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好奇!116年了,諾貝爾獎金為什麼老是發不完?

又到了諾貝爾獎的頒獎季, 昨天, 最受關注的經濟學家獎授予了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的理查·塞勒, 理由是其在行為經濟學的成就。

芝加哥大學很強, 是獲得諾獎最多的學校, 可今年又是行為經濟學, 有點審美疲勞啊。 今天咱們不探討塞勒教授的學術成就, 一是說不清楚, 二是說清楚了跟咱們的關係也不大。 貓哥今天聊聊諾貝爾的這個獎金, 發了116年了, 為什麼老也發不完呢?

先上一個結論:如果你能像諾貝爾一樣賺錢, 像諾貝爾基金會一樣理財, 你的人生肯定很完滿!諾貝爾基金會主要是怎麼理財的呢?和貓哥差不多, 炒房和炒股。

01

1896年, 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諾貝爾辭世並立下遺囑:“請將我的財產變做基金, 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 獎勵那些在前一年度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 ”

可在諾貝爾遺囑公佈之初, 瑞典輿論一片譴責之聲,

諾貝爾也因為沒把巨額遺產捐贈給瑞典, 而被貼上了“不愛國”的標籤。 甚至還有政客指責稱, 諾貝爾設立獎金支持個別傑出人物, 無助于社會進步。

經過好幾年的折騰, 瑞典國王終於在1898年宣佈諾貝爾遺囑生效, 瑞典國會後來也通過了諾貝爾基金會章程。 在1901年的12月10日, 也就是諾貝爾逝世5周年的紀念日那邊, 頒發了首次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最初只有5個獎項, 分別是化學獎、物理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以及和平獎。 這是諾貝爾在其遺囑裡早就規劃好的。 遺囑提到, 他遺產的利息將被平分為5份, 給在這些領域有重大發現或貢獻的人。

現在很受關注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直到1969年才首次頒獎, 是諾獎中“最年輕”的獎項。 這個獎項的誕生過程大致是:

事實上, 經濟學獎與其他幾位“老大哥”除了年歲差很多以外, 其真正的全稱其實叫“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 也稱“瑞典銀行經濟學獎”, 是瑞典國家銀行與諾貝爾基金會合作成立。 其獎金出自瑞典央行的捐款,

而非諾貝爾的遺產, 也就是說, 這是一項與諾貝爾基金會有關的“非諾貝爾獎”獎項。

02

諾貝爾留下多少錢做獎金

接下來就有個疑問了:諾貝爾到底留下了多少錢做獎金?

諾貝爾一生擁有355項專利發明, 並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 積累了巨額財富。 諾貝爾獎金的初期規模為——3100萬瑞典克朗(約合920萬美元)。

按照諾貝爾當初的意願, 較為理想的諾貝爾獎金額, 應能保證一位教授20年不拿薪水仍能繼續他的研究。 (1901年的諾貝爾獎金數額為15.0872萬瑞典克朗, 相當於當時一位教授20年的工資。 )

此後, 獎金數額不斷縮水:

1902年為14.1847萬瑞典克朗

1903年為14.1358萬瑞典克朗

1923年, 諾貝爾獎金數額名義價值降到了歷史最低, 為11.4935萬克朗

再往後, 獎金數額雖逐年擴大,

但因瑞典克朗的數次貶值, 一直到不了1901年的水準。

一直到1991年, 諾貝爾獎達到600萬瑞典克朗, 才與諾貝爾獎自頒發以來首次超過1901年時的實際價值相當。

2001年諾貝爾獎百年華誕時, 諾貝爾獎金額達到1000萬瑞朗。

2012年開始, 諾貝爾單項獎金金額降低了20%, 由原來的1000萬克朗降低到800萬克朗。

03

為何諾貝爾獎金100多年都發不完?

稍微累加就知道,如果僅憑諾貝爾的遺產,連本金發出去都不夠,諾貝爾獎早就消失了,但諾獎為什麼能撐一百多年,還越發越多呢?

▌諾貝爾獎發放的前60年裡,基金一直在貶值

因為諾貝爾在遺囑中明確說明需將自己的財產進行安全可靠的投資,因而基金會成立初期,基金會投資策略相當保守,將該筆資金完全投資與銀行存款和公債上,避免任何有風險的投資。

50多年後,諾貝爾基金的資產已經流失了將近60%,到了1953年基金會的資產支撐下300多萬美元,加上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當時的300萬美元只相當於1896年的30萬美元,原定的獎金數額日益減少,基金似乎面臨著破產的風險。

▌基金會轉變投資方式,增值近92倍

1953年,由於諾貝爾基金會運營的不順利,瑞典政府開始允許基金會獨立進行投資,可以將資金投放在股市和不動產方面。 1950至1970年這20年恰逢一輪大牛市,諾貝爾基金取得的年化收益率,比之前表現好得多。於是將大量資金投入股市。同時由於政策的開放,諾貝爾基金還將大量資金投入不動產市場。

股市和樓市的大牛,使得諾貝爾基金快速增值,諾貝爾獎金額也不斷上漲。

從2001年開始,諾獎金額已經上漲到1000萬克朗,並一直維持到2011年,截止2011年,諾貝爾基金會總資產高達28.6億克朗,已經是設立之初的92倍了。

▌也有虧損的時候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對諾貝爾獎基金產生了很大衝擊。根據諾貝爾基金會2011年年報顯示,由於全球股票市場不振,基金會股票投資當年虧損了1900度萬克朗。因此,從2012年開始,諾貝爾單項獎金金額降低了20%,由原來的1000萬克朗降低到800萬克朗。

▌也有政策的扶持

初期基金會的投資收入也需繳稅,後在瑞典王國政府的支持下,諾貝爾基金獲得了免稅待遇。受到瑞典政府政策的感召,美國政府對於諾貝爾基金的投資也給予免稅待遇。

免除了稅收,諾貝爾基金自然得益不少。

正因為如此,諾貝爾獎金感覺就是越花越多,僅從1991到2014年,諾貝爾獎就發了16335萬瑞典克朗。

04

獲獎者怎麼花?

