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讀《論語》學為人處世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不知不覺, 已經在這世上度過了25年。 如今的我, 說實話, 感到很茫然。 隨著年齡的增長, 身心的成熟, 越來越覺得自己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 而自己要學的東西也是太多太多, 有點不知所措。 思來想去, 我終於決定在閒置時間讀讀《論語》, 一方面我相信古人的哲學智慧, 另一方面是我突然覺得為人處世之道可能才是人這一輩子最應該認真學習的東西。 所以, 我翻開了《論語》這本書。 這裡面字字千金, 每一句都是先賢流傳下來的寶貴財富, 我相信, 只要我誠心閱讀, 它必定會為我的前途指明正確的方向。

注:周——團結;比——勾結。

此句類似于“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

譯:子張問:“今後十世(的禮儀制度)可以預先知道嗎?”孔子回答說:“殷商繼承了夏朝的禮儀制度, 所減少和所增加的內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繼承殷商的禮儀制度, 所減少的和所增加的內容也是可以知道的。 將來有繼承周朝的, 就是一百世以後的情況, 也是可以預先知道的。 ”

注:鬼——先人或鬼神;義——人應該做的事情就是義。

譯:有人對孔子說:“你為什麼不從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說:“《尚書》上說, ‘孝就是孝敬父母, 友愛兄弟。 把這孝悌的道理施於政事, ’這也是從事政治啊, 又要怎樣才能算是為政呢?”—

小編心裡話:說實話,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孝乎惟孝”是這麼翻譯的, 查閱了好幾處, 都是這樣。 另外, 我覺得孔子在這裡就是狡辯, 人家問怎麼不從政, 他引經據典然後說自己也算是間接性地從政了。 感覺這風格跟馬雲有點像, 人家問這個, 他就扯別的東西過來, 而且讓人聽了覺得還挺有道理的。 可能孔子內心也是不敢直面這個問題吧, 於是為了面子強行狡辯。

注:輗(ní) 軏 [yuè]——車轅與衡軛聯結處插上的銷子。 區別而言,輗用於大車(牛車),軏用於小車(馬車)。

譯:孔子說:“一個人沒有誠信, 不知道他是怎麼可以的。 就好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一樣, 它靠什麼行走呢?”

譯:季康子問道:“要使老百姓對當政的人尊敬、盡忠而且勤勉,該怎樣去做呢?”孔子說:“你用莊重的態度面對老百姓,他們就會尊敬你;你為人孝順仁慈,百姓就會盡忠於你;你選用能幹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會勤勉了。”

譯:季康子問道:“要使老百姓對當政的人尊敬、盡忠而且勤勉,該怎樣去做呢?”孔子說:“你用莊重的態度面對老百姓,他們就會尊敬你;你為人孝順仁慈,百姓就會盡忠於你;你選用能幹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會勤勉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