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5G時代來臨 哪個運營商能拿到最大的那塊蛋糕?

智通財經APP獲悉, 中金公司發佈研報稱, 電信行業已經初步進入5G週期, 標準制定和技術測試都在穩步推進, 我國或在2020年前後正式發放5G牌照, 並開啟5G的正式商用, 在5G牌照發放之前, 運營商並不會進行大規模組網建設。

因此, 運營商在未來兩年內將繼續受益於4G利好, 資本支出處於低位, 業績持續改善。 維持對中國移動(00941)和中國電信(00728)的推薦評級, 且更看好中國電信(業績彈性更大)。

技術標準穩步推進, 正式商用或待2020年

在技術尚未成熟和標準沒有確立的早期, 監管機構不會提前向運營商發放牌照, 因為這樣的做法無異於揠苗助長,

可能會導致運營商進行無效的投資建設, 損害行業的長期發展。

按照目前3GPP規劃的時間表, 5G的技術標準將在2019年底基本確定, 屆時運營商將有完整的技術標準指導其進行網路的建設和運營, 大規模的網路建設和商用才會相繼展開。

因此, 按照目前3GPP的5G標準推進時間表, 5G標準的完全確定(Release16凍結)預計在2019年底或2020年初, 標準確定後監管機構的牌照才會相繼發放。 牌照是運營商進行大規模組網的基礎。

ITU(國際電信聯盟)作為另一個大力推動5G技術發展和標準制定的國際組織, 也制定了完整詳細的5G標準發佈的時間表。 與3GPP的時間表類似, ITU的完整5G標準確定也會在2019年底或2020年初左右。

目前5G標準的構建仍然處於應用場景的完善、技術的發展和評估、網路樣板的提交與確認的過程中。 目前的工作進度和5G標準正式的確認和發佈尚有一定距離。 ITU整體的5G時間表與3GPP相一致, 即2020年初完全確立5G的標準。

我國的5G進展走在國際前列

我國的5G技術研發走在世界前列。 以華為、中興(00763)、大唐為代表的設備商和三大運營商在5G的技術發展方面進行深入的合作,

已經完成了5G技術研發試驗的第一階段步驟1和2的相關測試, 目前正在進行5G第一階段步驟3的測試。

目前, 我國已經在北京懷柔區構建了全球最大的5G試驗外場, 規劃了30個宏站站址。 同時, 晶片和儀錶廠商也在積極參與技術研發試驗階段的測試, 並與設備廠商開展功能對接, 推動完整5G產業鏈的構建。

目前主要的設備廠商已經在5G的試驗階段取得了良好的結果。 雖然5G設備廠商的試驗進度有快慢之分, 卻沒有明顯的強弱之別。 設備廠商的5G技術研發進度不同, 但是卻沒有一家廠商的技術擁有壓倒性的領先優勢, 足以支撐起未來的壟斷優勢。

設備廠商的5G技術研發捷報頻頻, 但是仍然不足以推動5G時間表的提前。 設備廠商的技術研發更多的是完善和提高5G的技術能力, 在現有的時間表下使得5G技術有更好的表現, 而非推動標準加速出臺, 行業提前邁入新週期。

綜上而言, 目前我國的5G技術處於世界前列,

目前對5G提出的三大場景已經有了較為完整的解決方案, 測試的結果也符合預期, 基於5G的新空口技術, 結合大規模天線、新型多址以及先進編碼等關鍵技術, 5G試驗樣機可全面滿足ITU性能的指標要求。

因此, 我國的5G試驗步伐是和國際ITU及3GPP的標準制定節奏相吻合的, 預計在2019年末及2020年初標準確定後, 我國的5G試驗也會有一個較為明朗的結果。 屆時牌照的發放和運營商的組網建設及5G商用會依次開始。

技術大幅進步, 應用尚需豐富

5G技術最核心的改變就是通過對三大應用場景的定義豐富了網路連接的適用範圍, 進而滿足了新增的連接需求, 將互聯網從“人”進一步擴大到“物”。

5G技術是對4G技術的一次全面革新,在速率、連接數、時延三個方面有巨大改善。這三個方面分別對應5G提出的三個核心應用場景:增強移動寬頻(eMBB)、海量機器通信(mMTC)和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uRLLC)。

