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難忘家鄉味,昭通這些美食你又幾年沒吃啦……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人們都很迷戀一個說法

“古早味”

也可以理解為是“記憶裡的味道”

“古早味”這一概念其實是起源于閩南語, 但總被藉以代表懷舊的味道, 也是記憶的味道。 它是刻在一代人舌尖上的印記, 彌足珍貴。

在昭通, 大家對古早味的懷念不僅是對技藝的尊重, 對簡單烹飪的推崇, 更是對往日情懷的依依不捨。

人們渴求的那些老味道, 多數是摻入了自身的感情、個人童年的記憶以及對家鄉、對親人的依戀與眷戀。

它無法僅僅作為一種食物而單獨存在, 它總是要伴隨著一些古早或不古早的美好回憶, 你咀嚼著令人回味的小吃, 也咀嚼著過去的點點滴滴。

時代、時間, 已經讓那些味道模糊了, 模糊到只是一種令自己感動的情感記憶。

雖然, 偶爾在昭通街頭還能遇到, 但不知是情境的不同還是什麼原因, 竟不再是從前的味道……

糖人

“大公雞, 來個大公雞”

“小兔子 小兔子”…

孩子們總是圍著做糖人的擔子嚷嚷著,

身後的成年人也駐足觀望。

而如今

“糖人”慢慢被遺忘

街頭孩子們手中拿的

不知何時變成了進口的糖果

在昭通街頭

也難覓做糖人是擔子商

那些晶瑩剔透的糖人

讓我們的童年記憶

彌漫著芬芳甜蜜的氣息……

糖人是一種漢族傳統手工技藝。 以前在昭通的街頭是很常見的, 幾乎每個學校的門口都會有。

製作者多挑一個擔子, 一頭是加熱用的爐具, 另一頭是糖料和工具。 糖料由蔗糖和麥芽糖加熱調製而成, 本色為棕黃色。

用一個畫著花鳥獸蟲的圓盤, 交過錢便可以轉動盤上的指標, 指到什麼圖案就做什麼圖案。 以前小編最想轉到的圖案是龍與鳳。 為什麼呢?單純就是因為它做出來最大!大!大!!!

糯米粑粑

糯米粑粑,黏軟柔膩,香甜可口,是昭通回民的一個特色小吃。它的做法和吃法都很講究,具有濃厚的民間風格,也是地方民族傳統的食品工藝。

現在的糯米粑粑很多是用電鍋製作的,受熱均勻製作方便。但在以前,想吃糯米粑粑,則顯得複雜的多。

在以前,大家會把家裡不用或是損壞的大鐵鍋敲破,來烙制糯米粑粑。為了控制火候,一般不會使用柴火,而是派幾個小孩上山採摘青松來曬乾以充當“柴火”。出鍋的粑粑及時放在墊好青松的簸箕裡,這樣,可以保溫又能防止粑粑相互粘在一起,而且吃起來又有一股松葉的清香味。

可能正是因為這些略顯繁瑣的工序,才會讓大家對以前的糯米粑粑如此惦念…

糯米粑粑的吃法也很講究,如方法不對會笑話於人,方法得體,吃完會燙手,也不會漏餡。但現在的90後00後基本不知道怎麼正確的吃糯米粑粑。

首先主人連同松葉雙手敬給客人,客人也雙手接過,然後左手五指散開微微上翹,掌心成凹,置粑粑於上,粑粑隨手形成凹狀,用右手撿掉松葉,再用拇指和食指掐粑粑上層的中間,粑粑隨指力而破,冒出熱氣和糖汁,這樣邊掐邊蘸糖品嘗。吃完上層,手勢微收,再從下層的邊沿掐吃。

絲窩糖

絲窩糖是用餳糖製作而成的一味舒心可口休閒甜食品。在昭通壩區,回族製作絲窩糖已近300年的歷史。

同時,它也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細如頭髮的糖絲,故意把它拉扯的很長,再塞進嘴裡,可能很多人在小時候都做過這樣的事情。

絲窩糖也是回民的一個特色小吃,看著商販製作絲窩糖是一種享受。將餳糖慢慢的拉扯,一圈環一圈,與熟黃豆粉搭配,更添一抹香甜。

做絲窩糖也算一門獨家手藝,沒有一定的“功力”拉扯的絲窩糖會粗細不一。所以,會製作絲窩糖的人總會忍不住給出讚美。

米糕

米糕擁有很悠久的歷史,是中國的傳統小吃食品之一。

小時候,在街上瘋玩過後,總會到街口的大娘家買上一個米糕。無任何添加,純純得香味。不像現在,好不容易遇到賣米糕的,吃到嘴裡,都是甜到發苦的糖精味。

每每細細搜索腦海,竟記不得一樣那各種宴會上 曾吃過的大餐,山珍海味也罷,一概印象全無。而記憶中時常想起的美食味道,卻是像這樣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得小吃。

