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股市分析:康得新的估值、品質、時機!

康得新的估值、品質、時機

本周股市沒有開市, 用心研究康得新, 這是一個未來前景遠大的好公司。

一、低估值

低估值是比較出來的, 康得新是大白馬, 關於公司分析的文章比較多, 這裡不再照抄, 只是從兩個方面對比分析:

1、跟公司的歷史對比

康得新在2015年5月創出歷史新高23.81元, 至今都沒有突破。 當時對應的時間是2015年5月, 對應當年的預期利潤是14.39億, 高點市值為841億, 對應動態市盈率為58.5倍。 看來不論有多麼好的增長, 多麼好的故事, PE高達55-60倍區間都是一個危險的位置。 而今時過境遷, 如果再有不到3個月, 就可以按2018年的估值來計算康得新的估值水準了,

按目前750億的市值規模, 按2018年平均36億的利潤水準, 公司的估值只有20.8倍。 公司上次估值最低的時候是2014年6月, 市值233億, 對應當年利潤10億, 估值23倍動態市盈率。 目前如果按2018年利潤估值為20倍, 如果能夠在明年1月份還是目前的股價就更安全了。

相比2015年的高點, 估值下降了66%, 如果2019年能夠達到40倍的水準, 利潤50億, 預期市值可以達到2000億, 對比目前的點位, 能有2倍的收益, 典型的大衛斯按兩下。

2015年06月公司的股東權益只有54億, 而目前公司的股東權益166億, 預計2019年中期, 公司淨資產可以達到166+12+36+50=264億。 可以預期2019年中期, 康得新的股東權益比2015年增加了5倍, 淨利潤增加了3.5倍, 市值怎麼也是之前的2倍。 綜合看, 公司的估值處於歷史地位。

2、與其他公司對比

對比同樣是製造業的匯川技術, 目前深圳匯川技術市值480億, 對應當年預期市盈率42倍。 恒瑞醫藥的動態PE達到了52倍, 海康威視的動態PE達到了32倍。 其中恒瑞和海康的市值都比康得新大, 而且2017年半年報的利潤增速海康為26.2%, 恒瑞醫藥為19%。 而康得新為35%, 從理論上講, 市值小, 增速快, 對應的應該是更高的PE。

單季度看, 康得新2017年1季度利潤增速為32%, 2季度利潤增速為38%, 說明公司產能開始釋放, 業績有加速增長的跡象。

對比茅臺、伊利。 對比恒瑞、海康, 這些公司的業務還沒有到國家層面扶持, 而康得新作為國家戰略的公司, 未來應該會有一個更高的PE, 更大市值。

二、高成長

預期未來康得新可以保持穩定的增長, 如果有可能,

未來會有一個加速的增長。 以前我們認為只有小盤股才好炒, 目前的現狀是貴州茅臺、中國平安等大市值公司被爆炒。 風水輪流轉, 我所關注的不是市值的大小, 關鍵是成長。 騰訊2萬多億的市值, 仍然可以不斷上漲, 保持40倍的市盈率。

1、未來業績增長的驅動力 【採用2016年年報的說法】

1)基礎驅動要素是原有的光學膜業務和預塗膜業務, 該板塊在持續進行產品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和產能提速, 高端新產品將持續進行投放。 2017年上半年公司的業績增長主要靠新產品提價, 價格增加了30%, 而運雜費只提高了6%。 【資料來自2017年答覆證監會問詢】

2)光學膜二期專案的陸續投產:

根據定增方案原計劃光學膜二期專案將用六年時間實現達產,

目前預期該產能釋放速度將有所加快, 可提早實現達產。 截至2017年3月, 光學膜二期情況的投產如下:(個人分析, 2015年就開始建設, 目前2年的建設期結束, 已經開始部分釋放產能), 2016年生產量比2015年只有少量的增加。 預計2018-2019年開始會產能爬坡道3億多平米。 因為2期投產的產品價格比1期的貴很多, 根據雪球上的資訊“公司給過一些大數, 比如顯示膜價格在19~21元/平米, 銷售1億平;裝飾膜25元/平米, 銷售0.8億平;窗膜80~90元/每平米, 銷售0.2億平, 3D膜150~190每平米, 銷售0.1平。 因此我們可以估出, 顯示類收入20億, 占總營收比例22%;裝飾類20億, 占比22%;窗膜17億, 占比19%;3D 膜17億占比19%。 供給寶馬變色膜, 400元一平”所以產能與銷售金額不會正比例增加。

