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想做好投資——必須學會一點宏觀分析

10月2日, 全球主要股指迎來10月開門紅, 美國三大股指齊創收盤新高。 歐股指數連續走高, 主要受歐元下跌提振。 亞太股市多數收漲, 韓國股市因公共假期休市。

花旗預計全球經濟繼續穩步復蘇。 儘管主流發達國家央行開始討論貨幣政策正常化, 花旗預期整體流動性仍然保持良好。

盛寶銀行表示, 主要貨幣大幅波動的兩大關鍵全球主題:1、去美元化;2、財政刺激。 對後者而言, 指的是從集中于貨幣政策向財政擴張政策的轉變, 而央行只是充當輔助因素。 最流行的術語是“直升機撒錢”。

一、花旗銀行:全球經濟增速預測

花旗預期2017年全球經濟增速將由前一年的2.5%, 上升至3.1%, 2018年進一步提高至3.3%, 這比市場普遍預測更為樂觀一些。 另一方面, 全球通脹增長緩慢, 尤其是在發達國家。

花旗下調了未來兩年全球通脹預期, 2017年與2018年通貨膨脹率或均為2.4%。 企業盈利成長、工業活動增加以及投資增長都可能強化全球週期性復蘇。

儘管主流發達國家央行開始討論貨幣政策正常化, 花旗預期整體流動性仍然保持良好。

在資本市場方面, 花旗認為目前全球金融市場即將進入股債時鐘第三階段。 在此階段, 信貸息差將擴大, 股票將繼續上漲, 但波動性加大。 隨著股票內部相關性降低及漲跌波動幅度逐漸擴大, 具有良好選股能力的基金將贏得市場。 過去30年間股票市場上漲以致最終泡沫累積都在第三階段後期產生。 在第三階段, 投資者可以繼續持有股票賺取上漲利潤, 但同時需要注意分散佈局, 避免風險過於集中于單一投資標的。

美國通脹水準持續疲軟, 特朗普政府的財政刺激政策推進也不及預期,

歐洲、新興市場及日本經濟均出現改善, 花旗看好歐洲、亞洲(除日本外)及其它新興市場股市。 鑒於全球債券收益率維持在歷史低位, 花旗對全球債券類資產整體依然維持低配評級, 相對看好新興市場主權債, 和發達市場投資級別債券。 全球市場原油庫存迅速下降, 同時全球經濟穩步。

花旗認為中國貨幣政策或將保持審慎中性, 財政政策繼續支持經濟增長。 預計未來人民幣匯率或將經歷雙邊波動而非單邊升值。 花旗預計中國2017年全年GDP增速或將達到6.8%, 通脹率或為1.8%, 相較於其他新興國家, 這已是相當優異的成績。

在人民幣匯率方面, 隨著中美利差擴大, 跨境資本流動管理趨嚴, 人民幣近來迅速上漲。 同時,

海外政治局勢緊張帶動海外資產回流, 企業短期對於美元和其他外匯需求減少, 這些因素也為人民幣提供了短期支撐。 雖然朝鮮核危機及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等不確定性因素依然存在, 但中國貨幣政策或將繼續保持審慎中性, 財政政策或將繼續支持經濟發展, 預計人民幣短期內或維持強勢。 但目前升值速度或過快, 後市可能出現回吐。

二、盛寶銀行:主要貨幣走勢展望

美元 - 美元必將繼續下跌, 儘管第四季度不會出現今年多數時間裡出現的單邊下跌。 期待已久的“特朗普交易”可能最終部分兌現, 並在邊際上推升美元, 因為特朗普和國會正致力於2018年稅收改革與適度刺激性財政措施, 但這無法與對2016年大選後橫掃一切的“特朗普交易”的預期相提並論。

一個被低估的美元負面因素是不斷增長的美國預算赤字, 在美聯儲推出量化緊縮的情況下, 赤字會進一步惡化——因為美國是一個雙赤字國家, 誰會在去美元化世界中為這些赤字融資?目前亞洲和石油出口國持有世界最多的外匯儲備, 他們也不再增加外匯儲備, 而且他們不想持有美元的意願也越來越強烈。

