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場與西方的海戰實力懸殊,但中國卻取得大勝,甚至影響了世界

中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都算是世界上的強國, 但是自從西方進行了文藝復興以及資本主義革命後, 世界格局便慢慢發生了改變,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場戰役正是文藝復興後中國與荷蘭發生的一場規模不大的海戰, 荷蘭在十七世紀以後慢慢變成了海上的霸主, 被人們稱為“海上馬車夫”, 可想而知他們的實力, 而在當時中國正處於明朝末期, 這個大國正在慢慢衰落, 而且在那時明朝算是內憂外患, 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 明朝卻在這場戰役中取得了勝利, 並影響了世界。

先由荷蘭這方面來說, 他們崛起後就開始膨脹, 想要獲取更多的財富, 便把罪惡的雙手伸向了中國, 但是自大的荷蘭卻想要獨佔東方市場, 可他根本沒有考慮到自己到底能不能消化的了, 於是摩擦和矛盾便開始積累。 中國這方面根本不買荷蘭的賬, 不管荷蘭是來硬還是來軟,

明朝都不理他, 相反中國還專門特許西班牙和葡萄牙與自己進行貿易, 這樣的舉動使荷蘭一方惱羞成怒。 1624年, 荷蘭不僅侵佔了臺灣, 還帶領著十三艘戰艦攻擊了澳門, 並且一直進犯到了廈門, 封鎖廈門灣, 以此來要脅明朝打開貿易之門。

雖然明朝已經遲暮,

但還是非常硬氣的, 首先要求荷蘭人賠償戰爭損失, 交出臺灣, 這樣才有資格談判, 荷蘭當然也不傻, 肯定不會妥協的, 雙方僵持不下, 戰爭一觸即發。 雖然荷蘭擁有當時最為先進的戰艦, 但是明朝這邊當時的海盜力量也非常強大, 在這場戰爭之前, 明朝就招安了一波最強大的海盜, 他的頭目叫做鄭芝龍, 他雖然被官府招安, 但在背地裡也沒有丟下老本行, 實力還是不容小覷。 而在荷蘭偷襲廈門的這一戰中, 鄭芝龍損失了十艘戰船, 所以他這邊是非常惱怒荷蘭的, 於是他動用自己的江湖令, 開始發出懸賞, 招募參戰者, 給出的銀兩也非常大氣。 另一方面, 崇禎皇帝也下令要嚴懲荷蘭, 於是兩方結合在一起誓死將荷蘭趕出中國。

得知明朝開始備戰, 荷蘭這方面也開始準備, 他們找來了鄭芝龍的死對頭, 也是一個海盜, 兩夥勢力勾結在一起準備應戰。 1633年10月, 明朝水師攻擊了停泊在料羅灣的荷蘭主力戰艦, 要知道當時荷蘭的戰艦個個都在1000噸以上, 裝載的火炮也在20門以上,

而中國的戰艦體積都比較小, 可以說這一戰的實力非常懸殊。 不過鄭芝龍在之前就積極模仿荷蘭戰艦, 並且引進了英國的火炮裝置, 採用了火海戰術, 直撲荷蘭主力。 在這一戰中, 荷蘭最厲害的戰艦蓋倫船被燒毀了兩艘, 三艘被擊沉, 一艘被俘虜, 他們所勾結的另一夥海盜也全軍覆沒, 明朝只陣亡了86名戰士, 重傷132名。

這場戰役使荷蘭傷亡慘重,明朝也一戰成名,在以後的200年內沒人敢再大肆騷擾中國沿海,荷蘭也不得不每年交付12萬法郎進貢以謀取貿易合作。而在這之後不久,荷蘭也衰落,最終推出臺灣,被英國取代了海上霸主的地位。明朝雖然在十一年後也崩潰了,但這一戰不僅改變了中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世界,也幫助清朝收復臺灣做了鋪墊,但清朝卻選擇閉關鎖國直至滅亡!

本文由前《人物》專欄作者:漫路撰寫

喜歡的話就點個關注吧,聽說加一個關注就多一個雞腿哦~

本文為曉中外作者漫路原創內容,禁止轉載,如有發現我們將嚴肅處理;本文部分圖片為網路圖片,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這場戰役使荷蘭傷亡慘重,明朝也一戰成名,在以後的200年內沒人敢再大肆騷擾中國沿海,荷蘭也不得不每年交付12萬法郎進貢以謀取貿易合作。而在這之後不久,荷蘭也衰落,最終推出臺灣,被英國取代了海上霸主的地位。明朝雖然在十一年後也崩潰了,但這一戰不僅改變了中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世界,也幫助清朝收復臺灣做了鋪墊,但清朝卻選擇閉關鎖國直至滅亡!

本文由前《人物》專欄作者:漫路撰寫

喜歡的話就點個關注吧,聽說加一個關注就多一個雞腿哦~

本文為曉中外作者漫路原創內容,禁止轉載,如有發現我們將嚴肅處理;本文部分圖片為網路圖片,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