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海上新力量」舉辦喜迎十九大主題藝術展,上海自由職業藝術家展現別樣風采!

就在昨天, 全國自由職業藝術家“凝聚新力量、喜迎十九大”主題藝術展在北京、上海、福建、陝西四省(市)同時開幕。 小編在昨天的推送中為您介紹了北京地區的展覽盛況, 今天繼續帶您領略上海的別樣風采——10月10日, 上海“海上新力量 喜迎十九大”自由職業藝術家主題藝術展在上海中華藝術宮開幕!

(劇透:文末點擊“閱讀原文”看展覽VR實況, 還有解說哦)

展覽分為“時代脈搏、經典傳承、形象再造、風華影像”4大板塊,

共展出108名自由職業藝術家的215幅作品, 作品包含油畫、國畫、書法、雕塑、雕刻、陶藝、攝影等多種形式。 以展覽為主線, 這次藝術展還薈集了講座、論壇等各項拓展活動。

三大亮點

彰顯時代精神

亮點之一

充分調動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力量。

由自由職業藝術家自發組織, 上海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部分骨幹成員和上海市自由職業者聯盟籌建組部分骨幹人員牽頭協調,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以主人翁的姿態自主辦展藝術展, 自覺參加, 自願奉獻。

亮點之二

充分運用社會化網路化專業化工作方法。 利用網路等媒介做好藝術展的宣傳動員、作品徵集等工作, 通過委託專業公司、邀請專業人士參與組織全過程, 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共同辦好此次展覽。

亮點之三

充分體現政治性藝術性民間性特點。 主辦方牢牢把握“喜迎十九大”這個主題, 對作品內容和展覽形式進行嚴格把關, 廣泛發動不同領域不同層次藝術家參與, 共襄盛舉, 共頌盛世。 在展覽活動中增強“四個自信”,

增進政治共識。

海上新力量

藝術頌中華

“自由職業藝術家”作為近年新出現的重要社會群體, 正頻繁進入公眾視野, 並日益成為上海城市文化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這些藝術家以各具特色的藝術形式展現當代上海的風貌, 描繪上海城市的變遷與發展, 書寫意氣風發的時代精神與文化強國建設的雋永篇章。

《旌旗在望》 作者:趙朔

趙朔:我工作在上海, 出生在陝西一個軍人家庭,在這個廣闊的八百里秦川、這個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熱土上, 從小就從父輩們的口中聽到一些關於陝西革命英雄的光榮事蹟和故事, 這讓我從小就對革命英雄產生一種敬仰和崇拜。 這次“海上新力量 喜迎十九大”上海自由職業藝術家主題展為我們提供了非常好的展示機會, 也讓我們這些多年來單打獨鬥的自由畫家感受到組織的溫暖, 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通過一個自由職業青年藝術家的視角, 用自己的專業、用自己的畫筆學習和謳歌老一輩革命英雄,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繼承和發揚党的優良革命傳統,學習和體驗革命先烈們艱苦奮鬥、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珍惜今天的生活,影響和團結身邊更多的自由職業藝術家用優秀作品回饋人民、回饋社會,共同為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傳播正能量、彙聚新力量!

《黃土新綠》 作者:張月芳

張月芳:今年7月底我滿懷喜悅地加入了“海上新力量 喜迎十九大”上海自由藝術家主題藝術展的創作行列。隨著“上海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的成立,作為一位長期在海外生活的遊子,感受到了祖國的召喚,“家”的歸屬感油然而生。能用手中的畫筆緬懷革命先烈,銘記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作為一位自由畫家義不容辭的職責。作品《風雪征程》反映了紅軍爬雪山過草地,英勇抗擊敵人,為新中國的誕生拋頭顱灑熱血壯觀場景;《高原金秋》側重南泥灣革命,通過雙手,將“荊棘遍野,荒無人煙”之地變為“處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陝北好江南;《黃土新綠》描寫了習主席當年插隊地方狀貌,如今的陝北高原,退耕還林,一片春意;《山色空濛》山間雲霧縹緲,神清氣爽,冉冉升起的輕盈曼妙的薄霧,柔柔地拂拭著山坳,一片祥和。縱使遙山隔水,骨子裡的千年兒女情懷固然不變。縱使千言萬語,熱情與責任,通過雙手,化為作品,向十九大獻禮!

