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南方東英餘睿:ETF,從理論到實戰的全方位解讀

作者:餘睿

編者按:格隆匯·匯說第四期《一起聊聊ETF的那些門道》於9月28日在深圳完美落幕。 港股已經牛了9個月了, 你跑贏指數了嗎?此次匯說,

格隆匯特攜港交所、銀河國際、南方東英等機構帶來了一場ETF的分享盛宴, 行業資深專家告訴你如何避免風險, 如何超越恒指, 如何投資全世界。

本次分享來自南方東英余睿先生關於ETF從理論到實戰的全方位解讀, 余睿先生的演講專業又不失幽默, 深入淺出的闡述了ETF的投資之道, 相信大家不虛此行。

謝謝大家, 我叫餘睿, 來自南方東英資管公司。 首先給大家做一個非常簡短的介紹, 南方東英可能大家看到這個名字覺得有點熟悉, 其實國內南方這兩個字是南方基金, 總部就在深圳。 東英集團是香港的一個上市公司, 所以南方東英是中國第一個以中資背景為背景, 在香港成立的一家公司, 他是一家合資公司。

今天主要的內容其實非常簡單, 我們主要是想讓大家更深入瞭解ETF這個產品的好處, 跟個股的區別是什麼?ETF其實也可以跟個股合起來使用, 如何使用ETF跟個股來做投資的組合?

第一點我覺得很重要, 是洗腦篇。 我們來看一下我們的投資理念還有老外的投資理念。

我並不是說崇洋媚外, 有的東西我們真的非常值得借鑒和學習。

第二點, ETF和個股的簡單介紹, 讓大家瞭解一下這兩個產品的基本不同點, 然後怎樣把兩者的優點結合起來做一個投資組合。

第三點, ETF的開拓篇, 你是我的眼, 賣個關子, 等下大家就知道是什麼意思。

第四點, 是非常簡單的ETF投資策略和結合個股使用的一些投資組合。

一、洗腦篇——我們 vs 老外

為什麼首先要洗腦?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中國A股的歷程, 以前A股90%都是散戶, 簡單來講都是國內的大媽, 所以A股波動很高, 因為大媽不理性。 比如說, 幾十萬的交易帳戶, 幾個月內可以做到幾個億的交易量, 所以大家非常不理性。

今年6月MSCI已經決定把A股納入它的指數, 現在又有了滬港通、深港通,

A股慢慢對外開放, 特別是對海外機構開放, 雖然現在步伐緩慢, 但未來的五年、十年, 更多的機構和海外投資者參與到A股市場裡面, 這些大媽的思想都會被衝擊, 那我們的投資理念也應該受到影響或做一點改變。 所以我覺得現在來洗腦是非常有必要, 也非常值得去學一下老外是怎麼來交易這些投資的, 是怎麼來進行投資市場分配的。

所以洗腦篇我想首先給大家看一個圖, 巴菲特。

巴菲特被稱為神的男人, 大家都覺得他是神, 剛剛陳總也分享了一個經典案例, 巴菲特跟對沖基金的一個賭注, 很明顯巴菲特贏了。 第二, 巴菲特說了一句話, 如果有一天他不幸死去, 他會把遺產放在低成本的ETF, 這句話完整地來說是放90%在標普500的ETF, 另外10%買一個美元國債的ETF。 為什麼作為個股價值的投資者會留下這樣一句, 那麼為什麼他會留下這樣一句話給他的老婆和家人呢?

其實大家可以看巴菲特的資產, 他年輕的時候也是個屌絲, 很窮, 非常窮, 一直到了差不多六七十歲的時候才有了一點錢, 到了八十歲的時候他的錢才變得越來越多,所以上面這個圖大家可以看到什麼呢?

巴菲特的投資是靠什麼?是靠耐心,是靠複利。

什麼是複利呢?你銀行的錢會越滾越多,因為利上加利!所以這個圖是這樣的指數增長,而不是慢慢的增長。所以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跟ETF非常相似,所以他就留下了這句話給他的老婆。

為什麼他老婆不能像巴菲特現在這樣投資?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投個股,為什麼我們要看研報,因為我們沒有其他管道。我們去一個上市公司,我們要去見他管理層,但是我們見得到嗎?個人投資者見不到。我們想去見工廠,他給你看嗎?保安可能馬上把你打出來。

這些我們一般投資者是做不到的,所以個股的話,特別是對個人投資者有不公平性的存在。我並不是說個股不好,如果你對一個行業或股票非常瞭解,你還是可以選擇個股,但如果你對這個公司或行業的資訊獲取管道有限的時候,我覺得ETF是非常好的方式。所以巴菲特給他的老婆建議就是,我死了你就買兩個ETF,一個是標普500,另外一個就是債券的ETF。

我們接下來看一下歐美的ETF和亞太ETF的總量還有它的增長。

其實在12年前,從2005年,ETF的整體規模非常小,但成長至今全球ETF的總量已經達到5萬億美金,大家可以想像,這個增長非常快。然後截止至今,歐美占比其實是占了74%,亞太占3%,為什麼有這麼懸殊的差距,其實我覺得就是投資理念的非常不一樣。

我們看一下這個表格,大家儘量對號入座,看看自己有沒有這樣的一些特徵。

我們先看老外,他們開口就問風險是什麼,我該如何規避我的風險。通常我們來國內見客戶,有些人說你們的產品聽說很好,年化收益是多少,保本嗎,有20%嗎?少了20%別跟我談。

