麥花開放只有短短的五分鐘到三十分鐘的須臾光陰,仿佛只是一轉身間,一朵花兒的旅程就已經結束,而把生命的精彩都留給了籽粒的沉澱和豐滿。

宋代詩人范成大所寫的《四時田園雜興》系列,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句,其中就有描寫麥花的:“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柳花,就是柳樹的花,看不到花瓣,只有鵝黃色的花穗,長在綠葉間。人們常常把隨風飛散飄若浮雲的柳絮當作柳花,實際上,柳絮是柳花結果成熟後帶著茸毛的種子。

摘自:《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春》

延伸閱讀

《黃帝內經》中被忽視的生命真相!

《老子》竟然被誤傳兩千年!

讓我們一起“收穫健康傳遞愛”,幫助自己和家人獲得各類有益身心健康的最新資訊和活動,

免責聲明: 本號發佈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源自網路的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