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工行業績發佈會:易會滿妙語連珠回應行業熱點問題

近幾年, 每年的工商銀行業績新聞發佈會都選擇在晚上召開, 每次都記者雲集、座無虛席。 每次, 基於務實、高效的工作風格, 主持人總是開門見山、直入主題, 直接省去了念講話稿的過程, 把新聞稿直接發到每個記者手上, 然後直接請記者提問。

3月30日晚上六點半召開的工商銀行2016年度業績新聞發佈會也是如此。 這一次的新聞發佈又是在北京香港兩地同時進行, 兩地記者交叉提問, 通過大螢幕現場互動。 這一次, 出席北京發佈會的工行高層是工行董事長易會滿、副行長張紅力、首席風險官王百榮、資產負債部總經理朱長法。

出席香港發佈會的是工行副董事長、行長谷澍、董事會秘書官學清、信貸與投資管理部總經理魏學坤、財務會計部總經理張文武。

記者長槍短炮、密集發問, 以易會滿董事長為代表的工行高層也認真作答、妙語連珠, 整場發佈會上你來我往、亮點頻現, 回應了不少銀行業熱點問題。 以下為發佈會現場易會滿董事長回答多位元記者提問的部分精彩內容:

熱點一:關於不良風險

不良問題已出現轉折曝光

易會滿:確實我們去年的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貸款的比例有一定上升。 這跟去年的實體經濟下行以及工商銀行的工商企業貸款比重較高有一定的關係。 但是從橫向比較, 我覺得1.62%的水準低於全國1.74%的平均水準,

也低於國際大銀行當前的普遍水準。

從不良貸款的趨勢來看, 記者提問是不是進入一個拐點?從工商銀行去年第四季度情況來看, 應該來說發生了積極的變化。 比如不良貸款新增額在減少, 大家可以關注季報和年報。 不良貸款的餘額比例在減少, 剪刀差不斷縮小, 撥備覆蓋率去年第四季度也有小幅度的回升。 可以說資產品質穩中向好的態勢已經顯現, 已經出現轉折的曙光。 我們預計2017年資產品質比去年會更好一些。

對於這個趨勢的判斷, 我想請記者朋友關注“四看”。

第一看環境。 中國經濟從去年第四季度以來, 整體企穩回暖, 這是一個總體判斷。 從工商銀行貸款的需求、貸款的投放以及資金面來看,

我們覺得經濟的企穩回暖, 這個基礎是牢固的, 整個趨勢是看好的。 經濟決定金融, 在這麼一個大環境下, 我們的資產品質外部環境比前兩年要好一些。

第二從先導性指標看趨勢。 剛才介紹的剪刀差、逾期貸款率等一些先行性的指標總體還是出現一些積極的變化。

第三看管理。 在2013年進入新常態以後, 這4年的時間工商銀行一直在探索怎樣建立新常態下的信貸經營管理模式, 從信貸文化到信貸的技術管理, 到信貸的具體措施以及信貸隊伍建設, 採取了非常多的措施。 從目前來看, 已經見到了非常好的實效。

比如說我們2013年前後進行了新老貸款劃斷, 2013年以後貸款新增的算新增貸款, 更加嚴格, 標準更高。 我們新增貸款現在不到4年時間,

一共增加了8萬億, 這8萬億的貸款中不良貸款我們通過嚴格管理以後, 不良率只有0.9%, 是比較低的。

比如在工行總行的一樓, 我們有幾百個人的團隊通過大資料, 對全國所有的新建信貸關係的客戶進行准入把關, 通過我們的信貸雷達控制信貸風險源頭, 這個關係是非常明顯的。 又比如我們在內部實施了人格化的授權, 充分授權同時給予嚴格的管理, 提升我們的服務效率等等。

第四看實力。 因為工商銀行已經有2900億的撥備資源, 這個實力是比較強的。 我們前3年時間一共拿出1700億的撥備, 處置5000億的不良貸款, 我們今年準備拿650億的撥備資源, 處理2000億的不良貸款。 所以經過我們的持續努力, 信貸資產根本性改觀為期不會太遠,

因為現在的實力跟十年前的實力完全是兩回事。

熱點二:關於金融科技

工行今年可能實現區塊鏈技術應用

易會滿: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 包括大資料、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的運用, 銀行業傳統的科技帶來非常大的挑戰。 在一個變化的年代, 如果不能充分把握, 那麼今後的銀行發展跟競爭就會處於一個非常被動的地位。 科技也是推動工商銀行轉型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 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情況。