你覺得這樣的理念是正確的嗎?你們先對比一下。

老外崇拜的人就是10年都能持續給你正回報的人,可能每年只有5%,他們不想輸錢,可能每年只有3%-5%的正回報,但他不想你輸錢。但是我們崇拜的人是誰呢?扛著幾百倍杠杆,去操縱期貨的那些人,可能他只有幾萬塊,一下變成了億萬富翁。然後你覺得,哇!這個人好NB阿,他是神,我每天要把他供著。其實他第二天就輸光了,他也不會告訴你,你還是覺得他是神一樣的存在。

老外接受的理念是什麼?老外接受的理念就是,管理好下行風險,那麼上行的回報會自然而然就來了。我們的理念是,兄弟,有沒有什麼內幕消息給我透露一下。

設想一下你有100塊錢,100塊變成50塊只下跌了50%,但反過來,你50塊回到100塊要增長多少?你要翻倍才能回到100塊,所以說這句話就證明了,下行風險對投資管理來說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其實很多海外的,不管是個人投資者還是專業的基金經理,他們其實看得更多的是潛在風險,有時候我們去看他們的表現,特別是一些知名的公司,一看年化收益率才7%、8%,好少啊,我們隨便一天就可以賺20%。其實人家看中的是所謂的夏普比率,他賺這個錢是付出了多大的潛在風險而賺來的。

投資方式也不一樣,他們比較保守,追求的是複利效果,類似巴菲特剛剛的圖,巴菲特真正開始變成非常有錢的時候,差不多是已經晚年的時候。我們的投資風險是高風險、高杠杆,我們偏向於追求心跳把。就算輸得傾家蕩產、一無所有也感覺無所謂。

他們的投資目的是更像一個長遠投資計畫的安排,因為複利,我投20年、30年,雖然我每年只賺3%-5%,但通過這個複利效果,我退休的時候可能就有幾千萬,這個複利效果非常驚人的。我們的投資目的就是想證明我非常NB,我一天就可以賺50%。他們的本質更像投資,我們比較像搞傳銷和賭博,因為搞圈子所謂的內幕消息。

我覺得這個投資理念現在非常有必要去證實一下我們一些錯誤的觀點,然後來借鑒一下其他人的觀點。也正是因為這些投資理念的不一樣,其實到我們退休的時候可能會發生的一部情景是這樣的:就是你看老外這麼醜,在亞洲撩著妹子,我們在餐廳洗盤子然後想為什麼我不是李嘉誠的私生子。

這可能就是一念之差,可能你現在想不到,或許你有幾千萬,你去隨便亂投,而不在乎你的下行風險,但這可能真的是我們到來的結局。雖然這有可能很搞笑,但我是非常嚴肅說的。

我跟大家總結一下,這幾點非常重要。我也是格隆匯忠實的粉絲,最近幾天格隆匯在微信號也發佈的一篇文章叫投資要有耐心。我覺得投資的耐心非常重要,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另外我覺得還有一點非常重要,投資的紀律性。你要瞭解自己投資的一個能力吧,你的錢有多少,你有多少時間,你懂什麼,不懂什麼,你該規避什麼,所以投資的紀律性很重要,不要被蒙蔽雙眼。

一個人過來說我有年化收益20%的項目,要不要投,你一聽,好誘惑!投了,沒想到是龐氏騙局,過幾年央視就報導了,你的錢就被卷走了。

這個市場還是有很多不健全的東西,很多虛假的東西,我們千萬不要被所謂潛在巨大的回報蒙蔽了眼睛。

其次,要認清自我,規劃投資目標,你就是你,你不是王健林。王健林說我有一個小目標,先賺一個億,新聞上都在報導,每個人都要有小目標,就算你有一千萬,你要賺一億要翻十倍,每個人都為小目標奮鬥的話,其實每個人都會垮的。

所以說你要認清自己,你不是王健林、馬雲,不要看到他們這麼光鮮亮麗,他們也是十年如一日耐心熬過來的,所以認清自我也非常重要。

最後一點更重要,少聽小道消息,多看格隆匯的文章。

這是最好的總結,到晚年你一定會有一筆固定的資金來安享晚年。

關於ETF產品的基本介紹,我想再補充一點,ETF跟你買個股不一樣,你可以買一個國家,比如羅總剛剛講的印度;你也可以是買的板塊、概念,主持人剛剛講到,我們有一個新經濟的ETF,其實就像一個概念。這個概念就包含醫療板塊,包含電子IT板塊,包含保險板塊,他是尋找中國新經濟的增長點。

另外想強調的是,在港交所上市的ETF,這個沒有千分之一的印花稅,因為你買賣個股的話你是要繳納印花稅的,但ETF不管你是買還是賣,這印花稅你是免除的。所以說ETF對交易成本有比較大的節約。

目前ETF沒有納入深港通和滬港通標的之列的,但是監管層也在考慮ETF通這個可行的方案,我們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可能三年、五年我們會有ETF通,到時候大家也不用持有香港股票戶頭,就可以在國內買香港上市的ETF,借助香港ETF來買到一些美國的、歐洲的、平時接觸不到的標的。但是,目前你需要有一個港股戶口才能買到香港上市的ETF。

