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華瑰寶——壽山石(Shoushan Stone)

中華瑰寶——壽山石(Shoushan Stone), 中國傳統“四大印章石“之一。 分佈在福州市北郊晉安區與連江縣、羅源縣交界處的“金三角”地帶。 若以礦脈走向, 又可分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 因為壽山礦區開採得早, 舊說的“田坑、水坑、山坑”, 就是指在此礦區的田底、水澗、山洞開採的礦石。 經過1500年的採掘, 壽山石湧現的品種達百數十種之多。 壽山石已成為海峽兩岸經貿往來、文化交流重要的橋樑之一。

名石傳說

在長達1500多年的悠久歷史長河中, 各朝代的民間傳說中都有著一些動人的壽山石傳奇神話故事。

“女媧遺石在人間”

相傳在混沌初開之時, 女媧氏駕著祥雲遨遊在蒼穹之中, 見到蒼三山峰, 泱泱壽溪水, 競打動了這位仙女之心, 將補天用的斑斕彩石, 飄灑在壽山的田野山林溪河之間。 這天上的彩石, 灑在壽山溪畔一帶良田沙灘中堆積, 經後期自然條件改造, 由於堆積環境的差異, 有的變成了金燦燦、黃橙橙的“石中之王”田黃石;有的形成了花田石、黑田石、白田石以及硬田石;有的漂落在溪水及河流中形成了鵝卵狀的溪蛋石、溪管石以及在水洞中堆積的牛角凍、水晶凍、瑪瑙凍及環凍;而更多的彩石則飄灑在連綿不斷的山崗上和山坡沙地粘土中,

形成名目繁多的壽山石品種, 如高山石、旗降石、大山石、芙蓉石、杜棱石、全獅峰以及牛蛋石、鹿目田、鱟箕石、坑頭田等寶石, 這就成了“天遺瑰寶留閩中”之佳話傳奇故事。

關於“女媧遺石在人間”另有一說。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上古時代天塌地陷,

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女媧, 為了拯救人類, 曾經煉石補天, 女媧補天之後, 還剩下許多大小不一的靈石, 於是她在神州大地上空巡視, 最後發現福州壽山細林清幽, 景致絕美, 就把這些曾經用於補天的靈石撒向了壽山的大地, 這就是壽山水田中的田黃石。 壽山石田黃石傳說更令人神往, 因為在我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甚至在整個地球上, 為什麼只有壽山的水田裡才會有這種珍貴寶石的存在呢?這是女媧對壽山特別眷顧的結果。

“鳳凰彩卵留人間”

相傳, 在天帝御前鳳凰女神奉旨出巡到福州北峰郊區壽山, 在壽山秀麗景色的吸引下, 途中降下雲端, 在壽山的幽林山野中憩息片刻, 喝了金山頂的天泉水, 又食了猴潭的靈芝果, 在壽山溪的清泉沐浴戲水, 嗣後, 更枕著高山的山峰酣然而睡。 當她一覺醒來的時候, 百鳥正朝她歌唱, 此時山花也為她怒放, 而自己身上的羽毛也變得更鮮豔, 更加溢彩流露, 體態愈加雍容華貴, 令她對壽山生起來了思戀之情。 離別之際,依依不捨,離愁無限,她希望自己的後代能在這秀麗無比的山間闊地繁衍生息,後來鳳凰女神留下彩卵變成了晶瑩璀璨、五顏六色的壽山石。

“仙人遺棋子陳長壽撿石發大財”

傳說過去北峰的壽山不叫作“壽山”。山下住著個樵夫叫“陳長壽”,十分喜歡下棋,而且棋藝很高。有一天,陳長壽上山,看見兩個老人在一塊大岩石上下棋,心裡發了癢,就站在旁邊看得入了迷。兩個老人覺得有趣,便說:“先生,難道你也懂得下棋?”陳長壽點點頭笑著說:“頗懂得一些。”兩個老人都高興起來:“那好,我們同先生下幾盤棋。”想不到,下了幾盤棋,陳長壽都贏了。老人說:“想不到人間有這麼高的棋藝。今天我們都輸給了你,沒有什麼好送,就這一盤棋子給你吧!今後你不必去砍柴了,自有好日子過。”說罷化作一陣風走了。陳長壽知道兩個老人必是神仙,忙收拾了殘棋,跪在大岩石上朝著蒼天叩謝仙人的送棋之恩。

