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票均收入下降1.68元 順豐年報揭露快遞業增速放緩困局

(王瀟雨/攝)

剛剛完成更名的順豐控股於3月12日晚間發佈了其2016年業績報告, 正如此前預計的那樣, 實現歸屬上市公司淨利潤41.80 億元,

同比增加112.51%。 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仍達26.43億元, 超過了此前承諾的21.85億元利潤預期。

順豐控股同時還披露了其近3年快遞業務的票均收入分別達到了23.61元、23.83元和22.15元, 這一顯著超越同業的盈利能力也顯示出順豐控股作為中國快遞行業標杆企業受到資本市場追捧的關鍵因素。

但競爭對手在資本的作用下逐漸開始走出價格戰的泥沼, 並試圖加大投入重構服務爭奪高端快遞市場份額, 同時整個快遞產業增速放緩的外部環境下, 即便是順豐也出現票均收入下降的現象。

順豐控股2016年度的毛利率為19.69%, 較上年度持續經營業務部分毛利率下降0.73%。 按照順豐方面的說法, 這應與快遞業前三大成本“員工薪酬、外包成本及運輸成本”合計占收入比上升1%相關。

在剝離了此前短暫嘗試但並不成功的商業零售等業務之後, 目前順豐控股99.4%的的收入來源於速運物流主業, 長期以來建立的差異化競爭策略, 使其在中國中高端快遞市場上佔據絕對的優勢。 但與歐美市場前幾名幾乎佔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的優勢地位相比, 目前已經上市的幾大民營快遞巨頭市場份額加起來尚未達到這樣的優勢地位, 而順豐控股的業務量在這其中同樣無法領先于競爭對手。

“如果我們以國際快遞公司做對標, UPS、FedEx、 USPS 和 DHL 合計占美國快遞市場份額的 97%, 形成典型寡頭壟斷格局。 核心原因在於快遞業存在顯著的網路效應加規模效應, 首先需要建立跨地域的服務網路,

而且需要足夠量的業務支撐, 龍頭企業才能將成本降低到社會可以承受的水準。 隨著業務量的增長, 龍頭企業繼續降低成本, 創新服務, 保持自身競爭優勢。 ”順豐控股相關方面人士解釋。

時效性和服務等方面的優勢是可以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和資訊技術的投入, 以及加大人力成本的投入而實現提升, 因此擺在順風控股面前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在於:通過什麼路徑來保持其“護城河”的深度。

這從順豐控股此前披露的上市定增募集資金的用途可以有較為清楚地判斷, 其募集的不超過80億元資金將投資於幹纖網路、航空機隊以及資訊平臺等專案建設。

順豐控股方面人士表示, 其快遞物流主業也正在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2016年傳統的國內快遞業務比例進一步下降, 而門檻較高利潤豐厚的國際快遞、冷鏈物流、重貨等新興業務的收入已經從2015年占營業收入的14.9%提升至2016年的19.31%。

其中重貨運輸2016年營收達23.4億元, 同比增長96.23%, 而作為未來戰略性業務佈局的冷鏈運輸目前網路覆蓋已達56個城市及周邊區域。 其中有59座食品冷庫、71條食品運輸幹線, 2座醫藥冷庫、12條醫藥幹線, 業務領域延伸至食品、醫藥、電商及零售等多個領域。 2016年營業收入達13.55億元, 同比增長93.03%。

而在跨境電商的推動下需求被迅速釋放的國際快遞業務則是目前順豐較其他國內民營快遞企業最大的優勢之所在, 而這也是國內快遞企業下一步爭奪的焦點。

順豐控股方面透露, 其國際業務已經覆蓋南亞、韓國以及美國華人聚居區,

過去三年裡國際業務一直保持高速增長, 2016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09%。

讓我國快遞業走出國門、進軍海外市場也是“十三五”時期的重要目標。 《規劃》提出, 鼓勵重點快遞企業以服務跨境電商、伴隨國內企業境外發展等為契機, 銜接境外物流體系, 構築立足周邊、覆蓋“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跨境網路。

已經建立其包括36架自有及租賃15架全貨機的中國最大貨運機隊是順豐控股進軍國際快遞業務的最大優勢之所在, 目前順豐航空每日飛航約3000架次, 航線網路覆蓋中國大陸、香港、臺灣以及海外等24個國家和地區。

雖然與美國聯邦快遞超過600架貨運機隊的規模還有非常大的差距, 但順豐航空即將在湖北鄂州參與建設亞洲規模最大的專用貨運機場, 同時仍在尋求訂購更多的貨機,其貨運航空業務的增速和佈局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仍然是保持與競爭對手在時效和服務品質方面差距的關鍵因素。

在年報中,順豐控股將同城配送業務確定為新的重點業務方向,準備借助自身在資訊技術方面的優勢與商超、餐飲等領域企業進行合作,目前已經建立起近4000人的配送團隊,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似乎也是在此前通過線下門店試水O2O業務失敗之後,從另一個方向重新切入這個領域的新嘗試。

同時仍在尋求訂購更多的貨機,其貨運航空業務的增速和佈局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仍然是保持與競爭對手在時效和服務品質方面差距的關鍵因素。

在年報中,順豐控股將同城配送業務確定為新的重點業務方向,準備借助自身在資訊技術方面的優勢與商超、餐飲等領域企業進行合作,目前已經建立起近4000人的配送團隊,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似乎也是在此前通過線下門店試水O2O業務失敗之後,從另一個方向重新切入這個領域的新嘗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