A 水汽阻隔膜:生產線由公司自主開發並具有核心智慧財產權,

單線產能年產120萬平米, 未來還有10倍產能。

B 隔熱膜(窗膜):新增產能1000萬~1200萬平米。 兩類隔熱膜預期產能5000平米, 實現了五分之一。

C 光學級薄型PET基材:新增產能4000噸, 實現了五分之一的產能。

3)裸眼3D業務及互聯網智慧應用板塊, 要看公司新推廣的步伐。 2017年2月17日, 與坤盛國際在平等互利、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 坤盛國際向康得新指定的終端配套廠商採購基於康得新上述核心技術的、搭載康得新全套軟硬體解決方案的設備, 目標採購金額為人民幣20億元, 目前還沒有看到採購了那些設備, 看未來半年能否有新進展。 2017年5月18日, 與京東簽協議共同推動品牌廠商研發、製造及銷售基於公司裸眼3D方案的產品並預裝3D東東等3D遊戲內容分發平臺;通過定制包銷等方式攜手引領裸眼3D遊戲終端的產業發展, 戰略合作期限為三年。2017年9月6日,與三星簽訂合作協定。

種種跡象表明,公司加大了裸眼3業務的推廣。這種引領時代潮流的事做起來很辛苦,康得新在5年前就與長虹做裸眼3D的電視,而5年過去了,因為內容的匱乏,各大廠商的接受力度不夠,所以鐘總講,要做平臺、要做生態,目前,經過多年的積累,感覺快到爆發的時候了。

如果三星不認可康得新的技術,三星不會與康得新合作的,3D的東風不知道何時才能到來,但已經有了比較明顯的跡象,三星、和蘋果會引領時代的潮流的。

2、保守的利潤

未來如果能夠實現光學膜二期的利潤,裸眼3d先假設不成功,應對應19.63+29.69=50億的利潤,即可保證2019年的利潤達到50億。

如果裸眼3D技術在未來2年內能獲得各類推動,從目前的各類跡象看,有加速的趨勢,因為2016年公司與Epica公司簽了協議,Epica在印度市場銷售康得新提供的每年不少於500萬台(套)的產品,本協定簽訂的一年有效期內(後來不清楚是否實現)。而2017年公司與飛利浦、與京東、與坤盛國際、與三星等公司關於裸眼3D業務動作頻頻,風不來也不行了,因為按公司的計畫2018年6月30日,1億片的3D模組就建成了,賣給誰呢?所以在明年關於裸眼3D,公司要在內容、生態、平臺上做很多的推動。

如果能夠實現裸眼3D對應的利潤,預計不會很多,但想像空間大,所以會促進公司估值的提升。

3、碳纖維

這個不在上市公司,而且正處於投入期,但這個才是真正的看點,材料界“皇冠上的明珠”——碳纖維,2014年鐘總就隨總理去德國,2017年5月底鐘總再與總理去德國,參見新聞《康得新鐘玉隨總理訪德 出席總理午宴並發表演講》四個企業中方企業家中,工商銀行、國家電網、阿裡巴巴都是國家萬億級別的企業,康得新集團董事長鐘玉的發言主題為《中德碳纖維輕量化創新技術合作的成果彙報》,這說明未來康得新有成長為國家幾千億市值企業的政治基礎。一個企業家想做點事太難了,如果這個事是國家戰略,是國家想做的呢?就比較容易了。其實也好理解,美國有3家企業碳纖維粗絲企業市場占比70%以上,日本有3家企業碳纖維細絲市場占比70%以上,中德合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2016年8月8日,中安信碳纖維項目投產座談會暨中安信碳纖維一期項目投產啟動儀式在河北廊坊舉行,總共投資50億。2017年9月21日上午,康得集團與山東省榮成市人民政府在北京簽訂《投資合作協定》,雙方將共同出資,在榮成市建設“康得碳穀科技專案暨年產6.6萬噸高性能碳纖維專案”。康得碳穀專案總投資500億元,計畫到2023年建成年產6.6萬噸高性能碳纖維生產基地,屆時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高性能碳纖維生產基地,以滿足新能源汽車、民用航空等高端工業對高性能碳纖維的增長需求,推動我國碳纖維行業趕超世界先進水準。康得新如果碳纖維能夠取得突破,未來的前途不可限量。

