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獻禮十九大|喜大普奔!惠城上榜2017全國綜合實力、投資潛力百強區

喜報!喜報!喜報!

2017年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指數研究報告近日發佈

咱惠城上榜

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

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啦!

《人民日報》10月9日8版公佈了全部名單

(點擊可查看大圖)

2017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

2017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惠城為何能上榜全國百強區?

近年來, 惠城區站在助力全市建設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的高度

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制定實施“兩強一提” 工程

(強思想、強隊伍、提效率)

把創新驅動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擺在全區工作的核心位置

通過制定實施“1+6+N”創新驅動系列方案

大力推進創新發展工作, 取得了較好成效

科技引領

先進裝備製造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20%

2017年, 惠城區先進裝備製造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5.97億元, 年增長7.28%, 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20%。 先進裝備製造業是工業發展的基礎, 這組資料不僅體現惠城區在科技創新前沿的積累,

也折射出該區在創新驅動發展中充滿後勁與活力。

平臺構建

打造5個總面積8平方公里的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近年來, 惠城區圍繞“到2020年創成國家創新型城區”綱領性目標分解動作。 在創新平臺打造上, 從全區開始劃分特色各異的創新區域;同時, 鼓勵企業成立科研中心、研究院,吸引省級、國家級創新平臺入駐惠城;助推孵化器、創客空間運營主體等發展壯大,為成長型科技企業提供全鏈條式的孵化扶持。在全市發展趨勢推動下,加大了電子商務、雲計算、物聯網、大資料等新業態的發展力度,打造了惠州市物聯網電子資訊科技企業孵化器、惠州市電子商務產業園、江北互聯網公園等3個科技企業孵化器,目前有在孵企業213家。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成果轉化

投入11億元完成規上工業技改項目43宗

惠城區圍繞產業技術創新需求,促進創新主體和創新資源深度融合;突出技術創新,致力推動科技成果高效轉化。

惠城區將堅持不懈推進技術創新,切實加大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力度,投入技改資金11億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技改專案43宗,通過技改帶動企業實現“小升規”,加快轉型升級。

素有“半城山色半城湖”美譽的惠城

也值得我們細細品賞

《大美惠城》

帶您走進不一樣的惠城

山水惠城

“鐵鍊鎖孤州,浮鵝水上游,任憑風浪起,此地永無憂。”一首古老的民謠唱出了“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秀美與奇特。

城在湖中,湖在山中,不出城廓可獲山水之怡;推窗見水,開門見綠,身居鬧市亦有林泉之致。

東江、西枝江在這裡交匯,滔滔江水裡有惠城人說不盡的故事。西湖,紅花湖,金山湖,碧水漣漣,楊柳依依,是點綴出這座城市最好的嫵媚。

高榜山坐落在東江、西湖之側。月白風清之夜,登山遠眺,萬家燈火,展現眼前的,便是繁華而不失寧靜的惠城。

這是一座崇尚自然,呵護生態的城市,這是一片生機勃勃,活力四射的沃土。

人文惠城

這裡歷史悠久。自隋開皇開埠之後一直是東江流域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的中心。 “嶺南名郡”、“粵東門戶” 見證著千年古邑的厚重與輝煌。

這裡人文薈萃。豐湖書院,千年學燈名噪一時。楊萬里、文天祥、周敦頤,400多位文人騷客駐足於此,為惠州蘊積墨寶書香。

“夢想平生消未盡,滿林煙月到西湖”,這裡是大文豪蘇東坡最鍾情的人間勝景,願“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這裡豪氣干雲。廖仲愷、鄧演達,歷代豪俊和革命先賢,在歷史前行的道路上,留下了惠城人民的血性和豪邁。

漫步西湖,猶可聽見孫中山領導七女湖起義的陣陣槍聲;駐足鵝嶺,依稀可聞周恩來指揮東征軍的隆隆炮聲;憑欄東江,仿佛可見東江縱隊浴血奮戰的身影……

自然與人文融合,歷史與現實交匯,客家、廣府、潮汕文化在此碰撞融合,形成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胸襟和獨具特色的文化魅力。

