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央行旗下媒體: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效能不斷提升

資本市場的發展始終被寄予厚望。

近兩年來, 中國證監會牢牢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發展方向, 牢牢堅持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根本監管使命, 不斷夯實基礎性制度, 提高發行審核品質和效率, 依法全面從嚴監管, 持續整頓市場秩序, 進一步完善了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在宏觀經濟穩中向好、監管能力持續提升的背景下, 我國資本市場實現了平穩健康發展, 市場波動大幅降低, 在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支持國家戰略推進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資源配置效率提升

資本市場是資源配置的重要平臺, 是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管道。

近年來, 證監會積極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要求, 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和支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深入推進資本市場“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 加快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和基礎性制度, 積極擴大直接融資, 充分發揮股權融資對提高市場化資源配置效率、解決“融資難”問題、降低實體經濟成本、優化資本市場融資結構的作用。

從股權融資情況看, 近幾年來, 監管部門實現新股發行常態化, 優化創業板發行條件, 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資制度, 鼓勵企業發行優先股, 改善融資結構。 資料顯示,

2016年年初至今年7月底, 累計實現各類股權融資約3.6萬億元。 今年上半年, 225家企業通過IPO審核, 237家企業完成IPO發行, 融資1166.46億元, 同比分別增長106%、259%和192%。

從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情況看, 在主機板、中小板、創業板穩步發展的同時, 新三板以及區域股權市場健康發展。 目前, 新三板掛牌企業已經突破1.1萬家, 成為世界上掛牌數量增長最快、最多的股票市場之一;全國已設立40家區域性股權市場, 掛牌企業1.7萬家。

從交易所債券市場發展來看, 市場數量品質穩步成長, 豐富了直接融資工具。 2016年以來, 交易所債券市場融資額超過5.4萬億元。 今年前7個月, 股債結合產品(包括可轉債和可交換債)發行759億元, 同比增長194%。 資產證券化發展迅速, 今年前7個月累計融資4108億元,

在促進企業存量資產盤活中的作用日益凸顯。

值得注意的是, 我國資本市場已成為企業並購重組的主管道, 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積極成效。 不管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企改革, 還是清理“僵屍企業”, 都伴隨著大量企業並購重組。 統計顯示, 去年年初至今年7月底, 全市場並購重組交易額達3.38萬億元, 其中, 基於產業整合的並購重組超過七成。

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成熟經濟體的發展經驗表明, 一個完善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對於經濟轉型、新興產業發展都發揮著關鍵性的推動作用。 通過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 可以形成一套投資方與融資方風險共擔、利益共用的機制, 具有很好的風險識別和風險代償功能,

在拓寬投融資管道、激發微觀主體創新創業活力、助推經濟增長動能轉換等方面發揮著獨特優勢。

近年來, 證監會大力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 支援各種類型的企業擴大股權融資。 目前, 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已構建起包括主機板、中小板、創業板在內的場內市場以及包括全國股轉系統和地方區域性市場在內的場外市場。 多層次的市場格局成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新動能不斷成長的重要支撐。

統計顯示, 2016年以來, 在新上市和IPO在審企業中, 超過四分之三屬於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從上市公司經營發展看, 最近3年, 戰略性新興行業上市公司實現淨利潤占A股淨利潤的比重提高了5個百分點。 今年上半年, 1125家戰略性新興行業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同比增速均超過25%,

延續了高增長態勢。

上市公司品質提高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基石, 是一個國家最具活力的競爭元素。 為提高上市公司品質, 過去幾年, 證監會多措並舉, 不斷提高發行審核品質和效率, 遏制“忽悠式”重組, 強化公司治理, 進一步夯實了資本市場發展的基石。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發展的源頭活水, 要想啟動市場, 既要從源頭上給市場引入活水, 又要以更高的要求把好“關口”。 近兩年來, 證監會進一步嚴把上市公司准入關, 從源頭上防止IPO“病從口入”。 比如, 採取多種措施和手段, 嚴格實施IPO各環節的全過程監管, 有效遏制問題苗頭和“帶病申報”情形, 嚴厲打擊利潤操縱、欺詐發行、包裝上市、虛假披露等行為。

針對部分已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忽悠式”“跟風式”重組等亂象,過去一段時間,證監會加強市場監管,重典治亂,加大了對上市公司的種種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2016年以來,共有10餘家A股上市公司因財務造假收到證監會發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隨著上市公司品質的不斷提升,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湧現出一批高比例穩定現金分紅的公司,這些公司在專注主業、做大做強的同時,主動、積極回報投資者,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成為資本市場穩定運行的“壓艙石”。

支持國家戰略推進

資本市場的發展不能脫離國家利益與國民利益。服務國家戰略、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金融穩定和國家金融安全,始終是我國資本市場的使命。

近年來,在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同時,我國資本市場不斷提高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在支援“一帶一路”建設、服務脫貧攻堅戰略等方面都取得了積極顯著的成效。

資料顯示,目前已有963家上市公司參與了“一帶一路”重點專案建設,在開拓國際市場的同時,實現了自身的更好發展,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堅實力量。

從服務脫貧攻堅戰略看,過去一年多以來,證監會始終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崇高的政治責任,發佈了《關於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意見》,積極探索資本市場的普惠金融功能與機制,形成了多層次、多管道、多方位的精准扶貧工作格局。截至今年6月底,貧困地區已有5家企業通過綠色通道成功發行上市,18家企業進入IPO審核程式,35家進入IPO輔導備案,48家在新三板掛牌。一些上市公司也主動對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貧困地區注入了新鮮血液,擔負起了資本市場服務脫貧攻堅戰略的重任。

本文源自金融時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針對部分已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忽悠式”“跟風式”重組等亂象,過去一段時間,證監會加強市場監管,重典治亂,加大了對上市公司的種種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2016年以來,共有10餘家A股上市公司因財務造假收到證監會發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隨著上市公司品質的不斷提升,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湧現出一批高比例穩定現金分紅的公司,這些公司在專注主業、做大做強的同時,主動、積極回報投資者,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成為資本市場穩定運行的“壓艙石”。

支持國家戰略推進

資本市場的發展不能脫離國家利益與國民利益。服務國家戰略、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金融穩定和國家金融安全,始終是我國資本市場的使命。

近年來,在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同時,我國資本市場不斷提高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在支援“一帶一路”建設、服務脫貧攻堅戰略等方面都取得了積極顯著的成效。

資料顯示,目前已有963家上市公司參與了“一帶一路”重點專案建設,在開拓國際市場的同時,實現了自身的更好發展,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堅實力量。

從服務脫貧攻堅戰略看,過去一年多以來,證監會始終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崇高的政治責任,發佈了《關於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意見》,積極探索資本市場的普惠金融功能與機制,形成了多層次、多管道、多方位的精准扶貧工作格局。截至今年6月底,貧困地區已有5家企業通過綠色通道成功發行上市,18家企業進入IPO審核程式,35家進入IPO輔導備案,48家在新三板掛牌。一些上市公司也主動對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貧困地區注入了新鮮血液,擔負起了資本市場服務脫貧攻堅戰略的重任。

本文源自金融時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