《蝶舞飛揚》 作者:朱者赤

朱者赤:“蝶舞飛揚 喜迎十九大”,看似簡單的題目但對於我們藝術創作者來說卻是一個歷史性與時代性的大課題。由心而發的意識加之對當下感受到祖國的繁榮昌盛富強 ,意取之十九隻大小不同造型異樣的美麗蝴蝶象徵著十九大的勝利召開,以中間的最大蝴蝶為整個畫面(十九大)的中心,左右各有九隻蝴蝶奔向中心的最美最大的蝴蝶 ,背景採用唯美浪漫輕鬆又似大型交響樂章樂譜式的誇張表現主義線條,寓意著奏響中華民族史詩性的展現。因為時間非常有限,我昏天黑地在工作室畫十三天甚至把冰箱裡的食物都吃光了才出門買菜。也由於工作室的牆面有限,繪製這幅十一米多的作品是先畫一半後再畫一半中間連接後而完成的。創作過程中所有的艱辛付出都隨著作品完成的瞬間而化解了,十三天十一米,創造了我在藝術創作過程中的奇跡,也是我非常滿意的盡心得意之作。作為一個自由職業藝術家,為我的祖國在這十九大召開的歷史性時代而抒發一筆豪邁而激情的視覺表達,這是對我藝術創作人生之路最有價值的心境創作表達的體現。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懷記歷史努力進取創新發展,祝福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一帶一路,蝶舞飛揚,早日實現我們偉大的中國夢!

《和諧之舞》 作者:尉澗松

尉澗松:對於像我這樣曾經有過長期旅居海外生活經驗的華人自由職業藝術家來說,更能深切地體會到祖國的繁榮昌盛對於每個中國人、特別是在外華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所以接到有“海上新力量喜迎十九大”上海自由職業藝術家主題藝術展的邀請後,就欣然創作了多幅中國畫作品和陶瓷藝術作品,最後選擇了陶瓷藝術作品《碩果》和中國畫《和諧之舞》參展。通過作品《碩果》想表達出一個海歸自由職業藝術家對十八大以來祖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的由衷敬意。作品《和諧之舞》選瑞鳥丹頂鶴為主題形象,通過“三鶴共舞”的表現形式傳達出同心共舞、喜迎盛典的歡樂之情。同時,通過上述兩件作品表達一個海歸自由職業藝術家只有在祖國大家庭中才能感受到的溫暖和力量。希望自己能有更多這樣的機會,盡個人微薄的力量來創作更多承接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正能量作品來感恩祖國、回報社會。

《中華錦繡全圖》 作者:呂吉人

呂吉人:我為此次藝術展提供《中華錦繡全圖》。該幅作品全長34米(寓意34個省級行政區)、高2米的巨型長卷,共有56個著名景點(寓意56個民族),含當時已批准了的28個聯合國自然、文化遺產,以新工筆重彩、中西融合的獨特手法創作完成。從構思、釆風、收集資料、小稿、彩稿到正稿、裝裱,歷時四年多。其間不慎摔傷了右腳,雖近一年才全愈,卻從未影響創作激情,帶傷堅持作畫。此畫由著名畫家劉國松題款、著名學者何滿子題簽、著名畫家謝春彥長跋。曾在上海檔案館外灘新館展出,陳香梅女士為畫展、畫冊題了字,並特意在開幕式前,先來參觀。此作品特邀參展在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有很多人稱讚這是最好最形象的愛國主義教課書!但是我感覺這是一個旅美三十多年的老畫家,由心、用心表達其濃濃的鄉情,歌頌偉大祖國的美好!

