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在這個“餓死詩人”的時代,他們在淘寶上賣詩,只賣五毛

文/倪軼容

“一個八零年代的姑娘

畢業分配到

甘肅酒泉的沙漠

她寫信告訴我叔叔

月牙泉是水鄉

敦煌, 敦煌就是她的江南

江南, 我以為是蘇杭

我叔叔則以為

是一抽屜泛黃的信。 ”

這首詩名為《江南》。 自稱“山豬菌”的詩人寫完這首詩之後, 特意選擇了一個“復古”的60年代風格的排版。 不久之後, 這首詩歌將在淘寶上被“出售”, 價格僅僅為五毛錢。

羊V是這家名為“五毛詩人的憂傷”的淘寶店店主。 除了他之外, 還有另外三位詩人和他一起為這家淘寶店生產詩歌, 分別是山豬菌、水牛和小麥丫。 當然, 他們都不是全職的詩人。

在現實生活中, 羊V名為楊威, 在淘寶上幫外貿企業做運營, 山豬菌在縣城獸醫站當獸醫, 水牛在保險公司工作, 小麥丫則是平面設計師。

淘寶店“五毛詩人的憂傷”

雖然四個人的性格和從事的職業各不相同, 甚至所在的地理位置也相差極遠——兩個在福建,

一個在浙江, 還有一個在山東, 但都是文藝青年。 也正是因為寫詩這個被楊威自嘲為“不太入流的愛好”, 四個人走到了一起, 並開了這家奇葩的淘寶店。 在倒貼錢的情況下, “五毛詩人的憂傷”一開就是4年。

四年裡, 幾個人不但寫了很多詩, 也通過詩和他們的淘寶店, 目睹了人間百態。

不入流的愛好

2000年, 楊威上了大學。 在大學裡, 山豬菌是他的同班同學, 兩個人學的都是畜牧獸醫專業。

在楊威的記憶中, 大學時代的自己是個熱鬧活潑的人, 山豬菌年紀略長於他, 是個特立獨行的“老憤青”。 “我記得他常常剃了個光頭, 穿著拖鞋, 聽黑豹和崔健。 ”楊威說。 在那個2.5元吃一頓食堂飯的年代, 楊威和山豬菌因為文學愛好走到了一起。

不過, 那時他們熱衷的是寫劇本和演話劇, 而不是詩歌。 至今, 楊威依然記得他們寫的關於白蛇傳的一個搞笑劇本。 當時, 光頭的山豬菌演許仙, 他摸著自己的頭說, “頭可斷, 血可流, 頭髮不可不上油。 ”說著說著, 楊威笑出了聲來。

楊威自稱在看《塔希裡亞故事集》的國產漫畫時裡面的一首詩打動了他, 就把這首詩裁下來給山豬菌看。 沒想到, 山豬菌也寫過不少詩, “不過不知道都發在哪裡了。 ”山豬說。

“也許當時我和山豬菌都認為詩歌是不入流的愛好, 所以從未談起, 但沒想到, 兩個人竟然都有詩歌情結。 ”楊威後來補充說。

自稱“有點執拗”的楊威, 於是把山豬菌散落在QQ空間和博客裡的詩歌都扒了出來, 發現“老憤青”寫的詩歌竟然是溫柔憂傷的。

“這就是詩歌有趣的地方, 它能反映出你內在的另一面, 一種隱秘的情感。 ”從此, 兩人就開始不斷寫詩, 互相切磋。

去年淘寶造物節上的五毛詩社

在楊威看來, 大學時代的文藝, 是兩個人探索人性和自我的一種方式。 這個男生, 為什麼要爭當學生會主席?那個女生,

為什麼要嘩眾取寵?其實兩人探討的, 也是人性背後的掙扎和妥協。 工作之後, 兩人依然寫詩。 不過, 和大學時代相比, 成為社會人之後, 詩歌成了他們對抗生活中瑣碎和庸俗的柔軟武器。

“現在的山豬菌, 越來越胖, 越來越慈眉善目了, 哈哈!”楊威說。 雖然外表上越來越不像當年的“老憤青”, 但寫詩的時候, 山豬菌卻依然是那個有點溫柔的憂傷少年。

