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20 世紀最偉大的 10 位藝術家

英國《泰晤士報》曾經邀請 140 萬位讀者, 評選出 20 世紀最偉大的 200 位藝術家。 儘管當時在具體排名上, 引起了廣泛的爭議, 但仍不妨礙這次評選的影響力。

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認識一下其中前十位元藝術家, 他們分別是, 畢卡索、塞尚、克裡姆特、莫内、杜尚、馬蒂斯、波洛克、安迪·沃霍、德庫甯和蒙德里安。 據說他們的畫作總值加起來, 可以買下整個世界。

1. 畢卡索

Pablo Picasso(1881-1973)

“我的每幅畫中都裝有我的血, 這就是我的畫的含義。 ”

畢卡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 也是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 他用極端變形和誇張的藝術手法, 呈現了畸形的資本主義社會和扭曲的人性, 創造出了極富表現力的藝術語言。

《亞威農少女》1907

他於 1907 年創作的《亞威農少女》, 是第一張被認為有立體主義傾向的作品, 也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名傑作。

它不僅標誌著畢卡索個人藝術歷程中的重大轉折, 而且也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引發了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

《格爾尼卡》1937

《格爾尼卡》是畢卡索最著名的的抽象畫, 也是他蛻變時期(1932 - 1945)的代表作。

他將立體主義、現實主義和超現實主義手法結合, 通過劇烈變形、扭曲和誇張的筆觸, 創造出幾何彩塊堆積的抽象造型, 生動呈現了災難、痛苦與獸性的複雜情感。

《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

他的《阿爾及爾女人》系列, 是根據德拉克羅瓦同名畫作繪就。 構圖密集而豐富, 展示了立體主義、透視和激烈的色彩組合。

畢卡索的藍色時期(1900-1903), 受好友自殺和象徵主義影響。 濃郁的藍色調代表著貧老與孤苦, 悲傷與絕望。

人生《La Vie》

由於生活狀態好轉,畫作由憂鬱藍色轉為輕快的玫瑰紅,進入了他的玫瑰時期(1904-1906)。

《手持煙斗的男孩》

畢卡索是 20 世紀現代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少數能在生前名利雙收的畫家之一。他的遺世作品多達二萬多件,包括油畫、素描、雕塑、拼貼、陶瓷等作品。他的天賦和才情,也讓後人歎為觀止。

2. 塞尚

Paul Cezanne(1839-1906)

“我欠你的繪畫真理,將在畫中告訴你。”

塞尚是法國印象派的代表人物,被譽為“現代藝術之父”。他重視色彩視覺的真實性,追求理性與秩序。其“客觀”觀察自然色彩的獨特性,迥異于以往“理智”或“主觀”觀察自然的手法,開闢了美術史上的新紀元。

《埃斯泰克的海灣》

強烈濃重的色塊,各種各樣的藍色在畫布延展,建立起經過細緻融合的筆觸。畫的邊緣切斷了空間,在深度中消退幻覺,空間模棱兩可又相類似。

《聖維克多山》

塞尚特有的那種立體的形及其透視安排,高山遒勁有力、巍然莊嚴,山崖的簡略形體潛藏著的運動和鬥爭。熱情壓倒了靜觀,大地以怒吼取代了安謐的觀察。

《靜物》

塞尚的靜物之美是得到公認的。他犧牲了傳統輪廓的“正確性”,力求獲得深度感以及秩序的佈局,確鑿地證明,他的“變形”比事物的現實知覺更真實、可信和生動。

《玩牌者》

《玩牌者》通過千變萬化的色調造就了形象的立體,色彩的強度強調了統一的整體感。塞尚在這裡以“變調”代替了“造型”,各區域有節奏的變換代替了形象的塑造,以色塊的結合完成了場景的相互關係。

《浴女們》

塞尚晚年以異常的宏偉感創作著這些構圖。水彩畫《浴女們》如同夢魂和氣浪的滾滾洪流,接近音樂更甚於接近建築。塞尚對物體體積感的追求和表現,為“立體派”開啟了思路。

3.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

Gustav Klimt(1862-1918)

