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張國榮離世十四周年,風華絕代的哥哥,一路走好

張國榮, 1956年9月12日生於香港, 歌手、演員、音樂人;影視歌多棲發展的代表之一,香港樂壇的天皇巨星, 是八十年代香港樂界唯一可以和譚詠麟比肩的時代天王, 並開啟了香港流行音樂黃金期的譚張爭霸時期, 當年兩人的歌迷雖有硝煙彌漫, 但是時過境遷後, 竟也成就了一段巨星針鋒傳奇的佳話。 他們一個來自香港, 一個來自臺灣, 一個屬性偶像, 一個屬性人文。 初看起來頗有些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意思, 但兩者最終卻因為1995年起三張專輯的合作, 不僅在華語樂壇留下了一段佳話, 也為彼此增添了許多非凡的意義。

“滾石唱片”應該可以算是張國榮第二個巔峰起點

張國榮加盟“滾石唱片”, 只不過是他以唱片公司作為區分的四個時代中的其中一段。 甚至對於香港本地的老歌迷來講, 真正讓他們記憶猶新的, 還是張國榮在“華星唱片”和“新藝寶”的兩段歲月。

前者奠定了他的天王歌手地位, 後者則在當時香港樂壇的大環境下, 做出了國際化的音樂線條。

但是, 我們還可以從歌迷這個角度來多做考慮。 其實, 由於很多原因, 張國榮在“華星唱片”和“新藝寶”的輝煌歲月, 並沒有真正同步到中國大陸。 除了靠近香港的廣東以外, 國內最早的一批張國榮歌迷, 接觸張國榮的音樂時, 也是在他1989年告別樂壇的時間點, 甚至還有一些是在1989年之後, 才重新聽起了他的老歌。

張國榮真正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其實是在他1995年加盟“滾石唱片”並發行《寵愛》專輯作為開始, 因此也可以說是開始了他歌壇上的第二個巔峰期, 並在這個時期累積了大量的歌迷。 可能是因為時間效應, 歌迷愛上了這個時期的張國榮, 甚至遠超過了1989年前的他。

三張專輯, 三個不同張國榮

張國榮在1995年到1998年間, 于“滾石唱片”推出了三張個人專輯, 分別為1995年的《寵愛》、1996年的《紅》, 以及1998年的《Printemps》, 除此之外, 還在《Printemps》推出前不久, 出過一張EP專輯《這些年來》。

《Printemps》在心水和商業上, 呈現出兩個極端。 從歌迷的角度出發, 有很多張國榮的歌迷, 不愛《紅》, 不愛《大熱》, 也不愛早期的《風繼續吹》或《87 Summer Romance》, 但是偏偏喜歡這張專輯, 並且捧為最愛的專輯。 而從音樂上來講, 這張音樂上確實是輕鬆自如, 還帶有日系流行音樂風格的專輯, 在盡可能去掉商業化元素之後, 其實反倒是更接近于張國榮個人心水的專輯。

就好比在萬人舞臺中央的巨星, 于華麗舞臺的背後, 同樣需要更多真正的心事傾述一樣, 《Printemps》應該可以算是一張屬於私人張國榮自己的專輯。

因此, 張國榮的整個音樂生涯, 《Printemps》也可以稱得上是最接近他個人的音樂審美, 以及他想要的那種恬淡生活狀態的專輯。

再來說說《寵愛》和《紅》。 《寵愛》是張國榮加盟“滾石唱片”後的第一張專輯, 雖然這張專輯可以說是一張電影歌曲合輯, 收集了《風月》、《白髮魔女傳》、《金枝玉葉》、《霸王別姬》、《夜半歌聲》和《阿飛正傳》六部電影的主題曲或插曲, 但這張專輯對張國榮來講, 卻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

與《寵愛》相比, 粵語版的《紅》, 則是張國榮的顏色聲明。 從音樂來講, 這張有著英倫風格的專輯, 也是“新藝寶”時期張國榮的一種舞臺風格延續,即那種妖豔、綺麗的個人氣質。但另一方面,這張專輯因為林夕的妙筆生花,則更好地塑造了張國榮亦舞臺亦個人、並且更偏個人的音樂形象,從而真正以更個體化的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

《紅》無疑是巨星與內心,商業與氣質的範本之作,更是由填詞人塑造歌手個人型格的典型專輯,而這種風格也在張國榮加盟“環球唱片”後得到延續,並成為了有限生命裡最後一道絢爛。

2017迎來張國榮早期經典作品,《失業生》

據悉,張國榮早期主演的電影《失業生》已確定引入內地,上映日期未定。電影由霍耀良執導,張國榮、陳百強、徐傑、鄺美寶、鐘保羅、黃愷欣等領銜主演,引領了香港青春片的潮流,成為一代人的青春回憶。電影講述了阿榮(張國榮飾)、家寶(陳百強飾)和家輝(鐘保羅)三人追逐夢想的成長故事,阿榮、家寶、家輝是學校裡同學好友,畢業後面對自己人生的道路各自做出了不同的決定。阿榮家境貧寒天生叛逆,經歷了世間的種種磨難,與朋友的嫌隙也日漸消融。熱愛音樂的家寶一心想要追求自己的夢想,在不被家人理解後憤然出走,與阿榮等人打工賺錢並收穫了純淨的愛情,最後被唱片公司發現做了自己的演唱會。玩世不恭的弟弟家輝選擇了一條父母喜歡的道路,但也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者哥哥和朋友。這三個畢業又即失業的學生是怎樣在這個夢想與現實激烈碰撞的畢業季中殊途同歸的呢?

