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三國之見龍禦甲》影評:活在荷裡活當下

基於製作成本高昂, 投資拍古裝片者越來越少, 而程小東的《江山美人》與李仁港的《三國之見龍禦甲》能同期上映, 可說是香港電影近年難得一見的奇景。 不過, 更叫人嘖嘖稱奇的是程小東與李仁港似乎心有靈犀, 竟同樣在電影裡把女主角描繪得有型有格, 恰似是男人多過女人。

程小東鏡頭下的陳慧琳, 英氣澟然, 就連在電影宣傳海報上亦位列中央, 風芒直把黎明與甄子丹比下去。 事實上, 這位公主在片裡肩負複國大任, 眉宇間不但盡見英雄氣, 連談情說愛、情到濃時都風度萬千, 或許程小東真的把陳慧琳當作林青霞來拍,

回到昔日《東方不敗》時。 無獨有偶, 李仁港鏡頭下的Maggie Q同樣巾幗不讓鬚眉, 一派梟雄氣, 源自祖父曹操的嫡傳, 尤其那副寧要我負天下人, 不要天下人負我的狠相, 就更可謂豺色盡見。 曹嬰那副不惜一切, 滿足自我,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之勢, 真是直把劉德華演的趙子龍也給比下去。

觀乎兩位導演如斯描繪女角, 個人推斷恐怕與當前荷裡活氣候有關。 君不見近年在荷李活的東方話題作, 如《臥虎藏龍》、《藝姑回憶錄》、《色|戒》等, 女角同樣被描寫成敢愛敢恨、豪情冠絕男角的人物嗎?再看《三國》裡的Maggie Q, 她演的曹嬰幾近昔日她在《火拼時速2》裡飾演的奸角, 狠勁和奸相, 可說是如出一轍。 而這也大慨解釋了為何李仁港執意要把曹嬰改為女人, 並在戰場上打敗長勝將軍趙子龍(《三國演義》裡沒有詳述趙子龍如何死, 故後人臆測他是病死, 但不是在沙場上戰死)。 如此安排, 說到底, 恐怕是為了滿足海外市場的需要。 一個戰鬥型的東方女人, 一個心機算盡的東方女人,

原來就是西方洋人眼中的黃女——黃禍的延伸。 但與昔日黃禍有所不同的是, 今天的禍患不在歐洲大陸, 而是在黃人領地。 他們是中原內鬥, 禍不及外人。 洋人自可安心觀戰, 或胡亂說三道四。

除此理由以外, 還有沒有其他推論可解釋李仁港刻意把曹嬰描繪成巾幗梟雄?當然有,

隨便說說女權意識高漲也應可順理成章, 但請勿忘記, 《三國》裡的Maggie Q雖在沙場上戰勝了趙子龍, 但導演還是別勾一筆, 旁寫趙子龍認命。 這一筆, 不但否定了亡趙子龍者曹嬰也之總結, 更指明趙子龍並沒有輸在曹嬰手裡, 而是敗在自信、天意。 若不善忘的話, 應記得趙子龍在陣上竟沒有趁機殺掉曹嬰那一幕。 其實, 這一幕是敗筆, 上陣殺敵, 竟臨陣不殺敵人, 於理實不合。 但李仁港為了突出趙子龍的自負而招致自取其辱, 竟有此安排, 便說明了李導演並不真的認為曹嬰可戰勝趙子龍。 趙子龍之敗, 是敗在他自己的手裡。 一如諸葛亮之敗, 也在自己的手裡(片裡亦暗示了諸葛亮自以為留下錦囊, 便可決勝千里之外,
但事與願違, 關興、張苞全軍覆沒正好佐證)。 所以, 女權漲, 始終高不過男權。 女人勝, 亦不過是男人自負過高、一下不留神之故罷了。

正是如此, 《三國》滿足了不同男人的心理需要。 首先, 它滿足了荷裡活男權眼睛下的東方女性的戰鬥形象。 其二, 它給男人築起防衛牆,開了脫。男人敗于女人,並不是技不如人,而是男人太自負。影片無疑告誡天下男人要警覺,勿讓女人有機可乘。其三,女人總愛找對手,越難搞越愛,難怪現今部份女人總嚷著男人不壞,女人不愛。故此,天下男人大有道理,繼續做個讓女人難以圈定的壞男人。

荷裡活氣候下,中國電影要走大片格,講求場面要浩大,資金要巨大,事件要龐大,就連角色塑造亦被荷李活拉著走,男的女的各有固定型格,總之要做到國際標準,才可走出去。因此,看罷《三國》,雖看到李仁港之用心演繹,細心雕琢,惟心裡總不是味兒。

它給男人築起防衛牆,開了脫。男人敗于女人,並不是技不如人,而是男人太自負。影片無疑告誡天下男人要警覺,勿讓女人有機可乘。其三,女人總愛找對手,越難搞越愛,難怪現今部份女人總嚷著男人不壞,女人不愛。故此,天下男人大有道理,繼續做個讓女人難以圈定的壞男人。

荷裡活氣候下,中國電影要走大片格,講求場面要浩大,資金要巨大,事件要龐大,就連角色塑造亦被荷李活拉著走,男的女的各有固定型格,總之要做到國際標準,才可走出去。因此,看罷《三國》,雖看到李仁港之用心演繹,細心雕琢,惟心裡總不是味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