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吸塵器競爭格局深度報告:內資大眾品牌增長平穩,外資份額下降

全球品牌眾多, 歐美系佔有優勢

當前全球吸塵器行業的參與者眾多, 知名企業包括美國必勝(Bissell)和創科集團(TTI)、英國戴森(Dyson)、瑞典伊萊克斯(Electrolux)、荷蘭飛利浦(Philips)、德國博世(Bosch)和美諾(Miele)、法國SEB集團、義大利Candy集團、日本松下(Panasonic)以及韓國三星(Samsung)和LG等。 從全球來看, 歐美系品牌佔據市場優勢。 歐美國家的吸塵器市場幾乎均被歐美系品牌壟斷, 鮮見日韓系品牌打入。 亞太地區, 日本吸塵器市場上歐美系品牌與日系品牌大致各自佔據半壁江山, 且近年來日系品牌市場份額有所下降;韓國吸塵器市場主要被韓系品牌和歐美系品牌所瓜分,

但韓系品牌的主導地位穩定, 大約佔據市場份額的四分之三;中國吸塵器市場三大派系割據一方, 國際品牌與中國本土品牌大致平分秋色, 歐美系品牌市場份額排名領先, 中國本土品牌逐漸崛起。

目前, 全球吸塵器市場的參與者主要可以分為三類, 綜合性家電企業、專業小家電企業和專業清潔設備企業, 這三類企業分別以各自獨特的競爭優勢在國際市場奪得一席之地。

吸塵器:核心部件決定性能, 需求細分造就品類多樣

電機是心臟, 吸力、噪音、排氣是評價性能的三大要素

吸塵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電機的高速運轉, 驅動風葉組旋轉使吸塵器內部產生局部真空, 從而造成內部和外部壓力差;在此壓力差的作用下,

外部被起塵裝置(吸嘴或刷座)打起的塵埃和髒物等被吸入桶體內, 空氣則經過濾網淨化後排出, 從而達到除塵清潔的目的。 吸塵器的主要部件包括電機、風機、濾塵器、刷頭和喉管等。 電機是吸塵器的心臟, 其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吸塵器吸力的強弱和可靠性, 除了少數微型吸塵器採用直流永磁電機外, 通常採用單相串激電機。 一般家用吸塵器電機轉速為2萬-4萬轉/每分鐘, 而部分知名品牌如戴森、萊克的高速電機的轉速可達到每分鐘10萬轉。

衡量吸塵器的性能有三項參數:吸力、噪音和排氣。

(1)吸力是評價吸塵器品質的首要指標, 吸力強弱取決於電機的性能、流暢的風道沒計和可靠的風道密封系統, 真空度大、功率高不等於吸塵器的吸力大。 (2)吸塵器雜訊的高低主要取決於電機、風道和消音裝置, 這三者的有效結合能夠將吸塵器的噪音控制在80分貝甚至更低。 (3)排氣是指吸塵器對吸進的帶有灰塵的空氣的處理, 即過濾系統是否能夠徹底截留、不洩漏粉塵, 不造成二次污染。

國外不同地區流行的吸塵器差異較大, 和當地生活習慣、裝潢風格、住宅面積、消費水準等因素息息相關。 立式吸塵器流行於北美和西歐地區, 當地家庭多為全屋鋪設地毯, 而立式吸塵器體積較大, 能夠提供更強的吸力, 便於人們打掃更大面積的房屋,

而在亞太和拉美地區, 由於當地房屋面積較小且多為地板裝潢, 立式吸塵器顯得笨重而不實用。 臥式吸塵器的價格經濟實惠, 在西歐和亞太地區受到消費者的廣泛歡迎, 但其相比杆式和掃地機器人則更笨重、龐大、使用繁瑣。 發達國家市場的消費者, 如西歐、大洋洲地區, 擁有更高可支配收入, 逐漸選擇機器人式和杆式吸塵器作為臥式的替代產品;而中東和非洲地區的中高階級消費者正從傳統的清潔工具(例如掃把和拖把)轉向臥式吸塵器。