二、基本介紹篇——ETF vs 個股

ETF的自我更新非常容易,因為是追蹤一個指數,而指數每年會做一次或兩次的調倉,把不符合要求的公司踢出去,把符合要求的公司加進來。

如果你是一個公司的話,公司運營到一定程度,可能業務已經增長不下去了,你想要改公司的方針,還需要投資者批准,還需要董事會批准,所以說公司的自我更新非常複雜,而且不一定能成功。相反,指數的自我更新相對來說非常容易,所以指數真的是一個天然自行向上的東西,只是說它的回報會可能會比較慢。

對大類資產配置而言,個股是沒有相關標的的,但是ETF非常方便快捷。你要買權益類、債券類、黃金、原油都可以通過ETF的方式實現。

停牌影響這一點也很重要,如果你買到一個股票,可能他很好,但有一天停盤了,你想賣,賣不出去。但就算ETF下面的成分停盤或不能交易,這個ETF本身還是可以交易的。

然後回到周黑鴨的例子,分散投資這一點。我這裡是截取格隆匯的文章,應該是兩三個禮拜前發的,周黑鴨在盈利消息公佈的時候,毛利率跌了1.8%,然後當天股價就暴跌12%。

周黑鴨是很多香港投資經理都持有的,其實周黑鴨年初漲得不錯。黃色這條線是周黑鴨,從今年1月一直到5月,差不多漲了接近40%多,之後又掉下來,8月發盈利報告的時候更是一天掉了12%。

我們反過來看,白色這條線是中證的指數,是必須消費品指數,其實周黑鴨也算是必消品,是這個板塊裡其中的一個成分,這就是個股跟板塊的對比。其實周黑鴨就有點像龜兔賽跑一樣,剛開始跑的很快,一下跌回來,然後跌的更多。反之來看,雖然這個指數漲的很慢,前面沒有周黑鴨前面漲得那麼多,但一直是穩固上升的,最後甚至跑贏周黑鴨24%左右。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很多公司層面的風險你是看不到的,沒有辦法去完全預測的,就像盈利,或者是一些潛在的風險。怎麼去分散對沖這些風險呢?如果你對必消品還是很看好,你可以投一個板塊;或者你投一個國家,比如中國ETF,這些都是可以有效分散潛在風險的。

然後看你想要分散風險的程度有多大,如果你只是想分散個股公司的風險,就可以選一個區塊ETF,如果你連區塊的風險都想分散掉,可以選一個國家的ETF。

這裡也強調一下個股跟ETF的不同之處,如果你真的很瞭解一個公司,真的很會做分析,其實你也可以用個股,但要找所謂的出入點,如果在這個時候進,在這個時候出,你就很厲害。但你如果沒有辦法做到在這一點,其實ETF是更好的工具,你也不用花那麼多的時間。

第二個例子是TEVA製藥,這是一隻美股,格隆匯也發過相關的文章。白色這條線是TEVA製藥的股價,我記得沒錯的話,是因為他們的並購太過猛烈,導致主營業務的盈利縮水非常大,所以他們從今年年初到現在一直在掉,然後這一天有個20%的回彈,因為他們換了CEO,把不太重要的業務給賣了出去。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什麼呢?公司層面的風險非常難以預計,特別是製藥公司。美國的製藥公司處在一個自由的市場,他們經常會收到投資者的訴訟,比如我吃了這個藥有副作用,腿瘸了,就會告你,這些對公司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另外美國的FDA很可能會拒批你的藥物通過,通常這種消息出來的時候,股價也會大跌。所以說醫藥公司你與其選一個股,還不如考慮整個板塊。

上圖PPH這是美國的ETF,你可以看一下,同是製藥行業,TEVA跌了那麼多,整個板塊從年頭到現在卻漲了11.45%,還是不錯的回報。因為TEVA公司也是PPH裡面的成分股,但正因為ETF分散了風險,所以對整個表現的影響不是那麼大。

三、開拓篇——ETF,你是我的眼

我們再來看一下第三篇,開拓篇。

剛剛說ETF你是我的眼,大家都知道這個歌詞:你是我的眼,帶我領略四季的變換。為什麼說有四季的變換呢?其實投資也有四季,就是我們所謂的投資的經濟週期。

大家可以看到這個曲線非常明顯,總共分為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經濟萎靡期,利率低,債券價格會上升,貨幣是寬鬆的,所以就是債券流失的時候。

第二階段,萎縮已經基本見底,但股市基本上有預期的效應,所以股市慢慢回暖,所以這個階段的股市是不錯的投資。

第三階段,經濟進一步改善,股市進一步上揚,大宗商品的價格也慢慢跟起來了。

第四階段,經濟進入擴充期,股市、大宗商品繼續保持增長,但由於通脹壓力增大,利率走高,壓縮債券的價格,所以這個時候債券就是熊市。

第五階段,經濟和股市都見頂了,由於大宗商品比較晚,有lagging(滯後)的作用,大宗商品會晚一點見頂。

第六階段,經濟進入萎縮期,大宗商品下跌。

其實這就是一個大的經濟週期。

所以為什麼說“ETF是我的眼,可以帶我領略四季的變換”呢?因為你買股票、債券、大宗商品,都可以通過ETF來實現。一個非常簡單的策略:在經濟週期變化比較明顯的時候,你就在這裡買入債券的ETF,收益率沒有那麼高,但至少5%是有的。然後再不同的週期你就買入股票和大宗商品的相關ETF,非常簡單,不用做過多的分析。

第二句歌詞:你是我的眼,帶我穿越擁擠的人潮。為什麼是擁擠的人潮呢?因為國內投資真的非常擁擠,你就只能買A股、房子,現在滬港通通了,可以買點港股,然後是銀行的理財產品,擠死了。所以說A股的估值一直很高。

