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他是香港第一位金像獎影帝,卻為何沒有出席頒獎典禮?

許冠文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影壇的一位全能巨星, 也是周星馳之前最具影響力和最有票房號召力的喜劇之王。 他既是演員, 又是編劇和導演, 還是電影公司老闆, 其作品拿過六次年度票房總冠軍, 《大軍閥》、《鬼馬雙星》、《半斤八兩》和《摩登保鏢》等影片都是名垂香港影史的經典佳作。

尤其是他集編導演于一身的《摩登保鏢》, 更是為他贏得了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影帝殊榮。 但是, 許冠文卻並沒有出席頒獎禮, 而是由胞弟許冠英代領了獎盃。 這樣做的原因並不是他拍戲或有事抽不出時間, 而是他發自內心拒絕這種比賽性質的評獎。

“我向來對所有獎項包括奧斯卡, 都不表示認同, 因為藝術家是不應該拿來比賽的。 這不像打球, 五比三就是五比三。 不同的題材, 不同的風格, 我憑什麼贏過周潤發呢?”

許冠文進一步舉例說道:“有人說不能這樣講, 電影和藝人的評獎就是一種娛樂。 那你能不能把世界上的三五個大國的總統公開做一個評比, 然後宣佈本年度的最佳總統, 比如說是奧巴馬, 那麼, 落選的幾位怎麼辦, 就要辭職下臺嗎?”

“你肯定說不行啊, 每個國家的情況不一樣, 這樣比較對政治家不夠尊重啊。 但是, 他是總統就可以講尊重, 我是藝人就不需要尊重嗎?電影表演是我們演員的終身職業, 這是很嚴肅的一件事情, 怎麼可以當做遊戲比著玩呢?”

許冠文的觀點或許有失全面, 但也可謂見解獨到發人深省。 電影評獎固然有著激濁揚清推進創作的功效, 而藝術工作者人格和職業上的平等與尊嚴, 同樣也應得到包容和維護。

《摩登保鏢》之後, 許冠文又陸續獲得了六次金像獎影帝的提名。 在經歷了電影市場的浮浮沉沉和潮流變化之後,他對電影獎項的看法也漸有改變:“評獎對電影事業是有推動作用的,現今香港人對電影越來越失去熱情,入夥金像獎能夠吸引住大家的目光,去留意去關心我們的電影,還是很有意義值得支持的”。

也正是因為這種想法上的改變,他後來也出席了幾屆香港金像獎,還有臺灣金馬獎的典禮,有時是因為提名,有時是被請做做嘉賓。以他的資歷和地位,真的已經不需要那些獎項的證明和肯定。但是,能為這個行業加把火添根柴,才是這個影壇前輩的心中所願吧。

在經歷了電影市場的浮浮沉沉和潮流變化之後,他對電影獎項的看法也漸有改變:“評獎對電影事業是有推動作用的,現今香港人對電影越來越失去熱情,入夥金像獎能夠吸引住大家的目光,去留意去關心我們的電影,還是很有意義值得支持的”。

也正是因為這種想法上的改變,他後來也出席了幾屆香港金像獎,還有臺灣金馬獎的典禮,有時是因為提名,有時是被請做做嘉賓。以他的資歷和地位,真的已經不需要那些獎項的證明和肯定。但是,能為這個行業加把火添根柴,才是這個影壇前輩的心中所願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