第一, 我們非常注重前沿科技的研發跟技術儲備。 我們在總行已經成立了七大創新實驗室, 包括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生物識別、大資料跟互聯網金融創新實驗室。 我們七大實驗室有近500人, 一直在從事前沿的一些技術研究。

我們會進一步根據形勢的變化,來進一步調整和完善IT的結構,構建更加開放、更加靈活、功能更加強大的技術架構,進行松耦合產品化的改造,為現在類似于快速創新、反覆運算開發、分散式佈置創造一個非常好的技術平臺,這也是我們重點要做的一個工作。

第二,我們非常注重這些新技術實際的運用或試用。比如在大資料領域,我們在同業裡面率先研發大資料防欺詐系統,大家可能也關注了,我們已經成功攔截超過11萬筆的電信詐騙匯款,避免境內外客戶資金損失16個億。

在人工智慧領域方面我們投產了新一代智慧的機器人,電話銀行的智慧化水準我們在內部使用,有了大幅度地提升。

我們的指紋識別系統,包括人臉技術也在發展。現在指紋技術在手機銀行客戶識別方面已經得到了運用,人臉技術這方面的研究比較快速,比較成熟,在部分網點已經開始作為輔助的識別技術在應用。

對於區塊鏈技術,我們研究研發應用非常順利,預計今年我們將投入實際的應用。我們完成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金融產品交易平臺原型的系統建設,這個系統在傳統交易模式基礎之上,為客戶提供點對點的金融資產轉移和交易的服務,預計不久我們就能夠跟大家見面。

我們參與了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和基於區塊鏈的數位票據交易平臺的研究工作,現在整個參與情況跟進展也是非常好的。

第三,在運用方面,工商銀行發佈了1.0、2.0eICBC的版本。從目前整個使用來看,應該說還是非常好的。比如終端的移動化、支付的便捷化、場景化,融資的便利化、理財的線上化、客戶的交付化,這些都是互聯網金融規律,特別是年輕客戶未來客戶比較關注的。

我們正在打造工商銀行更高級的eICBC的服務模式,我們暫時叫做智慧銀行系統。將會按照科技金融的發展規律,更注重產品的極致服務,會更注重跟場景的結合,更注重跟協力廠商的合作,抱著一個開放、合作的態度,也會抱著一個更加便捷的、安全的指導思想,使我們的智慧銀行能夠進一步提升互聯網金融,特別是科技金融獲客、黏客的能力。

熱點三:關於網點轉型

減少的1.4萬櫃面人員大多數並未下崗而是轉崗

易會滿:對於記者提到線下網點怎麼看的問題,是不是會消亡?我覺得這個問題對於銀行來說,一方面要擁抱互聯網,擁抱科技金融,這也是任何一家管理者所必須的觀念跟戰略。另一方面我覺得對銀行來說,線下的網點管道是非常重要的管道。如果沒有線下,線上是走不遠的,也是不會持久的。

現在有很流行的觀點認為,線上是萬能的,新技術能夠包打天下,線下是落後的表現,是要代表著滅亡的。我不太贊成這種觀點,這不太符合金融的發展規律,而且實踐層面也不認同這一種觀點。我認為線上線下是一個互補的關係,這不是“你死我活”,也不是誰替代誰。這是一個互補的關係,應該走線上跟線下一體化的這條道路。

儘管工商銀行的業務,平均每100筆業務已經有92筆業務是線上上,但是我們1.6萬個網點每年線下還有5億客戶,這5億客戶累計7億的人流到實體網點,每天實體網點的業務量是2000萬筆。所以大量的、複雜的、高端的這些業務是線下完成的,大量的標準化、簡單的小額的業務是線上完成的,所以兩者缺一不可。

當然我們線下的管道還要進一步完善、提升和改造,所以線下網點這兩年一直向輕型化、小型化、智慧化的方向發展,我們70%以上的網點都是智慧銀行,我們進一步強調線下服務,特別是服務的口碑、品牌的改善,這一年時間有非常大的變化。