最開始, 兩人在豆瓣和QQ群裡寫詩、討論詩, 吸引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 小麥丫和水牛, 就是其中兩個。 不過, 楊威注意到, 很多人僅僅把詩歌作為一個文字遊戲, 他們在不斷字斟句酌寫出漂亮句子的同時, 卻背離了詩歌表達真實情感的初衷。 “在我看來, 一句‘五歲的時候, 外婆給我吃了一塊餅,很好吃’,就比‘凋零的窗臺上,停著一隻玻璃的鳥’這樣不知所云的句子,更有美感。”楊威說。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卻更喜歡後者。

“要不索性開個淘寶店,把我們寫得好的詩歌放上去,讓大家看看怎樣的才是好詩?”有一天,楊威突發奇想,“一開始就知道肯定不會賺錢,但淘寶影響力大,用這樣的方式,至少可以讓我們覺得有價值的事情,被堅持下去。”

這一想法得到了其他人的認同,那是2013年。

造物節上懸掛的詩歌

一個“餓死詩人”的時代和四個自嘲“五毛”的詩人

最開始,這家淘寶店名為“五毛詩人”。做平面設計的小麥丫設計了店面之後,又加了頗有詩人意味的“憂傷”進去,甚至還為“憂傷”寫了一首詩:

這是一首憂傷的詩

因為

它將以

五毛的價格

出賣自己

寫這首詩的詩人

是憂傷的

因為他將寫一首

名為《憂傷》的詩

楊威說,自稱“五毛詩人”,其實是一種黑色幽默。如今,很多人認為詩歌“一文不值”,他們卻認為,一首詩歌,至少有五毛錢的價值。“實際上,詩歌的價值是不能用錢來衡量的,詩歌只有有價值和無價值之分。”楊威說。收5毛錢,更像是一種儀式感,讓買家,或者說讀者,能用這種儀式,來表達對詩歌價值的認可。

造物節上的“五毛詩人”

因此,一開始,當大家討論是否要付錢之後才能看詩歌,楊威則表示反對。他認為,如果付錢之後才能看,那麼詩歌就真的成了商品。於是,打開“五毛詩人的憂傷”,可以看到一個同名公章,和一行文字:我們在公章右邊發誓,本店鋪所有的詩歌,都是免費流覽的。

在這個“餓死詩人”的時代,店鋪銷量慘澹,可以說是意料之中的事。楊威說,店鋪每個月的成交額差不多在5-6塊錢,即使是其中的“爆款”詩歌,月最高銷量也不過是7件。與此同時,四個人還要分擔店鋪的押金和每年600塊錢的設計範本費用。“押金水牛和我各出一半,山豬菌掏了範本錢。”楊威說。雖然成本也算不上很高,但“入不敷出”是店鋪的真實寫照。

不過,這並沒有打擊四個人寫詩的熱情。在楊威看來,寫詩要在一種慢節奏的環境裡。詩歌不如小說、電影這麼強烈,詩歌需要的是安靜的心。但今天,靜心讀詩卻成了一種奢侈。

“從瑣碎中掙扎出來,找到合適的詞語。”楊威這樣形容當下寫詩的狀態。如今,工作和生活佔據了幾個人大量的時間精力,大學時代一年能寫500、600首詩歌的楊威,如今的“產量”卻大大下降了。

“五毛詩人”楊威

水牛現在寫的詩也比以前要少,不過,他認為,那是因為寫詩的方式,和詩的品質產生了變化。水牛是四個人中年紀最小的,如今26歲,剛剛工作3年。大學時代主修電腦,輔修文學的他,一直把寫詩當作一個不可割裂的愛好。在他看來,詩歌見證了自己從一個熱血少年,成長為一個更加穩重的社會人的過程。大學時代熱衷“鬥詩”,短時間內寫出幾十首詩,但如今,他卻真正體會到了“兩句三年得”的感受。他寫在自家院子裡勞作的母親,寫午夜空曠的大廳,覺得自己的詩比以前要“重”。