歐元 - 鑒於歐洲央行趨向縮減寬鬆, 和貨幣政策利率正常化, 因此歐元仍傾向于進一步走高。 盛寶銀行認為歐盟將發行歐盟債券, 將進一步縮減週邊國家的收益差缺口, 並刺激歐盟經濟體的增長。

英鎊 - 第四季度將是英國退歐的轉折季, 我們對退歐進程走向何方將會有更清晰的判斷。 英鎊/美元有望因為再估值而走高。

澳元 - 對於中國在10月中旬舉行的十九大後釋放的任何政策信號,澳元都將是能充分體現這種信號的貨幣。在黨代會後中國新的財政刺激政策,和對硬資產的新興趣,相對于高杠杆的澳大利亞經濟,必須進行權衡。

加元 - 加拿大央行轉向更為鷹派的態度,及該國經濟增長受益于該國總理特魯多的財政刺激(這是否為其他國家提供了模範),也給予加元巨大支援,雖然市場在預測2018年加拿大央行可能超過美聯儲方面,已經走得太超前了。

紐元 - 盛寶銀行對紐元的估值擔憂由來已久,紐西蘭聯儲已將紐元置於其關注焦點。

新興市場貨幣 - 從基本面來看,地緣政治衝突和不斷上升的波動性可能是兩種不同的利空新興市場的因素,新興市場貨幣則只需關注流動性,因為當市場波動加劇時,投資者傾向于流動性較強的貨幣,如日元、美元和歐元。

但近期的歷史事實表明,相較過去幾輪週期,新興市場貨幣的流動性已沒有那麼容易遭到破壞。如果看跌美元的整體預估正確的話,那即使市場波動性加劇,但從套利和估值角度來看,大多數新興市場貨幣仍值得逢低買入,尤其是俄羅斯盧布和土耳其里拉。

我們把經濟和市場設想為一台機器,看上去似乎是一種有益的思路。世界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公司(Bridgewater)的創始人Ray.Dalio就是這麼認為的。在一份長達三百多頁的報告中,Dalio詳細解釋了他所認為的經濟機器的運作方式【文末有彩蛋】。

從客觀角度來看,經濟不過就是由個人、企業、政府等組合起來的一台機器。經濟分析無非就是弄清這台機器的內部構造,標定出機器運行的參數。而資產價格無非就是標示機器中某個齒輪或部件(某個資產)運行狀況的指示燈而已。因此,要給資產估價,只需要找出描述資產運行狀態的一些觀測變數,並測定這些觀測變數與資產價格之間的數量聯繫,然後就可以基於這些觀測變數和測定的數量關係來給資產定價了。

下面是經濟分析的7大要素,供大家參考:

1、經濟體制

經濟體制是一個國家的基本經濟制度,它直接決定了社會經資源的配置原則和經濟運行的方式及方法等。不同的經濟制度下的目標取向是不同的,會對整個社會的經濟活動產生根本性的影響,並直接影響到投資的目標定位和管理程式及管理方法等。

2、經濟運行狀況

一定時期社會的經濟運行狀況,主要應看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均衡關係。因為總供給是一國經濟實力的表現,而總需求是該國一定時期消費能力的體現,兩者不平衡表明了該國生產過剩、消費信心不足,或表明了該國生產能力不足,使國民消費不能得到充分滿足。宏觀經濟運行狀況對投資的影響是不相同的,因為,當總供給和總需求平衡時,一般講無需增加或減少投資,此時投資的增長率只要保持與總供給和總需求對應增長關係便可。

如果總供給大於總需求時,應分兩種情況考慮,第一,如是投資需求引起的,對投資有一定刺激作用,因為此時的投資成本較低,同時投資增長會轉化為消費需求的增長,對推動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第二,如果總供給大於總需求不是投資需求引起的,可能對投資有抑制作用,因為社會需求的不足會引起投資收益的下降,如經濟沒有增長跡象,投資前景不可樂觀。如果總供給小於總需求,總體上對投資總是有刺激作用的,因為供給的增長需要投資來完成。