活力惠城

一座城,繼承自然稟賦,以綠色生態奠定基調;一片湖,飽含山水情懷,用改革創新彰顯活力。

惠城區南臨南海大亞灣,北接河源,東至汕頭,西去廣州,毗鄰深圳、香港。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倚山瞰海得天獨厚。

TCL、僑興、富紳、真維斯,鵝城以她的勤勞智慧鑄就了自己的知名品牌;雷士、三星、住友、先進科技,鵝城以她的環境優勢引得世界500強企業棲息落戶。

國美、蘇甯、華貿、沃爾瑪、吉之島,鵝城以她的獨有魅力吸引國際商業巨頭紛紛搶灘。

智慧旅遊、互聯網小鎮、城市綜合體、美食新文化等在這裡悄然興起,助力惠城在建設三宜首善區的進程上砥礪前行。

“全國電子資訊產業基地”、 “全國最具綜合實力中小城市”、“全國投資環境十佳區”、“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旅遊強區”、 “全國科技進步示範區”六連冠、“廣東省雙擁模範區”九連冠。一張張名片折射出惠城經濟社會發展的無限活力,一個個榮譽彰顯了惠城人民苦幹、實幹的無私精神。

幸福惠城

青山綠水總在賦予人們不息的律動和詩意的暢想。不斷進步的社會事業、日益完善的社會保障、創新發展的社會管理彰顯著民生至上的執政理念。

文明城市創建、美麗鄉村建設、文化惠民工程、教育醫療服務保障等一系列舉措讓惠城人的幸福感大幅提升,與全市共用“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等殊榮。

多樣文化大餐陶冶著惠城人的精神生活,教育現代化強區,讓所有學子暢遊在知識的海洋。

高效高質的醫療機構,服務著每位元患者的身心健康;一項項措施完善的保障體系,助百姓們頤養天年。

遠謀者,謀定而後動;致遠者,厚積而薄發。

展望未來,惠城區將以“宜居、宜業、宜遊的城鄉首善之區”為目標,通過打造“省級高新科技產業園、高端服務業集聚區、環東江大健康產業帶”三大平臺,實施創新之城、產業之城、活力之城、綠色之城、道德之城、健康之城的“六城”戰略,走出一條特色鮮明的惠城發展之路。

鐘靈毓秀,碧水潤城。這裡是財富的熱土、生活的樂園、休閒的港灣,熱情好客的惠城人民,正在以大氣磅礴的姿態,濃墨重彩地續寫飛鵝展翅的雄渾壯美!

生活在這樣的惠城

你能不感到驕傲嗎?

責編:蘇生 編輯:沈方惠;

由惠城發佈綜合整理,轉載請注明。

鼓勵企業成立科研中心、研究院,吸引省級、國家級創新平臺入駐惠城;助推孵化器、創客空間運營主體等發展壯大,為成長型科技企業提供全鏈條式的孵化扶持。在全市發展趨勢推動下,加大了電子商務、雲計算、物聯網、大資料等新業態的發展力度,打造了惠州市物聯網電子資訊科技企業孵化器、惠州市電子商務產業園、江北互聯網公園等3個科技企業孵化器,目前有在孵企業213家。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成果轉化

投入11億元完成規上工業技改項目43宗

惠城區圍繞產業技術創新需求,促進創新主體和創新資源深度融合;突出技術創新,致力推動科技成果高效轉化。

惠城區將堅持不懈推進技術創新,切實加大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力度,投入技改資金11億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技改專案43宗,通過技改帶動企業實現“小升規”,加快轉型升級。

素有“半城山色半城湖”美譽的惠城

也值得我們細細品賞

《大美惠城》

帶您走進不一樣的惠城

山水惠城

“鐵鍊鎖孤州,浮鵝水上游,任憑風浪起,此地永無憂。”一首古老的民謠唱出了“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秀美與奇特。

