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惠金所CEO楊冀川:國內ABS劣後級投資市場是藍海

調研 | 張揚 劉馥亮

撰寫 | 吳雲

根據中央結算公司資料, 中國2016年ABS發行規模達到8600億。 雖然規模即將破萬億, ABS發行增速依然很快。 對比美國,

ABS產品占債務資本市場30%, 而中國目前只有1.7%, 想像空間很大。

ABS發行結構中, 包括優先順序, 夾層級和劣後級, 風險和收益依次升高。 其中, 劣後級約占10-15%。 從目前國內的行業現狀看, 劣後級一般由發行方或其合作方持有, 而美國有很多協力廠商機構投資者能夠參與其中。

2017年, 惠金所旗下子公司陽光證券化基金與中信產業基金合資成立青岸投資, 專注於PRE-ABS、ABS夾層和劣後級投資。

青岸之所以敢投資劣後級, 是因為從最早的資產開發階段就會介入底層資產風控, 深度瞭解資產, 為後續的產品結構設計、發行、投資奠定基礎。

在資產品類上, 青岸目前專注於零售資產或消費信貸資產領域。 未來, 青岸會逐漸拓展品類, 目標是成為一個綜合的機構買方。

近日, 愛分析對惠金所總經理、陽光證券化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冀川進行了專訪, 就ABS投資趨勢和惠金所未來的戰略進行了交流, 現摘取部分內容分享如下。

在加入惠金所之前, 楊冀川擔任陸金所副總裁。 曾先後供職於花旗銀行,

美聯銀行, 巴克萊銀行, 嘉實國際和中信證券, 有豐富的資產管理經驗。

ABS劣後級投資是藍海

愛分析:中國ABS市場發展現狀如何?

楊冀川:非常早期, 雖然交易規模慢慢增長起來, 但它中間還缺少很多東西, 比如ABS的專業底層資產風控和劣後級投資, 我們跟中信產業基金合作成立的青岸投資很好地填補了這一塊。

ABS的核心是穿透底層資產對風控的把握, 國外有非常專業的職業經理人去做, 而中國比較缺乏。 沒有專業的風控, 就難以吸引投資者參與。

愛分析:ABS市場空間有多大?

楊冀川:美國的證券化產品占債務資本市場的30%, 中國現在只有百分之一二。 目前中國ABS的底層資產中, 除了消費金融, 還有企業融資、地產等, 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愛分析:青岸更多是投資劣後還是夾層?

楊冀川:其實只要有能力投資劣後級, 那夾層資產就很容易找到投資人。 青岸目前持有夾層、劣後級, 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也是中國目前最缺的一塊, 是一片藍海。

愛分析:投資劣後級需要從資產開發到發行全程參與?

楊冀川:要投資劣後級就必須全程參與, 不能像優先順序的投資者一樣, 幾乎不會參與其中。 青岸從最早的資產開發階段就會介入, 深度瞭解資產, 做好風控。

愛分析:惠金所在哪些行業開發了ABS資產?

楊冀川:主要是消費金融, 因為它有小額分散的特點, 總體風險還是可控的。

其次是商業地產, 因為中國這類資產體量很大。 對於其它類資產, 比如企業類融資, 我們將逐步培養團隊的能力, 有計劃有步驟的參與其中。

專業和專門是我們強調的兩個關鍵字, 其中專門指的就是聚焦。 整體上, 我們沒有追求短期內快速上量, 因為劣後級投資專業化要求高, 需要慢慢建立好團隊, 逐漸拓展品類, 成為一個綜合的機構買方。

愛分析:消費金融資產來源有哪些?

楊冀川:我們目前還是比較保守,資產來源都是第一梯隊的消費金融平臺,這塊業務也是剛剛開始,建立團隊能力都需要時間。

愛分析:發行ABS要提供增信?

楊冀川:這個要看資產的具體情況。之所以需要增信不一定就是因為資產品質差,更多是因為買方對一些資產看不清楚。目前很多買方機構團隊有限,不可能投入太多的資源去深入瞭解底層資產,而這是我們的優勢所在。

愛分析:將來ABS資產是否會提供給個人用戶?

楊冀川:目前ABS的客戶全部都是機構,沒有個人。

愛分析:螞蟻金服等其它機構也可能會按青岸的模式做?