然而,總供給和總需求不是根本對立的,而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甚至可以相互轉換的。投資增長不但強化了社會供給能力,同時也增強了社會的消費能力。另外,要對宏觀經濟影響狀況做深入和具體的分析,因為宏觀不利投資,並不意味具體投資事項無利可圖。同樣,如果宏觀環境有利投資,也不意味著具體投資事項必然能盈利。

3、經濟週期

經濟週期是指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濟擴張與收縮的交替,它主要體現在有關經濟增長率指標的變化上。一般講一個經濟週期是由一個擴張期和接下來的一個收縮期構成的,它有兩個轉捩點,即擴張期向收縮期轉變的頂點和收縮期開始復蘇的最低點。經濟週期是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現象,並且它與投資的關係非常密切,兩者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約。

總的來講,當經濟處在上升階段時是有利於投資的,特別是在剛剛開始經濟回升時,投資成本一般較低,證券市場的各種證券價格也可能處於低水準階段。一般在此時投資,無論是實業還是證券投資,風險較小,成本較低,而隨著經濟的增長,未來收益水準也會不斷上升。

當經濟週期處於上升階段的後期時,社會經濟開始出現疲軟現象時,則不利於實業和證券投資,因為此時市場信心不足,消費開始下降,投資風險明顯增長,預期收益不可樂觀。但進行適度的銀行性金融資產投資可能是有利的,因為此時銀行的各種存款利率可能會有提高。

4、財政政策

所謂財政政策,實際是一個國家一定時期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的主體政策。當一個國家採用高稅率等政策來增加財政收入,並同時降低其財政支出的財政政策時,通常稱為緊縮型財政。反之如國家採用減低稅率,擴大財政支出和鼓勵投資的財政政策時,則稱為寬鬆型財政。

財政政策的變化對投資具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一般講,寬鬆的財政政策會對投資起到促進作用,因為國家財政支出的增加,會相應地擴大社會總投資的規模,隨著經濟增長的不斷加快,這種財政政策的作用不斷體現出來,並能確保投資具有良好的收益。

但經濟過熱時,採用適度緊縮的財政政策也是十分必要的,但長期採用該種政策,將對投資具有明顯的制約作用,使經濟增長緩慢,長期以往會影響投資人的信心。

5、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其實是一個國家財政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與其關係緊密,它是調整國家一定時期貨幣供給量的基本策略。寬鬆的貨幣政策將適當增長貨幣發行量,而緊縮的貨幣政策會減少一定時期的貨幣發行量。同時,貨幣發行量的變化也會引起市場利率的變動,一般講降低利率可能意味著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而提高利率則可能緊隨其後的是較嚴格的貨幣政策。

採用何種貨幣政策,主要取決於當時的經濟運行狀況和宏觀經濟管理的目的。當然,不同的貨幣政策對投資決策和投資管理的影響是不同的,有時相同的貨幣政策對於不同的投資事項的影響或影響程度都是不同的。如通過利率升降來實施的貨幣政策,

6、利率

利率的調整和變化對投資市場具有重要的影響。利率作為一種經濟杠杆手段,其實也是國家一定時期財政和貨幣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服務於政策所需完成的現實目標。利率的調控手段有三種主要形式:一是在經濟過熱時,為了抑制通貨膨脹,適度提高利率;二是在經濟低迷時,為了刺激投資和消費,促進經濟發展,要提高利率水準:三是制定特殊經濟事項和特殊行業等的優惠利率和差別利率等。

利率變化對實業投資和金融投資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如降低利率的功效對證券投資具有短期明顯的刺激作用,但從長期來看它對實業投資的影響將更為重要。同時掌握利率週期性波動的規律,對其未來走勢有一個科學和正確的預測,這對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合理安排好投資期限,正確測定必要的投資收益率等等都是至關重要的。