一經回想,依然清香滿口,溫馨滿懷,熟悉而美妙的滋味仿佛重在舌尖停駐~

苦蕎粑粑

苦蕎麥,是滇東北出產最盛的粗糧。尤其以昭通大山包的苦蕎最出名。自然苦蕎粑粑也就成為了昭通的傳統美食。苦蕎,在人們心目中自是漸漸成為五穀之王。

這應該也是益養生,且口感十足的吃食之一了!小時候總是拿蜂蜜蘸食苦蕎粑粑,苦中帶甜,那番滋味只有吃過的才能夠體會。

三角米漿粑粑

在小學校門口,手裡捏出了汗的一毛錢,要一個三角米漿粑粑。

黑色三角形鐵模子刷上一點油,倒入白色的米漿,心裡就開始滿足。黑色餅模子在火上翻烤,直到發糕一樣充滿熱氣漲了起來,表面金黃酥脆,裡面軟糯,熱氣騰騰,微酸甘香……

現在可能是掌握這種手藝和耐心的人慢慢少了,品嘗食物的人們口舌麻木,內心也亂了,所以這樣純粹的食物,也逐漸退出了記憶,消失在市面。

而那個年代,就象已經消逝的童年,它的簡單與純粹,是我們最後憶起的滋味。

豆麵糍粑

小時候放學,學校門口的小吃攤就數豆麵糍粑攤前的人最多,一方面是因為好吃,另一方面是好玩。

用一個圓桶裝著做好的糍粑,桶壁上有兩個小孔,賣家通過搖動圓桶上面的搖臂,增大桶內壓力,使得糍粑自動擠出。

白色的糍粑剛擠壓出來,就快速用小鏟切斷,滾入放好的豆麵裡。黃色的豆麵包裹著軟糯香甜的糍粑,那味道簡直無法形容。

糍粑與熟黃豆粉一定是絕配。

攪攪糖

攪攪糖是一種糖類,也叫拉絲糖,就是用兩根小棍裹上一團麥芽糖,你不立刻吃的話,為了不讓它掉就得一直以纏繞畫圈的方式攪動!

這也算是以前的“明星”小吃了吧!反正就是超愛、超愛、超愛啦!

小時候的攪糖技術總是很渣,不敢分神做其他的事,每次都攪得自己手忙腳亂。不是糖漿往下垮就是粘到頭髮上,然後才連忙一口塞進嘴裡。

攪得最完美的,就是從透明的黃色變成乳白色。拿著乳白色攪攪糖的小夥伴,在當時絕對是人群中最耀眼的星星。

若非要問我攪攪糖有多甜?

我不知道,你去問童年!

光陰如梭

一晃我們都已不再年輕

雖然經歷不少風風雨雨

不知道為何

近些年的記憶模糊

反倒兒時的記憶越來越深刻

吃過的昭通小吃

遇到的所見所聞

都縈繞心頭

生活是每一遍每一天

我們走過的時光

成為每一個人獨有的歷史印記

歲月用它平淡的口吻

講述著那些古老的故事

……

❤ 話題討論❤

還有哪些是你心中的“古早味”

歡迎到留言區討論

今日推薦

策劃整理自@微昭通 馬 杏 部分素材來源/百度百科 圖片來源/360圖片搜索 百度圖片

編審|李仁安 校對|李曉溪 編輯|馬 杏 呂 雪(實 習)

糯米粑粑

糯米粑粑,黏軟柔膩,香甜可口,是昭通回民的一個特色小吃。它的做法和吃法都很講究,具有濃厚的民間風格,也是地方民族傳統的食品工藝。

現在的糯米粑粑很多是用電鍋製作的,受熱均勻製作方便。但在以前,想吃糯米粑粑,則顯得複雜的多。

在以前,大家會把家裡不用或是損壞的大鐵鍋敲破,來烙制糯米粑粑。為了控制火候,一般不會使用柴火,而是派幾個小孩上山採摘青松來曬乾以充當“柴火”。出鍋的粑粑及時放在墊好青松的簸箕裡,這樣,可以保溫又能防止粑粑相互粘在一起,而且吃起來又有一股松葉的清香味。

可能正是因為這些略顯繁瑣的工序,才會讓大家對以前的糯米粑粑如此惦念…

糯米粑粑的吃法也很講究,如方法不對會笑話於人,方法得體,吃完會燙手,也不會漏餡。但現在的90後00後基本不知道怎麼正確的吃糯米粑粑。

首先主人連同松葉雙手敬給客人,客人也雙手接過,然後左手五指散開微微上翹,掌心成凹,置粑粑於上,粑粑隨手形成凹狀,用右手撿掉松葉,再用拇指和食指掐粑粑上層的中間,粑粑隨指力而破,冒出熱氣和糖汁,這樣邊掐邊蘸糖品嘗。吃完上層,手勢微收,再從下層的邊沿掐吃。

