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論語筆記丨孔子對三個學生的評價,念念不忘仁義

話說這麼一天, 魯國貴族孟武伯找到孔子, 不知怎麼著, 就提到孔子對幾個學生的評價, 《論語》裡面是這麼記載的: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

”又問, 子曰:“由也, 千乘之國, 可使治其賦也, 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 千室之邑、百乘之家, 可使為之宰也, 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 束帶立於朝, 可使與賓客言也, 不知其仁也。 ”

這段話的意思是:孟武伯問孔子:夫子啊, 你說子路這人, 達到仁的境界沒?

孟武伯知道孔子滿腦子都是仁義道德, 因此先從仁開始問。

孔子說:說不好, 只能說不知道, 沒法評判。

“那, 你再說說對子路的看法。 ”孟武伯接著問道。

孔子說:子路這人吧, 讓他去大國管理軍事會很稱職, 但是是否做到仁義, 我不知道。

孟武伯笑了笑:那冉求呢?

孔子說:冉求這人呢, 讓他在貴族家裡當主管, 會很稱職, 但是否仁義, 還是說不好。

“那公西赤呢?”孟武伯又問。

“公西赤啊!”孔子想了想:讓他穿朝廷的禮服接待外來使節會很稱職, 但是否仁義, 還是說不好。

評價學生, 孔子始終不忘仁義來作為衡量的尺度或者說砝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