“所有的藝術都是色情的。”

克林姆特是奧地利象徵主義畫家,維也納分離派創始人。他那非對稱構圖與圖案化造型,重彩與線描的風格,金碧輝煌的基調,象徵著潛藏的神秘主義色彩。

強烈的平面感和富麗璀璨的裝飾效果,彌漫著強烈的個性氣質,對繪畫藝術產生了巨大而又深遠的影響。

《KISS》

《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

《水蛇》

克林姆特的畫面,在豪華裝飾下包裹著糜爛性愛以及頹廢的色彩。輝煌的色彩伴隨著扭曲的人體,透出情欲和略帶頹廢的美。

《金魚》

《達娜厄》

《死與生》

《生命之樹》

克裡姆特深受象徵主義和拉斐爾前派的藝術影響,同時吸收鑲嵌畫和東歐裝飾藝術風格,運用瀝粉、貼金箔、嵌螺鋇等技巧,取得特殊的裝飾藝術效果。

4. 莫内

Claude Monet(1840-1926)

“我想用一種鳥兒在唱歌的方式畫畫。”

莫内是法國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他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傳統畫法,採用光影畫法描繪,從自然光色與空氣變幻中抒發瞬間感受,將最適於表達光色變幻的形式,從繪畫的其它因素中抽象出來,提到不可攀登的高度。

《日出·印象》

莫内直接戳點的筆觸,描繪出晨霧中不清晰的背景。豐富的色彩賦予了水面無限的光輝,真實地描繪了海港日出時的光與色給予的視覺印象,突破了傳統畫法的束縛。

根據此畫,藝術評論家提出了“印象派”的說法。

《盧昂聖母院系列》

莫内長期探索光色與空氣的表現效果。他對光線變化十分敏銳,常對同一對象作多幅的描繪,從自然的光色變幻中抒發瞬間的感覺。

《聖拉查爾火車站》

在《聖拉查爾火車站》中,莫内描繪了光線穿過玻璃頂棚射向蒸氣的效果,以及混沌中顯出的機車形狀。

莫内巧妙的平衡了畫面的調子和色彩,傳達出光線和空氣的神奇效果,出色的表現了力量、空間、對比和運動。

《野罌粟》

畫中人物有著輕柔而富有節奏的動感,那一片片紅豔的斑塊才是作品要旨。單純的背景突出了鮮亮明快的暖色調,是對映入眼簾的光和色所做的如實描繪。

《睡蓮》

連作《睡蓮》是莫内晚年最重要的宏偉史詩。他將水與空氣富有意境的結合,同時利用樹的倒影,襯托出花朵的層次,是十分有創造性的構思。

莫内完全實現了印象主義的理念和技法,將畢生精力獻給了對西方畫界影響深遠的印象派,突破了此前學院派的保守思想,極大衝擊了 19 世紀佔據統治地位的官方藝術,為西方現代繪畫史掀開嶄新的一頁。

5. 杜尚

Marcel Duchamp(1887-1968)

“藝術要麼是剽竊,要麼是革命。”

杜尚是法國藝術家,達達主義及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也是20 世紀初實驗藝術的先驅。作為觀念藝術的重要思想源泉,他探尋非理性和自由,將繪畫和雕塑從傳統的主題和材料中解脫出來,改變了西方現代藝術的進程。

《下樓梯的裸女》 1912

《博弈者》

杜尚染指立體主義和未來主義的實驗作品,只有帶透視角度的機械圖式,表現了如何在靜止畫面上展示連續運動過程的興趣。

裝置藝術《泉》1917

杜尚的“現成物藝術品”系列,將日常用品微調後置於新環境。《泉》是現代藝術中影響力最大的作品,充滿玩樂、刺激和顛覆性。

《長鬍子的蒙娜麗莎》《L.H.O.O.Q》1919

杜尚 1919 年若干幅 “帶鬍鬚的蒙娜麗莎”,在原作複製品上加上鬍鬚,畫面變得稀奇古怪而荒誕不經。杜尚將經典名作當作公然嘲諷的物件,展示了他真正渺視傳統、無視約束的品性。

