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黃庭堅:平生個裡願杯深,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黃庭堅是蘇門四學士之一, 也是其中綜合成就最高的一位, 詩、詞、文、書都堪稱一代大家, 尤其是詩歌和書法在後世影響極大。

和老師蘇軾的命運比較類似, 黃庭堅的仕途也很不順利, 屢次遭到貶謫。 1103年, 因為《承天院塔記》被指為“幸災謗國”, 黃庭堅再次遭貶, 送到宜州(今廣西宜山)安置。

這一年, 黃庭堅已近六十歲, 拖著病體, 他歷盡千辛萬苦來到宜州。 第二年的冬天, 黃庭堅偶見梅花綻放, 觸動內心的思鄉之情, 於是填了一首詞:

《虞美人》

天涯也有江南信, 梅破知春近。 夜闌風細得香遲, 不道曉來開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應妒, 飄到眉心住。 平生個裡願杯深, 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詞為心聲, 黃庭堅的這首詞寫作於暮年, 又處於人生的最低谷, 因此感情上是沉鬱的, 莫名的傷痛盡在其中。 但是, 這種傷痛也不是開篇極有, 而是先小喜後大悲。

小喜從何來呢?是“天涯也有江南信, 梅破知春近”。 他沒想到, 在這偏僻的異地他鄉, 也能見到江南的春色, 而且來得還那麼早。

僅僅是一朵梅花就讓他心生歡喜, 可見平日裡他的心情始終是鬱鬱的。 三、四兩句將這種小驚喜刻畫得更為細膩, “不道”二字極為傳神。

“玉台弄粉花應妒, 飄到眉心住”意思是說, 梅花的開放引起群花的妒忌, 只好住到眉心, 比喻自己在朝廷受到小人的排擠譭謗, 遠謫天涯。

雖然景色給了黃庭堅小驚喜, 但他內心的傷痛時刻縈繞在懷。 這許多年來, 唯有酒可以消去我的煩憂, 離開故鄉十年, 將我的一顆少年心摧殘殆盡。

第二年, 朝廷決定將黃庭堅轉移到湖南永州安置, 但他還未聽到宣佈命令就客死在宜州, 和他的好友兼知己秦觀一樣, 都死在了廣西這片熱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