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江西)原創古箏藝術節國慶在昌隆重開幕

中國(江西)原創古箏藝術節10月2日在昌隆重開幕, 本次藝術節以“藝術盛宴·文化集聚·創意發展”為主題。

此次活動是全國唯一一個以原創為主題的古箏藝術盛會, 也是江西省內唯一一個以單個藝術為切入口, 較為全面地彰顯贛鄱文化內涵的藝術活動。 整個活動內容豐富、亮點紛呈、充滿創意。

組委會負責人蘇淼表示, 依託江西為古箏實物出土地(策源地)的文化背景, 舉辦中國(江西)原創古箏藝術節, 以古箏文化為切入口, 較為全面展示彰顯贛鄱文化內涵, 必將吸引社會各界的關注。 同時, 對推動江西省文化藝術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為建設“文化江西·藝術江西”助力。

本次活動為期5天, 全球首部民族器樂原創詩樂集《贛鄱·翌日》作為開幕劇碼, 與廣大文化愛好者見面。 同時舉辦全國古箏藝術菁英展演、《贛鄱·翌日》主創團隊媒體見面分享會、箏樂教育專家點評、專家講座、青年演奏家原創新作品專場音樂會、全國優秀學生代表展示音樂會暨頒獎典禮、箏界名師新協奏曲交響樂音樂會等16場重要活動。

有來自江西、廣東、湖南、湖北、內蒙古、遼寧、四川等19個省市1200余名箏樂文化愛好者報名參加。 參與本次古箏藝術節各項活動將達到7000人次。

《贛鄱·翌日》或將成為江西省文化宣傳新名片

全球首部民族器樂原創詩樂集《贛鄱·翌日》, 以江西自然風光和人文歷史為背景, 是一部具有獨創性的以中國傳統音樂彰顯東方美學與哲學的原創作品。 從多個角度展現了江西本土最具代表性的獨特風景和特色文化, 在演繹器樂的同時以美景、文化和劇情貫穿其中, 堪稱舞臺上的贛鄱文化宣傳片, 劇場版的“江西風景獨好”。

在全面復興傳統文化背景下, 江西“物華天寶, 人傑地靈”, 有著悠久的歷史, 贛鄱文化更是源遠流長, 絢麗璀璨。 該劇立足于贛鄱文化, 以古箏為主要載體, 兼配琵琶、笙、二胡、大鼓、塤、古琴、尺八等其它民族樂器, 同時在浩瀚的贛鄱文化中選取了其中的陶瓷、儺、茶、書院、民居、戲劇、佛家、道家等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進行全新演繹。

同時, 將古老的箏與創意舞蹈、行為藝術、古韻舞美、禪意服裝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有機結合, 通過“翌日”的時間概念, 日月交替之間,

演繹出一場古老傳統文化與現代美學觀念間穿越時空的對話, 將贛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無窮魅力體現得淋漓盡致。

《贛鄱·翌日》或將為國內投資規模最大的原創民族器樂詩樂集

據瞭解, 《贛鄱·翌日》創作歷時15個月, 包括主創團隊在內, 前後共計270餘位工作人員參與, 總投資已逾千萬。

總導演由國家文化部文華金獎獲得者、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閉幕式策劃、著名導演王濤(薩迦多吉)擔任, 舞臺美術與服裝設計由著名舞美和服裝設計師韓春啟領銜, 音樂由著名青年作曲家、音樂製作人呂亮擔任, 編排由著名舞蹈藝術家崔濤和趙可忻擔任。 同時邀請了國內著名的器樂演奏家擔任主要演員。

其製作的精良程度、資金投入、演出陣容、創意展現等多方面均超過同類型的劇碼, 成為迄今國內投資規模最大的原創民族器樂詩樂集。

“我們堅持立足江西本土文化,深入挖掘文化元素,以國際化的語境和視野創意展現文化內涵。同時,為推動江西省古箏藝術教育事業的發展,推動傳統文化的復興與融合,弘揚普及傳統文化教育貢獻微薄力量。為建設富裕美麗幸福江西豐富文化內涵。”本次藝術節發起人、青年古箏演奏家、贛鄱書院藝術總監王淼向記者說道。

全球首部民族器樂原創詩樂集《贛鄱·翌日》舉行主創團隊媒體見面分享會

藝術節期間,在南昌前湖迎賓館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了全球首部民族器樂原創詩樂集《贛鄱·翌日》主創團隊媒體見面分享會。來自中央和省市60餘家媒體記者、主創團隊、器樂演員出席了分享會。

詩樂集《贛鄱·翌日》由南昌市青山湖區贛鄱書院獨資出品打造。總策劃的出品團隊平均年紀23歲。

詩樂集《贛鄱·翌日》總導演王濤表示:

