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左傳大智慧:在權謀家眼裡,誠信就是一個工具,玩好了,名利雙收

普通人把信用作為自己價值觀, 是自己行為的準則, 而權謀家把信用當成權謀工具, 是達成目的的手段。 晉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 在這個案例中, 可以說, 完美體現了信用的三種權謀用法:

【案例】冬季, 晉文公率軍包圍原國, 命令攜帶三天的糧食。 到了三天原國不投降, 就下令離開。 間諜從城裡出來, 說:“原國準備投降了。 ”軍官說:“請等待一下。 ”晉文公說:“信用, 是國家的寶貝, 百姓靠它庇護。 得到原國而失去信用, 用什麼庇護百姓?所損失的東西更多。 ”退兵三十裡, 原國投降。

【解析】

1、對下屬, 用信示誠

商鞅變法, 第一步就是徙木立信。

信用可以說是任何一個當權者必須首先樹立的自己誠信, 晉文公剛剛得國不久, 對自己的軍隊還沒有威信, 通過這次用兵, 故意三日為限, 給軍隊一個明確的信號, 自己領導說了算, 以後獎罰也是會說了算的, 將來還有很多仗要打, 大家就有了建功立業的動力, 願意追隨。

2、對自身, 用信示賢

“信, 國之寶也, 民之所庇也, 得原失信, 何以庇之?所亡滋多。 ”晉文公向天下人展示了自己的價值觀, 在他心裡, 把信用當成立國之寶, 在得到利益和自己承諾衝突時候, 選擇承諾。 這樣就樹立起一個明君的政治形象。 更具體的塑造了一個政治家的外在形象。 所以這個故事歷史傳頌至今。

3、對外敵, 用信示由

原國是準備投降的,

被打敗而投降, 是個很沒有面子的事情, 儘管原國和晉國的實力相差甚遠。 所以, 當晉文公誠信撤軍的時候, 給了原國一個投降的高大上的理由。 我們不是因為怕你而投降, 而是仰慕你的誠信是個明君而歸屬, 儘管本質一樣, 但是效果確實天差地別。

很多朋友會說, 你多想了, 人家晉文公就是這樣的人, 《左傳》、《國語》確實不載, 對原國使用誠信的權謀手法給臺階下, 但是在《東周列國志》中說是趙衰出的這個用信示由的權謀計謀, 賈志剛《說初春秋》說是狐偃出的, 不管誰出的, 這就是個心理計算的過程, 而不是真的誠信。 晉文公不僅僅是這一種計算, 其他的說法太過單一, 權謀網指出的這三點, 才是晉文公權謀心思的全面所在。

更多職場潛規則, 辦公室政治, 權謀智慧, 權術手腕, 厚黑學, 權術管理學原創文章

訂閱官方微信公眾號quanmouzhihui(權謀智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