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有“i”才有樂趣,一起看懂寶馬對電動出行的佈局

作為一個歷經百年的汽車品牌, 寶馬對於未來的思考從未停止過。

2016年, 在自己的百年慶典上, 寶馬發佈了全新“第一戰略”, 其核心是用引領未來的科技來呈現更高級、更多元化的駕駛樂趣。 在其發佈的BMW VISION NEXT 100概念車上, 寶馬為我們構建了一套完整而夢幻的未來個人出行場景。

2017年法蘭克福車展前夕, 寶馬集團董事長科魯格高調宣示了寶馬未來的新能源戰略, 到2025年, 寶馬將推出25款新能源汽車, 其中12款為純電動汽車。 據官方預測, 到2025年, 寶馬旗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占到整體銷量的15%-25%。

而在寶馬的新能源戰略背後, 一直隱藏著一個未來感十足的身影, 那就是BMW i子品牌。

2011年2月, 寶馬發佈了全新的BMW i子品牌, 該子品牌的目標是打造新能源汽車和構建新一代移動解決方案。 而能夠代表BMW i品牌的, 正是略顯呆萌而又未來感十足的i3和一登場便驚豔於世的i8。

除了BMW i子品牌, 寶馬於2016年又推出了全新的i performance子品牌, 基於i品牌成熟的技術架構, i performance成為了寶馬旗下插電式混動車型的專屬品牌。 而在寶馬的產品體系中, 另一個能夠用“performance”來命名的, 是代表著寶馬靈魂的M performance。 從過去到未來, 從性能到環保, 顯然, 寶馬在用一種特殊的方式, 表達著自己的傳承。

i performance旗下現在已經擁有 740Le插電式混合動力, X5插電式混合動力和國產X1插電式混合動力, 2018年上半年還將推出全新的5系插電式混合動力。

在新能源產品的儲備上, 寶馬已經毫無疑問將對手甩在了身後。 手握迄今為止最為豐富的新能源產品庫, 截至2016年, 寶馬在全球範圍已經實現了10萬輛的銷量業績, 而到了2017年底, 這個數字將會被改寫為20萬輛。

離那輛讓人一眼難忘的BMW i Vision Dynamics在法蘭克福亮相僅僅一周, 寶馬又把新能源的戰場擺回到中國。 畢竟, 能否在新能源上保持先發優勢, 今年前9個月還能讓寶馬保持兩位數增長的中國市場既有最大的可能, 也藏著最大的變數。

寶馬的新能源戰略架構清晰, 推進果決——一邊手握持續增長的產品線, 一邊積極佈局與新能源有關的基礎設施建設。 所謂里程焦慮, 除了關乎里程“長短”, 還關乎需求的“隨機”, 那種焦灼的不安全感非親身經歷而無法體會。

在與媒體的溝通中,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總裁劉智博士表示,“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是寶馬在中國非常引以為豪的一部分,除了電動車產品佈局和銷量增長以外,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是我們積極投身于中國電動車發展大潮、回應政府號召的有力支撐,這也為中國電動車的發展做出了寶馬集團應有的貢獻。”

通過與中國普天、星星充電、特來電和依威能源集團等4家領先的本地充電運營商合作,到2017年底,寶馬在中國的即時充電樁數量將超過65000個,覆蓋超過60個城市,主要分佈在城市的主要交通樞紐和商業中心。而私人充電樁方面,寶馬將會在2017年底拓展到100個城市,覆蓋90%的一線至三線城市,同時為新能源用戶提供免費的私人充電牆盒和安裝服務。

為了更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新能源戰略,寶馬第一次將旗下新能源的全系產品悉數集結。

i performance旗下的三款產品:740Le插電式混合動力,X5插電式混合動力和國產X1插電式混合動力雖然車型迥異,配置也各不相同,但是兼顧環保和駕駛樂趣的動力系統運行邏輯卻高度一致——非常“寶馬”。有興趣的話,我們可以在這裡再回顧一下:《駕趣VS環保 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