所以,康得新依靠比較確定的光學膜、裸眼3D、碳纖維組成了成長的接力棒,未來成長的確定性比較強。

三、為什麼現在買

1、正是產能釋放的時間

康得新從2012年的時候,開啟1輪高增長,當時也是產品通過京東方認證、通過三星認證,公司推進股權激勵,以2011年淨利潤為基數,2012-2014年相對於2011年的淨利潤增長率分別不低於200%、360%、500%;2012-2014年淨資產收益率分別不低於12%、13%、14%。從2012年2月到2013年6月,公司的股價翻了3倍多。當時的業績驅動因素就是光學膜1期,光學膜1期的投資。光學膜1期投資45億。驅動了3年的增長。

而目前光學膜2期投資120億,原來計畫6年滿產,已幹了3年,2016年年報說預期要提前,正處於產能釋放階段的時期,未來3年120億投資的新項目滿產,可以驅動業績2018-2019年的增長。

2、是兩年半未創新高的時間,長期橫盤不漲

公司從2010年10月開始第一波上漲,漲到2011年7月,上漲時間為10個月,完成第一次3倍漲幅,調整半年後開始第2波上漲,從2012年2月到2013年的6月,時間為16個月,漲幅3倍。完成了4年10倍的漲幅。之後調整不到1年,從2014年5月的6元附近漲到2015年的23.81元,又是接近3倍的漲幅。 目前從2015年5月的高點到現在已經兩年5個月了,如果橫盤時間越長,未來上漲的概率就越大。

3、是關聯方即將完成買入的時間

1、公司2016年12月28日—12月30日,公司2016年員工持股計畫合計以均價19.22元/股買入約3,077.2430萬股本公司股票,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87%,成交總金額約59,138.03萬元。

2、截止2017年9月15日,公司2017年員工持股計畫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以“陝國投·鑫鑫向榮90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畫”名義合計買入約3,690.46萬股公司股票,買入均價21.23元/股,成交金額78,337.61萬元,約占公司總股本1.04%。2017年員工持股計畫規模為12億元,參與員工持股計畫的人員需要出資其中的4億元,約占33%,另外配資參與8億元,也是加了杠杆。

3、大股東2016年10月26日,增發2.9億股,資金48億,限售期為36個月,也就是到2019年10月26日,屆時應該業績大增,有個好價格減持繼續搞碳纖維。

2017年7月25日披露了《關於控股股東擬增持公司股份的提示性公告》,2017年9月15日,康得集團及其通過“陝國投-持盈57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畫等,增持4.2億,快增持完成了。

4、中泰創贏計畫于未來6 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等方式增持公司股份,上述增持金額合計不低於人民幣2 億元,增持後合計持有公司總股本不超過10%。共持有2.64億股,持股成本18.22元。預計是長線客。

我們的錢是自己的,不融資。而公司不行,帶2倍杠杆的,2016年員工持股1年後成本也在20塊多,現在正是2017年職工持股買進的時候,他們比我們更清楚公司的未來。目前看這個公司老闆、二股東、員工持股的價格都距離現價不遠,安全性比較高,盤面上看,大單也難以成交,短線客很少,正式買入的好時機。

