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能源發展報告:“三棄”問題繼續惡化 建議加強電力系統調峰能力建設

每經記者 周程程

3月30日,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發佈了《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6》。

據報告預測, 2017年我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將達36.5億噸標準煤,

較2016年有所回升。 原煤產量約36.5億噸, 天然氣產量約1500億立方米, 原油約2.0億噸, 一次電力約1.9萬億千瓦時。

此外, 對於新能源方面, 報告指出, 棄風、棄光、棄水這“三棄”問題惡化, 建議通過合理佈局新能源、加快送出通道建設、加強電力系統調峰能力建設等方式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

棄風緣於當地消納能力不足

報告顯示, 風電棄風電量繼續大幅增加。

資料顯示, 全國棄風電量從2015年的339億千瓦時, 增加至2016年的497億千瓦時, 棄風率上升至約17%。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紀委書記、副院長徐小東在發佈會上表示, 棄風現象發生在新疆、甘肅、內蒙古等11個地區, 陝西首次出現棄風現象。 2016年棄風大幅增加的地區為甘肅、新疆和內蒙古, 主要緣於當地消納能力不足,

外送能力有限, 而裝機規模增幅較大。

而對於棄光問題, 報告表示, 棄光主要發生在西北地方, 棄光電量由2015年的49億千瓦時增加至2016年的70億千瓦時, 棄光率提高了6個百分點。 其中, 新疆、青海全年棄光電量增量較大。

棄水現象發生在西南地區。 報告指出, 2016年, 棄水主要發生在雲南等省。 報告指出, 雲南全年新增水電裝機容量與新增外送能力基本匹配, 但由於雲南量用電負增長, 新能源裝機及發電量增長較快, 擠佔水電發電空間, 預計全年棄水電量與2015年相比會略有增加。

推進儲能技術商業化應用

對於以上情況, 報告提出了三點建議。 一是合理佈局新能源。

徐小東表示, 由於佈局相對集中, 導致棄風、棄光現象愈加嚴重,

已經對新能源的可持續發展產生嚴重影響。 考慮近期主要棄風、棄光地區自身消納能力增長緩慢, 跨省消納難度較大, 因此調整開發佈局是效果較好的應對措施。

報告顯示, 宜繼續嚴格限制棄風、棄光嚴重地區新能源開發建設, 對於棄風電量超過10%的地區, 棄光電量超過5%的地區, 不核准下年度新能源建設規模, 這些地區要有限提高存量新能源裝機的利用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 今年2月, 國家能源局發佈了《2017年度風電投資監測預警》, 預警表示內蒙古、黑龍江、吉林、寧夏、甘肅、新疆(含兵團)等省(區)為風電開發建設紅色預警區域。 國家能源局要求, 紅色預警的省(區)不得核准建設新的風電專案, 並要採取有效措施著力解決棄風問題。

同時, 報告建議加大中東部及南方地區新能源開發力度, 原則上對這些地區不設置建設規模上限。

此外, 報告還建議加快送出通道建設, 以及加強電力系統調峰能力建設。

在電力系統調峰能力建設方面, 報告指出, 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建設, 抽水蓄能電站投資佈局宜向非化石能源消納困難的“三北”地區傾斜。 研究完善儲能技術參與電網調峰的政策機制, 加快制定儲能發展指導意見, 推進儲能技術的商業化應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