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敦煌出土的《金剛經》:武則天曾為祭奠目前下令抄寫

《金剛經》原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來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 是大乘佛教中的一本重要的宗教經書, 也是中國禪文化(日本禪宗)的基礎經書。

這本經書約在南北朝時代傳入中國, 其中有眾多翻譯版本, 但鳩摩羅什的譯本最受推崇。

般若意思為“智慧”; 波羅蜜意思為跨越生死, 到達教化的彼岸;“金剛”喻意為堅定與對智慧渴望。

佛經的基本資訊為如果一個人的信念固若金湯, 他就可以擺脫所有的痛苦和煎熬。

這本《金剛經》手抄本出自唐朝儀鳳元年(676 年), 出土于中國敦煌。

自其傳入以來, 《金剛經》備受推崇。

人們競相複製與印製, 因此得以廣泛流傳。

這本卷軸由故宮圖書館校對, 出土時進行了修復完善, 出自唐代宮廷手稿。 女皇武則天(624-705 年)在其母親逝世時命令複製《法華經》與《金剛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