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以火藥為媒介的藝術家:用紅色書寫《十月》,反思俄國革命百年

觀眾走進美術館大院, 首先面對的是門廊前中央臺階上的巨大裝置《秋天》——一座由莫斯科民眾捐贈的搖籃組成的白樺山聳立面前。

2017年9月12日, 普希金國家藝術博物館將呈現國際著名藝術家蔡國強在俄羅斯的首次個展《蔡國強:十月》。 屆時, 一件件強有力的作品將給美術館的主要展廳帶來全新面貌, 主題反思俄國革命百年。

《十月》蔡國強書寫, 2017

(蔡工作室提供)

此次展覽是美術館向俄羅斯藝術界和廣大民眾, 對藝術家蔡國強獨具創造性的藝術手法的全面介紹。 作品囊括:大型戶外和室內裝置、火藥繪畫、多媒體視頻、小型雕塑及手稿等。 觀眾走進美術館大院, 首先面對的視覺震撼是門廊前中央臺階上的巨大裝置《秋天》——一座由莫斯科民眾捐贈的搖籃組成的白樺山聳立面前, 也許讓人想起愛森斯坦的電影《戰艦波特金》中的著名片段。 美術館二樓的柱廊廳也首次被改變為一個綜合性大裝置。

蔡國強, 《秋天》手稿, 2016

(蔡工作室提供)

展覽亦追溯蔡國強的個人生涯:在社會主義中國成長, 移居日本, 定居美國, 活動遍及世界, 藝術在不同文化裡開花結果。 展覽也延續他和世界不同族群交流、合作的藝術觀念和方法論。

社會維度是蔡國強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眾常常參與其中, 與他的作品展開個人的深度對話。 此次在莫斯科, 蔡國強將延續這一方法論, 邀請當地民眾參與創作三件20米長火藥繪畫和書法。

蔡國強, 《歷史足跡:為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式作的焰火計畫》, 2008年

實現於中國北京, 2008年8月8日

(Hiro Ihara攝, 蔡工作室提供)

蔡國強, 《無人的自然:為廣島市當代美術館作的計畫》, 2008年

火藥、紙、水池; 400×4500 cm

廣島市當代美術館個展《無人的自然》展覽現場

(Seiji Toyonaga 攝, 廣島市當代美術館提供)

蔡國強, 《沒有我們的外灘》, 2014年

火藥、紙; 400×2700 cm

火藥作品爆破瞬間,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JJY Photo攝, 蔡工作室提供)

蔡國強以火藥為繪畫媒材著稱, 用現代科技與當代態度重新詮釋這一中國古代發明。 該創作過程本身也講述了時代之間的聯繫, 這一永恆、不可分割的歷史過程, 與展覽主題呼應。

蔡國強, 《罌粟系列:幻覺第六號》, 2016年

火藥、畫布; 共4屏,總尺寸300 x 600 cm

(趙小意攝,蔡工作室提供)

普希金國家美術館館長Marina Loshak表示:”展覽反思十月革命百年,在當代藝術與古典博物館建築之間、作品和其創作的歷史之間、過去的事件和今天的希望之間,構築對話。”

正值十月革命百年,展覽討論歷史、革命、理想、烏托邦等主題。蔡國強表示:“這些討論不能只停留在宏大的制度和社會敘述,而更多在討論’人’,尤其’人民’是由’個人’組成的。無論幸與不幸,歷史都是他們參與創造,承擔責任也承受結果。在這揮之不去的烏托邦理想的驅動下,我們走過一條艱苦的道路,這是全體人類的宿命。在匆忙動盪和未知的今天,’人類為什麼有理想?’ ‘如何實現?’ 這樣的詢問不僅對過去,也對今天;不僅對中、俄,也對包括西方的全世界。”

普希金國家藝術博物館

《蔡國強:十月》

地點:普希金國家藝術博物館,莫斯科

展覽日期:2017年9.12 - 2017.11.12

蔡國強工作室

http://h5.yuntoo.com

蔡國強, 《罌粟系列:幻覺第六號》, 2016年

火藥、畫布; 共4屏,總尺寸300 x 600 cm

(趙小意攝,蔡工作室提供)

普希金國家美術館館長Marina Loshak表示:”展覽反思十月革命百年,在當代藝術與古典博物館建築之間、作品和其創作的歷史之間、過去的事件和今天的希望之間,構築對話。”

正值十月革命百年,展覽討論歷史、革命、理想、烏托邦等主題。蔡國強表示:“這些討論不能只停留在宏大的制度和社會敘述,而更多在討論’人’,尤其’人民’是由’個人’組成的。無論幸與不幸,歷史都是他們參與創造,承擔責任也承受結果。在這揮之不去的烏托邦理想的驅動下,我們走過一條艱苦的道路,這是全體人類的宿命。在匆忙動盪和未知的今天,’人類為什麼有理想?’ ‘如何實現?’ 這樣的詢問不僅對過去,也對今天;不僅對中、俄,也對包括西方的全世界。”

普希金國家藝術博物館

《蔡國強:十月》

地點:普希金國家藝術博物館,莫斯科

展覽日期:2017年9.12 - 2017.11.12

蔡國強工作室

http://h5.yuntoo.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