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大勢所趨——一汽

由於目前充電所需要花費的時間與充電地點都不是太理想, 電動汽車在續航里程上始終達不到汽油車的水準, 所以就插電式的混合動力車型應該是個很好的解決方案:短途行駛基本都可以用電來完成, 降低排放, 長距離行駛有油箱作為保障, 不懼怕沒電, 這麼一看確實挺完美。

但插電式混合動力也需要充電, 一般消費者也沒有方便充電的條件。 不過, 今天我們這款試駕車的車主, 估計隨處都可以找到充電的地方, 這輛車就是官方指導價達到了92.88萬元的奧迪Q7 45 e-tron。

這一代奧迪Q7上市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這個上市之初褒貶不一的外觀已經漸漸被人們所接受。 相對於深入人心的上一代的車型, 這一代的奧迪Q7的設計風格變得硬朗了許多。 車身線條不像上一代那樣有很多圓弧, 更多是直來直去, 車身尺寸甚至還縮小了一點。 而這樣的外形設計, 很多人認為它沒有上一代那麼“霸氣”了, 沒有了那種“咄咄逼人”的氣勢,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精幹和低調。

個人覺得, 這種設計與整個奧迪品牌形象定位有關, 奧迪並不希望Q7的客戶只是一些“土豪”, 希望奧迪Q7慢慢受到更多年輕精英的青睞, 也與奧迪一直推崇的科技之美相吻合。

不過新一代奧迪Q7的尺寸依然龐大, 5086/1968/1716mm的車身尺寸, 3001mm的軸距和寶馬X5、賓士GLE等競爭對手相比, 奧迪Q7依然是一個龐然大物。

上一代的奧迪Q7的內飾設計太過中規中矩,與同時期的奧迪A6L內飾太過於相似。但這一代車型,奧迪Q7不再沿用轎車化的內飾設計。它懸浮式的中控台、橫貫的空調出風口設計等等,簡約大氣,而充滿奧迪特色的,極有德系理性思維又有高科技傍身的駕駛區,體現一種奧迪特有的豪華感覺。全液晶儀錶當然是新一代奧迪的最大特色,奧迪最大的創新便是讓這個儀錶不再局限於顯示車速和轉速表了,而是轉變為可以突顯更實用的東西。

對於奧迪Q7這個車身尺寸而言,乘坐空間和儲物空間都不用擔心,而在45 e-tron車型中,後備廂下方還配備了一個容量為17.3kWh的鋰離子電池,佔據了部分空間,容積從890/2075升下降至645/1875升,而且不能選裝第三排座椅。

奧迪Q7 45 e-tron搭載了一台第三代EA888 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匹配一台8AT自動變速箱,除了汽油機之外還配備了一台94kW的電動機,綜合功率(367馬力)270kW,綜合扭矩700牛·米。與之對比,同樣是“45”,採用3.0T發動機的奧迪Q7 45 TFSI最大功率(333馬力)245kW,綜合扭矩440牛·米。可以說在充滿電的時候,奧迪Q7 45 e-tron是動力最強的Q7。

而且這種差距不僅僅是動力參數上的,由於有了電動機的加入,整車的駕駛特性也發生了變化。在中低速狀態下駕駛時,因為e-tron版是電力驅動,所以起步的靈敏度、順暢感比汽油版的奧迪Q7要好很多。在油門到底全力加速的狀態下,因為多了扭矩強勁的電動機加持,e-tron版的加速快感比汽油版也要更強,畢竟官方加速成績5.9秒,是最快的奧迪Q7。

而混合動力車型必備的動能回收功能,奧迪可能覺得Q7 e-tron最重要的還是舒適性而不是效率,所以在收油滑行時的拉扯感會比一般混動車小很多。不過這樣一來,想儘量多用電少用油,還是得靠充電。

另外在底盤懸掛的表現方面,因為車輛配重的改變,奧迪Q7 e-tron的操控靈敏度和流暢感都相比汽油版有所下降,但舒適性還是保持了一貫的高水準,即便是選用了尺寸更大的21寸輪圈。

而在油耗方面,奧迪Q7 e-tron純電動模式可以行使60km左右,充電時間為快充2.5小時,慢充10.8小時。在充滿電的情況下,奧迪Q7 e-tron的綜合油耗與一輛小型車相仿,可以說相當低。但一旦電量耗盡,油耗就基本上回歸到2.0T版奧迪Q7的正常水準了。