蒸汽吸塵器側重於殺滅細菌和塵蟎,凱馳在阿聯酋推出了世界第一款可以清理瓷磚的掌上型蒸汽吸塵器,各大品牌還推出了新型蒸汽吸塵器來針對硬地板上難以清除的污垢。蒸汽吸塵器在中東、非洲、西歐地區的銷量增長較快。 幹濕兩用吸塵器主要用於覆蓋難以清除的污垢的硬地板和濕地板,例如陽臺、室外水泥地,在公寓或小型住宅則不適用。幹濕兩用吸塵器常見於東歐、拉美和北美有維護戶外空間需求的家庭,適合經常在戶外舉辦社交聚會的家庭。 結合國外吸塵器的使用經驗,我們認為改良後的手持和杆式二合一吸塵器吸力較大,功能多樣,占地面積小,使用方便,適合我國消費者使用,有望推動吸塵器在國內的普及。

全球吸塵器市場容量大,發達國家率先普及率高、保有量天花板高,決定了行業銷量可觀

自從1901年第一款吸塵器的誕生開始,吸塵器已經歷了逾百年的發展與革新。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吸塵器在歐美和日本的普及率已超過70%,至20世紀90年代後期接近100%,成為家庭必不可少的小家電之一。

根據2013年伊萊克斯全球除塵調查,受訪的吸塵器用戶中有26%擁有2台吸塵器,6%擁有3台及以上吸塵器。在空間同樣狹小的鄰國日本,吸塵器的保有量超過146台/每百戶。這意味著吸塵器的保有量天花板較高,行業發展空間較大。

根據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的市場報告顯示,2012年全球家用吸塵器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10億美元,預計2018年將增長至146億美元,CAGR為4.9%。從銷量來看, Euromonitor資料顯示全球吸塵器銷量從2002年的8473萬台增長至2016年的1.24億台,CAGR為2.7%。從地區分佈來看,美國是世界吸塵器第一大國,佔據全球吸塵器銷量的37%;西歐地區和亞太地區分別以26%和17%緊隨其後。近五年,亞太地區持續擴張,增長主要來自中國和東南亞國家。 百度搜索“樂晴智庫”,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美國普及歷程:黃金年代造就行業先驅

從吸塵器的普及進程來看,美國領先日本約40年,而日本又領先我國50年以上。美國在20世紀20年代、日本在20世紀79年代都曾經歷過吸塵器的快普及率快速提升。回顧美日兩國的吸塵器行業發展,對於未來中國的吸塵器市場走向具有借鑒意義。

日本普及歷程:戰後經濟騰飛,西洋化風潮帶動市場壯大

日本第一台國產吸塵器於1931年誕生,是引進歐美技術的立式吸塵器;1953年,日本家用吸塵器開始批量生產;1954年,冰箱、洗衣機、吸塵器並稱為日本的三大神器。在短短二十年間,吸塵器在日本迅速完成了大眾普及的歷程。2015年,日本吸塵器年銷量達到770萬台,高於冰箱和洗衣機銷量,原因是保有量高、更新週期短。

日本吸塵器普及的原因:

1)經濟復蘇,收入增長,城鎮化率提升。1950年,受惠於朝鮮戰爭特需和美國支持等因素,日本經濟快速恢復,到1955年前後已基本恢復到了戰前水準。1956年以來,日本依次經歷了“神武景氣”、“岩戶景氣”和“伊奘諾景氣”,同時1960年實施了“國民收入倍增計畫”,該計畫實施後,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的實際年平均增長率分別達到11.6%和11.5%,至1967年便已實現了國民收入增長1倍,人均國民收入從1960年的395美元增加到1970年的1592美元。伴隨著高度增長的經濟,城市人口比重持續上升,1955年城市人口已經超過農村人口,到了1975年城市人口比重達到76%,大量聚集的城市人口帶動了消費發展。

2)產品形態不斷調整,適應當地市場。吸塵器剛開始在日本普及時,產品尚未成熟,缺陷較多,包括體積過大、移動不便,吸力太弱,集塵盒容量小,噪音大等。後期企業不斷改進,推出輕便靈活、體積小巧的產品以適應日本市場的需要。

3)房屋結構等客觀因素和消費觀念等主觀因素逐漸發生變化。戰後日本房屋的建造風格也開始日趨西洋化,鋁制窗框採用率逐漸提高,戶型趨向密閉式,地毯逐漸流行,帶動了吸塵器的發展。另一方面,日本的傳統觀念認為家務勞動應該親手用抹布、掃帚進行,用機械省力是對家務的怠慢。然而戰後日本家庭結構發生變化,家族形態逐漸從大家族轉向“核家族化”,指僅僅由夫婦二人與尚未成婚的孩子構成的家庭,同時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增多,傳統的生活觀念逐漸瓦解,人們開始接納新式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