據瞭解,5G帶來的運營商服務的變化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方面是現有服務的改進,主要是增強移動寬頻,進一步提升運營商提供無線流量的能力,在資料速率和流量容量上大幅提升運營商現有能力。

另一方面是新服務的拓展,海量物聯網連接幫助運營商向物聯網和垂直行業進行滲透,低時延高可靠幫助運營商向特定應用場景擴展服務範圍。

5G帶來的實質性轉變實際上主要是指運營商的新增業務,向物聯網和特定應用場景等方面的進一步擴張,這會大大增強移動互聯網的實用性和適用範圍,改變人與物的資訊交換方式,從而帶來社會層面的資訊對話模式的轉變。

5G應用場景仍需進一步完善

儘管5G提出的應用場景對應了三大應用場景及其所包含的數十個具體應用,但是目前這些應用仍然沒有充分反映出5G網路帶來的革命性變化,以及採用5G網路的必要性。

我們認為,實際需要5G的應用相對匱乏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5G僅僅是在網路連接層面提供了革命性的技術進步,但是實際的應用需要相關的垂直領域同樣取得革命性的技術進步,目前這些領域雖然發展迅速,但是距離實際的大規模商用還尚有距離;另一方面是目前的網路已經可以覆蓋一些應用場景,如果考慮Wi-Fi的補充,那麼尚需5G覆蓋的應用場景會更少。

從上圖看出,最需要5G網路覆蓋的服務實際上位於象限的右上方(即低時延大流量服務),具體的應用包括自動駕駛、工業自動化、AR/VR、遠端醫療等。但是這些應用仍然處於早期研發階段,因此實際的應用場景和市場規模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對移動網路的實際需求也不明朗。

我們認為5G時代,運營商的網路建設將呈現出穩步推進、長期漸進的特點。4G/5G網路將出現長期共存的局面,並且分工明確。5G網路將在高流量密度的熱點區域、物聯網等場景下提供服務,而4G仍將作為廣覆蓋的移動通信網為終端消費者提供通信服務。

運營商5G投資思路發生轉變

5G目前的試驗頻段要比4G更高,這意味同等情況下,基站的覆蓋範圍會明顯縮小,為了實現5G覆蓋,運營商就需要進行更大規模的投資,建設更多5G基站。這樣的投資對於運營商而言壓力過於沉重,因此運營商會改變之前快馬加鞭全面覆蓋的做法,轉為穩步推進,按需投資的思路。

5G應用端的需求不足也為運營商的這一投資思路提供了支援,在供給端主導的技術進步中,網路建設將更具彈性,運營商會按照實際產生的需求進行網路規劃,按需建設提高投資回報率。

因此,我們預計2020年5G商用之後也不會出現大規模集中建設的局面,5G網路將會是漸進式的網路改善。

5G競爭結構更加公平

目前三大運營商4G網路的服務品質不存在明顯的優劣,三家運營商的4G滲透率也接近高位,4G網路巨大投資之後的回報期才開始不久。而由於5G網路制式將更加統一,運營商的牌照發放也不會存在先後順序,大概率下將會是三家運營商同時獲牌,不會存在運營商被迫跟進的局面。

因此,我們認為5G週期中,運營商的生存方式將會出現明顯的轉變。4G網路將會長期負擔起基礎通信業務,其投資紅利期將會被相應的拉長;5G的網路投資將會在2020年左右牌照發放後正式展開,並且5G的投資將會是漸進式的推進;運營商憑藉5G網路的發展有望繼續進行服務的擴展,深化在物聯網垂直領域的發展。

同時,在2019年底至2020年牌照發放之前,5G領域的相關投資會一直處於非常有限的範圍內,僅用於試驗用途,不會提前發生大規模的組網。所以運營商目前面臨了後4G時代的紅利期,2017/18/19三年的Capex將持續處於低位元,網路的運營效率不斷提升,現金流和利潤情況得到改善。

我們認為牌照發放之前,運營商仍將處於4G紅利期,運營商和設備商之間的週期轉換尚未到來,繼續推薦運營商板塊,看好運營商業績持續改善,重申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的推薦評級,且更加看好中國電信。

5G技術是對4G技術的一次全面革新,在速率、連接數、時延三個方面有巨大改善。這三個方面分別對應5G提出的三個核心應用場景:增強移動寬頻(eMBB)、海量機器通信(mMTC)和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uRLLC)。