城在湖中,湖在山中,不出城廓可獲山水之怡;推窗見水,開門見綠,身居鬧市亦有林泉之致。

東江、西枝江在這裡交匯,滔滔江水裡有惠城人說不盡的故事。西湖,紅花湖,金山湖,碧水漣漣,楊柳依依,是點綴出這座城市最好的嫵媚。

高榜山坐落在東江、西湖之側。月白風清之夜,登山遠眺,萬家燈火,展現眼前的,便是繁華而不失寧靜的惠城。

這是一座崇尚自然,呵護生態的城市,這是一片生機勃勃,活力四射的沃土。

人文惠城

這裡歷史悠久。自隋開皇開埠之後一直是東江流域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的中心。 “嶺南名郡”、“粵東門戶” 見證著千年古邑的厚重與輝煌。

這裡人文薈萃。豐湖書院,千年學燈名噪一時。楊萬里、文天祥、周敦頤,400多位文人騷客駐足於此,為惠州蘊積墨寶書香。

“夢想平生消未盡,滿林煙月到西湖”,這裡是大文豪蘇東坡最鍾情的人間勝景,願“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這裡豪氣干雲。廖仲愷、鄧演達,歷代豪俊和革命先賢,在歷史前行的道路上,留下了惠城人民的血性和豪邁。

漫步西湖,猶可聽見孫中山領導七女湖起義的陣陣槍聲;駐足鵝嶺,依稀可聞周恩來指揮東征軍的隆隆炮聲;憑欄東江,仿佛可見東江縱隊浴血奮戰的身影……

自然與人文融合,歷史與現實交匯,客家、廣府、潮汕文化在此碰撞融合,形成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胸襟和獨具特色的文化魅力。

活力惠城

一座城,繼承自然稟賦,以綠色生態奠定基調;一片湖,飽含山水情懷,用改革創新彰顯活力。

惠城區南臨南海大亞灣,北接河源,東至汕頭,西去廣州,毗鄰深圳、香港。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倚山瞰海得天獨厚。

TCL、僑興、富紳、真維斯,鵝城以她的勤勞智慧鑄就了自己的知名品牌;雷士、三星、住友、先進科技,鵝城以她的環境優勢引得世界500強企業棲息落戶。

國美、蘇甯、華貿、沃爾瑪、吉之島,鵝城以她的獨有魅力吸引國際商業巨頭紛紛搶灘。

智慧旅遊、互聯網小鎮、城市綜合體、美食新文化等在這裡悄然興起,助力惠城在建設三宜首善區的進程上砥礪前行。

“全國電子資訊產業基地”、 “全國最具綜合實力中小城市”、“全國投資環境十佳區”、“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旅遊強區”、 “全國科技進步示範區”六連冠、“廣東省雙擁模範區”九連冠。一張張名片折射出惠城經濟社會發展的無限活力,一個個榮譽彰顯了惠城人民苦幹、實幹的無私精神。

幸福惠城

青山綠水總在賦予人們不息的律動和詩意的暢想。不斷進步的社會事業、日益完善的社會保障、創新發展的社會管理彰顯著民生至上的執政理念。

文明城市創建、美麗鄉村建設、文化惠民工程、教育醫療服務保障等一系列舉措讓惠城人的幸福感大幅提升,與全市共用“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等殊榮。

多樣文化大餐陶冶著惠城人的精神生活,教育現代化強區,讓所有學子暢遊在知識的海洋。

高效高質的醫療機構,服務著每位元患者的身心健康;一項項措施完善的保障體系,助百姓們頤養天年。

遠謀者,謀定而後動;致遠者,厚積而薄發。

展望未來,惠城區將以“宜居、宜業、宜遊的城鄉首善之區”為目標,通過打造“省級高新科技產業園、高端服務業集聚區、環東江大健康產業帶”三大平臺,實施創新之城、產業之城、活力之城、綠色之城、道德之城、健康之城的“六城”戰略,走出一條特色鮮明的惠城發展之路。

鐘靈毓秀,碧水潤城。這裡是財富的熱土、生活的樂園、休閒的港灣,熱情好客的惠城人民,正在以大氣磅礴的姿態,濃墨重彩地續寫飛鵝展翅的雄渾壯美!

生活在這樣的惠城

你能不感到驕傲嗎?

責編:蘇生 編輯:沈方惠;

由惠城發佈綜合整理,轉載請注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