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韓國為什麼拋棄漢字而用諺文,二十年後又後悔了?

2017年10月9日是一個平常但又痛苦的日子, 因為這一天開學、上班了, 然後各個城市面臨的就是堵車和各種假期綜合證, 但這些都不是最特別的, 因為每個節假日回來都會發生這個情況, 但是對於朝鮮半島, 10月9號這天是個很特別的日子, 因為在1446年10月9日韓國諺文字母表問世。

而這一天也是韓國的韓文日, 是韓國紀念世宗大王創制韓文的日子, 目的在於鼓勵研究和普及韓文。

你不禁要問, 朝鮮半島到1446年才有諺文出現, 那麼之前用什麼文字?很多人已經知道或者猜到, 那就是漢字。

由於中國和朝鮮的地緣關係, 加上古代的聯繫, 因此在諺文出現值錢, 朝鮮半島一直在用漢字作為書寫工具。 也就是用朝鮮語發音, 用漢字書寫, 所以你看朝鮮的史書, 不用翻譯你都看的懂, 因為都用漢字書寫的。 包括你現在去韓國旅遊很多文物古建築都是用漢字書寫的。

漢字大概是在西元三世紀傳入朝鮮的, 而逐漸成為朝鮮的書寫文字, 但是學習漢字這件事情一直是貴族和官吏, 普通人是很難接觸到的, 這就讓朝鮮國王感覺很難教化民眾, 因此需要有一套適合朝鮮語系又容易學習的文字來讓普通老百姓接受教化, 在這種情況下, 朝鮮第四代國王世宗的積極宣導下, 由鄭麟趾、申叔舟、崔恒、成三問等一批優秀學者, 在多年研究朝鮮語的音韻和漢字形體的基礎上, 於1444年創制了由28個字母組成的朝鮮文字。 這期間朝鮮學者曾幾十次前來中國明朝進行關於音律學的研究。

經過兩年的反復嘗試和實驗, 1446年10月9日, 朝鮮王國世宗李祹正式公佈新創制的文字, 詔書稱為“訓民正音”, 意即教百姓以正確字音。 正式名稱為“諺文”(非正式文字)。

諺文有21個母音和19個輔音, 任意母音字母與輔音字母均可單獨成字或組合成字。 它既簡單又具系統性和全面性。 諺文易於學習和印刷, 對於韓國文盲數量的減少、出版事業發達作出了巨大貢獻。

諺文非常容易學,

簡單來說會讀就會寫, 就像漢字的中文拼音, 你只要學會了這些諺文就可以進行正常的讀寫了, 但是也帶來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有大量的同意片語, 用中文拼音舉例:fanghuo, 既可以理解為防火也可以理解為放火, 但是意思卻完全相反, 當在正常交流過程中可以聯繫語境和上下文知道是哪個意思, 但是到了書寫上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由於當時朝鮮上層階級的官員貴族們和正式書籍文本仍然使用漢文, 諺文在數世紀間未能成為主流文字, 只起輔助作用(就如中文拼音體系對於漢字起輔助作用)。 諺文因識讀和書寫簡單, 多在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的朝鮮人群中使用, 但朝鮮文物百官都抵制它。

朝鮮國士大夫崔萬理就曾經說過:“自古九州之內,

風土雖異, 未有因方言而別為文字者。 唯蒙古、西夏、女真、日本、西蕃之類, 各有其字。 是皆夷狄事耳。 無足道者……歷代中國皆以我國有箕子遺風, 文物禮樂, 比擬中華。 今別作諺文, 舍中國而自同于夷狄, 是所謂棄蘇合之香, 而取螗螂之丸也;豈非文明之累哉?”。

到了近代隨著日本的殖民和西方文化的傳入, 朝鮮民族主義崛起, 開始排斥漢字, 但是無法徹底的抹去漢字, 因此在朝鮮的報紙中有大量的漢字和諺文的混用, 一如日文, 韓國建立以後, 朝鮮民族主義思想日益嚴重, 。 1970年, 時任韓國總統的朴正熙下令施行韓文教育, 將漢字從教育機構和官方檔中徹底抹去(國語純化運動)。

雖然這給韓國掃盲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之前說的同音不同意的片語實在太多,再加上朝鮮古代史書都是通過漢字書寫,造成了韓國的文化斷層,很多80後不懂漢字,都無法讀懂自己本國的史書,因此在嚴謹的地方是一定要學習漢字的,比如法律。

漢字雖然難學,但是最強大的地方就是造血功能,所以諸位只有小學才學習漢字,因為絕大多數專業片語都是由已經認識的漢字所翻譯組合的。而作為拼音文字的諺文則沒有造字功能,於是乎上專業課還要學新的音譯詞。而且這個過程是持續的,出現新的詞語就要重新學習。

而韓國也發現不使用漢字以後韓國人的識字率也下降,對於生活也造成很多不方便,在參觀自己的古建築的時候一臉懵逼,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是你是中國人去參觀自己的祖宗的文物的時候卻不認識上面的字,感覺像在看外國文字,其中的尷尬可想而知。

有鑑於此,韓國老百姓呼籲恢復漢字教學,而且有很多家長已經開始教孩子學習漢字,2016年底,韓國教育部稱,從2019年起,韓國全國小學五到六年級教材將標注漢字及其讀音和釋義。

可以說韓國的這種盲目排斥漢字行為已經威脅到了韓國文化的延續,韓國正在接受自己盲目民族主義所造成錯誤的懲罰,幸好這個懲罰來的還不算晚,沒有讓韓國文化持續斷層下去。

雖然這給韓國掃盲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之前說的同音不同意的片語實在太多,再加上朝鮮古代史書都是通過漢字書寫,造成了韓國的文化斷層,很多80後不懂漢字,都無法讀懂自己本國的史書,因此在嚴謹的地方是一定要學習漢字的,比如法律。

漢字雖然難學,但是最強大的地方就是造血功能,所以諸位只有小學才學習漢字,因為絕大多數專業片語都是由已經認識的漢字所翻譯組合的。而作為拼音文字的諺文則沒有造字功能,於是乎上專業課還要學新的音譯詞。而且這個過程是持續的,出現新的詞語就要重新學習。

而韓國也發現不使用漢字以後韓國人的識字率也下降,對於生活也造成很多不方便,在參觀自己的古建築的時候一臉懵逼,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是你是中國人去參觀自己的祖宗的文物的時候卻不認識上面的字,感覺像在看外國文字,其中的尷尬可想而知。

有鑑於此,韓國老百姓呼籲恢復漢字教學,而且有很多家長已經開始教孩子學習漢字,2016年底,韓國教育部稱,從2019年起,韓國全國小學五到六年級教材將標注漢字及其讀音和釋義。

可以說韓國的這種盲目排斥漢字行為已經威脅到了韓國文化的延續,韓國正在接受自己盲目民族主義所造成錯誤的懲罰,幸好這個懲罰來的還不算晚,沒有讓韓國文化持續斷層下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