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直向西方靠攏?日本流行音樂的發展令人費解

如今, “J-Pop”一詞可以指代所有受到西洋音樂風格影響的日本現代音樂。 不僅是流行音樂, 連搖滾、舞曲、嘻哈、R&B等風格也大致屬於J-Pop的範疇。 在黑船打開日本國門時, 日本人還熱衷於本國的傳統音樂。 僅僅100多年後, J-Pop就廣泛流行, 日本人的口味怎麼發生了如此劇烈的改變?

明治年間, 如果你踏入一家日本的西洋酒吧, 店內播放的不是軍樂就是古典音樂。 昭和時代之後, 爵士樂開始在西方興起。 日本很多西洋酒吧引進了更多種類的西洋樂器, 只是影響力仍然有限。 西洋音樂真正開始席捲日本國內, 已經是“二戰”之後的事情了。

當時日本全境被美國佔領, 從政治到文化都受美國全權管理。 也正是在這個時期, 鄉村、藍調等越來越多的西洋曲風流入了日本。 1952年被認定為“爵士音樂發展年”, 這一時期能夠和西洋音樂匹敵的日本音樂幾乎就只有演歌了。

現在日本大部分音樂商店將音樂分為四個類別:J-Pop、古典音樂、英語/國際, 還有一個便是演歌。 演歌起源於明治時代, 在日語中與“豔歌”、“怨歌”等諧音, 是一種表達日本人內心惆悵的音樂形式。 演歌中經常會出現“眼淚”、“美酒”、“女人”、“北國”、“離別”等表達哀怨的詞彙, 表演者也多身著和服, 在演唱中加入大段渲染性質的顫音。

“二戰”之後, 演歌受到西洋音樂的影響, 被改良成符合現代審美的現代演歌。 當時演歌巨星層出不窮, 美空雲雀、島倉千代子、北島三郎等都是名噪一時的演歌界巨擘。 在被戲稱為“日本春節聯歡晚會”的紅白歌會上, 壓軸演出的通常都是演歌歌手。 比如, 2013年年末的第64屆紅白歌會上, 北島三郎在壓軸演出名曲《祭》之後宣佈引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