總結吸塵器在美國和日本的普及歷程,收入增長、女性就業比例提高是基礎條件,產品適用性提升、生活觀念轉變等因素是加速驅動力。 百度搜索“樂晴智庫”,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吸塵器目前在國內仍是小眾產品

我國第一台國產吸塵器於1978年12月在江蘇春花工廠生產,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我國吸塵器的普及率緩慢上升,然而目前僅為11%,仍遠低於歐美發達地區國家。

從地區分佈來看,上海、北京分別以每百戶52台和42台居於第一、第二位,其餘吸塵器擁有量較高的省市主要位於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以及內蒙古、新疆,中部內陸地區吸塵器滲透明顯不足。

我國是吸塵器製造大國,然而本土銷售量低。我國吸塵器銷售以出口為主,2014年出口量已突破1億台,主要出口國家為美國、歐洲、日本等地。2016年,美國佔據中國吸塵器出口量的36%,日本占比8%,西歐國家合計大約佔據三成。相對出口,我國吸塵器內銷市場規模較小,但2016年已經超過日本市場,僅次於美國。2011年-2016年,中國市場吸塵器銷量從450萬台增長至780萬台,CAGR為11.6%。

發展條件逐步具備,中國吸塵器市場有望加速成長

1、國內經濟快速發展,居民生活水準提高。201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4.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821元,實際增長6.3%。城鄉居民的生活水準持續提高,居民消費水準也相應提高。

2、生活節奏加快,女性渴望從繁重家務中解放。當今中國,與經濟快速發展伴隨而來的是緊湊的生活節奏和沉重的工作壓力,然而女性仍然是家務勞動的主要承擔者,職業女性陷入了工作與家務勞動的雙重負擔之中。目前中國女性就業率高達70%,都市女性迫切希望擁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 百度搜索“樂晴智庫”,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3、空氣環境惡化,居民的健康意識提升。我國已經成為世界PM2.5超標重災區,一方面使得家庭清潔工作變得更為頻繁,另一方面,面對不斷惡化的環境品質,人們的健康意識提升,家長更是致力於為孩子提供更乾淨的生活環境,除蟎需求也開始上升,除蟎吸塵器開始受到關注。

4、最重要的驅動因素在於產品性能提升,適用性增強。過去,立式吸塵器對於我國較小的房間面積顯得笨重而不實用,臥式吸塵器的體積較大,長長的電線既不便於使用也不便於收納,而小巧的手持充電式吸塵器的續航時間較短,吸力顯著弱於電源式吸塵器,主要作為補充產品存在。然而,隨著鋰電池技術和電機技術的改進,手持充電式產品的續航能力提升,吸力接近電源式產品,而使用便捷、功能多樣、清潔區域廣泛的優勢逐步顯現,既節約空間也節省金錢,比傳統產品更適合我國市場,有望推動吸塵器的加速普及。

我國吸塵器發展現狀:高端化、本土化趨勢加強

從產品結構來看:臥式吸塵器仍是我國吸塵器的主流產品,佔據銷量的半壁江山,然而份額持續下降;充電立式吸塵器、充電式微型吸塵器、掃地機器人的銷量份額快速增長。

從價格來看:主流產品“臥式+電源式”吸塵器價格平

穩電微型吸塵器的價格顯著提升,而掃地機器人的均價逐步降低以加速普及來看,戴森和科沃斯的零售均價均逐步下降,而萊克均價從2016年二季度開始顯著提升,主要得益于高端無線吸塵器新品的推出。

從競爭格局來看:高端化、本土化的趨勢明顯,戴森、萊克、科沃斯的份額上升,而以飛利浦、松下為代表的外資大眾品牌的份額下降,而內資大眾品牌美的的份額較為平穩。

從銷售管道來看:由於行業體量尚小,消費更多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因此電商和KA管道是我國吸塵器的主流銷售管道。特別,電商對年輕消費者的影響力較大,占比較高。

