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談中國經濟、房地產 今天國新辦記者會“料”很多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出席10日上午的國務院新聞發佈會

中新經緯用戶端10月10日電 10日上午, 在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回顧十八大以來經濟領域進展成就, 並就市場熱點問題予以回應。

【成就】

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2013-2016年, 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2%, 高於同期世界2.6%和發展中經濟體4%的平均增長水準, 平均每年增量44413億元(按2015年不變價計算)。 今年上半年, 國民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 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9%, 增速連續8個季度穩定在6.7%-6.9%的區間。

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

2016年, 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折合11.2萬億美元, 占世界經濟總量的14.8%, 比2012年提高3.4個百分點, 穩居世界第二位。 2013-2016年, 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0%左右, 超過美國、歐元區和日本貢獻率的總和, 居世界第一位。

科技創新取得重大突破

國家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加大。

2016年, 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15677億元, 比2012年增長52.2%, 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11%, 比2012年提高0.2個百分點。 量子通信、高速鐵路、載人航太、探月工程、射電望遠鏡、大飛機、載人深潛、超級電腦等一批具有標誌性意義的科技成果湧現。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著

去產能進展順利。 2016年, 鋼鐵、煤炭產能分別退出6500萬噸以上和2.9億噸以上, 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今年1-7月, 鋼鐵去產能已完成預定目標任務;煤炭去產能1.28億噸, 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85%。

去庫存成效明顯。 2016年末, 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下降3.2%, 其中住宅待售面積下降11.0%。 今年8月末, 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下降12%。

去杠杆步伐穩健。 2016年末,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5.8%, 比上年末下降0.4個百分點。

今年8月末,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7個百分點。

降成本效果顯現。 2016年,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52元, 比上年下降0.1元。 今年1-8月份,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比上年同期下降0.12元。

補短板亮點突出。 生態環保、農業、水利、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投資快速增長, 辦了一批當前急需又利長遠的大事。 今年1-8月份, 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公共設施管理業、農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28.2%、24.3%和16.1%。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 2016年糧食產量為61625萬噸, 連續4年穩定在1.2萬億斤的新臺階上, 生產佈局向優勢地區集中。

節能和新能源發展取得新成績

2016年, 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用水量分別比2012年下降17.9%和25.3%。

今年上半年, 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3.9%。 2016年末, 核電發電裝機容量3364萬千瓦, 比2012年增長167.6%;並網風電14747萬千瓦, 增長140.1%;並網太陽能發電7631萬千瓦, 增長21.4倍。

進出口貿易由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升

2016年, 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24.3萬億元, 占世界貿易總額的比重保持在11%以上。 貨物貿易方式不斷優化, 一般貿易進出口占比由2012年的52.0%上升到2016年的55.1%, 今年1-8月份進一步上升至56.8%。 2016年, 服務進出口總額6575億美元, 比2012年增長36.8%, 年均增長8.1%, 位居世界第二位。 高附加值領域服務出口增長勢頭強勁, 2016年資訊服務、廣告服務出口分別增長40.4%和38.1%。

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健全

2016年末, 參加基本養老、城鎮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人數分別比2012年末增加9980、20750、2864、2879和3022萬人。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取得實質性進展, 2016年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下降到30%以下, 基本醫保總體實現全覆蓋, 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成。

【熱點回應】

過去五年:經濟發展新常態特徵更明顯

甯吉喆表示, 過去五年的一個很突出特徵, 就是經濟發展新常態特徵更加明顯。 經濟發展新常態, 一個是經濟增長從過去曾經的高速增長到目前的中高速增長。 我國當前的經濟增速, 在世界上也是相當於高速的增長。

他分析稱, 從內外需方面看, 內需一直在中國經濟當中占主要部分。 過去幾年, 國際經濟形勢依然不樂觀, 還沒有走出國際金融危機的陰影, 在這種情況下, 中國經濟主要是靠內需支撐。

中國今年經濟增長可能好于6.5%

甯吉喆指出,今年中國經濟實現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全年可能還會有更好一點的結果。

中小企業必將產生新的“獨角獸”

甯吉喆指出,在過去一兩年,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中國大的銀行都成立了普惠金融部,就是支援中小微企業、“三農”等的融資問題。包括這兩天市場上反映強烈的定向降准,定向,定的就是支持普惠金融、中小企業,只要支持普惠金融、中小企業的,明年1月1日可以適當的降准,相信中小企業靠自己的努力、創新,再加上政府的支持,隨著市場環境的進一步改善,改革的深入,開放的擴大,中小企業必將會產生新的“獨角獸”、新的有活力和有實力的大企業。

去產能會對GDP增長造成消極影響?