除了這些東西之外,通過ETF你可以買黃金、原油,甚至可以買一些比較奇怪的國家,比如埃及、希臘。大家記得以前希臘脫歐的時候嗎?那時候我就建議很多客戶去買希臘,因為那時候真的到底部了,兩三年的持有,現在至少是百分之四五十的回報。

這是一個地圖,你可以買中東的ETF,買希臘、埃及,甚至拉丁美洲,南美,巴西今年的回報非常多。

大家可能平時沒有太留意這些東西,正是因為ETF打開了你的眼,你可以投資更廣泛,帶你去其他的國家看一下潛在機會。除了國家的ETF,其實還有一些區塊的,一些新興崛起的區塊,像雲計算、AI或一些智慧方面的區塊,大家都可以通過ETF去實現。

現在來講,ETF還多了一種東西,叫“風格”。這種劃分比較有意思,是根據股票的性質來劃分,比如它是動量的,是價值的,如果你是價值投資者,也有價值型的ETF供你去參考。所以說ETF的種類非常多,可以滿足一個投資者的各種需求。

四、乾貨篇——ETF策略與投資組合及如何搭配個股

最後一點,我這裡列了最基本的兩個因素:你的時間和私房錢。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結合這兩點來想如何去投資,是不是我要做一個每天翻倍的人,這都是我們要去思考的。

當你的時間很少、私房錢也很少的時候,這種情況我為你感到惋惜、抱歉,但你還是有一些策略可以考慮的,就是ETF的定投。

當你時間很少、私房錢很多的時候,你可以考慮做ETF的組合,因為錢多,可以做比較分散的投資,買點巴西、印度,或者是賣空印度再買點中國。

當你的時間很多、錢又很少的時候,其實ETF也可以做一些比較機會型的投資,一些比較短期的,等一下我跟大家分享一下。

然後時間和錢都很多的時候,其實你可以把這三個策略做一個分配,各投30%,還有10%自己花吧。

關於定投,假設一個例子:你現在真的沒有錢,每個月只能有1000塊錢從工資裡節約出來,每個月固定這個金額,我們還是推薦金額固定,最好不要動,當你金額固定,市場下跌的時候,你每個月投一千,當市場下跌的時候你買的單位量就多了,加總起來平均成本就會下降。

在股市下行又反彈的時候,在這個點一次性買入,從A點到B點回報是0%,但如果你每個月進行定投的話,當市場波動的時候,你的平均成本其實只在九塊六毛一,還有4%的回報。所以每個月定投給你提供了還可以投資的機會,不是說你不能投資,有一千塊錢也可以投資。第二,在波動股市裡給你的潛在回報比一次性投資更多。

所以定投是給目前收入還不多的投資者一個非常好的投資工具,用這個方法去積累,再想其他的,比如向ETF組合靠近。

第二點,我想講一下ETF組合。

你時間很少,但私房錢很多,用ETF你不用花太多時間做個股層面的分析,不用去看那麼多的研報,不用去看那麼多個股的財務報表。這個方式非常簡單,你可以看一下格隆匯的新聞,今天印度發生了什麼,越南發生了什麼,中國又發生了什麼,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思路。

你可以想一下未來五年什麼可以在股票裡賺錢,首先我們覺得中國新經濟在5-10年都可以賺錢,印度也還是可以賺錢的,雖然有點討厭他,越南也是不錯的標的。大家可以看一下格隆匯的文章,他們都有寫過。

所以通過ETF,這三個國家或者是中國新經濟的概念都可以買到,不用挑個股,不用去選,不用去做那麼多的工作。如果你經常去旅行,還可以買點美國國債做對沖,更靈活一點,你可以結合一些技術指標,比如用技術分析的RSI超買超賣,當這幾個產品達到一個時限時,你覺得超買了就減少一下倉位,重新分配給比較低配的倉位。或者是用移動平均線等,這些都是結合在一起的。

我給大家看一個例子,就是這三個ETF,中國新經濟今年已經漲了36%,接下來是越南,印度,其實這三個國家今年都漲得不錯。如果你做一個等權重的配置,就是每一個產品都配33%,,第一,你把你的潛在風險減少掉了;第二,你的整個組合來講也多過20%的回報。這個組合非常簡單,但也非常實用,只要你有耐心,他的回報並不一定比你投資個股要來得差。

多時間私房錢很少的時候,我們的投機性的比較機會型的策略怎麼來做?

首先我覺得格隆匯的新聞你真的可以看一下,像我這邊截了個圖是格隆匯直播的內容。第一個新聞關於原油,你看到這個新聞可能會有非常及時的反映,對原油非常利好,但可能持有一個星期就拋了。

下一個新聞,是關於互聯網的,工行還有騰訊他們在尋求一些合作,傳統金融公司跟新型金融公司的合作,你就會有一個馬上的反應,我可以買銀行的ETF,第一是代表傳統銀行,第二是代表中國新經濟的,然後282是代表中國的傳統銀行。

你看到這個新聞會有這樣一個反應,他可能是一個利好的,不管是短期還是長期,但鑒於你的私房錢少,一兩個星期就會把倉位關掉。所以說看新聞來交易ETF是比較簡單的方式。

還有一個方式也是結合技術分析,因為技術分析是比較簡單的,基本上不用去讀太多的文章、報告。這個技術分析是用剛剛講到的移動平均線,當30天的移動平均線往上穿過60天的移動平均線,我就買入2倍杠杆的ETF,這是一個買入的信號。當30天的移動平均線往下穿出,就是賣出的信號,你就買入反向的ETF來對大勢進行看空。