陳長壽得了一盤棋子,依然沒有忘記要砍了柴再回家。他一邊砍著柴,一邊還想著下棋的事。誰知不小心,袋子裡的棋子都掉到地上。正想撿起來,一顆顆棋子忽然間都變成了五顏六色的小石頭。小石頭長成大石頭,大石頭又生下小石頭。他撿著撿著,一時也撿不完。陳長壽並不貪心。他撿了一些小石頭,便挑一擔柴火回家,對妻子說了神仙贈棋的事。妻子說:“你真傻,這些石頭說不定都是寶貝,可以賣許多錢。明天你也不用去砍柴。我們一起到山上去撿石頭。”自此陳長壽夫婦天天上山撿石頭。每天天色將暗,石頭差不多也將撿盡了,可是第二天又會生出許多的石頭。

陳長壽撿了石頭後挑到福州,果然賣了許多的錢。自此陳長壽發大財,出了名。以後這座山就用他的名字稱“壽山”。那些小石頭也稱為“壽山石”。

“蜂蜜化石”

傳說清康熙時,壽山石農,犁田世世兼養蜂,採花釀蜜自何代,金漿玉髓相交融,深埋土內久成骨。亦如琥珀結自千年松,即是瑰麗的壽山石裡由蜜蜂軀身和蜂蜜長年深埋地下而化成的。

“高僧求石”

傳說在南宋時有一位高僧(有的說是皇帝),在壽山山崗上設“台”奠天、念經,十分誠懇,精誠所至,連續幾天幾夜,長久不眠,感動上帝,即天降彩石、天花落地,化作五彩石子,這就是壽山石,故傳說壽山石是上天賜於人間的瑰寶。

“乾隆一夢”

相傳乾隆皇帝曾經做過一個夢,夢見自己受到玉皇大帝的召見,玉皇大帝賜給他一塊黃色的石頭,還賜給他“福壽田”三個大字。乾隆醒後覺得這是一個“瑞兆”,但是對夢境中的情況,又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他召集大臣給自己“圓夢”。一位閩籍大臣聽後連忙脆倒稟告:玉皇大帝賜給皇上的一定是產于福州壽山的田黃石,因為這正合玉皇大帝賜書的“福壽田”三字。乾隆皇帝聽後極為高興,認為這確實是老天爺對自己的恩賜,從此,每年元旦祭天大禮中,都要在供案的中央供上一塊田黃以祈求上蒼賜於自己多福高夀、王土廣袤。

“田黃治病”

相傳在元朝末年,天下大亂,衰鴻遍野,民不聊生,在安徽風陽有個窮小子朱元璋,為了躲避災荒逃到了福州壽山。他饑寒交迫,又偏偏碰到大雨,走投無路後躲進了一個壽山石農採掘壽山石的山洞。這場雨一連下了幾天,他也就在山洞裡睡了幾天,幸好沒有餓死,否則就沒有後來的明太祖了。等到雨止天晴,朱元璋一骨碌爬了起來,這時奇跡發生了,他原先滿身的疥瘡,突然不治而愈。原來他睡在田黃石的石粉上面,是田黃石治好了他的病。到後來,他當了明朝的開國皇帝,還專門派太監來開採田黃石。

在清代帝王的眼裡,田黃的地位超過一切的珍寶。而民間相傳,田黃石可以驅災避邪,益壽延年,所有這些都為田黃石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因此,自清乾隆以來,田黃石一直是人們夢寐以求的至寶,也正因為如此,壽山村的水田自清代以來已被翻掘了無數次,如今的田黃幾近絕產,在民國就有“一兩田黃三兩金”之說。而今一塊極普通的田黃也要數萬元人民幣,其價格早已超過“一兩田黃十兩金”,而精品田黃更是價格驚人。