甯吉喆指出,去產能是今年經濟發展的重點任務之一,今年設置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時,已經考慮了市場化、法治化去產能的因素。它不僅不會影響經濟發展目標的實現,還會有利於改善市場經濟的環境,改善民生所依賴的生態環境。

應屆大學生自主創業比例提高

甯吉喆透露,九月份大專及以上調查失業率又往下走,這跟創業創新的政策措施有關係。四年前,自主創業的比例僅為1%左右。現在這個指標在一些區域,都超過10%的,比美國還是稍微低一些,但是,前景非常好。

他繼續說,今後幾年大學生就業會增加,統計局對就業的形勢仍然是看好的。當然,這裡面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國經濟的中長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發展了,生產增加了,就業增加就有一個重要的基礎,所有以上因素結合在一起,中國的就業問題完全能夠解決好。

中國將逐步建立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

甯吉喆指出,針對分化的形勢,對大城市特別是一線城市和熱點二線城市,房價只要漲得過快的,政府就會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從需求和供給等方面採取措施,現在來看效果還是好的。

甯吉喆強調,國家反對投資投機性的取向不會變,但對於居民正常的住房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房地產調控政策會繼續發揮效果,特別是將會逐步建立房地產調控的長效機制。

談中國綠色發展:“不允許洋垃圾過度污染我們”

甯吉喆說道,我們落後的產能就地消化在本國,當然我們也不允許洋垃圾過度污染我們,這在國際交往中都是很明確的。我們在國外合作建設的鐵路和裝備製造工廠都是符合環境標準的,這是全世界的共識,也是我們堅守的理念。

(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中國今年經濟增長可能好于6.5%

甯吉喆指出,今年中國經濟實現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全年可能還會有更好一點的結果。

中小企業必將產生新的“獨角獸”

甯吉喆指出,在過去一兩年,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中國大的銀行都成立了普惠金融部,就是支援中小微企業、“三農”等的融資問題。包括這兩天市場上反映強烈的定向降准,定向,定的就是支持普惠金融、中小企業,只要支持普惠金融、中小企業的,明年1月1日可以適當的降准,相信中小企業靠自己的努力、創新,再加上政府的支持,隨著市場環境的進一步改善,改革的深入,開放的擴大,中小企業必將會產生新的“獨角獸”、新的有活力和有實力的大企業。

去產能會對GDP增長造成消極影響?

甯吉喆指出,去產能是今年經濟發展的重點任務之一,今年設置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時,已經考慮了市場化、法治化去產能的因素。它不僅不會影響經濟發展目標的實現,還會有利於改善市場經濟的環境,改善民生所依賴的生態環境。

應屆大學生自主創業比例提高

甯吉喆透露,九月份大專及以上調查失業率又往下走,這跟創業創新的政策措施有關係。四年前,自主創業的比例僅為1%左右。現在這個指標在一些區域,都超過10%的,比美國還是稍微低一些,但是,前景非常好。

他繼續說,今後幾年大學生就業會增加,統計局對就業的形勢仍然是看好的。當然,這裡面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國經濟的中長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發展了,生產增加了,就業增加就有一個重要的基礎,所有以上因素結合在一起,中國的就業問題完全能夠解決好。

中國將逐步建立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

甯吉喆指出,針對分化的形勢,對大城市特別是一線城市和熱點二線城市,房價只要漲得過快的,政府就會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從需求和供給等方面採取措施,現在來看效果還是好的。

甯吉喆強調,國家反對投資投機性的取向不會變,但對於居民正常的住房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房地產調控政策會繼續發揮效果,特別是將會逐步建立房地產調控的長效機制。

談中國綠色發展:“不允許洋垃圾過度污染我們”

甯吉喆說道,我們落後的產能就地消化在本國,當然我們也不允許洋垃圾過度污染我們,這在國際交往中都是很明確的。我們在國外合作建設的鐵路和裝備製造工廠都是符合環境標準的,這是全世界的共識,也是我們堅守的理念。

(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