生而環保

雖然BMW i品牌誕生於2011年,但早在2007年,寶馬集團就啟動了旨在推出電動車產品的“Project i”專案,而這個項目的關鍵先生就是寶馬集團的萊比錫工廠——i3和i8的誕生地。直到現在,寶馬集團全球其他工廠在開始進行電動車生產時,都會前往萊比錫工廠觀摩和學習,而寶馬集團已經宣佈將再追加2億歐元投資用於萊比錫工廠生產線的升級擴建。

為了破除新能源車使用過程和生產過程的環保悖論,寶馬為萊比錫工廠設置了四座專用的風能發電設備,確保了BMW i3生產所需電能100%由風力提供,整體能耗一舉降低50%;同時生產過程的水消耗也減少了多達70%。

i3車身對於碳纖維的大量使用為其整體減重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而依靠強大的eDrive技術和空氣動力學套件最大化地提高電能使用率,整體裝備品質只有1.3噸的i3能實現續航250公里,百公里耗電量僅為12.5千瓦時。

如果第一次坐進i3內部,老實說,你可能會對這種樸質到甚至有些平淡的材料使用產生疑問。但在幾乎放棄了塑膠材質的前提下,側面門板、中控台等內飾表面均採用了洋麻纖維。它不僅比傳統材料輕30%,由於提取自錦葵科植物,生長過程中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而且轉化量比一般的綠色植物高。

座椅中看上去相當普通的織物其實是由創新的純羊毛構成,出色的透氣性有助於座椅表面的溫度調節,而其中的真皮材料則是100%經過橄欖樹葉的天然鞣革劑鞣制,在提高皮革品質的同時也減少了製作過程中對環境的破壞。

即使走到產品壽命的終點,i3依然能以95%的原料回收率完成自己的使命。即便是電動車廣受詬病的電池處理問題,i3依然能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寶馬集團的創新公園Wackersdorf工廠裡,部分忙碌穿梭的自動機器人身上安裝的正是由BMW i3回收而來的電池組。

駕趣依然

寶馬或許能容忍產品出現技術的瑕疵,但絕對無法接受產品失去品牌的靈魂——駕駛樂趣。

除了大量採用碳纖維所達成的輕量化,i3在動力方面的功夫更可圈可點。核心的eDrive技術單元包括電動機、鋰離子高性能蓄電池和智慧能量管理系統,i3的電動機只有65 kg,最大功率輸出卻高達125 kW,還能實現250 N•m的最大扭矩。事實上,在城市道路行駛時,0-60km/h的3.8秒加速時間遠比0-100km/h的7.3s更有價值,感覺也更加直觀。

加上對於懸掛系統的進一步調校,不管你對這台i3的新能源屬性感知如何,它依然不折不扣地是一台BMW。

eDrive系統中的車輛智慧能量管理系統除了能實現高達97%的電能轉化效率,還能實現更高效的能量回收,而其減速和制動時的能量回收設計之獨特,甚至能使其成為日常駕駛中輔助制動的新手段,讓駕駛者在調整駕駛習慣的過程中找到新的樂趣。

從產品構思到製造工藝,i3集聚了寶馬對於城市新能源車型所有的想像和期望,這也就能解釋寶馬即將在成都推出的“ReachNow”即時出行服務為什麼會採用100輛BMW i3組成共用車隊。

新能源這場戰役其實才剛剛打響,相比與“造車新勢力”之間的角力,對傳統車企來說更重要的恐怕是加速產品反覆運算,構建生態體系和謀求資源整合,從這個角度來講,寶馬毫無疑問已經走在了整個行業的最前列。

在與媒體的溝通中,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總裁劉智博士表示,“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是寶馬在中國非常引以為豪的一部分,除了電動車產品佈局和銷量增長以外,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是我們積極投身于中國電動車發展大潮、回應政府號召的有力支撐,這也為中國電動車的發展做出了寶馬集團應有的貢獻。”

通過與中國普天、星星充電、特來電和依威能源集團等4家領先的本地充電運營商合作,到2017年底,寶馬在中國的即時充電樁數量將超過65000個,覆蓋超過60個城市,主要分佈在城市的主要交通樞紐和商業中心。而私人充電樁方面,寶馬將會在2017年底拓展到100個城市,覆蓋90%的一線至三線城市,同時為新能源用戶提供免費的私人充電牆盒和安裝服務。