《失業生》也是張國榮、陳百強、鐘保羅三人早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奠定了他們香港青春片“三劍客”的地位,如今三人都已逝去不禁讓人唏噓。在拍攝電影時張國榮也只有24歲,飾演一個十七八歲的墮落少年並沒有顯示出超越角色的老成。張國榮自身的墮落、叛逆與孩子氣賦予了這個角色獨有的氣質,演繹地十分出眾,可以說是全片中乃至他的早期作品中最為精彩,最具衝擊力的一個。此外,陳百強在電影中也一展歌喉,《有了你》、《念親恩》、《太陽花》等成為風靡一時的流行金曲,為之後其在歌壇的發展的做了有力的鋪墊。

《失業生》是香港早期青春電影的代表作品,校園青春勵志等元素使其在推出時得到了觀眾的認同,尤其在年輕人群體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成為一代人記憶中永恆的回憶,影片或將今年上映。希望我們能在影院看到這部經典之作。

懷念哥哥,永垂不朽

4月1日迎來哥哥張國榮離世十四周年。哥哥的每個忌日及誕辰,日本粉絲都會折千紙鶴送給他。這個春天,日本粉絲折了912只“藍天”千紙鶴。藍色千紙鶴在日本粉絲眼中,喻意對哥哥的愛就像藍天一樣永遠清澈明澄。粉絲們還把他們的心意寫在卡上,在4月1日當天親自帶來香港送給哥哥。十幾位粉絲聚在一起,手舉張國榮的照片,圍繞著千紙鶴合影。

十三年來,每當到了哥哥的忌日,各界都會自發舉行大規模的紀念活動。風華絕代的哥哥。一路走好。

也是“新藝寶”時期張國榮的一種舞臺風格延續,即那種妖豔、綺麗的個人氣質。但另一方面,這張專輯因為林夕的妙筆生花,則更好地塑造了張國榮亦舞臺亦個人、並且更偏個人的音樂形象,從而真正以更個體化的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

《紅》無疑是巨星與內心,商業與氣質的範本之作,更是由填詞人塑造歌手個人型格的典型專輯,而這種風格也在張國榮加盟“環球唱片”後得到延續,並成為了有限生命裡最後一道絢爛。

2017迎來張國榮早期經典作品,《失業生》

據悉,張國榮早期主演的電影《失業生》已確定引入內地,上映日期未定。電影由霍耀良執導,張國榮、陳百強、徐傑、鄺美寶、鐘保羅、黃愷欣等領銜主演,引領了香港青春片的潮流,成為一代人的青春回憶。電影講述了阿榮(張國榮飾)、家寶(陳百強飾)和家輝(鐘保羅)三人追逐夢想的成長故事,阿榮、家寶、家輝是學校裡同學好友,畢業後面對自己人生的道路各自做出了不同的決定。阿榮家境貧寒天生叛逆,經歷了世間的種種磨難,與朋友的嫌隙也日漸消融。熱愛音樂的家寶一心想要追求自己的夢想,在不被家人理解後憤然出走,與阿榮等人打工賺錢並收穫了純淨的愛情,最後被唱片公司發現做了自己的演唱會。玩世不恭的弟弟家輝選擇了一條父母喜歡的道路,但也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者哥哥和朋友。這三個畢業又即失業的學生是怎樣在這個夢想與現實激烈碰撞的畢業季中殊途同歸的呢?

《失業生》也是張國榮、陳百強、鐘保羅三人早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奠定了他們香港青春片“三劍客”的地位,如今三人都已逝去不禁讓人唏噓。在拍攝電影時張國榮也只有24歲,飾演一個十七八歲的墮落少年並沒有顯示出超越角色的老成。張國榮自身的墮落、叛逆與孩子氣賦予了這個角色獨有的氣質,演繹地十分出眾,可以說是全片中乃至他的早期作品中最為精彩,最具衝擊力的一個。此外,陳百強在電影中也一展歌喉,《有了你》、《念親恩》、《太陽花》等成為風靡一時的流行金曲,為之後其在歌壇的發展的做了有力的鋪墊。

《失業生》是香港早期青春電影的代表作品,校園青春勵志等元素使其在推出時得到了觀眾的認同,尤其在年輕人群體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成為一代人記憶中永恆的回憶,影片或將今年上映。希望我們能在影院看到這部經典之作。

懷念哥哥,永垂不朽

4月1日迎來哥哥張國榮離世十四周年。哥哥的每個忌日及誕辰,日本粉絲都會折千紙鶴送給他。這個春天,日本粉絲折了912只“藍天”千紙鶴。藍色千紙鶴在日本粉絲眼中,喻意對哥哥的愛就像藍天一樣永遠清澈明澄。粉絲們還把他們的心意寫在卡上,在4月1日當天親自帶來香港送給哥哥。十幾位粉絲聚在一起,手舉張國榮的照片,圍繞著千紙鶴合影。

十三年來,每當到了哥哥的忌日,各界都會自發舉行大規模的紀念活動。風華絕代的哥哥。一路走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