杜尚將反藝術推向極致,獨特、大膽、充滿狂想,開拓的新視覺藝術領域,成為超現實主義藝術最為直接的根源,給後繼的藝術運動以新的啟迪。

6. 馬蒂斯

Henri Matisse(1869-1954)

“我把色彩用作感情的表達,而非對自然的抄襲。”

馬蒂斯是法國著名畫家,野獸派的創始人和代表人物。他以使用鮮明、大膽的色彩而著名,採用各種自由的手法創造一種新的繪畫空間。

《開窗》

《紅色中的和諧》

馬蒂斯拋棄了傳統的透視,用色彩關係的暗示建立新的空間幻覺,創造了一種充滿異國情調的,神秘奇特的新境界。

《Woman with a Hat》

《舞蹈》1909

《愛的人間天堂》

黃金時代的享樂主義主題中,探索線條、色彩與空間的關係。

《鋼琴課》1916

《鋼琴課》是馬蒂斯最具特色的立體主義作品。他在不改變視點的前提下,將大塊的鮮明色彩作抽象的安排,達到既富於裝飾性,又具有空間深度的效果。

馬蒂斯偉大之處在于,在超越狹小的裝飾天地,創造了“大裝飾藝術”的概念。

7. 傑克遜·波洛克

Jackson Pollock(1912-1956)

波洛克是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繪畫大師,被公認為美國現代繪畫擺脫歐洲標準,在國際藝壇建立領導地位的第一功臣。

《秋韻5號》

波洛克的創作不事先規劃,而是隨意在畫布上潑灑顏料,任其在畫布上滴流,創造出縱橫交錯的抽象線條效果,人稱“行動繪畫”,具有鮮明的抽象表現主義特徵。

《Lavender Mist》

他的滴灑是一種不受控制的直覺行動,富有形體、輪廓線的壓力和韻律變化,創造了一個均勻的,沒有高潮的表面,迫使眼睛在他纏結的網和團狀顏料迷宮似的小徑中,不斷地尋覓掃視和不斷地往返不息。獨特的風格,具有自由的、忽視客觀的、空間劃界的特點。

《藍杆》

他把自己的作品題材解釋為繪畫自身的行動,縱橫交錯的顏料組成的圖案,具有激動人心的活力。記錄了作畫時直接的身體運動,觀者可以分享到創造這些色跡的經驗。

波洛克創造了舉世聞名的“滴畫”,他的滴畫成了無拘無束的美國性格的典型表現

,成了抽象表現主義的經典作品。其根本意義在於:擺脫一切束縛,追求極端的自由和開放,促使了人類大膽創造意識的發展。

8. 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1928-1987)

“藝術就是你可以隨便扔掉的東西。”

安迪·沃霍爾是 20 世紀最具爭議的藝術大師,也波普藝術的先驅和領袖。他改變了世人評價世界、生活和藝術的方式。並以此證明,生活和藝術沒有高低貴賤,從而開啟了藝術的民主化進程。

《可口可樂》系列

所有可口可樂都是一樣的,所有可口可樂都是好的,為什麼可口可樂不能成為藝術品?

《坎貝爾濃湯罐》系列

1962年7月,沃霍爾以《坎貝爾濃湯罐》系列畫作,舉辦了自己的首個波普藝術展。圖案呈現簡潔明朗乾淨的幾何模式,宣告其商品身份。

《瑪麗蓮夢露》與《毛澤東》

以膠片製版和絲網印刷,將藝術納入“複製”、“量產”程式。然後在服飾和背景之間變換顏色,呈現多種可能的藝術效果。所謂的藝術被置於流水線下生產,藝術技巧和原創性的摒棄進一步昇華。

從“讓湯罐與廣告值得一畫”,到使“每分鐘的瑣碎與無聊值得一顧”,安迪完全顛覆了藝術的定義,真正的、永遠的改變了藝術。

除此之外,他還是製片人、作家、作曲家、出版商,是紐約社交藝術界大紅大紫的明星藝術家。至今,他的影響力依然輻射全球,成為當代藝術家和設計師的靈感源頭。

9. 威廉·德·庫寧

Willem De Kooning(1904-1997)