大家也非常關注實體店業務量減少以後,是不是會大量的減少員工?實際上工商銀從整個櫃面業務量總量是在減少,但是我們去年做了非常有趣的事情,我們通過內部的人力資源結構調整,我們的櫃面人員去年減少1.4萬人,但是1.4萬人減了以後幹什麼了?加上其他人員,約有6000個人去做新業務去了,包括互聯網金融業務。有1.1萬人去做客戶經理,跑出櫃檯跑向市場,對於銀行來說是更好地利用提升了人力資源的效率。所以我們去年的總人數就只減少了1%,但是我們內部結構調整達到了6%,這對於商業銀行競爭力的提升,盈利能力的增強,風險控制的增強,應該來說是有好處的。

現在線下的網點是由結算交易型向行銷服務型轉變,當然我們總量也會不斷的壓縮。線下消亡這句話我覺得為時過早。我們會保持定力,也會因需而變,這就是我告訴大家一個真實的想法。

熱點四:關於小微企業服務

正在推進小微企業事業部建設

易會滿:服務小微企業不但是國家對我們大型銀行的要求,實際上也是商業銀行經營的內在要求。因為今後大企業逐步離銀行而去走向市場,這是發達國家的必然趨勢。作為一個商業銀行來說做好小微企業是保持經營可持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

工行是中國第一家小微企業貸款超過2萬億的銀行,總體達到2.04萬億,較去年增長8%,是高於全行公司貸款的平均水準。我們去年比較完滿地實現了“三個不低於”的監管要求。從小微企業的佈局和投向來看,我們覺得工商銀行的兩萬億小微企業貸款有幾下特點。

區域金融生態比較好的企業,小微企業的投資貸款增長比較快;信譽比較好的小微企業貸款增長得比較快;專注於主業的小微企業貸款增長得比較快;還有,專注於大企業上下游產業鏈的小微企業增長比較快。

在經營上我們主要是通過線下專業化、線上標準化兩條路來做好小微的服務。小微企業的不良貸款率總體水準是2.45%,2016年下降了0.17個百分點。

今年兩會上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鼓勵設立小微企業事業部的改革方向,鼓勵大型銀行要帶頭,這個方面工商銀行已經做了三年,我們現有的小微部門正在加快推進小微企業事業部的改造方向,能夠通過整個部門體制、機制的變化跟強化,來進一步推動工商銀行小微企業更加健康的發展,從而進一步改善普惠金融服務。

中國銀行業雜誌 中國銀行業雜誌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一直在從事前沿的一些技術研究。

我們會進一步根據形勢的變化,來進一步調整和完善IT的結構,構建更加開放、更加靈活、功能更加強大的技術架構,進行松耦合產品化的改造,為現在類似于快速創新、反覆運算開發、分散式佈置創造一個非常好的技術平臺,這也是我們重點要做的一個工作。

第二,我們非常注重這些新技術實際的運用或試用。比如在大資料領域,我們在同業裡面率先研發大資料防欺詐系統,大家可能也關注了,我們已經成功攔截超過11萬筆的電信詐騙匯款,避免境內外客戶資金損失16個億。

在人工智慧領域方面我們投產了新一代智慧的機器人,電話銀行的智慧化水準我們在內部使用,有了大幅度地提升。

我們的指紋識別系統,包括人臉技術也在發展。現在指紋技術在手機銀行客戶識別方面已經得到了運用,人臉技術這方面的研究比較快速,比較成熟,在部分網點已經開始作為輔助的識別技術在應用。

對於區塊鏈技術,我們研究研發應用非常順利,預計今年我們將投入實際的應用。我們完成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金融產品交易平臺原型的系統建設,這個系統在傳統交易模式基礎之上,為客戶提供點對點的金融資產轉移和交易的服務,預計不久我們就能夠跟大家見面。

我們參與了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和基於區塊鏈的數位票據交易平臺的研究工作,現在整個參與情況跟進展也是非常好的。

第三,在運用方面,工商銀行發佈了1.0、2.0eICBC的版本。從目前整個使用來看,應該說還是非常好的。比如終端的移動化、支付的便捷化、場景化,融資的便利化、理財的線上化、客戶的交付化,這些都是互聯網金融規律,特別是年輕客戶未來客戶比較關注的。