絲窩糖

絲窩糖是用餳糖製作而成的一味舒心可口休閒甜食品。在昭通壩區,回族製作絲窩糖已近300年的歷史。

同時,它也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細如頭髮的糖絲,故意把它拉扯的很長,再塞進嘴裡,可能很多人在小時候都做過這樣的事情。

絲窩糖也是回民的一個特色小吃,看著商販製作絲窩糖是一種享受。將餳糖慢慢的拉扯,一圈環一圈,與熟黃豆粉搭配,更添一抹香甜。

做絲窩糖也算一門獨家手藝,沒有一定的“功力”拉扯的絲窩糖會粗細不一。所以,會製作絲窩糖的人總會忍不住給出讚美。

米糕

米糕擁有很悠久的歷史,是中國的傳統小吃食品之一。

小時候,在街上瘋玩過後,總會到街口的大娘家買上一個米糕。無任何添加,純純得香味。不像現在,好不容易遇到賣米糕的,吃到嘴裡,都是甜到發苦的糖精味。

每每細細搜索腦海,竟記不得一樣那各種宴會上 曾吃過的大餐,山珍海味也罷,一概印象全無。而記憶中時常想起的美食味道,卻是像這樣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得小吃。

一經回想,依然清香滿口,溫馨滿懷,熟悉而美妙的滋味仿佛重在舌尖停駐~

苦蕎粑粑

苦蕎麥,是滇東北出產最盛的粗糧。尤其以昭通大山包的苦蕎最出名。自然苦蕎粑粑也就成為了昭通的傳統美食。苦蕎,在人們心目中自是漸漸成為五穀之王。

這應該也是益養生,且口感十足的吃食之一了!小時候總是拿蜂蜜蘸食苦蕎粑粑,苦中帶甜,那番滋味只有吃過的才能夠體會。

三角米漿粑粑

在小學校門口,手裡捏出了汗的一毛錢,要一個三角米漿粑粑。

黑色三角形鐵模子刷上一點油,倒入白色的米漿,心裡就開始滿足。黑色餅模子在火上翻烤,直到發糕一樣充滿熱氣漲了起來,表面金黃酥脆,裡面軟糯,熱氣騰騰,微酸甘香……

現在可能是掌握這種手藝和耐心的人慢慢少了,品嘗食物的人們口舌麻木,內心也亂了,所以這樣純粹的食物,也逐漸退出了記憶,消失在市面。

而那個年代,就象已經消逝的童年,它的簡單與純粹,是我們最後憶起的滋味。

豆麵糍粑

小時候放學,學校門口的小吃攤就數豆麵糍粑攤前的人最多,一方面是因為好吃,另一方面是好玩。

用一個圓桶裝著做好的糍粑,桶壁上有兩個小孔,賣家通過搖動圓桶上面的搖臂,增大桶內壓力,使得糍粑自動擠出。

白色的糍粑剛擠壓出來,就快速用小鏟切斷,滾入放好的豆麵裡。黃色的豆麵包裹著軟糯香甜的糍粑,那味道簡直無法形容。

糍粑與熟黃豆粉一定是絕配。

攪攪糖

攪攪糖是一種糖類,也叫拉絲糖,就是用兩根小棍裹上一團麥芽糖,你不立刻吃的話,為了不讓它掉就得一直以纏繞畫圈的方式攪動!

這也算是以前的“明星”小吃了吧!反正就是超愛、超愛、超愛啦!

小時候的攪糖技術總是很渣,不敢分神做其他的事,每次都攪得自己手忙腳亂。不是糖漿往下垮就是粘到頭髮上,然後才連忙一口塞進嘴裡。

攪得最完美的,就是從透明的黃色變成乳白色。拿著乳白色攪攪糖的小夥伴,在當時絕對是人群中最耀眼的星星。

若非要問我攪攪糖有多甜?

我不知道,你去問童年!

光陰如梭

一晃我們都已不再年輕

雖然經歷不少風風雨雨

不知道為何

近些年的記憶模糊

反倒兒時的記憶越來越深刻

吃過的昭通小吃

遇到的所見所聞

都縈繞心頭

生活是每一遍每一天

我們走過的時光

成為每一個人獨有的歷史印記

歲月用它平淡的口吻

講述著那些古老的故事

……

❤ 話題討論❤

還有哪些是你心中的“古早味”

歡迎到留言區討論

今日推薦

策劃整理自@微昭通 馬 杏 部分素材來源/百度百科 圖片來源/360圖片搜索 百度圖片

編審|李仁安 校對|李曉溪 編輯|馬 杏 呂 雪(實 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