“藝術是一種理解生活的工具。”

庫寧是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的靈魂人物,是新行動畫派的大師。他以人體為繪畫創作主體,加以風景及書寫符號,將立體、超現實與表現主義風格融會貫通,使激進極端的作品也深具藝術美感,喚醒內心與所有生命的內在關聯。

《粉紅色天使》1945

1945年,庫寧在創作《粉紅色天使》時,開始了一種全新的心理動力學繪畫。通過手的動作直接將不同力度傳送到畫布,組合出作品的整體性。

《女人與自行車》1952

《女人V》1953

這組最有代表性的女性肖像連作,創造了形象與背景融合混雜的空間,即所謂的“無環境繪畫”。即使是純抽象的形式,仍可感觸到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特有的空間混雜性。

《兩個女人》1953

人像以強烈激情刻畫,筆觸縱橫交錯,色彩肆意揮灑,模糊了界限和秩序。作為“心靈即興創作”的詮釋,奠定了庫寧抽象表現主義大師的地位。

1980年代《無題》系列,庫寧用絲般柔滑色帶彎曲纏繞裝飾構圖,以廣泛的題材和多變的風格,構置了一系列畫面結構。色彩絢麗,筆觸靈動,交錯成了自由流動的線條,以新的形式詮釋生命。

作為一代藝術大師,庫甯將繪畫視為體驗和表達自由的過程,以舞蹈般誇張的激情姿態從事創作。以多樣的藝術語言,留給觀者心靈的溝通與感悟。

10. 蒙德里安

Piet Mondrian(1872-1944)

“只有繪畫才能自由地使用表達方式。”

蒙德里安是幾何抽象畫派先驅,非具象繪畫創始人,對後世建築、藝術與設計影響巨大。

《灰色的樹》1912

蒙德里安將梵古的表現性、野獸派色彩的非描述性,以及法國新藝術運動的線形圖案熔於一爐,使之成為造型感強烈,極富獨創性的藝術傑作。

《構圖》1921

蒙德里安在純粹原色塊和直角形狀的組合中,尋求“普遍與個性、自然與精神、物質與意識的平衡“,鼓吹一種極端抽象的精神,宣揚藝術應該完全脫離自然的外在形式,追求 “絕對的境界”。

蒙德里安把繪畫語言限制在最基本的因素----直線、直角、三原色(紅、黃、藍)和三非原色(白、灰、黑)上,稱這種畫為新造型主義。

他超越了立體派,畫作形象痕跡消失,留下的只是線條的迷宮,是把骨架顯示出來的高度分析的作品。這種風格在傢俱設計、裝飾藝術以及“國際風格”的建築設計上,得到充分發揮,影響深遠。

蒙德里安從內省的深刻觀感與洞察裡,創造普遍的現象秩序與均衡之美。畫作中強調的“純粹實在”和“純粹造型”,對構成主義繪畫產生了決定性作用,也使西歐現代建築從古典觀念中擺脫出來。

由於生活狀態好轉,畫作由憂鬱藍色轉為輕快的玫瑰紅,進入了他的玫瑰時期(1904-1906)。

《手持煙斗的男孩》

畢卡索是 20 世紀現代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少數能在生前名利雙收的畫家之一。他的遺世作品多達二萬多件,包括油畫、素描、雕塑、拼貼、陶瓷等作品。他的天賦和才情,也讓後人歎為觀止。

2. 塞尚

Paul Cezanne(1839-1906)

“我欠你的繪畫真理,將在畫中告訴你。”

塞尚是法國印象派的代表人物,被譽為“現代藝術之父”。他重視色彩視覺的真實性,追求理性與秩序。其“客觀”觀察自然色彩的獨特性,迥異于以往“理智”或“主觀”觀察自然的手法,開闢了美術史上的新紀元。