諾貝爾獎項的單項獎金已經高達800萬瑞郎,相當於600多萬人民幣。面對這樣一筆鉅款,這些各領域的高級知識份子會怎麼花呢?

不少人會選擇捐贈,捐給慈善機構或者科學研究院,但也有不少獲獎者從諾貝爾基金會學了高招,他們的獎金主要用來——

買房!!!!

● 2001年諾獎物理學獎得主之一麻省理工大學的沃夫岡·克特勒(Wolfgang Ketterle)就用諾獎獎金買了一棟房子;

● 1993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飛利浦·夏普(Phillip Sharp)用獎金購置一棟已有近百年歷史的住宅;他的搭檔英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家理察·羅伯茨(Richard Roberts)在自家的前院修建了一個私人的槌球草坪球場。

● 據悉,就連在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莫言也在北京五環外買了套房子。

● 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的屠呦呦女士與其他兩位學者分享獎金,她曾與先生李廷釗開玩笑地說:“這點獎金還不夠買北京的半個客廳吧?”

● 當然也有些日子過得比較困難的,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博弈論創始人約翰·納什(John Nash),他在獲獎之前甚至連一個固定的職位都沒有,獲獎之後他的第一反應是:“我真的需要一張信用卡”——他就是電影《美麗心靈》的男主角原型。

本文由大貓財經(ID:caimao_shuangquan)提供

03

為何諾貝爾獎金100多年都發不完?

稍微累加就知道,如果僅憑諾貝爾的遺產,連本金發出去都不夠,諾貝爾獎早就消失了,但諾獎為什麼能撐一百多年,還越發越多呢?

▌諾貝爾獎發放的前60年裡,基金一直在貶值

因為諾貝爾在遺囑中明確說明需將自己的財產進行安全可靠的投資,因而基金會成立初期,基金會投資策略相當保守,將該筆資金完全投資與銀行存款和公債上,避免任何有風險的投資。

50多年後,諾貝爾基金的資產已經流失了將近60%,到了1953年基金會的資產支撐下300多萬美元,加上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當時的300萬美元只相當於1896年的30萬美元,原定的獎金數額日益減少,基金似乎面臨著破產的風險。

▌基金會轉變投資方式,增值近92倍

1953年,由於諾貝爾基金會運營的不順利,瑞典政府開始允許基金會獨立進行投資,可以將資金投放在股市和不動產方面。 1950至1970年這20年恰逢一輪大牛市,諾貝爾基金取得的年化收益率,比之前表現好得多。於是將大量資金投入股市。同時由於政策的開放,諾貝爾基金還將大量資金投入不動產市場。

股市和樓市的大牛,使得諾貝爾基金快速增值,諾貝爾獎金額也不斷上漲。

從2001年開始,諾獎金額已經上漲到1000萬克朗,並一直維持到2011年,截止2011年,諾貝爾基金會總資產高達28.6億克朗,已經是設立之初的92倍了。

▌也有虧損的時候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對諾貝爾獎基金產生了很大衝擊。根據諾貝爾基金會2011年年報顯示,由於全球股票市場不振,基金會股票投資當年虧損了1900度萬克朗。因此,從2012年開始,諾貝爾單項獎金金額降低了20%,由原來的1000萬克朗降低到800萬克朗。

▌也有政策的扶持

初期基金會的投資收入也需繳稅,後在瑞典王國政府的支持下,諾貝爾基金獲得了免稅待遇。受到瑞典政府政策的感召,美國政府對於諾貝爾基金的投資也給予免稅待遇。

免除了稅收,諾貝爾基金自然得益不少。

正因為如此,諾貝爾獎金感覺就是越花越多,僅從1991到2014年,諾貝爾獎就發了16335萬瑞典克朗。

04

獲獎者怎麼花?

諾貝爾獎項的單項獎金已經高達800萬瑞郎,相當於600多萬人民幣。面對這樣一筆鉅款,這些各領域的高級知識份子會怎麼花呢?

不少人會選擇捐贈,捐給慈善機構或者科學研究院,但也有不少獲獎者從諾貝爾基金會學了高招,他們的獎金主要用來——

買房!!!!

● 2001年諾獎物理學獎得主之一麻省理工大學的沃夫岡·克特勒(Wolfgang Ketterle)就用諾獎獎金買了一棟房子;

● 1993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飛利浦·夏普(Phillip Sharp)用獎金購置一棟已有近百年歷史的住宅;他的搭檔英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家理察·羅伯茨(Richard Roberts)在自家的前院修建了一個私人的槌球草坪球場。

● 據悉,就連在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莫言也在北京五環外買了套房子。

● 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的屠呦呦女士與其他兩位學者分享獎金,她曾與先生李廷釗開玩笑地說:“這點獎金還不夠買北京的半個客廳吧?”

● 當然也有些日子過得比較困難的,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博弈論創始人約翰·納什(John Nash),他在獲獎之前甚至連一個固定的職位都沒有,獲獎之後他的第一反應是:“我真的需要一張信用卡”——他就是電影《美麗心靈》的男主角原型。

本文由大貓財經(ID:caimao_shuangquan)提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