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追宗溯源,看看我們的姓氏是怎麼來的

中國人的姓氏淵源流長, 據說起源於太古母系氏族社會, 伏羲氏就開始“正姓氏, 別婚姻”, 但先秦時代的姓和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姓者, 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 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氏是姓的分支, 表示部落分支之名稱。 《通志·氏族略》說:三代(夏商周)以前, 姓氏分而為二, 男子稱氏, 女子稱姓。 氏所以別貴賤, 貴者有氏, 賤者有名無氏。 姓所以別婚姻, 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 氏同姓不同者, 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 婚姻不可通。 三代之後, 姓氏合而為一, 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

因為歷史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

中國姓氏紛繁複雜, 究其緣由無外乎以下幾種。

楊姓圖騰

①以姓為氏。 姓作為氏族公社時期氏族部落的標誌符號而產生, 其後人有的便直接承襲為氏。 母權制氏族社會以母親為姓, 所以那時許多姓都是女字旁。 如:姬、姜、姒、姚等。

②以國名為氏。 如我們所熟悉的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齊、魯、晉、宋、鄭、吳、越、秦、楚、衛、韓、趙、魏、燕、陳、蔡、曹、胡、許等,

皆成為今天常見姓。

③以邑名氏。 邑即采邑, 是帝王及各諸侯國國君分予同姓或異性卿大夫的封地。 其後代或生活在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繼之為氏。 如周武王時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蘇(今河北省臨漳縣西), 岔生後代便姓蘇。 據統計, 以邑為氏的姓氏近200個。 一些複姓由於漫長的歷史演變, 至今已不復存在。

繪圖百家姓

④以鄉、亭之名為氏。 這類情況不多, 今日常見姓有裴、陸、閻、郝、歐陽等。

⑤以居住地為姓。 這類姓氏中, 複姓較多, 一般都帶邱、門、鄉、閭、裡、野、官等字, 表示不同環境的居住地點。

⑥以先人的字或名為氏。 出自此條的姓氏很多, 據統計有五六百個, 其中複姓近200個。 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開, 其後代以林姓傳世。 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 字皇父, 其孫以祖父字為氏, 漢代時改皇父為皇甫。

⑦以次第為氏。 一家一族, 按兄弟順序排行取姓, 如老大曰伯或孟, 老二曰仲, 老三曰叔, 老四曰季等。 後代相沿為氏, 表示在宗族中的順序。

但也有例外。 魯莊公之弟莊父、排行老二, 本為仲氏、仲孫氏, 因他有弑君之罪, 後代便改姓孟, 或姓孟孫。

⑧以官職為氏。 如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等。 一些以官職為姓的姓氏, 丹從字義上看, 也可以分辨出來, 如籍、諫、庫、倉、軍、廚等。

李姓圖騰

⑨以技藝為氏。 如巫、卜、陶、匠、屠等。

⑩古代少數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 比如李姓, 這個姓的來源有28支, 其中14支都是少數民族。 這是100大姓中少數民族血統最多、最豐富的一個。 其次是周姓, 也有5支起源於少數民族。 之後金、石、楊、趙等漢族大姓, 也都有起源於少數民族, 包括羌族、滿族、鮮卑族、突厥、匈奴等等。

⑪以諡號為氏。

⑫因賜姓、避諱而改姓。 如嚴姓本莊姓, 東漢時, 因避諱明帝劉莊, 改姓為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