你只持有10日,因為是機會性投資,你把這兩個結合起來,其實在2016年的回報可以高達26%,跟恒生比跑贏很多,而且你又不用花很多的時間,真的非常容易。

還有一個策略剛剛也提到,ETF可以和個股結合起來。

大家非常喜歡騰訊,其實騰訊一直漲,也是有回檔的時候,如果你能準確抓住回檔時機,在回檔時機買入反向的ETF,雖然目前沒有反騰訊的ETF股,但我們有反恒生的ETF股存在,因為騰訊是最大的恒指成分股之一。所以你可以間接來對沖騰訊反向回檔的風險,還想強調一點,之前也提過,ETF沒有印花稅,所以你買賣這個ETF的交易成本比較少。

還有一點,就算你想對沖騰訊,傳統的方式可能是融券,你要先去借到騰訊的票進行賣空,但融券成本是波動的,賣空騰訊的人越多,你的融券成本越高,但反向ETF的方式成本是固定的,年化成本只有1%,如果你只持有兩天就是1%除以365,那基本上就不值錢,所以你要把個股和ETF做完美結合來對沖潛在風險,這是非常值得大家考慮的點。

我的演講就到此結束了,總結起來還想強調那幾點,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不管是私房錢還是你的時間,一定要認識自己,你不是馬雲,你不是巴菲特,你的投資也不用去學他們。結合自身,通過ETF投資,也可以通過投資個股,前提是你瞭解這家公司,如果不瞭解的話ETF可以幫到你很大的忙。因為投資ETF你就是買的一個國家、區塊、概念,如果你對這個國家、區塊、概念有信心你就投他,非常簡單。

謝謝大家。

到了八十歲的時候他的錢才變得越來越多,所以上面這個圖大家可以看到什麼呢?

巴菲特的投資是靠什麼?是靠耐心,是靠複利。

什麼是複利呢?你銀行的錢會越滾越多,因為利上加利!所以這個圖是這樣的指數增長,而不是慢慢的增長。所以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跟ETF非常相似,所以他就留下了這句話給他的老婆。

為什麼他老婆不能像巴菲特現在這樣投資?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投個股,為什麼我們要看研報,因為我們沒有其他管道。我們去一個上市公司,我們要去見他管理層,但是我們見得到嗎?個人投資者見不到。我們想去見工廠,他給你看嗎?保安可能馬上把你打出來。

這些我們一般投資者是做不到的,所以個股的話,特別是對個人投資者有不公平性的存在。我並不是說個股不好,如果你對一個行業或股票非常瞭解,你還是可以選擇個股,但如果你對這個公司或行業的資訊獲取管道有限的時候,我覺得ETF是非常好的方式。所以巴菲特給他的老婆建議就是,我死了你就買兩個ETF,一個是標普500,另外一個就是債券的ETF。

我們接下來看一下歐美的ETF和亞太ETF的總量還有它的增長。

其實在12年前,從2005年,ETF的整體規模非常小,但成長至今全球ETF的總量已經達到5萬億美金,大家可以想像,這個增長非常快。然後截止至今,歐美占比其實是占了74%,亞太占3%,為什麼有這麼懸殊的差距,其實我覺得就是投資理念的非常不一樣。

我們看一下這個表格,大家儘量對號入座,看看自己有沒有這樣的一些特徵。

我們先看老外,他們開口就問風險是什麼,我該如何規避我的風險。通常我們來國內見客戶,有些人說你們的產品聽說很好,年化收益是多少,保本嗎,有20%嗎?少了20%別跟我談。

你覺得這樣的理念是正確的嗎?你們先對比一下。

老外崇拜的人就是10年都能持續給你正回報的人,可能每年只有5%,他們不想輸錢,可能每年只有3%-5%的正回報,但他不想你輸錢。但是我們崇拜的人是誰呢?扛著幾百倍杠杆,去操縱期貨的那些人,可能他只有幾萬塊,一下變成了億萬富翁。然後你覺得,哇!這個人好NB阿,他是神,我每天要把他供著。其實他第二天就輸光了,他也不會告訴你,你還是覺得他是神一樣的存在。

老外接受的理念是什麼?老外接受的理念就是,管理好下行風險,那麼上行的回報會自然而然就來了。我們的理念是,兄弟,有沒有什麼內幕消息給我透露一下。

設想一下你有100塊錢,100塊變成50塊只下跌了50%,但反過來,你50塊回到100塊要增長多少?你要翻倍才能回到100塊,所以說這句話就證明了,下行風險對投資管理來說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其實很多海外的,不管是個人投資者還是專業的基金經理,他們其實看得更多的是潛在風險,有時候我們去看他們的表現,特別是一些知名的公司,一看年化收益率才7%、8%,好少啊,我們隨便一天就可以賺20%。其實人家看中的是所謂的夏普比率,他賺這個錢是付出了多大的潛在風險而賺來的。

投資方式也不一樣,他們比較保守,追求的是複利效果,類似巴菲特剛剛的圖,巴菲特真正開始變成非常有錢的時候,差不多是已經晚年的時候。我們的投資風險是高風險、高杠杆,我們偏向於追求心跳把。就算輸得傾家蕩產、一無所有也感覺無所謂。