《四條屏》 作者:張國恩

張國恩:我自幼受長輩薰陶,對於昌碩公的金石書畫莫大喜愛,18歲進入工藝美術研究所工作深入學習,30歲拜吳門第三代曹簡樓為師。吳門一學似海深,一晃就是30年,幾乎每天都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臨摹習作中度過,雖談不上頭懸樑錐刺股,但對於我而言,一簞食,一瓢飲,雖人在陋巷,內心卻有著無比的富足和喜悅。本次的作品是臨昌碩公石鼓文4條屏。石鼓文,又稱石刻之祖,因其在十個鼓行石頭上記載了秦國國君游獵的10首四言詩,亦被稱為“獵碣”。石鼓文之體,上乘西周金文,下啟秦代小篆,是集大篆之成,開小篆之先河,在書法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因此,石鼓文享有“書家第一法則”之美譽。在歷代書家之中,以清朝海派書畫巨擘吳昌碩為石鼓文之集大成者,他將石鼓文之筆法融入書畫之中而成為中國書畫史上一代大家。習近平主席曾在與世界漢學交流座談中談到,他最大的使命就是要讓五千年中華文化不要斷代,要讓中華文化繼承發展並傳承下去。這可以說是國家之幸!傳承、創新的過程中,我們要發揚工匠精神,耐得住寂寞,擋得住誘惑,外加百分百的傳承,唯有百分百的傳承才能懂得該往何處發展。

點擊下列標題,查看精彩內容

徵稿動員令

開門搞統戰,新語大家辦。歡迎各路達人踴躍投稿,統戰時評、學習感悟、人物新風、典故新知、詩詞漫畫……小編的要求就12個字——聚焦統戰、文風清新、正向引領。

投稿請發至tongzhanxinyu@sina.com,並附個人基本情況。

您的新語,我們的家園。

統戰嬗變

新聞自強

微信號:tongzhanxinyu

戳下麵的閱讀原文,看VR實況!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繼承和發揚党的優良革命傳統,學習和體驗革命先烈們艱苦奮鬥、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珍惜今天的生活,影響和團結身邊更多的自由職業藝術家用優秀作品回饋人民、回饋社會,共同為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傳播正能量、彙聚新力量!

《黃土新綠》 作者:張月芳

張月芳:今年7月底我滿懷喜悅地加入了“海上新力量 喜迎十九大”上海自由藝術家主題藝術展的創作行列。隨著“上海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的成立,作為一位長期在海外生活的遊子,感受到了祖國的召喚,“家”的歸屬感油然而生。能用手中的畫筆緬懷革命先烈,銘記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作為一位自由畫家義不容辭的職責。作品《風雪征程》反映了紅軍爬雪山過草地,英勇抗擊敵人,為新中國的誕生拋頭顱灑熱血壯觀場景;《高原金秋》側重南泥灣革命,通過雙手,將“荊棘遍野,荒無人煙”之地變為“處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陝北好江南;《黃土新綠》描寫了習主席當年插隊地方狀貌,如今的陝北高原,退耕還林,一片春意;《山色空濛》山間雲霧縹緲,神清氣爽,冉冉升起的輕盈曼妙的薄霧,柔柔地拂拭著山坳,一片祥和。縱使遙山隔水,骨子裡的千年兒女情懷固然不變。縱使千言萬語,熱情與責任,通過雙手,化為作品,向十九大獻禮!

《蝶舞飛揚》 作者:朱者赤

朱者赤:“蝶舞飛揚 喜迎十九大”,看似簡單的題目但對於我們藝術創作者來說卻是一個歷史性與時代性的大課題。由心而發的意識加之對當下感受到祖國的繁榮昌盛富強 ,意取之十九隻大小不同造型異樣的美麗蝴蝶象徵著十九大的勝利召開,以中間的最大蝴蝶為整個畫面(十九大)的中心,左右各有九隻蝴蝶奔向中心的最美最大的蝴蝶 ,背景採用唯美浪漫輕鬆又似大型交響樂章樂譜式的誇張表現主義線條,寓意著奏響中華民族史詩性的展現。因為時間非常有限,我昏天黑地在工作室畫十三天甚至把冰箱裡的食物都吃光了才出門買菜。也由於工作室的牆面有限,繪製這幅十一米多的作品是先畫一半後再畫一半中間連接後而完成的。創作過程中所有的艱辛付出都隨著作品完成的瞬間而化解了,十三天十一米,創造了我在藝術創作過程中的奇跡,也是我非常滿意的盡心得意之作。作為一個自由職業藝術家,為我的祖國在這十九大召開的歷史性時代而抒發一筆豪邁而激情的視覺表達,這是對我藝術創作人生之路最有價值的心境創作表達的體現。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懷記歷史努力進取創新發展,祝福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一帶一路,蝶舞飛揚,早日實現我們偉大的中國夢!

