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外國人用了五六年中國人才用?國外新藥在國內上市有望提速

新京報快訊近十年來, 在中國上市一些新藥平均要比歐美晚5-7年, 今後這一局面有望改變。 9日,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員表示, 中國接受境外臨床試驗資料, 目的是要減少重複試驗, 降低研發成本, 提高上市效率。

8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佈了《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的創新的意見》, 明確“接受境外臨床試驗資料”, 在境外多中心取得的臨床試驗資料, 符合中國藥品醫療器械註冊相關要求的, 可用於在中國申報註冊申請。 對在中國首次申請上市的藥品醫療器械, 註冊申請人應提供是否存在人種差異的臨床試驗資料。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吳湞表示, 我國現行政策要求進口的創新藥,

必須要在國外獲准上市後才可以到國內來申請上市。 比如創新藥在國外完成一期臨床以後, 才可以到國內申請來臨床試驗, 就是晚一步, 慢半拍, 做不到與國際同步, 某種程度上遲滯了一些國外創新藥在中國批准上市。

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的統計資料顯示, 2001年到2016年, 發達國家批准上市的創新新藥433種, 在中國上市的只有一百多, 只占30%。 近十年來, 我國上市的一些典型的新藥, 上市的時間平均要比歐美晚5-7年, 國外已用了六七年了, 中國才上市。

9日, 國家食藥監總局藥品化妝品註冊司司長王立豐表示, 接受境外臨床試驗資料目的是要減少重複試驗, 降低研發成本, 提高上市效率。 國外的一些新藥到我國上市有延時期,

為了縮短延時期, 提高我國老百姓藥品的可用性而提出這個措施。

王立豐介紹, 過去我們要求到我國上市的藥品必須要在我國開展臨床試驗, 其目的是為了保證這些藥用在中國人身上能夠安全有效。 這次提出接受境外臨床試驗資料是有條件的, 首先應該符合在我國註冊相關的要求, 同時還應該證明不存在人種差異, 因為西方人和東方人在用藥方面還是有一些差異, 所以需要避免這種差異。

他表示, 我們將完善臨床試驗資料管理的指導原則, 進行細化。 同時, 還要加強臨床試驗的監督檢查, 派檢查員到境外臨床試驗機構進行現場檢查。 通過建立境外臨床試驗的檢查機制, 逐步加大對境外臨床試驗的檢查力度,

保證境外臨床試驗資料能夠準確。 臨床試驗委託協定簽署人和臨床試驗研究者是臨床試驗資料的第一責任人, 需要對臨床試驗的可靠性承擔法律責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