真偽鑒別 外形

包括形狀、棱角、皮相。如:田坑石無根而璞,無脈可尋,呈自然塊狀,無明顯棱角,有明顯色皮。山坑石分佈于壽山、月洋兩個山村,石質因脈系及產地不同,各具特色,所以山坑石的名目特別豐富。凡坑頭各洞出產的礦石,統稱“水坑石”,由於礦體地下水豐富,礦石受其浸蝕,多呈透明狀,壽山石中各種“晶”、“凍”多出於此。

色彩

主要看色相色彩的分佈情況,色彩結聚狀態的表裡情況。壽山石色彩多樣,各種顏色均有,每個石種顏色都有規律可循。

質感

眼睛看的感覺(觀察石質表面和內部的紋理),上手摸的感覺(體會表面的質感),上手掂的感覺(體會重墜感,如水坑、老坑的石品手感發重),刀刻的感覺(吃刀難易,流暢與否,澀阻度等;壽山石吃刀流暢)。

肌理

包括紋理、裂格(裂是有明顯或不明顯的縫隙,格是石本身固有的分隔線或 紋線)。壽山石大部分都存在著格,有些石種有漂亮的紋理,如荔枝洞石的蘿蔔絲紋,大山石的波濤形紋理,山秀園的斑斕色塊等等。具備了基本的鑒別方法後,可對壽山石雕進行鑒別。

離別之際,依依不捨,離愁無限,她希望自己的後代能在這秀麗無比的山間闊地繁衍生息,後來鳳凰女神留下彩卵變成了晶瑩璀璨、五顏六色的壽山石。

“仙人遺棋子陳長壽撿石發大財”

傳說過去北峰的壽山不叫作“壽山”。山下住著個樵夫叫“陳長壽”,十分喜歡下棋,而且棋藝很高。有一天,陳長壽上山,看見兩個老人在一塊大岩石上下棋,心裡發了癢,就站在旁邊看得入了迷。兩個老人覺得有趣,便說:“先生,難道你也懂得下棋?”陳長壽點點頭笑著說:“頗懂得一些。”兩個老人都高興起來:“那好,我們同先生下幾盤棋。”想不到,下了幾盤棋,陳長壽都贏了。老人說:“想不到人間有這麼高的棋藝。今天我們都輸給了你,沒有什麼好送,就這一盤棋子給你吧!今後你不必去砍柴了,自有好日子過。”說罷化作一陣風走了。陳長壽知道兩個老人必是神仙,忙收拾了殘棋,跪在大岩石上朝著蒼天叩謝仙人的送棋之恩。

陳長壽得了一盤棋子,依然沒有忘記要砍了柴再回家。他一邊砍著柴,一邊還想著下棋的事。誰知不小心,袋子裡的棋子都掉到地上。正想撿起來,一顆顆棋子忽然間都變成了五顏六色的小石頭。小石頭長成大石頭,大石頭又生下小石頭。他撿著撿著,一時也撿不完。陳長壽並不貪心。他撿了一些小石頭,便挑一擔柴火回家,對妻子說了神仙贈棋的事。妻子說:“你真傻,這些石頭說不定都是寶貝,可以賣許多錢。明天你也不用去砍柴。我們一起到山上去撿石頭。”自此陳長壽夫婦天天上山撿石頭。每天天色將暗,石頭差不多也將撿盡了,可是第二天又會生出許多的石頭。

陳長壽撿了石頭後挑到福州,果然賣了許多的錢。自此陳長壽發大財,出了名。以後這座山就用他的名字稱“壽山”。那些小石頭也稱為“壽山石”。

“蜂蜜化石”