7、稅率

稅率同樣是財政政策的重要操作工具,所以人們也稱其為重要的經濟杠杆,同時稅率也是影響投資的重要宏觀經濟因素之一。從總的方面來講,稅率提高將不利於投資的增長,相反,降低稅率有利於促進投資增長。一般從財政狀況來看,當經濟週期處於收縮階段時,一般會適度降低稅率,以期刺激投資和經濟的增長,當經濟處於擴張性繁榮或過熱狀態時,宏觀上會必要地提高稅率,來抑制經濟和投資的過分增長。所以,稅率變動對投資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對未來投資收益的調整來實現的。提高稅率意味著投資利潤將有所下降;相反,降低稅率就會促使未來投資利潤的上升。

稅率的影響從國際資本轉移角度來看,其影響是明顯的,甚至是長久的,如某國長期稅率較高,就較難吸引大量國際投資的流人,並可能會促使國內資本的流出。但對國內固有的投資資本來講,稅率變動對投資的影響並非是長久的,因為稅率的變動在造成投資收益變動的同時,同樣會使投資成本發生同向的變化,會增強投資者對低投資收入的承受能力。同時如國家採取必要和有效的優惠稅率和差別稅率政策,鼓勵重點發展的投資專案,稅率作為經濟杠杆作用就能充分得以體現。

總結一下

所謂資產,是預期在未來會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因此,資產的價值來自它未來能夠產生的現金流。由於未來並未發生,決定資產價值的便是人預期之中的未來的現金流。這樣一來,資產的價值其實是由人的預期,也就是人的意識所決定。

假設經濟變好,股價就會漲嗎?不一定。只有經濟變好的程度超過人們之前的預期,股價才會漲。如果經濟變好的幅度不如預期,股價反而會下跌。反過來,經濟惡化的時候,只要惡化程度沒有預期中那麼嚴重,股價反而會漲。

投資者不得不去面對著兩個世界:一個由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所組成的客觀物質世界;一個由看不見、摸不著的意識組成的主觀唯心世界。

文末彩蛋:下面來自橋水基金(全球最大對沖基金)製作的視頻《30分鐘讓你讀懂經濟》。

宏觀分析師是讓我們更客觀認知經濟世界的第三只眼睛,所以我們必須學會一點經濟分析的知識,希望本文對您有所啟發!——投資魔方APP

英鎊/美元有望因為再估值而走高。

澳元 - 對於中國在10月中旬舉行的十九大後釋放的任何政策信號,澳元都將是能充分體現這種信號的貨幣。在黨代會後中國新的財政刺激政策,和對硬資產的新興趣,相對于高杠杆的澳大利亞經濟,必須進行權衡。

加元 - 加拿大央行轉向更為鷹派的態度,及該國經濟增長受益于該國總理特魯多的財政刺激(這是否為其他國家提供了模範),也給予加元巨大支援,雖然市場在預測2018年加拿大央行可能超過美聯儲方面,已經走得太超前了。

紐元 - 盛寶銀行對紐元的估值擔憂由來已久,紐西蘭聯儲已將紐元置於其關注焦點。

新興市場貨幣 - 從基本面來看,地緣政治衝突和不斷上升的波動性可能是兩種不同的利空新興市場的因素,新興市場貨幣則只需關注流動性,因為當市場波動加劇時,投資者傾向于流動性較強的貨幣,如日元、美元和歐元。

但近期的歷史事實表明,相較過去幾輪週期,新興市場貨幣的流動性已沒有那麼容易遭到破壞。如果看跌美元的整體預估正確的話,那即使市場波動性加劇,但從套利和估值角度來看,大多數新興市場貨幣仍值得逢低買入,尤其是俄羅斯盧布和土耳其里拉。

我們把經濟和市場設想為一台機器,看上去似乎是一種有益的思路。世界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公司(Bridgewater)的創始人Ray.Dalio就是這麼認為的。在一份長達三百多頁的報告中,Dalio詳細解釋了他所認為的經濟機器的運作方式【文末有彩蛋】。

