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呂梁石樓:居民家中發現罕見地契,數量多達40張

近日, 呂梁石樓縣龍交鄉甘河村一村民在清理自家老房的時候, 意外發現了一疊祖上留下來的清代地契, 這些地契不僅保存完好, 字印清晰。 而且數量多達40張, 極具歷史價值。

辛海牛是呂梁石樓縣龍交鄉甘河村一位普通的農民, 前幾天他在清理自家祖屋的時候, 意外的發現了一疊祖上留下來的地契, 地契用黑色防潮袋子包裹, 保存完好。

村民辛海牛:這些地契原來是我爺爺那時候留下來的, 我們也不知道有用沒用, 去年在舊房子裡收拾時找到的。

經清點, 村民辛海牛家發現的地契共計40張, 年代則從清代同治一直持續到了民國, 其中既有清代官府雕版印刷的“官契”、加蓋紅印的“紅契”;也有未經官府驗證民間手寫的“民契”“白契”。 雖然契約都是麻紙材質, 毛筆寫就, 但至今字跡清晰、保存完好。

石樓縣檔案局局長郭永升告訴大家:發現如此大數量的地契, 實屬罕見。 發現後我們非常重視, 經與村民多次溝通, 對部分地契進行了徵集, 對於研究當時、當地的土地變遷、人文歷史具有很高的價值。 這批地契從清代同治年間到民國時期, 保存完好。 及時入館, 加深了檔案館的底蘊, 豐富了檔案館的資源, 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教育意義。 下一步我們將對這批檔案進行修復保護。

另外, 在辛海牛家裡, 文物考古人員還發現了部分藍色版面和油印版的民國“執照”“契尾”“完稅證”, 以及閻錫山偽政府時期的路條、印花稅票等文物。 據瞭解, 經當地相關部門的集體研究鑒定,

這些地契都是真跡, 並對徵集的完整地契進行了裝裱, 對部分受損的地契送往省市相關部門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修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