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跟風紮堆的“慢綜藝”,能活過幾季?

《嚮往的生活》(左)、《青春旅社》(中)、《親愛的客棧》(右)算是近期“慢綜藝”的典型。 從海報(包括宣傳語)相同的“歲月靜好”風格——都在想像遠離大都市的淳樸、舒適生活, 便可窺知內容的同質化。

【綜藝窗】

《超級女聲》火了, 唱歌選秀類節目一窩蜂;《非誠勿擾》火了, 相親類節目一窩蜂;《爸爸去哪兒》火了, 親子類節目一窩蜂……現在, 人家搞“民宿”, 我們就緊跟著辦“客棧”“旅社”, 又是一窩蜂。 或許是國內綜藝人才有限創意匱乏, 或許是試錯成本太高, 只有跟風模仿最保險。 但最終能讓觀眾記住的, 永遠是獨一無二的那一個。

明星開店的“慢綜藝”同質化且皆無亮點

餐廳、旅社、客棧……一個溫情的小地方, 一棟小清新的房子, 找來男男女女數個明星, 熱熱鬧鬧、磕磕絆絆地合夥經營。 這差不多就是現在國內電視螢屏上, 明星真人秀綜藝節目的又一種標準畫風。 人稱為體驗類真人秀, 也有人將之稱作“慢綜藝”。

這個十月, 幾個新節目開播, 分明又是內容相似的。 東方衛視的體驗類真人秀《青春旅社》, 背後製作團隊是《嚮往的生活》班底, 11位嘉賓年齡層覆蓋70後到00後, 有戴軍、李靜、李小璐等熟男熟女, 也有王源、景甜、何穗等年輕人。 而湖南衛視的《親愛的客棧》請來經營客棧的是劉濤、王珂夫婦與闞清子、紀淩塵情侶。 他們一起在瀘沽湖經營客棧, 每期有不同明星嘉賓來體驗。

“旅社”與“客棧”開播第一集時, 雙方對壘態勢就很明顯。 就拿TFBOYS組合來說, 三個男生中除了在北影當大一新生的王俊凱外, 易烊千璽身在《親愛的客棧》, 王源加盟《青春旅社》, 兩檔節目偏偏還同時播出, 簡直是來考驗粉絲家中電視機數量的。

人家搞“民宿”, 我們就緊跟著辦“客棧”“旅社”, 又是一窩蜂。 對於這樣的節目, 觀眾顯然未必服氣, 有指責節目抄襲的、有譏諷明星根本是在念臺詞感覺太假的……而兩部綜藝開播後收視皆不佳, 豆瓣上甚至不夠評分人數。

不同時期總有紮堆的綜藝類型

差不多十年前, 唱歌選秀節目紅火的時候, 幾乎每家地方衛視都在“追逐音樂夢想”“放飛自我青春”。 《超級女聲》《我型我秀》等節目誕生出了一批人氣偶像。

但緊接著, 類似的選秀節目就遍地開花了, 有點名氣的歌星轉身都成了評委, 甚至同時上好幾檔節目, 越來越多的熟臉選手混跡螢屏。 很快, 選秀類節目就從一派繁榮景象進入了疲軟的低谷期。

大約四五年前, 電視裡的明星親子類綜藝又是一窩蜂。 這源于《爸爸去哪兒》在沒人看好的情況下, 出人意料地紅成了現象級, 甚至改變了國內綜藝節目的整體製作策略。 各個台紛紛大打明星與萌娃結合的牌, 在《爸爸去哪兒》火了之後的次年, 電視螢屏上就立即紮堆出現了至少24檔親子類節目, 滿坑滿谷都是星爸星娃。

還有, 你搞《花兒與少年》, 我拍《花樣姐姐》, 明星旅遊類節目相互掐架;你有《燃燒吧, 少年》, 我來《夏日甜心》, 偶像團體選拔節目面目相似。

到了現在, 親子類、競技類、旅遊類綜藝節目的大混戰大概是告一段落了, 經營體驗類節目又成了一片紅海——之前剛結束的綜藝節目《中餐廳》正是這一模式。 照這個思路, 除了最近的兩個開旅店的節目, 是不是接下來還可以讓明星去開理髮店、足浴店、美甲店?

跟風、模仿雖難出彩, 卻最保險

自從明星偶像成為電視綜藝節目的主力後, 我們的電視綜藝節目就變得愈發急功近利、本末倒置了。 節目關注的重點是能請到怎樣流量大、咖位高的明星, 而非在節目內容、編制上花力氣, 求新求變。

明星們的天價酬勞讓製作成本飆升, 恐怕也是綜藝節目難有突破的原因。 今天, 製作團隊頂著比過去大得多的壓力、高得多的期待值,

背負的殼子太大, 恐怕連試錯的機會也沒有, 於是跟風、模仿成了最保險的辦法。

可以說, 這些年來雖然新開出了成百上千檔綜藝節目, 但很多都只能存活一季。 就好比明星八卦雖然能攪得滿城風雨, 然而又是一陣風就會倏然飄逝的。 “旅社”也好, “客棧”也好, 真正的“經營”還是應該有賴創意和品質。

□指間沙(專欄作家)

更多詳細新聞請流覽新京報網 www.bjnews.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