從客觀角度來看,經濟不過就是由個人、企業、政府等組合起來的一台機器。經濟分析無非就是弄清這台機器的內部構造,標定出機器運行的參數。而資產價格無非就是標示機器中某個齒輪或部件(某個資產)運行狀況的指示燈而已。因此,要給資產估價,只需要找出描述資產運行狀態的一些觀測變數,並測定這些觀測變數與資產價格之間的數量聯繫,然後就可以基於這些觀測變數和測定的數量關係來給資產定價了。

下面是經濟分析的7大要素,供大家參考:

1、經濟體制

經濟體制是一個國家的基本經濟制度,它直接決定了社會經資源的配置原則和經濟運行的方式及方法等。不同的經濟制度下的目標取向是不同的,會對整個社會的經濟活動產生根本性的影響,並直接影響到投資的目標定位和管理程式及管理方法等。

2、經濟運行狀況

一定時期社會的經濟運行狀況,主要應看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均衡關係。因為總供給是一國經濟實力的表現,而總需求是該國一定時期消費能力的體現,兩者不平衡表明了該國生產過剩、消費信心不足,或表明了該國生產能力不足,使國民消費不能得到充分滿足。宏觀經濟運行狀況對投資的影響是不相同的,因為,當總供給和總需求平衡時,一般講無需增加或減少投資,此時投資的增長率只要保持與總供給和總需求對應增長關係便可。

如果總供給大於總需求時,應分兩種情況考慮,第一,如是投資需求引起的,對投資有一定刺激作用,因為此時的投資成本較低,同時投資增長會轉化為消費需求的增長,對推動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第二,如果總供給大於總需求不是投資需求引起的,可能對投資有抑制作用,因為社會需求的不足會引起投資收益的下降,如經濟沒有增長跡象,投資前景不可樂觀。如果總供給小於總需求,總體上對投資總是有刺激作用的,因為供給的增長需要投資來完成。

然而,總供給和總需求不是根本對立的,而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甚至可以相互轉換的。投資增長不但強化了社會供給能力,同時也增強了社會的消費能力。另外,要對宏觀經濟影響狀況做深入和具體的分析,因為宏觀不利投資,並不意味具體投資事項無利可圖。同樣,如果宏觀環境有利投資,也不意味著具體投資事項必然能盈利。

3、經濟週期

經濟週期是指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濟擴張與收縮的交替,它主要體現在有關經濟增長率指標的變化上。一般講一個經濟週期是由一個擴張期和接下來的一個收縮期構成的,它有兩個轉捩點,即擴張期向收縮期轉變的頂點和收縮期開始復蘇的最低點。經濟週期是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現象,並且它與投資的關係非常密切,兩者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約。

總的來講,當經濟處在上升階段時是有利於投資的,特別是在剛剛開始經濟回升時,投資成本一般較低,證券市場的各種證券價格也可能處於低水準階段。一般在此時投資,無論是實業還是證券投資,風險較小,成本較低,而隨著經濟的增長,未來收益水準也會不斷上升。

當經濟週期處於上升階段的後期時,社會經濟開始出現疲軟現象時,則不利於實業和證券投資,因為此時市場信心不足,消費開始下降,投資風險明顯增長,預期收益不可樂觀。但進行適度的銀行性金融資產投資可能是有利的,因為此時銀行的各種存款利率可能會有提高。

4、財政政策

所謂財政政策,實際是一個國家一定時期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的主體政策。當一個國家採用高稅率等政策來增加財政收入,並同時降低其財政支出的財政政策時,通常稱為緊縮型財政。反之如國家採用減低稅率,擴大財政支出和鼓勵投資的財政政策時,則稱為寬鬆型財政。

財政政策的變化對投資具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一般講,寬鬆的財政政策會對投資起到促進作用,因為國家財政支出的增加,會相應地擴大社會總投資的規模,隨著經濟增長的不斷加快,這種財政政策的作用不斷體現出來,並能確保投資具有良好的收益。