《和諧之舞》 作者:尉澗松

尉澗松:對於像我這樣曾經有過長期旅居海外生活經驗的華人自由職業藝術家來說,更能深切地體會到祖國的繁榮昌盛對於每個中國人、特別是在外華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所以接到有“海上新力量喜迎十九大”上海自由職業藝術家主題藝術展的邀請後,就欣然創作了多幅中國畫作品和陶瓷藝術作品,最後選擇了陶瓷藝術作品《碩果》和中國畫《和諧之舞》參展。通過作品《碩果》想表達出一個海歸自由職業藝術家對十八大以來祖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的由衷敬意。作品《和諧之舞》選瑞鳥丹頂鶴為主題形象,通過“三鶴共舞”的表現形式傳達出同心共舞、喜迎盛典的歡樂之情。同時,通過上述兩件作品表達一個海歸自由職業藝術家只有在祖國大家庭中才能感受到的溫暖和力量。希望自己能有更多這樣的機會,盡個人微薄的力量來創作更多承接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正能量作品來感恩祖國、回報社會。

《中華錦繡全圖》 作者:呂吉人

呂吉人:我為此次藝術展提供《中華錦繡全圖》。該幅作品全長34米(寓意34個省級行政區)、高2米的巨型長卷,共有56個著名景點(寓意56個民族),含當時已批准了的28個聯合國自然、文化遺產,以新工筆重彩、中西融合的獨特手法創作完成。從構思、釆風、收集資料、小稿、彩稿到正稿、裝裱,歷時四年多。其間不慎摔傷了右腳,雖近一年才全愈,卻從未影響創作激情,帶傷堅持作畫。此畫由著名畫家劉國松題款、著名學者何滿子題簽、著名畫家謝春彥長跋。曾在上海檔案館外灘新館展出,陳香梅女士為畫展、畫冊題了字,並特意在開幕式前,先來參觀。此作品特邀參展在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有很多人稱讚這是最好最形象的愛國主義教課書!但是我感覺這是一個旅美三十多年的老畫家,由心、用心表達其濃濃的鄉情,歌頌偉大祖國的美好!

《四條屏》 作者:張國恩

張國恩:我自幼受長輩薰陶,對於昌碩公的金石書畫莫大喜愛,18歲進入工藝美術研究所工作深入學習,30歲拜吳門第三代曹簡樓為師。吳門一學似海深,一晃就是30年,幾乎每天都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臨摹習作中度過,雖談不上頭懸樑錐刺股,但對於我而言,一簞食,一瓢飲,雖人在陋巷,內心卻有著無比的富足和喜悅。本次的作品是臨昌碩公石鼓文4條屏。石鼓文,又稱石刻之祖,因其在十個鼓行石頭上記載了秦國國君游獵的10首四言詩,亦被稱為“獵碣”。石鼓文之體,上乘西周金文,下啟秦代小篆,是集大篆之成,開小篆之先河,在書法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因此,石鼓文享有“書家第一法則”之美譽。在歷代書家之中,以清朝海派書畫巨擘吳昌碩為石鼓文之集大成者,他將石鼓文之筆法融入書畫之中而成為中國書畫史上一代大家。習近平主席曾在與世界漢學交流座談中談到,他最大的使命就是要讓五千年中華文化不要斷代,要讓中華文化繼承發展並傳承下去。這可以說是國家之幸!傳承、創新的過程中,我們要發揚工匠精神,耐得住寂寞,擋得住誘惑,外加百分百的傳承,唯有百分百的傳承才能懂得該往何處發展。

點擊下列標題,查看精彩內容

徵稿動員令

開門搞統戰,新語大家辦。歡迎各路達人踴躍投稿,統戰時評、學習感悟、人物新風、典故新知、詩詞漫畫……小編的要求就12個字——聚焦統戰、文風清新、正向引領。

投稿請發至tongzhanxinyu@sina.com,並附個人基本情況。

您的新語,我們的家園。

統戰嬗變

新聞自強

微信號:tongzhanxinyu

戳下麵的閱讀原文,看VR實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