“這樣一台演出是一次全新的嘗試,這也是全國第一部以單一器樂為主體呈現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演出,江西雖然地處一隅,但江西文化千百年來卻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和引領,這台演出最終能達到這樣完美的效果,真是依託於贛鄱大地這厚重的文化積澱。這台演出在審美上著力於塑造中國意境,在舞臺視覺呈現上充分借鑒了中國山水畫的風格與意向,追求簡潔唯美夢幻的表演效果,從容淡定的表演狀態。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的聲光電完美融合,從而達到國際化的演出水準。”

詩樂集《贛鄱·翌日》設計總監、中國著名舞美和服裝設計師韓春啟和大家分享時,表達了《贛鄱·翌日》突出的三個特點:其一,追求一種中國與國際共識的審美形態。有自己文化的獨特,有國際的視角,有普世價值的審美觀。其二,追求一種承載傳統與現代的文化平臺。文化的傳承不是做夢能完成的,他需要具體的形式。好聽好看的典雅與俗美,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原則。其三,回歸真實的文化創作。合適的題材、規模和創作樣式,讓這種文化演出可以走得動,演得起,看的起。

詩樂集《贛鄱·翌日》作曲與音樂總監呂亮表示:每一個篇章的音樂都是根據每一個篇章的特色文化來打造作曲,從音樂中能感受到江西的特色文化。特色靈動,變化豐富,充滿活力,詩情畫意。

詩樂集《贛鄱·翌日》總策劃、出品人蘇淼表示:詩樂集《贛鄱·翌日》是一部以江西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歷史為創作背景,獨創性地以中國傳統民族器樂音樂彰顯東方美學與哲學的原創詩樂集作品。貫穿“綠色江西·生態江西·文化江西”的發展理念。為富裕美麗幸福江西提升文化內涵。

同時表示,無論從音樂、舞美、燈光、服裝等當面,都深深體現了中國表達和中國意境。

本次首演之後將陸續在江西省內11各地級市巡演,元旦節在重慶開始省外巡演。預計明年6月開始進行歐洲巡演。

成為迄今國內投資規模最大的原創民族器樂詩樂集。

“我們堅持立足江西本土文化,深入挖掘文化元素,以國際化的語境和視野創意展現文化內涵。同時,為推動江西省古箏藝術教育事業的發展,推動傳統文化的復興與融合,弘揚普及傳統文化教育貢獻微薄力量。為建設富裕美麗幸福江西豐富文化內涵。”本次藝術節發起人、青年古箏演奏家、贛鄱書院藝術總監王淼向記者說道。

全球首部民族器樂原創詩樂集《贛鄱·翌日》舉行主創團隊媒體見面分享會

藝術節期間,在南昌前湖迎賓館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了全球首部民族器樂原創詩樂集《贛鄱·翌日》主創團隊媒體見面分享會。來自中央和省市60餘家媒體記者、主創團隊、器樂演員出席了分享會。

詩樂集《贛鄱·翌日》由南昌市青山湖區贛鄱書院獨資出品打造。總策劃的出品團隊平均年紀23歲。

詩樂集《贛鄱·翌日》總導演王濤表示:

“這樣一台演出是一次全新的嘗試,這也是全國第一部以單一器樂為主體呈現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演出,江西雖然地處一隅,但江西文化千百年來卻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和引領,這台演出最終能達到這樣完美的效果,真是依託於贛鄱大地這厚重的文化積澱。這台演出在審美上著力於塑造中國意境,在舞臺視覺呈現上充分借鑒了中國山水畫的風格與意向,追求簡潔唯美夢幻的表演效果,從容淡定的表演狀態。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的聲光電完美融合,從而達到國際化的演出水準。”

詩樂集《贛鄱·翌日》設計總監、中國著名舞美和服裝設計師韓春啟和大家分享時,表達了《贛鄱·翌日》突出的三個特點:其一,追求一種中國與國際共識的審美形態。有自己文化的獨特,有國際的視角,有普世價值的審美觀。其二,追求一種承載傳統與現代的文化平臺。文化的傳承不是做夢能完成的,他需要具體的形式。好聽好看的典雅與俗美,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原則。其三,回歸真實的文化創作。合適的題材、規模和創作樣式,讓這種文化演出可以走得動,演得起,看的起。

詩樂集《贛鄱·翌日》作曲與音樂總監呂亮表示:每一個篇章的音樂都是根據每一個篇章的特色文化來打造作曲,從音樂中能感受到江西的特色文化。特色靈動,變化豐富,充滿活力,詩情畫意。

詩樂集《贛鄱·翌日》總策劃、出品人蘇淼表示:詩樂集《贛鄱·翌日》是一部以江西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歷史為創作背景,獨創性地以中國傳統民族器樂音樂彰顯東方美學與哲學的原創詩樂集作品。貫穿“綠色江西·生態江西·文化江西”的發展理念。為富裕美麗幸福江西提升文化內涵。

同時表示,無論從音樂、舞美、燈光、服裝等當面,都深深體現了中國表達和中國意境。

本次首演之後將陸續在江西省內11各地級市巡演,元旦節在重慶開始省外巡演。預計明年6月開始進行歐洲巡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