他們的投資目的是更像一個長遠投資計畫的安排,因為複利,我投20年、30年,雖然我每年只賺3%-5%,但通過這個複利效果,我退休的時候可能就有幾千萬,這個複利效果非常驚人的。我們的投資目的就是想證明我非常NB,我一天就可以賺50%。他們的本質更像投資,我們比較像搞傳銷和賭博,因為搞圈子所謂的內幕消息。

我覺得這個投資理念現在非常有必要去證實一下我們一些錯誤的觀點,然後來借鑒一下其他人的觀點。也正是因為這些投資理念的不一樣,其實到我們退休的時候可能會發生的一部情景是這樣的:就是你看老外這麼醜,在亞洲撩著妹子,我們在餐廳洗盤子然後想為什麼我不是李嘉誠的私生子。

這可能就是一念之差,可能你現在想不到,或許你有幾千萬,你去隨便亂投,而不在乎你的下行風險,但這可能真的是我們到來的結局。雖然這有可能很搞笑,但我是非常嚴肅說的。

我跟大家總結一下,這幾點非常重要。我也是格隆匯忠實的粉絲,最近幾天格隆匯在微信號也發佈的一篇文章叫投資要有耐心。我覺得投資的耐心非常重要,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另外我覺得還有一點非常重要,投資的紀律性。你要瞭解自己投資的一個能力吧,你的錢有多少,你有多少時間,你懂什麼,不懂什麼,你該規避什麼,所以投資的紀律性很重要,不要被蒙蔽雙眼。

一個人過來說我有年化收益20%的項目,要不要投,你一聽,好誘惑!投了,沒想到是龐氏騙局,過幾年央視就報導了,你的錢就被卷走了。

這個市場還是有很多不健全的東西,很多虛假的東西,我們千萬不要被所謂潛在巨大的回報蒙蔽了眼睛。

其次,要認清自我,規劃投資目標,你就是你,你不是王健林。王健林說我有一個小目標,先賺一個億,新聞上都在報導,每個人都要有小目標,就算你有一千萬,你要賺一億要翻十倍,每個人都為小目標奮鬥的話,其實每個人都會垮的。

所以說你要認清自己,你不是王健林、馬雲,不要看到他們這麼光鮮亮麗,他們也是十年如一日耐心熬過來的,所以認清自我也非常重要。

最後一點更重要,少聽小道消息,多看格隆匯的文章。

這是最好的總結,到晚年你一定會有一筆固定的資金來安享晚年。

關於ETF產品的基本介紹,我想再補充一點,ETF跟你買個股不一樣,你可以買一個國家,比如羅總剛剛講的印度;你也可以是買的板塊、概念,主持人剛剛講到,我們有一個新經濟的ETF,其實就像一個概念。這個概念就包含醫療板塊,包含電子IT板塊,包含保險板塊,他是尋找中國新經濟的增長點。

另外想強調的是,在港交所上市的ETF,這個沒有千分之一的印花稅,因為你買賣個股的話你是要繳納印花稅的,但ETF不管你是買還是賣,這印花稅你是免除的。所以說ETF對交易成本有比較大的節約。

目前ETF沒有納入深港通和滬港通標的之列的,但是監管層也在考慮ETF通這個可行的方案,我們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可能三年、五年我們會有ETF通,到時候大家也不用持有香港股票戶頭,就可以在國內買香港上市的ETF,借助香港ETF來買到一些美國的、歐洲的、平時接觸不到的標的。但是,目前你需要有一個港股戶口才能買到香港上市的ETF。

二、基本介紹篇——ETF vs 個股

ETF的自我更新非常容易,因為是追蹤一個指數,而指數每年會做一次或兩次的調倉,把不符合要求的公司踢出去,把符合要求的公司加進來。

如果你是一個公司的話,公司運營到一定程度,可能業務已經增長不下去了,你想要改公司的方針,還需要投資者批准,還需要董事會批准,所以說公司的自我更新非常複雜,而且不一定能成功。相反,指數的自我更新相對來說非常容易,所以指數真的是一個天然自行向上的東西,只是說它的回報會可能會比較慢。

對大類資產配置而言,個股是沒有相關標的的,但是ETF非常方便快捷。你要買權益類、債券類、黃金、原油都可以通過ETF的方式實現。

停牌影響這一點也很重要,如果你買到一個股票,可能他很好,但有一天停盤了,你想賣,賣不出去。但就算ETF下面的成分停盤或不能交易,這個ETF本身還是可以交易的。

然後回到周黑鴨的例子,分散投資這一點。我這裡是截取格隆匯的文章,應該是兩三個禮拜前發的,周黑鴨在盈利消息公佈的時候,毛利率跌了1.8%,然後當天股價就暴跌12%。

周黑鴨是很多香港投資經理都持有的,其實周黑鴨年初漲得不錯。黃色這條線是周黑鴨,從今年1月一直到5月,差不多漲了接近40%多,之後又掉下來,8月發盈利報告的時候更是一天掉了12%。

我們反過來看,白色這條線是中證的指數,是必須消費品指數,其實周黑鴨也算是必消品,是這個板塊裡其中的一個成分,這就是個股跟板塊的對比。其實周黑鴨就有點像龜兔賽跑一樣,剛開始跑的很快,一下跌回來,然後跌的更多。反之來看,雖然這個指數漲的很慢,前面沒有周黑鴨前面漲得那麼多,但一直是穩固上升的,最後甚至跑贏周黑鴨24%左右。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很多公司層面的風險你是看不到的,沒有辦法去完全預測的,就像盈利,或者是一些潛在的風險。怎麼去分散對沖這些風險呢?如果你對必消品還是很看好,你可以投一個板塊;或者你投一個國家,比如中國ETF,這些都是可以有效分散潛在風險的。