楊冀川:我覺得有新的玩家加入是件好事,國內開發、分析並投資ABS的公司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對買方來說,有競爭是好事。現在青岸在投資過程中,也會去找協力廠商機構跟我們一起參與。

愛分析:ABS劣後投資對團隊的依賴很重?

楊冀川:初期的團隊建立很重要,但到一定階段以後團隊成員不可避免存在流動,這時我們長期建立的品牌優勢就會體現。

在塑造品牌的過程中,我們非常強調系統作戰能力。拆開系統的每一環,都能在市場上找到類似的競爭者,但組合成系統就不是誰都能做的事。

產品能力是核心

愛分析:惠金所和其它理財平臺的核心競爭力有何不同?

楊冀川:很多理財平臺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打造銷售平臺上,從各類管道獲取資產,放到自家平臺上展示。中間既不做風控,也不做產品結構設計,是一個通道的角色。

惠金所最突出的是產品能力。我們把中間這層的產品做好以後,很自然就能延伸到資金和資產兩邊。

愛分析:產品能力的核心要素有哪些?

楊冀川:最先進的理念,金融邏輯,還有最先進的業務模式。比如ABS,我們在陸金所的時候,早在2013年就開始做投行業務,那時業內很少有人做,門檻也比較高,是個技術活。

做了兩年之後,我們發現很多比較小的公司都已經參與進來了,且做得都不錯。那時我們就認為這塊業務已經不是一個技術活,已經沒有門檻了。如果繼續做投行,我們很快就會失去優勢。

現在我們跟中信產業基金合作,目前專注於個人零售資產或消費信貸資產的PRE-ABS、ABS夾層和劣後級投資,這在行業內是比較前沿的。

我們對自己的要求是永遠比市場上的玩家快半步。同樣是ABS,但我們已經不用原來那種方式做了,而是採用青岸的方式。從風控到產品結構設計,再到發行,全程參與,然後投資劣後級。

愛分析:產品能力怎麼建立?

楊冀川:首先它離不開人,如果團隊有最先進的金融理念和豐富的市場從業經驗,那麼事情就成功了一大半。

另外一個就是落地,有些公司的理念和我們差不多,模式也是類似,但我們的團隊有很強的執行能力,而這些很多都是體現在細節上。我們整個資產團隊規模約200人,管理的AUM近250億,在行業是比較高的。

愛分析:產品能力的建立主要依靠持續的資金投入?

楊冀川:簡單的砸錢不一定就能砸出一個好團隊。聚攏一個好的團隊,除了工資,還有品牌和成就感等因素,這個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們的核心成員已經在一起共事好幾年,大家在一起相互信任,溝通成本很低。

追求健康增長率

愛分析:惠金所機構業務的收入方式是什麼?

楊冀川:服務機構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作為銷售仲介,只是充當財務顧問的角色,從中收取承售費用。

劣後投資和FOF等資產管理業務,主要是按AUM計算收入。

愛分析:ABS優先順序給客戶提供的收益率在什麼水準?

楊冀川:這依資產不同而有所差異。如前段時間陽光的保單質押ABS,收益率5.2%。

愛分析:今年有什麼財務上的目標?

楊冀川:長遠來看,盈利是我們的第一目標,但不會選擇盲目擴張。我們的做法是控制風險,然後培養團隊和能力,在資產規模和客戶數量方面,有一個健康的增長率就行。

擁抱監管趨勢

愛分析:未來理財端監管趨嚴對惠金所有什麼影響?

楊冀川:我們的資金本來就有很多來自機構。截至今年9月份,惠金所總發行規模550億,其中80%以上資金來自機構。

我們的戰略並不是通過砸流量來實現短期衝量,培養資產管理能力一直是我們的重點,同時把資金管道多樣化。這種能力在強監管背景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覺得目前的監管環境對我們是利好。

愛分析:消費金融資產來源有哪些?

楊冀川:我們目前還是比較保守,資產來源都是第一梯隊的消費金融平臺,這塊業務也是剛剛開始,建立團隊能力都需要時間。

愛分析:發行ABS要提供增信?