為了更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新能源戰略,寶馬第一次將旗下新能源的全系產品悉數集結。

i performance旗下的三款產品:740Le插電式混合動力,X5插電式混合動力和國產X1插電式混合動力雖然車型迥異,配置也各不相同,但是兼顧環保和駕駛樂趣的動力系統運行邏輯卻高度一致——非常“寶馬”。有興趣的話,我們可以在這裡再回顧一下:《駕趣VS環保 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

生而環保

雖然BMW i品牌誕生於2011年,但早在2007年,寶馬集團就啟動了旨在推出電動車產品的“Project i”專案,而這個項目的關鍵先生就是寶馬集團的萊比錫工廠——i3和i8的誕生地。直到現在,寶馬集團全球其他工廠在開始進行電動車生產時,都會前往萊比錫工廠觀摩和學習,而寶馬集團已經宣佈將再追加2億歐元投資用於萊比錫工廠生產線的升級擴建。

為了破除新能源車使用過程和生產過程的環保悖論,寶馬為萊比錫工廠設置了四座專用的風能發電設備,確保了BMW i3生產所需電能100%由風力提供,整體能耗一舉降低50%;同時生產過程的水消耗也減少了多達70%。

i3車身對於碳纖維的大量使用為其整體減重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而依靠強大的eDrive技術和空氣動力學套件最大化地提高電能使用率,整體裝備品質只有1.3噸的i3能實現續航250公里,百公里耗電量僅為12.5千瓦時。

如果第一次坐進i3內部,老實說,你可能會對這種樸質到甚至有些平淡的材料使用產生疑問。但在幾乎放棄了塑膠材質的前提下,側面門板、中控台等內飾表面均採用了洋麻纖維。它不僅比傳統材料輕30%,由於提取自錦葵科植物,生長過程中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而且轉化量比一般的綠色植物高。

座椅中看上去相當普通的織物其實是由創新的純羊毛構成,出色的透氣性有助於座椅表面的溫度調節,而其中的真皮材料則是100%經過橄欖樹葉的天然鞣革劑鞣制,在提高皮革品質的同時也減少了製作過程中對環境的破壞。

即使走到產品壽命的終點,i3依然能以95%的原料回收率完成自己的使命。即便是電動車廣受詬病的電池處理問題,i3依然能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寶馬集團的創新公園Wackersdorf工廠裡,部分忙碌穿梭的自動機器人身上安裝的正是由BMW i3回收而來的電池組。

駕趣依然

寶馬或許能容忍產品出現技術的瑕疵,但絕對無法接受產品失去品牌的靈魂——駕駛樂趣。

除了大量採用碳纖維所達成的輕量化,i3在動力方面的功夫更可圈可點。核心的eDrive技術單元包括電動機、鋰離子高性能蓄電池和智慧能量管理系統,i3的電動機只有65 kg,最大功率輸出卻高達125 kW,還能實現250 N•m的最大扭矩。事實上,在城市道路行駛時,0-60km/h的3.8秒加速時間遠比0-100km/h的7.3s更有價值,感覺也更加直觀。

加上對於懸掛系統的進一步調校,不管你對這台i3的新能源屬性感知如何,它依然不折不扣地是一台BMW。

eDrive系統中的車輛智慧能量管理系統除了能實現高達97%的電能轉化效率,還能實現更高效的能量回收,而其減速和制動時的能量回收設計之獨特,甚至能使其成為日常駕駛中輔助制動的新手段,讓駕駛者在調整駕駛習慣的過程中找到新的樂趣。

從產品構思到製造工藝,i3集聚了寶馬對於城市新能源車型所有的想像和期望,這也就能解釋寶馬即將在成都推出的“ReachNow”即時出行服務為什麼會採用100輛BMW i3組成共用車隊。

新能源這場戰役其實才剛剛打響,相比與“造車新勢力”之間的角力,對傳統車企來說更重要的恐怕是加速產品反覆運算,構建生態體系和謀求資源整合,從這個角度來講,寶馬毫無疑問已經走在了整個行業的最前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