據瞭解,5G帶來的運營商服務的變化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方面是現有服務的改進,主要是增強移動寬頻,進一步提升運營商提供無線流量的能力,在資料速率和流量容量上大幅提升運營商現有能力。

另一方面是新服務的拓展,海量物聯網連接幫助運營商向物聯網和垂直行業進行滲透,低時延高可靠幫助運營商向特定應用場景擴展服務範圍。

5G帶來的實質性轉變實際上主要是指運營商的新增業務,向物聯網和特定應用場景等方面的進一步擴張,這會大大增強移動互聯網的實用性和適用範圍,改變人與物的資訊交換方式,從而帶來社會層面的資訊對話模式的轉變。

5G應用場景仍需進一步完善

儘管5G提出的應用場景對應了三大應用場景及其所包含的數十個具體應用,但是目前這些應用仍然沒有充分反映出5G網路帶來的革命性變化,以及採用5G網路的必要性。

我們認為,實際需要5G的應用相對匱乏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5G僅僅是在網路連接層面提供了革命性的技術進步,但是實際的應用需要相關的垂直領域同樣取得革命性的技術進步,目前這些領域雖然發展迅速,但是距離實際的大規模商用還尚有距離;另一方面是目前的網路已經可以覆蓋一些應用場景,如果考慮Wi-Fi的補充,那麼尚需5G覆蓋的應用場景會更少。

從上圖看出,最需要5G網路覆蓋的服務實際上位於象限的右上方(即低時延大流量服務),具體的應用包括自動駕駛、工業自動化、AR/VR、遠端醫療等。但是這些應用仍然處於早期研發階段,因此實際的應用場景和市場規模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對移動網路的實際需求也不明朗。

我們認為5G時代,運營商的網路建設將呈現出穩步推進、長期漸進的特點。4G/5G網路將出現長期共存的局面,並且分工明確。5G網路將在高流量密度的熱點區域、物聯網等場景下提供服務,而4G仍將作為廣覆蓋的移動通信網為終端消費者提供通信服務。

運營商5G投資思路發生轉變

5G目前的試驗頻段要比4G更高,這意味同等情況下,基站的覆蓋範圍會明顯縮小,為了實現5G覆蓋,運營商就需要進行更大規模的投資,建設更多5G基站。這樣的投資對於運營商而言壓力過於沉重,因此運營商會改變之前快馬加鞭全面覆蓋的做法,轉為穩步推進,按需投資的思路。

5G應用端的需求不足也為運營商的這一投資思路提供了支援,在供給端主導的技術進步中,網路建設將更具彈性,運營商會按照實際產生的需求進行網路規劃,按需建設提高投資回報率。

因此,我們預計2020年5G商用之後也不會出現大規模集中建設的局面,5G網路將會是漸進式的網路改善。

5G競爭結構更加公平

目前三大運營商4G網路的服務品質不存在明顯的優劣,三家運營商的4G滲透率也接近高位,4G網路巨大投資之後的回報期才開始不久。而由於5G網路制式將更加統一,運營商的牌照發放也不會存在先後順序,大概率下將會是三家運營商同時獲牌,不會存在運營商被迫跟進的局面。

因此,我們認為5G週期中,運營商的生存方式將會出現明顯的轉變。4G網路將會長期負擔起基礎通信業務,其投資紅利期將會被相應的拉長;5G的網路投資將會在2020年左右牌照發放後正式展開,並且5G的投資將會是漸進式的推進;運營商憑藉5G網路的發展有望繼續進行服務的擴展,深化在物聯網垂直領域的發展。

同時,在2019年底至2020年牌照發放之前,5G領域的相關投資會一直處於非常有限的範圍內,僅用於試驗用途,不會提前發生大規模的組網。所以運營商目前面臨了後4G時代的紅利期,2017/18/19三年的Capex將持續處於低位元,網路的運營效率不斷提升,現金流和利潤情況得到改善。

我們認為牌照發放之前,運營商仍將處於4G紅利期,運營商和設備商之間的週期轉換尚未到來,繼續推薦運營商板塊,看好運營商業績持續改善,重申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的推薦評級,且更加看好中國電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