點擊下方連結,獲得更多深度行業研究報告

蒸汽吸塵器側重於殺滅細菌和塵蟎,凱馳在阿聯酋推出了世界第一款可以清理瓷磚的掌上型蒸汽吸塵器,各大品牌還推出了新型蒸汽吸塵器來針對硬地板上難以清除的污垢。蒸汽吸塵器在中東、非洲、西歐地區的銷量增長較快。 幹濕兩用吸塵器主要用於覆蓋難以清除的污垢的硬地板和濕地板,例如陽臺、室外水泥地,在公寓或小型住宅則不適用。幹濕兩用吸塵器常見於東歐、拉美和北美有維護戶外空間需求的家庭,適合經常在戶外舉辦社交聚會的家庭。 結合國外吸塵器的使用經驗,我們認為改良後的手持和杆式二合一吸塵器吸力較大,功能多樣,占地面積小,使用方便,適合我國消費者使用,有望推動吸塵器在國內的普及。

全球吸塵器市場容量大,發達國家率先普及率高、保有量天花板高,決定了行業銷量可觀

自從1901年第一款吸塵器的誕生開始,吸塵器已經歷了逾百年的發展與革新。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吸塵器在歐美和日本的普及率已超過70%,至20世紀90年代後期接近100%,成為家庭必不可少的小家電之一。

根據2013年伊萊克斯全球除塵調查,受訪的吸塵器用戶中有26%擁有2台吸塵器,6%擁有3台及以上吸塵器。在空間同樣狹小的鄰國日本,吸塵器的保有量超過146台/每百戶。這意味著吸塵器的保有量天花板較高,行業發展空間較大。

根據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的市場報告顯示,2012年全球家用吸塵器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10億美元,預計2018年將增長至146億美元,CAGR為4.9%。從銷量來看, Euromonitor資料顯示全球吸塵器銷量從2002年的8473萬台增長至2016年的1.24億台,CAGR為2.7%。從地區分佈來看,美國是世界吸塵器第一大國,佔據全球吸塵器銷量的37%;西歐地區和亞太地區分別以26%和17%緊隨其後。近五年,亞太地區持續擴張,增長主要來自中國和東南亞國家。 百度搜索“樂晴智庫”,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美國普及歷程:黃金年代造就行業先驅

從吸塵器的普及進程來看,美國領先日本約40年,而日本又領先我國50年以上。美國在20世紀20年代、日本在20世紀79年代都曾經歷過吸塵器的快普及率快速提升。回顧美日兩國的吸塵器行業發展,對於未來中國的吸塵器市場走向具有借鑒意義。

日本普及歷程:戰後經濟騰飛,西洋化風潮帶動市場壯大

日本第一台國產吸塵器於1931年誕生,是引進歐美技術的立式吸塵器;1953年,日本家用吸塵器開始批量生產;1954年,冰箱、洗衣機、吸塵器並稱為日本的三大神器。在短短二十年間,吸塵器在日本迅速完成了大眾普及的歷程。2015年,日本吸塵器年銷量達到770萬台,高於冰箱和洗衣機銷量,原因是保有量高、更新週期短。

日本吸塵器普及的原因:

1)經濟復蘇,收入增長,城鎮化率提升。1950年,受惠於朝鮮戰爭特需和美國支持等因素,日本經濟快速恢復,到1955年前後已基本恢復到了戰前水準。1956年以來,日本依次經歷了“神武景氣”、“岩戶景氣”和“伊奘諾景氣”,同時1960年實施了“國民收入倍增計畫”,該計畫實施後,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的實際年平均增長率分別達到11.6%和11.5%,至1967年便已實現了國民收入增長1倍,人均國民收入從1960年的395美元增加到1970年的1592美元。伴隨著高度增長的經濟,城市人口比重持續上升,1955年城市人口已經超過農村人口,到了1975年城市人口比重達到76%,大量聚集的城市人口帶動了消費發展。

2)產品形態不斷調整,適應當地市場。吸塵器剛開始在日本普及時,產品尚未成熟,缺陷較多,包括體積過大、移動不便,吸力太弱,集塵盒容量小,噪音大等。後期企業不斷改進,推出輕便靈活、體積小巧的產品以適應日本市場的需要。