《埃斯泰克的海灣》

強烈濃重的色塊,各種各樣的藍色在畫布延展,建立起經過細緻融合的筆觸。畫的邊緣切斷了空間,在深度中消退幻覺,空間模棱兩可又相類似。

《聖維克多山》

塞尚特有的那種立體的形及其透視安排,高山遒勁有力、巍然莊嚴,山崖的簡略形體潛藏著的運動和鬥爭。熱情壓倒了靜觀,大地以怒吼取代了安謐的觀察。

《靜物》

塞尚的靜物之美是得到公認的。他犧牲了傳統輪廓的“正確性”,力求獲得深度感以及秩序的佈局,確鑿地證明,他的“變形”比事物的現實知覺更真實、可信和生動。

《玩牌者》

《玩牌者》通過千變萬化的色調造就了形象的立體,色彩的強度強調了統一的整體感。塞尚在這裡以“變調”代替了“造型”,各區域有節奏的變換代替了形象的塑造,以色塊的結合完成了場景的相互關係。

《浴女們》

塞尚晚年以異常的宏偉感創作著這些構圖。水彩畫《浴女們》如同夢魂和氣浪的滾滾洪流,接近音樂更甚於接近建築。塞尚對物體體積感的追求和表現,為“立體派”開啟了思路。

3.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

Gustav Klimt(1862-1918)

“所有的藝術都是色情的。”

克林姆特是奧地利象徵主義畫家,維也納分離派創始人。他那非對稱構圖與圖案化造型,重彩與線描的風格,金碧輝煌的基調,象徵著潛藏的神秘主義色彩。

強烈的平面感和富麗璀璨的裝飾效果,彌漫著強烈的個性氣質,對繪畫藝術產生了巨大而又深遠的影響。

《KISS》

《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

《水蛇》

克林姆特的畫面,在豪華裝飾下包裹著糜爛性愛以及頹廢的色彩。輝煌的色彩伴隨著扭曲的人體,透出情欲和略帶頹廢的美。

《金魚》

《達娜厄》

《死與生》

《生命之樹》

克裡姆特深受象徵主義和拉斐爾前派的藝術影響,同時吸收鑲嵌畫和東歐裝飾藝術風格,運用瀝粉、貼金箔、嵌螺鋇等技巧,取得特殊的裝飾藝術效果。

4. 莫内

Claude Monet(1840-1926)

“我想用一種鳥兒在唱歌的方式畫畫。”

莫内是法國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他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傳統畫法,採用光影畫法描繪,從自然光色與空氣變幻中抒發瞬間感受,將最適於表達光色變幻的形式,從繪畫的其它因素中抽象出來,提到不可攀登的高度。

《日出·印象》

莫内直接戳點的筆觸,描繪出晨霧中不清晰的背景。豐富的色彩賦予了水面無限的光輝,真實地描繪了海港日出時的光與色給予的視覺印象,突破了傳統畫法的束縛。

根據此畫,藝術評論家提出了“印象派”的說法。

《盧昂聖母院系列》

莫内長期探索光色與空氣的表現效果。他對光線變化十分敏銳,常對同一對象作多幅的描繪,從自然的光色變幻中抒發瞬間的感覺。

《聖拉查爾火車站》

在《聖拉查爾火車站》中,莫内描繪了光線穿過玻璃頂棚射向蒸氣的效果,以及混沌中顯出的機車形狀。

莫内巧妙的平衡了畫面的調子和色彩,傳達出光線和空氣的神奇效果,出色的表現了力量、空間、對比和運動。

《野罌粟》

畫中人物有著輕柔而富有節奏的動感,那一片片紅豔的斑塊才是作品要旨。單純的背景突出了鮮亮明快的暖色調,是對映入眼簾的光和色所做的如實描繪。

《睡蓮》

連作《睡蓮》是莫内晚年最重要的宏偉史詩。他將水與空氣富有意境的結合,同時利用樹的倒影,襯托出花朵的層次,是十分有創造性的構思。

莫内完全實現了印象主義的理念和技法,將畢生精力獻給了對西方畫界影響深遠的印象派,突破了此前學院派的保守思想,極大衝擊了 19 世紀佔據統治地位的官方藝術,為西方現代繪畫史掀開嶄新的一頁。

5. 杜尚

Marcel Duchamp(1887-1968)

“藝術要麼是剽竊,要麼是革命。”