說一些問題:1、該公司跟蹤半年,仍有一些地方不清楚。 2、未來裸眼3D能否成功不確定。 3、未來碳纖維能否成功不確定。4、公司在2012年年報中還披露子公司情況,但2016年反而不說子公司的經營情況,不太好跟蹤裸眼3D,和碳纖維的運作情況。 總之,還是要從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性,天下沒有完全確定的事,什麼都確定了,還能輪上你用這個價格買?公司能夠在預塗膜上戰勝世界其他競爭對手,在光學膜上不斷開拓新的天地,某些領域超越3M,未來中國公司如果能夠在裸眼3D,碳纖維上引領世界產業發展,不再跟隨其他國家,實現中國的自立自強,特別看好鐘總的身體,身體好,身體強壯,帶領企業發展,引領世界產業潮流,男兒當自強,國貨當自強。(作者:以道禦術)

戰略合作期限為三年。2017年9月6日,與三星簽訂合作協定。

種種跡象表明,公司加大了裸眼3業務的推廣。這種引領時代潮流的事做起來很辛苦,康得新在5年前就與長虹做裸眼3D的電視,而5年過去了,因為內容的匱乏,各大廠商的接受力度不夠,所以鐘總講,要做平臺、要做生態,目前,經過多年的積累,感覺快到爆發的時候了。

如果三星不認可康得新的技術,三星不會與康得新合作的,3D的東風不知道何時才能到來,但已經有了比較明顯的跡象,三星、和蘋果會引領時代的潮流的。

2、保守的利潤

未來如果能夠實現光學膜二期的利潤,裸眼3d先假設不成功,應對應19.63+29.69=50億的利潤,即可保證2019年的利潤達到50億。

如果裸眼3D技術在未來2年內能獲得各類推動,從目前的各類跡象看,有加速的趨勢,因為2016年公司與Epica公司簽了協議,Epica在印度市場銷售康得新提供的每年不少於500萬台(套)的產品,本協定簽訂的一年有效期內(後來不清楚是否實現)。而2017年公司與飛利浦、與京東、與坤盛國際、與三星等公司關於裸眼3D業務動作頻頻,風不來也不行了,因為按公司的計畫2018年6月30日,1億片的3D模組就建成了,賣給誰呢?所以在明年關於裸眼3D,公司要在內容、生態、平臺上做很多的推動。

如果能夠實現裸眼3D對應的利潤,預計不會很多,但想像空間大,所以會促進公司估值的提升。

3、碳纖維

這個不在上市公司,而且正處於投入期,但這個才是真正的看點,材料界“皇冠上的明珠”——碳纖維,2014年鐘總就隨總理去德國,2017年5月底鐘總再與總理去德國,參見新聞《康得新鐘玉隨總理訪德 出席總理午宴並發表演講》四個企業中方企業家中,工商銀行、國家電網、阿裡巴巴都是國家萬億級別的企業,康得新集團董事長鐘玉的發言主題為《中德碳纖維輕量化創新技術合作的成果彙報》,這說明未來康得新有成長為國家幾千億市值企業的政治基礎。一個企業家想做點事太難了,如果這個事是國家戰略,是國家想做的呢?就比較容易了。其實也好理解,美國有3家企業碳纖維粗絲企業市場占比70%以上,日本有3家企業碳纖維細絲市場占比70%以上,中德合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2016年8月8日,中安信碳纖維項目投產座談會暨中安信碳纖維一期項目投產啟動儀式在河北廊坊舉行,總共投資50億。2017年9月21日上午,康得集團與山東省榮成市人民政府在北京簽訂《投資合作協定》,雙方將共同出資,在榮成市建設“康得碳穀科技專案暨年產6.6萬噸高性能碳纖維專案”。康得碳穀專案總投資500億元,計畫到2023年建成年產6.6萬噸高性能碳纖維生產基地,屆時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高性能碳纖維生產基地,以滿足新能源汽車、民用航空等高端工業對高性能碳纖維的增長需求,推動我國碳纖維行業趕超世界先進水準。康得新如果碳纖維能夠取得突破,未來的前途不可限量。

