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韓國花了60年把漢城改名為首爾,為什麼不直接把漢江改名呢?

事實上, 藩屬並不是一個好詞。

藩屬國, 意味著它是主權缺少了一部分, 君主必須接受宗主國冊封。 這是件很不愉快的事。

對宗主國來說, 朝貢, 意味著大量的資金流出, 只是得到一點面子, 但沒有任何好處。 而且, 還要肩負起藩屬國國家安全的責任。 為了幫助朝鮮王朝抵禦日本侵略, 明朝和清朝在人力、財力和物力方面損失慘重。 萬曆年間, 也有勝利, 而中日戰爭, 則遭到慘敗。

這也是收到清末朝鮮戰爭影響。 他們既不想受日本的統治, 也不想被清朝控制, 後來又提出了一個大韓帝國, 引進俄國勢力, 想在雙方的鬥爭中保持獨立的發展。 當然, 它最後被證明是不切實際的, 最終被日本吞併。

但我想, 從1840鴉片戰爭以來國人感受的那種憋屈, 很容易理解韓國人把漢城改變首爾的心態, 他們想掌握自己的命運。

然而, 漢城改名為首爾, 不是在一夜之間, 而是花了幾十年。

我們知道, 1945年朝鮮半島的光復, 韓國後來在漢城建立了它的首都。 看過日本佔領時期影片的朋友, 可能已經注意到, 漢城火車站沒有寫漢城兩個字, 而是京城。

首都、首都、都城, 首爾這個看似沒有意義的詞, 實際上是一個韓語音譯詞, 是指首都。

從1945到2005年, 60年, 沒有相應的中文名稱。 它也成為韓國唯一一個在這個時期沒有相應的中文名字的城市。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 中國一直被稱為韓國的首都漢城, 例如, 漢城奧運會等等, 其實都是出於我們的習慣。

直到2005日, 韓國用首爾, 即首善之都的意思, 正式作為韓語서울的漢語詞, 並通知了中國。

也就是說, 許多人認為漢城在2005成為了首爾, 其實這是錯誤的。 自從日本光復以來, 就已經用來指韓語了。 此後, 在韓國、已無用漢城命名的城市。

漢城走了。 韓國人為什麼不換漢江呢?

事實上, 他們真的想改變。

韓國把漢城改成了首爾, 為什麼不簡單地改變漢江的名字呢?

한강, 用我們的拼音, 大概就是hankang。

韓江。 他們想改的是這個。

然而, 似乎至今還沒有改變。

對於未來會不會改成, 我不知道。

即使變了, 也沒有什麼。 記住, 10多年前, 有許多人對首爾感冒, 現在不也慢慢習慣了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