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稀奇!書店辦T台走秀 方所卻這樣解釋

3月31日(今日)下午, 方所成都店化作例外二十周年經典服裝發佈的秀場。 讓現場的閱讀人從書中抬起頭來, 通過親身體驗服飾、觀摩器物展品,

不同形式、不同維度來見證和感受二十年來例外服飾與時代的深入互動。

今天下午, 記者到活動現場探訪, 發現這裡不僅僅是舉辦秀場, 已經設立成了一個大型展覽區了, 展覽的是各式各樣的服裝。 據瞭解, 這場主題為“生而例外·例外與中國走過的二十年"的展覽還要持續到4月16日。

記者看到, 此次展覽分別從設計、人文思想、生活方式、東方哲思四個面向, 結合當時社會的特定環境去呈現。

而展覽的時間順序, 則是20年來中國人服飾的變遷, 展現例外二十年來真實的思考及行為。

現場除了受邀參加的時尚業人士、服裝設計師等, 還有很大部分是來看“稀奇”的讀者, 把方所圍得水泄不通。

如何看待書店裡的走秀?除了專門前來的時尚業人士連連點贊,

現場的 “圍觀者”都感到新奇和好玩。

但一位住在紗帽街附近的老讀者向記者表示, 他每天都在方所看書, 但走秀有點不像書店該有的活動, 還是更喜歡安靜純粹的閱讀空間。 不過話又說回來, 方所此前就一直不斷強調“我們不僅僅是書店, 我們是大型的公共文化空間。”應該算是其獨特的風格。

“方所”創始人毛繼鴻也曾表示過,說方所是書店是不完全的、不準確的。“方所”典出於南朝梁代文學家蕭統“定是常住,便成方所”。他說:“要為懂得文化創造生活的所有人,打造一個內在渴望歸屬的地方”。過去的二十年裡,例外堅守著自己的理念,希望通過尋找當代中國生活美學的自我,影響或改變人們的審美。“服裝不只是形式上的設計,更是人文心靈層次的探求。”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 陳謀 攝影報導

部分圖片由書店提供

編輯 楊渝彤

我們是大型的公共文化空間。”應該算是其獨特的風格。

“方所”創始人毛繼鴻也曾表示過,說方所是書店是不完全的、不準確的。“方所”典出於南朝梁代文學家蕭統“定是常住,便成方所”。他說:“要為懂得文化創造生活的所有人,打造一個內在渴望歸屬的地方”。過去的二十年裡,例外堅守著自己的理念,希望通過尋找當代中國生活美學的自我,影響或改變人們的審美。“服裝不只是形式上的設計,更是人文心靈層次的探求。”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 陳謀 攝影報導

部分圖片由書店提供

編輯 楊渝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