然後看你想要分散風險的程度有多大,如果你只是想分散個股公司的風險,就可以選一個區塊ETF,如果你連區塊的風險都想分散掉,可以選一個國家的ETF。

這裡也強調一下個股跟ETF的不同之處,如果你真的很瞭解一個公司,真的很會做分析,其實你也可以用個股,但要找所謂的出入點,如果在這個時候進,在這個時候出,你就很厲害。但你如果沒有辦法做到在這一點,其實ETF是更好的工具,你也不用花那麼多的時間。

第二個例子是TEVA製藥,這是一隻美股,格隆匯也發過相關的文章。白色這條線是TEVA製藥的股價,我記得沒錯的話,是因為他們的並購太過猛烈,導致主營業務的盈利縮水非常大,所以他們從今年年初到現在一直在掉,然後這一天有個20%的回彈,因為他們換了CEO,把不太重要的業務給賣了出去。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什麼呢?公司層面的風險非常難以預計,特別是製藥公司。美國的製藥公司處在一個自由的市場,他們經常會收到投資者的訴訟,比如我吃了這個藥有副作用,腿瘸了,就會告你,這些對公司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另外美國的FDA很可能會拒批你的藥物通過,通常這種消息出來的時候,股價也會大跌。所以說醫藥公司你與其選一個股,還不如考慮整個板塊。

上圖PPH這是美國的ETF,你可以看一下,同是製藥行業,TEVA跌了那麼多,整個板塊從年頭到現在卻漲了11.45%,還是不錯的回報。因為TEVA公司也是PPH裡面的成分股,但正因為ETF分散了風險,所以對整個表現的影響不是那麼大。

三、開拓篇——ETF,你是我的眼

我們再來看一下第三篇,開拓篇。

剛剛說ETF你是我的眼,大家都知道這個歌詞:你是我的眼,帶我領略四季的變換。為什麼說有四季的變換呢?其實投資也有四季,就是我們所謂的投資的經濟週期。

大家可以看到這個曲線非常明顯,總共分為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經濟萎靡期,利率低,債券價格會上升,貨幣是寬鬆的,所以就是債券流失的時候。

第二階段,萎縮已經基本見底,但股市基本上有預期的效應,所以股市慢慢回暖,所以這個階段的股市是不錯的投資。

第三階段,經濟進一步改善,股市進一步上揚,大宗商品的價格也慢慢跟起來了。

第四階段,經濟進入擴充期,股市、大宗商品繼續保持增長,但由於通脹壓力增大,利率走高,壓縮債券的價格,所以這個時候債券就是熊市。

第五階段,經濟和股市都見頂了,由於大宗商品比較晚,有lagging(滯後)的作用,大宗商品會晚一點見頂。

第六階段,經濟進入萎縮期,大宗商品下跌。

其實這就是一個大的經濟週期。

所以為什麼說“ETF是我的眼,可以帶我領略四季的變換”呢?因為你買股票、債券、大宗商品,都可以通過ETF來實現。一個非常簡單的策略:在經濟週期變化比較明顯的時候,你就在這裡買入債券的ETF,收益率沒有那麼高,但至少5%是有的。然後再不同的週期你就買入股票和大宗商品的相關ETF,非常簡單,不用做過多的分析。

第二句歌詞:你是我的眼,帶我穿越擁擠的人潮。為什麼是擁擠的人潮呢?因為國內投資真的非常擁擠,你就只能買A股、房子,現在滬港通通了,可以買點港股,然後是銀行的理財產品,擠死了。所以說A股的估值一直很高。

除了這些東西之外,通過ETF你可以買黃金、原油,甚至可以買一些比較奇怪的國家,比如埃及、希臘。大家記得以前希臘脫歐的時候嗎?那時候我就建議很多客戶去買希臘,因為那時候真的到底部了,兩三年的持有,現在至少是百分之四五十的回報。

這是一個地圖,你可以買中東的ETF,買希臘、埃及,甚至拉丁美洲,南美,巴西今年的回報非常多。

大家可能平時沒有太留意這些東西,正是因為ETF打開了你的眼,你可以投資更廣泛,帶你去其他的國家看一下潛在機會。除了國家的ETF,其實還有一些區塊的,一些新興崛起的區塊,像雲計算、AI或一些智慧方面的區塊,大家都可以通過ETF去實現。

現在來講,ETF還多了一種東西,叫“風格”。這種劃分比較有意思,是根據股票的性質來劃分,比如它是動量的,是價值的,如果你是價值投資者,也有價值型的ETF供你去參考。所以說ETF的種類非常多,可以滿足一個投資者的各種需求。

四、乾貨篇——ETF策略與投資組合及如何搭配個股

最後一點,我這裡列了最基本的兩個因素:你的時間和私房錢。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結合這兩點來想如何去投資,是不是我要做一個每天翻倍的人,這都是我們要去思考的。