楊冀川:這個要看資產的具體情況。之所以需要增信不一定就是因為資產品質差,更多是因為買方對一些資產看不清楚。目前很多買方機構團隊有限,不可能投入太多的資源去深入瞭解底層資產,而這是我們的優勢所在。

愛分析:將來ABS資產是否會提供給個人用戶?

楊冀川:目前ABS的客戶全部都是機構,沒有個人。

愛分析:螞蟻金服等其它機構也可能會按青岸的模式做?

楊冀川:我覺得有新的玩家加入是件好事,國內開發、分析並投資ABS的公司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對買方來說,有競爭是好事。現在青岸在投資過程中,也會去找協力廠商機構跟我們一起參與。

愛分析:ABS劣後投資對團隊的依賴很重?

楊冀川:初期的團隊建立很重要,但到一定階段以後團隊成員不可避免存在流動,這時我們長期建立的品牌優勢就會體現。

在塑造品牌的過程中,我們非常強調系統作戰能力。拆開系統的每一環,都能在市場上找到類似的競爭者,但組合成系統就不是誰都能做的事。

產品能力是核心

愛分析:惠金所和其它理財平臺的核心競爭力有何不同?

楊冀川:很多理財平臺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打造銷售平臺上,從各類管道獲取資產,放到自家平臺上展示。中間既不做風控,也不做產品結構設計,是一個通道的角色。

惠金所最突出的是產品能力。我們把中間這層的產品做好以後,很自然就能延伸到資金和資產兩邊。

愛分析:產品能力的核心要素有哪些?

楊冀川:最先進的理念,金融邏輯,還有最先進的業務模式。比如ABS,我們在陸金所的時候,早在2013年就開始做投行業務,那時業內很少有人做,門檻也比較高,是個技術活。

做了兩年之後,我們發現很多比較小的公司都已經參與進來了,且做得都不錯。那時我們就認為這塊業務已經不是一個技術活,已經沒有門檻了。如果繼續做投行,我們很快就會失去優勢。

現在我們跟中信產業基金合作,目前專注於個人零售資產或消費信貸資產的PRE-ABS、ABS夾層和劣後級投資,這在行業內是比較前沿的。

我們對自己的要求是永遠比市場上的玩家快半步。同樣是ABS,但我們已經不用原來那種方式做了,而是採用青岸的方式。從風控到產品結構設計,再到發行,全程參與,然後投資劣後級。

愛分析:產品能力怎麼建立?

楊冀川:首先它離不開人,如果團隊有最先進的金融理念和豐富的市場從業經驗,那麼事情就成功了一大半。

另外一個就是落地,有些公司的理念和我們差不多,模式也是類似,但我們的團隊有很強的執行能力,而這些很多都是體現在細節上。我們整個資產團隊規模約200人,管理的AUM近250億,在行業是比較高的。

愛分析:產品能力的建立主要依靠持續的資金投入?

楊冀川:簡單的砸錢不一定就能砸出一個好團隊。聚攏一個好的團隊,除了工資,還有品牌和成就感等因素,這個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們的核心成員已經在一起共事好幾年,大家在一起相互信任,溝通成本很低。

追求健康增長率

愛分析:惠金所機構業務的收入方式是什麼?

楊冀川:服務機構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作為銷售仲介,只是充當財務顧問的角色,從中收取承售費用。

劣後投資和FOF等資產管理業務,主要是按AUM計算收入。

愛分析:ABS優先順序給客戶提供的收益率在什麼水準?

楊冀川:這依資產不同而有所差異。如前段時間陽光的保單質押ABS,收益率5.2%。

愛分析:今年有什麼財務上的目標?

楊冀川:長遠來看,盈利是我們的第一目標,但不會選擇盲目擴張。我們的做法是控制風險,然後培養團隊和能力,在資產規模和客戶數量方面,有一個健康的增長率就行。

擁抱監管趨勢

愛分析:未來理財端監管趨嚴對惠金所有什麼影響?

楊冀川:我們的資金本來就有很多來自機構。截至今年9月份,惠金所總發行規模550億,其中80%以上資金來自機構。

我們的戰略並不是通過砸流量來實現短期衝量,培養資產管理能力一直是我們的重點,同時把資金管道多樣化。這種能力在強監管背景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覺得目前的監管環境對我們是利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