雖然現在奧迪Q7的主要用車環境都集中在城市內,但奧迪大名鼎鼎的Quattro四驅系統可不僅僅是一個噱頭而已。這一代奧迪Q7配備了第七代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這套系統相比第六代最大的變化是,自鎖式中央差速器被安置在了變速箱殼體之中,使得結構更加緊湊。同時配合前後橋所配備的開放式差速器和輪間限滑電子輔助系統,能夠使得全新奧迪Q7在日常駕駛中前後橋按照40:60分配動力,而這套四驅系統在極限情況下前橋最多分到70%的動力,後橋最多為85%。

另外,空氣懸架會根據駕駛模式的不同自動調整車身離地間隙,最低186mm,最高達到261mm。懸掛升到最高時,高挑的姿態還是非常有越野氣息的。

實際駕駛中,受限於扁平比很薄的輪胎,我們在經過大的坑窪和上坡時都會以很慢的速度速度通過,這樣反而會更加考驗四驅系統的能力。交叉軸和爬坡這類的簡單障礙完全阻礙不了奧迪Q7,電子限滑系統介入的及時、有效,全程只要穩住油門,電子限滑系統會自動限制打滑的車輪,並沒有出現長時間空轉的現象,同時托森限滑差速器能夠隨時調整前後軸分配到的動力。

而在阿拉善的沙漠中,奧迪Q7 e-tron的一些配置還是非常有用的。首先就是內置陀螺儀,沙坡行駛這一項主要考驗的是車輛的穩定性,但是在現實中憑藉我們的肉眼是很難判斷前方坡道是否在車輛的正常行駛範圍內。但在奧迪Q7中,駕駛者只需觀察陀螺儀上的參數即可瞭解車身前後左右四個方向的傾斜角度,並進行相應的調整,此外該陀螺儀還有黃色和紅色兩種警示刻度,當車身水平線達到紅色區域時就表示車輛已經接近極限狀態。

對於沙坡的攀爬,奧迪Q7 e-tron由於有電動機隨叫隨到的扭矩的幫助,主要穩住油門不要讓扭矩太突兀從而造成輪胎過度打滑,奧迪Q7 e-tron的動力是足以驅動這個龐然大物在沙丘間穿越的。

而最大的限制還是輪胎,在沙漠行駛中需要給輪胎放氣從而增加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但奧迪Q7 e-tron所配的21寸的輪圈和40扁平比的輪胎不能承受太低的氣壓,有幾次險些陷車,在沙漠中駕駛還有有所顧忌,不能完全放開。

奧迪Q7 45 e-tron配置方面與45TFSI一樣,價格還要稍高一點,本質區別僅在於動力系統。如果你更在乎六缸發動機的行駛質感和價格,那其實還是普通版的45TFSI S-line版本更適合你;那如果你有充電的條件,出行距離每天都不太長,喜歡接受新鮮的事物,奧迪Q7 45 e-tron可以劃入你的考慮範圍之內。

這台車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幫助廠家平衡碳排放,但插電式混動車型肯定也是以後的發展趨勢,對於奧迪Q7 45 e-tron來說,畢竟還有2.0T汽油機保底,就算電量耗盡,也還有不錯的動力性能和行駛品質,如果有條件,不妨在電動時代來臨之前,先體會一下電動車不同的魅力。

上一代的奧迪Q7的內飾設計太過中規中矩,與同時期的奧迪A6L內飾太過於相似。但這一代車型,奧迪Q7不再沿用轎車化的內飾設計。它懸浮式的中控台、橫貫的空調出風口設計等等,簡約大氣,而充滿奧迪特色的,極有德系理性思維又有高科技傍身的駕駛區,體現一種奧迪特有的豪華感覺。全液晶儀錶當然是新一代奧迪的最大特色,奧迪最大的創新便是讓這個儀錶不再局限於顯示車速和轉速表了,而是轉變為可以突顯更實用的東西。

對於奧迪Q7這個車身尺寸而言,乘坐空間和儲物空間都不用擔心,而在45 e-tron車型中,後備廂下方還配備了一個容量為17.3kWh的鋰離子電池,佔據了部分空間,容積從890/2075升下降至645/1875升,而且不能選裝第三排座椅。

奧迪Q7 45 e-tron搭載了一台第三代EA888 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匹配一台8AT自動變速箱,除了汽油機之外還配備了一台94kW的電動機,綜合功率(367馬力)270kW,綜合扭矩700牛·米。與之對比,同樣是“45”,採用3.0T發動機的奧迪Q7 45 TFSI最大功率(333馬力)245kW,綜合扭矩440牛·米。可以說在充滿電的時候,奧迪Q7 45 e-tron是動力最強的Q7。