當你的時間很少、私房錢也很少的時候,這種情況我為你感到惋惜、抱歉,但你還是有一些策略可以考慮的,就是ETF的定投。

當你時間很少、私房錢很多的時候,你可以考慮做ETF的組合,因為錢多,可以做比較分散的投資,買點巴西、印度,或者是賣空印度再買點中國。

當你的時間很多、錢又很少的時候,其實ETF也可以做一些比較機會型的投資,一些比較短期的,等一下我跟大家分享一下。

然後時間和錢都很多的時候,其實你可以把這三個策略做一個分配,各投30%,還有10%自己花吧。

關於定投,假設一個例子:你現在真的沒有錢,每個月只能有1000塊錢從工資裡節約出來,每個月固定這個金額,我們還是推薦金額固定,最好不要動,當你金額固定,市場下跌的時候,你每個月投一千,當市場下跌的時候你買的單位量就多了,加總起來平均成本就會下降。

在股市下行又反彈的時候,在這個點一次性買入,從A點到B點回報是0%,但如果你每個月進行定投的話,當市場波動的時候,你的平均成本其實只在九塊六毛一,還有4%的回報。所以每個月定投給你提供了還可以投資的機會,不是說你不能投資,有一千塊錢也可以投資。第二,在波動股市裡給你的潛在回報比一次性投資更多。

所以定投是給目前收入還不多的投資者一個非常好的投資工具,用這個方法去積累,再想其他的,比如向ETF組合靠近。

第二點,我想講一下ETF組合。

你時間很少,但私房錢很多,用ETF你不用花太多時間做個股層面的分析,不用去看那麼多的研報,不用去看那麼多個股的財務報表。這個方式非常簡單,你可以看一下格隆匯的新聞,今天印度發生了什麼,越南發生了什麼,中國又發生了什麼,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思路。

你可以想一下未來五年什麼可以在股票裡賺錢,首先我們覺得中國新經濟在5-10年都可以賺錢,印度也還是可以賺錢的,雖然有點討厭他,越南也是不錯的標的。大家可以看一下格隆匯的文章,他們都有寫過。

所以通過ETF,這三個國家或者是中國新經濟的概念都可以買到,不用挑個股,不用去選,不用去做那麼多的工作。如果你經常去旅行,還可以買點美國國債做對沖,更靈活一點,你可以結合一些技術指標,比如用技術分析的RSI超買超賣,當這幾個產品達到一個時限時,你覺得超買了就減少一下倉位,重新分配給比較低配的倉位。或者是用移動平均線等,這些都是結合在一起的。

我給大家看一個例子,就是這三個ETF,中國新經濟今年已經漲了36%,接下來是越南,印度,其實這三個國家今年都漲得不錯。如果你做一個等權重的配置,就是每一個產品都配33%,,第一,你把你的潛在風險減少掉了;第二,你的整個組合來講也多過20%的回報。這個組合非常簡單,但也非常實用,只要你有耐心,他的回報並不一定比你投資個股要來得差。

多時間私房錢很少的時候,我們的投機性的比較機會型的策略怎麼來做?

首先我覺得格隆匯的新聞你真的可以看一下,像我這邊截了個圖是格隆匯直播的內容。第一個新聞關於原油,你看到這個新聞可能會有非常及時的反映,對原油非常利好,但可能持有一個星期就拋了。

下一個新聞,是關於互聯網的,工行還有騰訊他們在尋求一些合作,傳統金融公司跟新型金融公司的合作,你就會有一個馬上的反應,我可以買銀行的ETF,第一是代表傳統銀行,第二是代表中國新經濟的,然後282是代表中國的傳統銀行。

你看到這個新聞會有這樣一個反應,他可能是一個利好的,不管是短期還是長期,但鑒於你的私房錢少,一兩個星期就會把倉位關掉。所以說看新聞來交易ETF是比較簡單的方式。

還有一個方式也是結合技術分析,因為技術分析是比較簡單的,基本上不用去讀太多的文章、報告。這個技術分析是用剛剛講到的移動平均線,當30天的移動平均線往上穿過60天的移動平均線,我就買入2倍杠杆的ETF,這是一個買入的信號。當30天的移動平均線往下穿出,就是賣出的信號,你就買入反向的ETF來對大勢進行看空。

你只持有10日,因為是機會性投資,你把這兩個結合起來,其實在2016年的回報可以高達26%,跟恒生比跑贏很多,而且你又不用花很多的時間,真的非常容易。

還有一個策略剛剛也提到,ETF可以和個股結合起來。

大家非常喜歡騰訊,其實騰訊一直漲,也是有回檔的時候,如果你能準確抓住回檔時機,在回檔時機買入反向的ETF,雖然目前沒有反騰訊的ETF股,但我們有反恒生的ETF股存在,因為騰訊是最大的恒指成分股之一。所以你可以間接來對沖騰訊反向回檔的風險,還想強調一點,之前也提過,ETF沒有印花稅,所以你買賣這個ETF的交易成本比較少。

還有一點,就算你想對沖騰訊,傳統的方式可能是融券,你要先去借到騰訊的票進行賣空,但融券成本是波動的,賣空騰訊的人越多,你的融券成本越高,但反向ETF的方式成本是固定的,年化成本只有1%,如果你只持有兩天就是1%除以365,那基本上就不值錢,所以你要把個股和ETF做完美結合來對沖潛在風險,這是非常值得大家考慮的點。

我的演講就到此結束了,總結起來還想強調那幾點,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不管是私房錢還是你的時間,一定要認識自己,你不是馬雲,你不是巴菲特,你的投資也不用去學他們。結合自身,通過ETF投資,也可以通過投資個股,前提是你瞭解這家公司,如果不瞭解的話ETF可以幫到你很大的忙。因為投資ETF你就是買的一個國家、區塊、概念,如果你對這個國家、區塊、概念有信心你就投他,非常簡單。

謝謝大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