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什麼民國推翻了清政府 國力卻連晚清比不上

1937年7月7日, 日本製造盧溝橋事變, 抗戰全面爆發。 8月13日, 中日兩國在上海進行大決戰, 雙方投入了上百萬部隊進行廝殺。 由於日本佔據海空軍優勢, 中國軍隊被打的傷亡慘重。 尤其是中國海軍, 在淞滬會戰爆發沒多久就全軍覆沒, 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 中國海軍之所以那麼快覆沒, 主要是當時的中國海軍太弱了, 當時中國海軍全部主力加到一起竟然不夠日本一艘主力艦塞牙縫的。 那麼不禁有人要問:晚清時期中國還能和日本掰腕子, 為何民國發展了幾十年, 海軍竟然連晚清都比不上?

第一, 缺乏強有力的中央政府。 晚清時期雖然國家衰弱, 飽受列強欺淩, 但國家還是統一的, 能夠集中全國資源進行海軍建設。 左宗棠建設福州船政局一次就投入了2000萬兩白銀, 李鴻章的北洋水師一艘鐵甲艦就花了100多萬。 雖然當時中國財政緊張, 都快揭不開鍋了,

但1910年清政府財政收入仍然有2.97億兩, 這等財力民國時期想都不要想。 民國時期國家一盤散沙, 派系林立, 軍閥遍地, 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來主導海軍建設, 更嚴重的是中央政府沒錢, 連維持國家運轉的經費都是借的, 哪有多餘的錢來搞海軍建設。 有的地方軍閥雖然好過, 但海軍這種大項目還是搞不起, 養著晚清剩下的幾條船都費勁。

第二, 缺乏穩定的發展環境。 晚清時期雖然國家動盪, 但總體來講和平仍然占主導, 為工業和海軍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晚清搞海軍建設起碼還有個規劃, 民國時期, 軍閥遍地, 軍閥們天天打仗, 大家有錢就買武器養兵, 誰也顧不上海軍建設。 民國海軍部長陳紹寬天天纏著中央政府要錢買船, 蔣介石給他畫了一張大餅, 吹噓要給海軍買航母, 還信誓旦旦的說要造60萬噸的海軍新艦, 結果到抗戰前陳紹寬連航母的影子都沒見著。 晚清怎麼說還能專心發展海軍, 民國焦頭爛額根本顧不上。 等到抗戰爆發, 一場江陰海戰中國海軍全軍覆沒,

中國海軍連艘像樣的船都沒有了。

第三, 缺乏人才和技術儲備。 海軍是個系統性的複雜工程, 不僅燒錢而且費時間, 不像其他兵種能速成。 洋務運動搞的海軍底子在幾次戰爭中損毀殆盡, 剩下江南造船廠等一些造船廠已經殘破不堪, 由於沒有經費,

沒有設備, 只能靠造漁船和商船勉強度日, 海軍人才也跑的差不多了。 民國亂了二十多年, 海軍落下的課太多, 失去海軍工業基礎和技術儲備的民國根本沒辦法追趕其他海軍強國。 到抗戰前, 中國海軍連二流都算不上, 僅靠著幾條晚清時期的破船撐場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