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本地紅梅乳業4年未調價,預測後期會上漲!

2014年至2016年上半年, 國內奶價持續走低, 上游奶牛養殖企業進入漫長的寒冬, 但從2016年7月開始, 國內原奶價格小幅復蘇, 今年也是持續回升, 整體呈現恢復態勢。 那麼原奶價格回升是否會影響到市民的“奶瓶子”, 常州市場情況又如何?

光明、衛崗等外地品牌的牛奶佔據我市入戶奶市場份額不大

光明乳業華東區常州分公司, 光明“隨心訂”銷售公司陳經理告訴我們, 光明乳業在常州的天寧、鐘樓、新北、武進區共有13個發行網站, 他們與紅梅乳業的奶站完全不同, 都是送奶上門, 負責四個區八千多用戶的派送任務。

訂購光明奶的都是老客戶, 如戚墅堰車輛廠上海人多, 該地區的光明奶客戶就占到整個常州的一半以上。 常州人偏愛光明優倍隨手杯鮮牛奶260克和暢優新鮮杯乳酸菌發酵乳200克, 零售價分別為5.6元、4元, 這兩種奶就占到銷量的50%。

據吳家志社區煙酒店的第148號奶站的張珍珍介紹, 她從事紅梅奶收發工作已經23年了, 原來全是紅梅奶, 十年前開始兼做衛崗牛奶, 目前衛崗鮮奶約占全部鮮奶的25%左右。 其實喝什麼奶都是一種習慣, 衛崗奶的品種很多, 她的訂戶主要喜歡衛崗低脂優酪乳200克、鮮奶195克、天元奶195克, 價格分別是3.2元、3.1元、3.2元。

本地紅梅乳業仍是市民最愛, 已4年未調價

90歲的沈老先生, 總是一早就來到位於吳家場社區“紅梅乳業148號奶站”取奶,

他已經喝了50多年的紅梅牛奶了, 現在他還是選擇紅梅奶, 就是由鮮奶換成了優酪乳, 說是優酪乳有利於消化吸收。 位於青山橋堍的“紅梅乳業13號奶站”的負責人劉先生, 是自行車廠退休工人。 這個具有50多年歷史的奶站, 是從他的母親手中接過來的, 現在他從事發送紅梅牛奶也有十多年了。 他每天淩晨4:50分起床, 接鮮奶, 直至傍晚7:30分關門回家, 有些老訂戶忘記取奶, 他還會送奶上門。 目前13號奶站的直接訂戶是628戶, 前些年最高峰是訂戶達到1200戶。

據瞭解訂戶減少的原因主要是:

一是城區拆遷, 老訂戶外遷;

二是年輕人不追求牛奶的新鮮度, 圖個方便就在超市購買一大堆;

三是每天取奶要有時間觀念, 年輕人隨意自由生活,

他們不會每天按時取奶。

紅梅乳業市場部潘強經理介紹, 紅梅牛奶上次調價是2013年8月1日, 4年多未有價格變化。 現在常州紅梅奶點還有1000多個, 隨著老城區的動遷, 也逐漸地減少, 但是城郊結合部、新建社區的奶站也在增加, 數量基本和之前保持不變, 但市外銷售點有所增加, 銷售區域也在擴大。

國內原料奶價格持續回升的原因

潘經理介紹, 2016年下半年以來, 國內原料奶價格持續回升主要有三點原因:

一是去年夏季奶牛沒有發生突發性疫病, 我國中小型養殖場、散養戶奶牛淘汰數量穩定, 所以鮮奶產奶、收奶量也相對地穩定。

二是二胎政策放開, 將帶來嬰兒乳業市場20%的增量, 以目前1600萬新生兒, 近700億元的乳業市場規模來算,

全面放開二胎帶來的市場增量至少140億元。

三是成本在不斷地提高, 比如現在紅梅乳業的苜蓿草, 主要靠從美國進口, 三千多元一噸, 國產苜蓿只要二千多元一噸, 但是奶牛吃了進口的苜蓿草以後出奶率明顯高, 因此進口牧草的價格波動直接影響著生鮮乳的價格。

企業目前保本經營, 預測後期奶品價格有上漲空間

據潘經理表示, 紅梅乳業現在面對市場的多重壓力:

一是全行業必須遵守的一道重指標, 就是環保“263”。

二是人工成本壓力, 工人工資年年看漲, 產品卻保持原價。

三是生產成本, 包括紙板、塑膠、飼料、運輸等, 只要是與生產有關的一切都在漲, 而牛奶價格不能隨意漲。 現在紅梅乳業已經一年多無利、保本生產,

也可以說是企業是在市場中堅守, 步步小心。

他還預測, 在未來10年內, 由於我國的人均牛奶消費量與國際上有著較大的差距, 因此我國乳類產品消費將大幅上升, 預計年增長率可達10%左右, 所以說牛奶市場價格的上漲空間還是非常大的。 中國乳業的競爭也將會更激烈、更理性, 從“價格戰”到“價值戰”、“品類創新不斷”到“如何差異化領先”、從“高端白奶價格戰”到“應對全進口牛奶”、從“互聯網+來襲”到“互聯網+為我所用”、從“獨立運作”到“奶業整合”, 仍將是2017年中國乳業面對的重要課題。

價格通萬家

服務你我他

服務你我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