傳說清康熙時,壽山石農,犁田世世兼養蜂,採花釀蜜自何代,金漿玉髓相交融,深埋土內久成骨。亦如琥珀結自千年松,即是瑰麗的壽山石裡由蜜蜂軀身和蜂蜜長年深埋地下而化成的。

“高僧求石”

傳說在南宋時有一位高僧(有的說是皇帝),在壽山山崗上設“台”奠天、念經,十分誠懇,精誠所至,連續幾天幾夜,長久不眠,感動上帝,即天降彩石、天花落地,化作五彩石子,這就是壽山石,故傳說壽山石是上天賜於人間的瑰寶。

“乾隆一夢”

相傳乾隆皇帝曾經做過一個夢,夢見自己受到玉皇大帝的召見,玉皇大帝賜給他一塊黃色的石頭,還賜給他“福壽田”三個大字。乾隆醒後覺得這是一個“瑞兆”,但是對夢境中的情況,又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他召集大臣給自己“圓夢”。一位閩籍大臣聽後連忙脆倒稟告:玉皇大帝賜給皇上的一定是產于福州壽山的田黃石,因為這正合玉皇大帝賜書的“福壽田”三字。乾隆皇帝聽後極為高興,認為這確實是老天爺對自己的恩賜,從此,每年元旦祭天大禮中,都要在供案的中央供上一塊田黃以祈求上蒼賜於自己多福高夀、王土廣袤。

“田黃治病”

相傳在元朝末年,天下大亂,衰鴻遍野,民不聊生,在安徽風陽有個窮小子朱元璋,為了躲避災荒逃到了福州壽山。他饑寒交迫,又偏偏碰到大雨,走投無路後躲進了一個壽山石農採掘壽山石的山洞。這場雨一連下了幾天,他也就在山洞裡睡了幾天,幸好沒有餓死,否則就沒有後來的明太祖了。等到雨止天晴,朱元璋一骨碌爬了起來,這時奇跡發生了,他原先滿身的疥瘡,突然不治而愈。原來他睡在田黃石的石粉上面,是田黃石治好了他的病。到後來,他當了明朝的開國皇帝,還專門派太監來開採田黃石。

在清代帝王的眼裡,田黃的地位超過一切的珍寶。而民間相傳,田黃石可以驅災避邪,益壽延年,所有這些都為田黃石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因此,自清乾隆以來,田黃石一直是人們夢寐以求的至寶,也正因為如此,壽山村的水田自清代以來已被翻掘了無數次,如今的田黃幾近絕產,在民國就有“一兩田黃三兩金”之說。而今一塊極普通的田黃也要數萬元人民幣,其價格早已超過“一兩田黃十兩金”,而精品田黃更是價格驚人。

真偽鑒別 外形

包括形狀、棱角、皮相。如:田坑石無根而璞,無脈可尋,呈自然塊狀,無明顯棱角,有明顯色皮。山坑石分佈于壽山、月洋兩個山村,石質因脈系及產地不同,各具特色,所以山坑石的名目特別豐富。凡坑頭各洞出產的礦石,統稱“水坑石”,由於礦體地下水豐富,礦石受其浸蝕,多呈透明狀,壽山石中各種“晶”、“凍”多出於此。

色彩

主要看色相色彩的分佈情況,色彩結聚狀態的表裡情況。壽山石色彩多樣,各種顏色均有,每個石種顏色都有規律可循。

質感

眼睛看的感覺(觀察石質表面和內部的紋理),上手摸的感覺(體會表面的質感),上手掂的感覺(體會重墜感,如水坑、老坑的石品手感發重),刀刻的感覺(吃刀難易,流暢與否,澀阻度等;壽山石吃刀流暢)。

肌理

包括紋理、裂格(裂是有明顯或不明顯的縫隙,格是石本身固有的分隔線或 紋線)。壽山石大部分都存在著格,有些石種有漂亮的紋理,如荔枝洞石的蘿蔔絲紋,大山石的波濤形紋理,山秀園的斑斕色塊等等。具備了基本的鑒別方法後,可對壽山石雕進行鑒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