杜尚是法國藝術家,達達主義及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也是20 世紀初實驗藝術的先驅。作為觀念藝術的重要思想源泉,他探尋非理性和自由,將繪畫和雕塑從傳統的主題和材料中解脫出來,改變了西方現代藝術的進程。

《下樓梯的裸女》 1912

《博弈者》

杜尚染指立體主義和未來主義的實驗作品,只有帶透視角度的機械圖式,表現了如何在靜止畫面上展示連續運動過程的興趣。

裝置藝術《泉》1917

杜尚的“現成物藝術品”系列,將日常用品微調後置於新環境。《泉》是現代藝術中影響力最大的作品,充滿玩樂、刺激和顛覆性。

《長鬍子的蒙娜麗莎》《L.H.O.O.Q》1919

杜尚 1919 年若干幅 “帶鬍鬚的蒙娜麗莎”,在原作複製品上加上鬍鬚,畫面變得稀奇古怪而荒誕不經。杜尚將經典名作當作公然嘲諷的物件,展示了他真正渺視傳統、無視約束的品性。

杜尚將反藝術推向極致,獨特、大膽、充滿狂想,開拓的新視覺藝術領域,成為超現實主義藝術最為直接的根源,給後繼的藝術運動以新的啟迪。

6. 馬蒂斯

Henri Matisse(1869-1954)

“我把色彩用作感情的表達,而非對自然的抄襲。”

馬蒂斯是法國著名畫家,野獸派的創始人和代表人物。他以使用鮮明、大膽的色彩而著名,採用各種自由的手法創造一種新的繪畫空間。

《開窗》

《紅色中的和諧》

馬蒂斯拋棄了傳統的透視,用色彩關係的暗示建立新的空間幻覺,創造了一種充滿異國情調的,神秘奇特的新境界。

《Woman with a Hat》

《舞蹈》1909

《愛的人間天堂》

黃金時代的享樂主義主題中,探索線條、色彩與空間的關係。

《鋼琴課》1916

《鋼琴課》是馬蒂斯最具特色的立體主義作品。他在不改變視點的前提下,將大塊的鮮明色彩作抽象的安排,達到既富於裝飾性,又具有空間深度的效果。

馬蒂斯偉大之處在于,在超越狹小的裝飾天地,創造了“大裝飾藝術”的概念。

7. 傑克遜·波洛克

Jackson Pollock(1912-1956)

波洛克是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繪畫大師,被公認為美國現代繪畫擺脫歐洲標準,在國際藝壇建立領導地位的第一功臣。

《秋韻5號》

波洛克的創作不事先規劃,而是隨意在畫布上潑灑顏料,任其在畫布上滴流,創造出縱橫交錯的抽象線條效果,人稱“行動繪畫”,具有鮮明的抽象表現主義特徵。

《Lavender Mist》

他的滴灑是一種不受控制的直覺行動,富有形體、輪廓線的壓力和韻律變化,創造了一個均勻的,沒有高潮的表面,迫使眼睛在他纏結的網和團狀顏料迷宮似的小徑中,不斷地尋覓掃視和不斷地往返不息。獨特的風格,具有自由的、忽視客觀的、空間劃界的特點。

《藍杆》

他把自己的作品題材解釋為繪畫自身的行動,縱橫交錯的顏料組成的圖案,具有激動人心的活力。記錄了作畫時直接的身體運動,觀者可以分享到創造這些色跡的經驗。

波洛克創造了舉世聞名的“滴畫”,他的滴畫成了無拘無束的美國性格的典型表現

,成了抽象表現主義的經典作品。其根本意義在於:擺脫一切束縛,追求極端的自由和開放,促使了人類大膽創造意識的發展。

8. 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1928-1987)

“藝術就是你可以隨便扔掉的東西。”

安迪·沃霍爾是 20 世紀最具爭議的藝術大師,也波普藝術的先驅和領袖。他改變了世人評價世界、生活和藝術的方式。並以此證明,生活和藝術沒有高低貴賤,從而開啟了藝術的民主化進程。

《可口可樂》系列

所有可口可樂都是一樣的,所有可口可樂都是好的,為什麼可口可樂不能成為藝術品?

