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挖掘機指數”反映了多少經濟現實?

9月25日, 工人在河北魏縣賀祥社區建設工地施工。 圖/新華社

文/ 畢舸

近日, 全球範圍內出現了一個熱點名詞——“挖掘機指數”, 用來反映基礎設施建設、採礦等領域的活力,

進而評估某國某地區的宏觀經濟情況。 據報導, 2014年6月,國內大挖掘機的平均開工時間76.03小時,2015年6月開工時間72.9小時,2016年6月88.7小時,2017年6月達到113.35小時,同比增長28%。 有分析指出, “挖掘機指數”反映了中國經濟走向回暖。

國內“挖掘機指數”高漲, 大致可歸納為三大原因:一、煤炭等能源產業需求量增大;二、國內基建增速維持16%-18%左右的較高增速;三、儘管目前處於宏觀調控期, 但下游房地產投資仍舊處於較高水準。

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最為重要的引擎之一, 是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之一。 從“挖掘機指數”可以看出, 其中相當部分的投資, 面向農村基礎設施和城市群之間的交通基礎設施, 這樣的投資大可理解為城市高級化和城鄉深度一體化的奠基,

符合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內在需求。

但也要看到的是, “挖掘機指數”所體現的另一部分指數, 也即房地產、煤炭、工程機械等領域都屬於強週期行業, 容易受政策、市場環境等各種因素影響, 從而出現波動。

以房地產行業為例, 由於政策效應具有延後性, 因此宏觀調控對於房地產上下游的影響面, 在未來會持續擴大。 有研究機構認為, 房地產投資增速預計將在三、四季度開始緩步下行。

挖掘機在惠安堡鎮隧道內施工。 圖/新華社

而煤炭行業在2016年經歷了價格“回升—瘋長—降溫”三個階段, 今年上半年價格緩慢回溫。 不過也要看到, 煤炭行業去產能任務依然艱巨。 十三五時期煤炭消費比重要降低到58%以下, 每年需要化解、淘汰過剩落後產能8億噸左右。 因此, 煤炭行業對於“挖掘機指數”的支撐力量有限。

中國經濟正經歷從投資主導型向內部消費驅動型轉變的過程, 目前面臨的關鍵任務就是突破傳統增長模式瓶頸, 對落後產業全面調整,

實現真正的提質增效。 “挖掘機指數”既反映了中國基礎建設回暖, 也說明煤礦、房地產等領域投資依然保持在一個高水準, 要注意不能重蹈以往週期性波動的覆轍。

“挖掘機指數”是一個不錯的經濟預測指標, 但不能因為這一指數高漲, 就過於歡喜。

近年來對於煤炭產業的結構性調整、地方基建環保“一票否決制”的推行, 說明不能過度依賴基礎建設拉動經濟增長, 避免重量不重質, 已經逐漸成為從社會到政府的共識所在。

“挖掘機指數”指向的基建投資和投入增加, 帶來了經濟增長。 但中國經濟不能過於依賴能源產業和基建產業, 我們需要新的經濟增長方式, 那些更具有創新性的新興產業, 才是中國經濟的未來。

□畢舸(媒體人)

編輯:思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