而且這種差距不僅僅是動力參數上的,由於有了電動機的加入,整車的駕駛特性也發生了變化。在中低速狀態下駕駛時,因為e-tron版是電力驅動,所以起步的靈敏度、順暢感比汽油版的奧迪Q7要好很多。在油門到底全力加速的狀態下,因為多了扭矩強勁的電動機加持,e-tron版的加速快感比汽油版也要更強,畢竟官方加速成績5.9秒,是最快的奧迪Q7。

而混合動力車型必備的動能回收功能,奧迪可能覺得Q7 e-tron最重要的還是舒適性而不是效率,所以在收油滑行時的拉扯感會比一般混動車小很多。不過這樣一來,想儘量多用電少用油,還是得靠充電。

另外在底盤懸掛的表現方面,因為車輛配重的改變,奧迪Q7 e-tron的操控靈敏度和流暢感都相比汽油版有所下降,但舒適性還是保持了一貫的高水準,即便是選用了尺寸更大的21寸輪圈。

而在油耗方面,奧迪Q7 e-tron純電動模式可以行使60km左右,充電時間為快充2.5小時,慢充10.8小時。在充滿電的情況下,奧迪Q7 e-tron的綜合油耗與一輛小型車相仿,可以說相當低。但一旦電量耗盡,油耗就基本上回歸到2.0T版奧迪Q7的正常水準了。

雖然現在奧迪Q7的主要用車環境都集中在城市內,但奧迪大名鼎鼎的Quattro四驅系統可不僅僅是一個噱頭而已。這一代奧迪Q7配備了第七代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這套系統相比第六代最大的變化是,自鎖式中央差速器被安置在了變速箱殼體之中,使得結構更加緊湊。同時配合前後橋所配備的開放式差速器和輪間限滑電子輔助系統,能夠使得全新奧迪Q7在日常駕駛中前後橋按照40:60分配動力,而這套四驅系統在極限情況下前橋最多分到70%的動力,後橋最多為85%。

另外,空氣懸架會根據駕駛模式的不同自動調整車身離地間隙,最低186mm,最高達到261mm。懸掛升到最高時,高挑的姿態還是非常有越野氣息的。

實際駕駛中,受限於扁平比很薄的輪胎,我們在經過大的坑窪和上坡時都會以很慢的速度速度通過,這樣反而會更加考驗四驅系統的能力。交叉軸和爬坡這類的簡單障礙完全阻礙不了奧迪Q7,電子限滑系統介入的及時、有效,全程只要穩住油門,電子限滑系統會自動限制打滑的車輪,並沒有出現長時間空轉的現象,同時托森限滑差速器能夠隨時調整前後軸分配到的動力。

而在阿拉善的沙漠中,奧迪Q7 e-tron的一些配置還是非常有用的。首先就是內置陀螺儀,沙坡行駛這一項主要考驗的是車輛的穩定性,但是在現實中憑藉我們的肉眼是很難判斷前方坡道是否在車輛的正常行駛範圍內。但在奧迪Q7中,駕駛者只需觀察陀螺儀上的參數即可瞭解車身前後左右四個方向的傾斜角度,並進行相應的調整,此外該陀螺儀還有黃色和紅色兩種警示刻度,當車身水平線達到紅色區域時就表示車輛已經接近極限狀態。

對於沙坡的攀爬,奧迪Q7 e-tron由於有電動機隨叫隨到的扭矩的幫助,主要穩住油門不要讓扭矩太突兀從而造成輪胎過度打滑,奧迪Q7 e-tron的動力是足以驅動這個龐然大物在沙丘間穿越的。

而最大的限制還是輪胎,在沙漠行駛中需要給輪胎放氣從而增加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但奧迪Q7 e-tron所配的21寸的輪圈和40扁平比的輪胎不能承受太低的氣壓,有幾次險些陷車,在沙漠中駕駛還有有所顧忌,不能完全放開。

奧迪Q7 45 e-tron配置方面與45TFSI一樣,價格還要稍高一點,本質區別僅在於動力系統。如果你更在乎六缸發動機的行駛質感和價格,那其實還是普通版的45TFSI S-line版本更適合你;那如果你有充電的條件,出行距離每天都不太長,喜歡接受新鮮的事物,奧迪Q7 45 e-tron可以劃入你的考慮範圍之內。

這台車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幫助廠家平衡碳排放,但插電式混動車型肯定也是以後的發展趨勢,對於奧迪Q7 45 e-tron來說,畢竟還有2.0T汽油機保底,就算電量耗盡,也還有不錯的動力性能和行駛品質,如果有條件,不妨在電動時代來臨之前,先體會一下電動車不同的魅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