《坎貝爾濃湯罐》系列

1962年7月,沃霍爾以《坎貝爾濃湯罐》系列畫作,舉辦了自己的首個波普藝術展。圖案呈現簡潔明朗乾淨的幾何模式,宣告其商品身份。

《瑪麗蓮夢露》與《毛澤東》

以膠片製版和絲網印刷,將藝術納入“複製”、“量產”程式。然後在服飾和背景之間變換顏色,呈現多種可能的藝術效果。所謂的藝術被置於流水線下生產,藝術技巧和原創性的摒棄進一步昇華。

從“讓湯罐與廣告值得一畫”,到使“每分鐘的瑣碎與無聊值得一顧”,安迪完全顛覆了藝術的定義,真正的、永遠的改變了藝術。

除此之外,他還是製片人、作家、作曲家、出版商,是紐約社交藝術界大紅大紫的明星藝術家。至今,他的影響力依然輻射全球,成為當代藝術家和設計師的靈感源頭。

9. 威廉·德·庫寧

Willem De Kooning(1904-1997)

“藝術是一種理解生活的工具。”

庫寧是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的靈魂人物,是新行動畫派的大師。他以人體為繪畫創作主體,加以風景及書寫符號,將立體、超現實與表現主義風格融會貫通,使激進極端的作品也深具藝術美感,喚醒內心與所有生命的內在關聯。

《粉紅色天使》1945

1945年,庫寧在創作《粉紅色天使》時,開始了一種全新的心理動力學繪畫。通過手的動作直接將不同力度傳送到畫布,組合出作品的整體性。

《女人與自行車》1952

《女人V》1953

這組最有代表性的女性肖像連作,創造了形象與背景融合混雜的空間,即所謂的“無環境繪畫”。即使是純抽象的形式,仍可感觸到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特有的空間混雜性。

《兩個女人》1953

人像以強烈激情刻畫,筆觸縱橫交錯,色彩肆意揮灑,模糊了界限和秩序。作為“心靈即興創作”的詮釋,奠定了庫寧抽象表現主義大師的地位。

1980年代《無題》系列,庫寧用絲般柔滑色帶彎曲纏繞裝飾構圖,以廣泛的題材和多變的風格,構置了一系列畫面結構。色彩絢麗,筆觸靈動,交錯成了自由流動的線條,以新的形式詮釋生命。

作為一代藝術大師,庫甯將繪畫視為體驗和表達自由的過程,以舞蹈般誇張的激情姿態從事創作。以多樣的藝術語言,留給觀者心靈的溝通與感悟。

10. 蒙德里安

Piet Mondrian(1872-1944)

“只有繪畫才能自由地使用表達方式。”

蒙德里安是幾何抽象畫派先驅,非具象繪畫創始人,對後世建築、藝術與設計影響巨大。

《灰色的樹》1912

蒙德里安將梵古的表現性、野獸派色彩的非描述性,以及法國新藝術運動的線形圖案熔於一爐,使之成為造型感強烈,極富獨創性的藝術傑作。

《構圖》1921

蒙德里安在純粹原色塊和直角形狀的組合中,尋求“普遍與個性、自然與精神、物質與意識的平衡“,鼓吹一種極端抽象的精神,宣揚藝術應該完全脫離自然的外在形式,追求 “絕對的境界”。

蒙德里安把繪畫語言限制在最基本的因素----直線、直角、三原色(紅、黃、藍)和三非原色(白、灰、黑)上,稱這種畫為新造型主義。

他超越了立體派,畫作形象痕跡消失,留下的只是線條的迷宮,是把骨架顯示出來的高度分析的作品。這種風格在傢俱設計、裝飾藝術以及“國際風格”的建築設計上,得到充分發揮,影響深遠。

蒙德里安從內省的深刻觀感與洞察裡,創造普遍的現象秩序與均衡之美。畫作中強調的“純粹實在”和“純粹造型”,對構成主義繪畫產生了決定性作用,也使西歐現代建築從古典觀念中擺脫出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