但經濟過熱時,採用適度緊縮的財政政策也是十分必要的,但長期採用該種政策,將對投資具有明顯的制約作用,使經濟增長緩慢,長期以往會影響投資人的信心。

5、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其實是一個國家財政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與其關係緊密,它是調整國家一定時期貨幣供給量的基本策略。寬鬆的貨幣政策將適當增長貨幣發行量,而緊縮的貨幣政策會減少一定時期的貨幣發行量。同時,貨幣發行量的變化也會引起市場利率的變動,一般講降低利率可能意味著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而提高利率則可能緊隨其後的是較嚴格的貨幣政策。

採用何種貨幣政策,主要取決於當時的經濟運行狀況和宏觀經濟管理的目的。當然,不同的貨幣政策對投資決策和投資管理的影響是不同的,有時相同的貨幣政策對於不同的投資事項的影響或影響程度都是不同的。如通過利率升降來實施的貨幣政策,

6、利率

利率的調整和變化對投資市場具有重要的影響。利率作為一種經濟杠杆手段,其實也是國家一定時期財政和貨幣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服務於政策所需完成的現實目標。利率的調控手段有三種主要形式:一是在經濟過熱時,為了抑制通貨膨脹,適度提高利率;二是在經濟低迷時,為了刺激投資和消費,促進經濟發展,要提高利率水準:三是制定特殊經濟事項和特殊行業等的優惠利率和差別利率等。

利率變化對實業投資和金融投資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如降低利率的功效對證券投資具有短期明顯的刺激作用,但從長期來看它對實業投資的影響將更為重要。同時掌握利率週期性波動的規律,對其未來走勢有一個科學和正確的預測,這對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合理安排好投資期限,正確測定必要的投資收益率等等都是至關重要的。

7、稅率

稅率同樣是財政政策的重要操作工具,所以人們也稱其為重要的經濟杠杆,同時稅率也是影響投資的重要宏觀經濟因素之一。從總的方面來講,稅率提高將不利於投資的增長,相反,降低稅率有利於促進投資增長。一般從財政狀況來看,當經濟週期處於收縮階段時,一般會適度降低稅率,以期刺激投資和經濟的增長,當經濟處於擴張性繁榮或過熱狀態時,宏觀上會必要地提高稅率,來抑制經濟和投資的過分增長。所以,稅率變動對投資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對未來投資收益的調整來實現的。提高稅率意味著投資利潤將有所下降;相反,降低稅率就會促使未來投資利潤的上升。

稅率的影響從國際資本轉移角度來看,其影響是明顯的,甚至是長久的,如某國長期稅率較高,就較難吸引大量國際投資的流人,並可能會促使國內資本的流出。但對國內固有的投資資本來講,稅率變動對投資的影響並非是長久的,因為稅率的變動在造成投資收益變動的同時,同樣會使投資成本發生同向的變化,會增強投資者對低投資收入的承受能力。同時如國家採取必要和有效的優惠稅率和差別稅率政策,鼓勵重點發展的投資專案,稅率作為經濟杠杆作用就能充分得以體現。

總結一下

所謂資產,是預期在未來會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因此,資產的價值來自它未來能夠產生的現金流。由於未來並未發生,決定資產價值的便是人預期之中的未來的現金流。這樣一來,資產的價值其實是由人的預期,也就是人的意識所決定。

假設經濟變好,股價就會漲嗎?不一定。只有經濟變好的程度超過人們之前的預期,股價才會漲。如果經濟變好的幅度不如預期,股價反而會下跌。反過來,經濟惡化的時候,只要惡化程度沒有預期中那麼嚴重,股價反而會漲。

投資者不得不去面對著兩個世界:一個由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所組成的客觀物質世界;一個由看不見、摸不著的意識組成的主觀唯心世界。

文末彩蛋:下面來自橋水基金(全球最大對沖基金)製作的視頻《30分鐘讓你讀懂經濟》。

宏觀分析師是讓我們更客觀認知經濟世界的第三只眼睛,所以我們必須學會一點經濟分析的知識,希望本文對您有所啟發!——投資魔方APP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