3)房屋結構等客觀因素和消費觀念等主觀因素逐漸發生變化。戰後日本房屋的建造風格也開始日趨西洋化,鋁制窗框採用率逐漸提高,戶型趨向密閉式,地毯逐漸流行,帶動了吸塵器的發展。另一方面,日本的傳統觀念認為家務勞動應該親手用抹布、掃帚進行,用機械省力是對家務的怠慢。然而戰後日本家庭結構發生變化,家族形態逐漸從大家族轉向“核家族化”,指僅僅由夫婦二人與尚未成婚的孩子構成的家庭,同時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增多,傳統的生活觀念逐漸瓦解,人們開始接納新式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

總結吸塵器在美國和日本的普及歷程,收入增長、女性就業比例提高是基礎條件,產品適用性提升、生活觀念轉變等因素是加速驅動力。 百度搜索“樂晴智庫”,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吸塵器目前在國內仍是小眾產品

我國第一台國產吸塵器於1978年12月在江蘇春花工廠生產,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我國吸塵器的普及率緩慢上升,然而目前僅為11%,仍遠低於歐美發達地區國家。

從地區分佈來看,上海、北京分別以每百戶52台和42台居於第一、第二位,其餘吸塵器擁有量較高的省市主要位於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以及內蒙古、新疆,中部內陸地區吸塵器滲透明顯不足。

我國是吸塵器製造大國,然而本土銷售量低。我國吸塵器銷售以出口為主,2014年出口量已突破1億台,主要出口國家為美國、歐洲、日本等地。2016年,美國佔據中國吸塵器出口量的36%,日本占比8%,西歐國家合計大約佔據三成。相對出口,我國吸塵器內銷市場規模較小,但2016年已經超過日本市場,僅次於美國。2011年-2016年,中國市場吸塵器銷量從450萬台增長至780萬台,CAGR為11.6%。

發展條件逐步具備,中國吸塵器市場有望加速成長

1、國內經濟快速發展,居民生活水準提高。201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4.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821元,實際增長6.3%。城鄉居民的生活水準持續提高,居民消費水準也相應提高。

2、生活節奏加快,女性渴望從繁重家務中解放。當今中國,與經濟快速發展伴隨而來的是緊湊的生活節奏和沉重的工作壓力,然而女性仍然是家務勞動的主要承擔者,職業女性陷入了工作與家務勞動的雙重負擔之中。目前中國女性就業率高達70%,都市女性迫切希望擁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 百度搜索“樂晴智庫”,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3、空氣環境惡化,居民的健康意識提升。我國已經成為世界PM2.5超標重災區,一方面使得家庭清潔工作變得更為頻繁,另一方面,面對不斷惡化的環境品質,人們的健康意識提升,家長更是致力於為孩子提供更乾淨的生活環境,除蟎需求也開始上升,除蟎吸塵器開始受到關注。

4、最重要的驅動因素在於產品性能提升,適用性增強。過去,立式吸塵器對於我國較小的房間面積顯得笨重而不實用,臥式吸塵器的體積較大,長長的電線既不便於使用也不便於收納,而小巧的手持充電式吸塵器的續航時間較短,吸力顯著弱於電源式吸塵器,主要作為補充產品存在。然而,隨著鋰電池技術和電機技術的改進,手持充電式產品的續航能力提升,吸力接近電源式產品,而使用便捷、功能多樣、清潔區域廣泛的優勢逐步顯現,既節約空間也節省金錢,比傳統產品更適合我國市場,有望推動吸塵器的加速普及。

我國吸塵器發展現狀:高端化、本土化趨勢加強

從產品結構來看:臥式吸塵器仍是我國吸塵器的主流產品,佔據銷量的半壁江山,然而份額持續下降;充電立式吸塵器、充電式微型吸塵器、掃地機器人的銷量份額快速增長。

從價格來看:主流產品“臥式+電源式”吸塵器價格平

穩電微型吸塵器的價格顯著提升,而掃地機器人的均價逐步降低以加速普及來看,戴森和科沃斯的零售均價均逐步下降,而萊克均價從2016年二季度開始顯著提升,主要得益于高端無線吸塵器新品的推出。

從競爭格局來看:高端化、本土化的趨勢明顯,戴森、萊克、科沃斯的份額上升,而以飛利浦、松下為代表的外資大眾品牌的份額下降,而內資大眾品牌美的的份額較為平穩。

從銷售管道來看:由於行業體量尚小,消費更多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因此電商和KA管道是我國吸塵器的主流銷售管道。特別,電商對年輕消費者的影響力較大,占比較高。

點擊下方連結,獲得更多深度行業研究報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