我們正在打造工商銀行更高級的eICBC的服務模式,我們暫時叫做智慧銀行系統。將會按照科技金融的發展規律,更注重產品的極致服務,會更注重跟場景的結合,更注重跟協力廠商的合作,抱著一個開放、合作的態度,也會抱著一個更加便捷的、安全的指導思想,使我們的智慧銀行能夠進一步提升互聯網金融,特別是科技金融獲客、黏客的能力。

熱點三:關於網點轉型

減少的1.4萬櫃面人員大多數並未下崗而是轉崗

易會滿:對於記者提到線下網點怎麼看的問題,是不是會消亡?我覺得這個問題對於銀行來說,一方面要擁抱互聯網,擁抱科技金融,這也是任何一家管理者所必須的觀念跟戰略。另一方面我覺得對銀行來說,線下的網點管道是非常重要的管道。如果沒有線下,線上是走不遠的,也是不會持久的。

現在有很流行的觀點認為,線上是萬能的,新技術能夠包打天下,線下是落後的表現,是要代表著滅亡的。我不太贊成這種觀點,這不太符合金融的發展規律,而且實踐層面也不認同這一種觀點。我認為線上線下是一個互補的關係,這不是“你死我活”,也不是誰替代誰。這是一個互補的關係,應該走線上跟線下一體化的這條道路。

儘管工商銀行的業務,平均每100筆業務已經有92筆業務是線上上,但是我們1.6萬個網點每年線下還有5億客戶,這5億客戶累計7億的人流到實體網點,每天實體網點的業務量是2000萬筆。所以大量的、複雜的、高端的這些業務是線下完成的,大量的標準化、簡單的小額的業務是線上完成的,所以兩者缺一不可。

當然我們線下的管道還要進一步完善、提升和改造,所以線下網點這兩年一直向輕型化、小型化、智慧化的方向發展,我們70%以上的網點都是智慧銀行,我們進一步強調線下服務,特別是服務的口碑、品牌的改善,這一年時間有非常大的變化。

大家也非常關注實體店業務量減少以後,是不是會大量的減少員工?實際上工商銀從整個櫃面業務量總量是在減少,但是我們去年做了非常有趣的事情,我們通過內部的人力資源結構調整,我們的櫃面人員去年減少1.4萬人,但是1.4萬人減了以後幹什麼了?加上其他人員,約有6000個人去做新業務去了,包括互聯網金融業務。有1.1萬人去做客戶經理,跑出櫃檯跑向市場,對於銀行來說是更好地利用提升了人力資源的效率。所以我們去年的總人數就只減少了1%,但是我們內部結構調整達到了6%,這對於商業銀行競爭力的提升,盈利能力的增強,風險控制的增強,應該來說是有好處的。

現在線下的網點是由結算交易型向行銷服務型轉變,當然我們總量也會不斷的壓縮。線下消亡這句話我覺得為時過早。我們會保持定力,也會因需而變,這就是我告訴大家一個真實的想法。

熱點四:關於小微企業服務

正在推進小微企業事業部建設

易會滿:服務小微企業不但是國家對我們大型銀行的要求,實際上也是商業銀行經營的內在要求。因為今後大企業逐步離銀行而去走向市場,這是發達國家的必然趨勢。作為一個商業銀行來說做好小微企業是保持經營可持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

工行是中國第一家小微企業貸款超過2萬億的銀行,總體達到2.04萬億,較去年增長8%,是高於全行公司貸款的平均水準。我們去年比較完滿地實現了“三個不低於”的監管要求。從小微企業的佈局和投向來看,我們覺得工商銀行的兩萬億小微企業貸款有幾下特點。

區域金融生態比較好的企業,小微企業的投資貸款增長比較快;信譽比較好的小微企業貸款增長得比較快;專注於主業的小微企業貸款增長得比較快;還有,專注於大企業上下游產業鏈的小微企業增長比較快。

在經營上我們主要是通過線下專業化、線上標準化兩條路來做好小微的服務。小微企業的不良貸款率總體水準是2.45%,2016年下降了0.17個百分點。

今年兩會上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鼓勵設立小微企業事業部的改革方向,鼓勵大型銀行要帶頭,這個方面工商銀行已經做了三年,我們現有的小微部門正在加快推進小微企業事業部的改造方向,能夠通過整個部門體制、機制的變化跟強化,來進一步推動工商銀行小微企業更加健康的發展,從而進一步改善普惠金融服務。

中國銀行業雜誌 中國銀行業雜誌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