在水牛看來,“五毛詩人的憂傷”就像是他的太陽。“說實話,工作之後,我覺得自己除了上班,不會做別的事情了。但我們淘寶店的存在,卻讓我有動力一直去寫詩。”水牛覺得,每個時代都需要真實的見證者,而他們,用詩歌這種方式,在完成這樣的一種見證。

造物節現場,人們被“五毛錢一首”的詩歌所吸引

詩人會死,但詩性不死

2016年,作為“神人神店”代表,楊威和山豬菌一起去上海參加淘寶造物節。當時,他們的攤位上掛滿了等待“販賣”的詩歌,而現場觀眾如果過來寫詩,留下詩,就可以獲得一個蓋章。

“當時,主辦方提供了一大把書法筆,上午9點鐘開門,11點的時候,這些筆就全部寫完了!”楊威說,現場觀眾的熱情,遠遠超過了他的想像。雖然大部分人寫的甚至都稱不上詩,但其中,還是有一些人寫得非常好。他們談人生,談情感,心中柔軟敏感的部分在字裡行間舒展開來,深深打動了楊威。

有個孩子來寫詩

兩天造物節,楊威和山豬菌收穫了整整兩大箱子的詩歌。“簡直是個詩歌的海洋!”楊威感慨。後來,兩人花了90多塊錢,把這兩箱“詩歌的海洋”快遞回了福建。

造物節上,人們現場書寫的詩

“詩性不死。”事後回想起這件事情,楊威如是說。他認為,現在的中國,生活節奏很快,大家被物質,被指標,被KPI所困。“但不論生活環境多麼物欲橫流,不管你整天談論的是房價還是iPhoneX,你的心,總會不經意地被一些物質和指標之外的東西打動。”

而這樣的東西可以是一道明亮的月光,一段偶爾湧上心頭的回憶,甚至可以是很粗糙的東西。“平時,你會在繁忙的工作中把這種感覺遺忘,會用喝酒的方式,把這種感覺掩蓋,但它最終還是會擊中你。”楊威認為,這些打動人的,就是生活中高於生活的部分,也是詩歌的源頭。“為什麼我們一讀‘十年生死兩茫茫’,這句話,就會心有所動?因為人的情感,會有共鳴。”

楊威說,詩人會死,但詩性不死。

外婆給我吃了一塊餅,很好吃’,就比‘凋零的窗臺上,停著一隻玻璃的鳥’這樣不知所云的句子,更有美感。”楊威說。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卻更喜歡後者。

“要不索性開個淘寶店,把我們寫得好的詩歌放上去,讓大家看看怎樣的才是好詩?”有一天,楊威突發奇想,“一開始就知道肯定不會賺錢,但淘寶影響力大,用這樣的方式,至少可以讓我們覺得有價值的事情,被堅持下去。”

這一想法得到了其他人的認同,那是2013年。

造物節上懸掛的詩歌

一個“餓死詩人”的時代和四個自嘲“五毛”的詩人

最開始,這家淘寶店名為“五毛詩人”。做平面設計的小麥丫設計了店面之後,又加了頗有詩人意味的“憂傷”進去,甚至還為“憂傷”寫了一首詩:

這是一首憂傷的詩

因為

它將以

五毛的價格

出賣自己

寫這首詩的詩人

是憂傷的

因為他將寫一首

名為《憂傷》的詩

楊威說,自稱“五毛詩人”,其實是一種黑色幽默。如今,很多人認為詩歌“一文不值”,他們卻認為,一首詩歌,至少有五毛錢的價值。“實際上,詩歌的價值是不能用錢來衡量的,詩歌只有有價值和無價值之分。”楊威說。收5毛錢,更像是一種儀式感,讓買家,或者說讀者,能用這種儀式,來表達對詩歌價值的認可。

造物節上的“五毛詩人”

因此,一開始,當大家討論是否要付錢之後才能看詩歌,楊威則表示反對。他認為,如果付錢之後才能看,那麼詩歌就真的成了商品。於是,打開“五毛詩人的憂傷”,可以看到一個同名公章,和一行文字:我們在公章右邊發誓,本店鋪所有的詩歌,都是免費流覽的。