所以,康得新依靠比較確定的光學膜、裸眼3D、碳纖維組成了成長的接力棒,未來成長的確定性比較強。

三、為什麼現在買

1、正是產能釋放的時間

康得新從2012年的時候,開啟1輪高增長,當時也是產品通過京東方認證、通過三星認證,公司推進股權激勵,以2011年淨利潤為基數,2012-2014年相對於2011年的淨利潤增長率分別不低於200%、360%、500%;2012-2014年淨資產收益率分別不低於12%、13%、14%。從2012年2月到2013年6月,公司的股價翻了3倍多。當時的業績驅動因素就是光學膜1期,光學膜1期的投資。光學膜1期投資45億。驅動了3年的增長。

而目前光學膜2期投資120億,原來計畫6年滿產,已幹了3年,2016年年報說預期要提前,正處於產能釋放階段的時期,未來3年120億投資的新項目滿產,可以驅動業績2018-2019年的增長。

2、是兩年半未創新高的時間,長期橫盤不漲

公司從2010年10月開始第一波上漲,漲到2011年7月,上漲時間為10個月,完成第一次3倍漲幅,調整半年後開始第2波上漲,從2012年2月到2013年的6月,時間為16個月,漲幅3倍。完成了4年10倍的漲幅。之後調整不到1年,從2014年5月的6元附近漲到2015年的23.81元,又是接近3倍的漲幅。 目前從2015年5月的高點到現在已經兩年5個月了,如果橫盤時間越長,未來上漲的概率就越大。

3、是關聯方即將完成買入的時間

1、公司2016年12月28日—12月30日,公司2016年員工持股計畫合計以均價19.22元/股買入約3,077.2430萬股本公司股票,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87%,成交總金額約59,138.03萬元。

2、截止2017年9月15日,公司2017年員工持股計畫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以“陝國投·鑫鑫向榮90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畫”名義合計買入約3,690.46萬股公司股票,買入均價21.23元/股,成交金額78,337.61萬元,約占公司總股本1.04%。2017年員工持股計畫規模為12億元,參與員工持股計畫的人員需要出資其中的4億元,約占33%,另外配資參與8億元,也是加了杠杆。

3、大股東2016年10月26日,增發2.9億股,資金48億,限售期為36個月,也就是到2019年10月26日,屆時應該業績大增,有個好價格減持繼續搞碳纖維。

2017年7月25日披露了《關於控股股東擬增持公司股份的提示性公告》,2017年9月15日,康得集團及其通過“陝國投-持盈57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畫等,增持4.2億,快增持完成了。

4、中泰創贏計畫于未來6 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等方式增持公司股份,上述增持金額合計不低於人民幣2 億元,增持後合計持有公司總股本不超過10%。共持有2.64億股,持股成本18.22元。預計是長線客。

我們的錢是自己的,不融資。而公司不行,帶2倍杠杆的,2016年員工持股1年後成本也在20塊多,現在正是2017年職工持股買進的時候,他們比我們更清楚公司的未來。目前看這個公司老闆、二股東、員工持股的價格都距離現價不遠,安全性比較高,盤面上看,大單也難以成交,短線客很少,正式買入的好時機。

說一些問題:1、該公司跟蹤半年,仍有一些地方不清楚。 2、未來裸眼3D能否成功不確定。 3、未來碳纖維能否成功不確定。4、公司在2012年年報中還披露子公司情況,但2016年反而不說子公司的經營情況,不太好跟蹤裸眼3D,和碳纖維的運作情況。 總之,還是要從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性,天下沒有完全確定的事,什麼都確定了,還能輪上你用這個價格買?公司能夠在預塗膜上戰勝世界其他競爭對手,在光學膜上不斷開拓新的天地,某些領域超越3M,未來中國公司如果能夠在裸眼3D,碳纖維上引領世界產業發展,不再跟隨其他國家,實現中國的自立自強,特別看好鐘總的身體,身體好,身體強壯,帶領企業發展,引領世界產業潮流,男兒當自強,國貨當自強。(作者:以道禦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