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朝官員幾歲才能退休?為什麼很少人能做到退休

退休制度自古有之, 從周代開始就開始推行退休制度, 查閱有關歷史典籍, 我們發現從周代到明代, 官員的退休年紀一直是70歲, 在今天看來70歲退休已經夠晚的了, 可以說是給國家幹了一輩子的活, 回家抱孫子享受天倫之樂的時間微乎其微, 但是對於古代官員來說, 70歲退休是個啥概念呢?相當於從入仕開始一直幹到死, 除非有個別身子骨硬朗的, 還能熬到退休, 大多數官員都死在任上了。

清代的退休制度比較人性化, 規定官員到了60歲就可以退休了, 這和前代比起來已經是官員們的福利了, 清代官員要想退休, 總得找出個理由, 否則雖然到了退休的年紀, 沒理由一樣得給國家幹活, 實在不想幹了, 無緣無故消失是不行的, 被抓回來皇帝會以為國家很虧待你, 嚴重的會讓你永遠退休, 所以清代的官員退休的時候會給皇帝上奏摺說明情況,

一般會用“乞致仕”的字眼。

在退休奏摺中官員們必定要將皇帝天花亂墜的猛誇一頓, 說什麼皇帝很牛, 蓋過堯天舜日, 自己無能, 想要回家抱孩子等等, 總之不能讓皇帝看出來你不想伺候他了, 另外還要找幾種藉口, 比如:因老退休, 因病退休, 為養親退休等等。

當然很多人實際上是因為自己在官場上實在是混不下去了, 或者不想混了, 想回家享受天倫之樂。

還有一些例外是被開除的, 當然皇帝比較有素質, 一般對犯了錯的官員不會直接勒令滾蛋, 都會旁敲側擊, 比如有一天皇帝突然心血來潮, 看看身邊的大臣,

無厘頭的問一句:你今年是不是六十歲了啊?要是知趣的人, 馬上就知道皇帝想讓自己退休了, 而傻傻的人則會滿臉堆笑的回答:臣今年才五十, 還能幹十年嘞。 那後果就可想而知了。

當然除非犯了大罪的官員, 平時有些小過失的官員都會在退休之後享受到朝廷的禮遇,

清朝的《光緒會典》中對退休官員的待遇就有明確規定:凡官年老告休者, 則令致仕, 大臣予告者或加銜, 或食俸皆出特恩。 如果皇帝平時和這位大臣的關係特別好, 還會額外賞賜, 不僅吃全俸, 而且還會給個虛職或黃馬褂啥的, 但是退休了就是退休了, 千萬別出來嘚瑟, 否則皇帝一不高興, 逮回來殺頭也是有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