在這個“餓死詩人”的時代,店鋪銷量慘澹,可以說是意料之中的事。楊威說,店鋪每個月的成交額差不多在5-6塊錢,即使是其中的“爆款”詩歌,月最高銷量也不過是7件。與此同時,四個人還要分擔店鋪的押金和每年600塊錢的設計範本費用。“押金水牛和我各出一半,山豬菌掏了範本錢。”楊威說。雖然成本也算不上很高,但“入不敷出”是店鋪的真實寫照。

不過,這並沒有打擊四個人寫詩的熱情。在楊威看來,寫詩要在一種慢節奏的環境裡。詩歌不如小說、電影這麼強烈,詩歌需要的是安靜的心。但今天,靜心讀詩卻成了一種奢侈。

“從瑣碎中掙扎出來,找到合適的詞語。”楊威這樣形容當下寫詩的狀態。如今,工作和生活佔據了幾個人大量的時間精力,大學時代一年能寫500、600首詩歌的楊威,如今的“產量”卻大大下降了。

“五毛詩人”楊威

水牛現在寫的詩也比以前要少,不過,他認為,那是因為寫詩的方式,和詩的品質產生了變化。水牛是四個人中年紀最小的,如今26歲,剛剛工作3年。大學時代主修電腦,輔修文學的他,一直把寫詩當作一個不可割裂的愛好。在他看來,詩歌見證了自己從一個熱血少年,成長為一個更加穩重的社會人的過程。大學時代熱衷“鬥詩”,短時間內寫出幾十首詩,但如今,他卻真正體會到了“兩句三年得”的感受。他寫在自家院子裡勞作的母親,寫午夜空曠的大廳,覺得自己的詩比以前要“重”。

在水牛看來,“五毛詩人的憂傷”就像是他的太陽。“說實話,工作之後,我覺得自己除了上班,不會做別的事情了。但我們淘寶店的存在,卻讓我有動力一直去寫詩。”水牛覺得,每個時代都需要真實的見證者,而他們,用詩歌這種方式,在完成這樣的一種見證。

造物節現場,人們被“五毛錢一首”的詩歌所吸引

詩人會死,但詩性不死

2016年,作為“神人神店”代表,楊威和山豬菌一起去上海參加淘寶造物節。當時,他們的攤位上掛滿了等待“販賣”的詩歌,而現場觀眾如果過來寫詩,留下詩,就可以獲得一個蓋章。

“當時,主辦方提供了一大把書法筆,上午9點鐘開門,11點的時候,這些筆就全部寫完了!”楊威說,現場觀眾的熱情,遠遠超過了他的想像。雖然大部分人寫的甚至都稱不上詩,但其中,還是有一些人寫得非常好。他們談人生,談情感,心中柔軟敏感的部分在字裡行間舒展開來,深深打動了楊威。

有個孩子來寫詩

兩天造物節,楊威和山豬菌收穫了整整兩大箱子的詩歌。“簡直是個詩歌的海洋!”楊威感慨。後來,兩人花了90多塊錢,把這兩箱“詩歌的海洋”快遞回了福建。

造物節上,人們現場書寫的詩

“詩性不死。”事後回想起這件事情,楊威如是說。他認為,現在的中國,生活節奏很快,大家被物質,被指標,被KPI所困。“但不論生活環境多麼物欲橫流,不管你整天談論的是房價還是iPhoneX,你的心,總會不經意地被一些物質和指標之外的東西打動。”

而這樣的東西可以是一道明亮的月光,一段偶爾湧上心頭的回憶,甚至可以是很粗糙的東西。“平時,你會在繁忙的工作中把這種感覺遺忘,會用喝酒的方式,把這種感覺掩蓋,但它最終還是會擊中你。”楊威認為,這些打動人的,就是生活中高於生活的部分,也是詩歌的源頭。“為什麼我們一讀‘十年生死兩茫茫’,這句話,就會心有所動?因為人的情感,會有共鳴。”

楊威說,詩人會死,但詩性不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